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英語:Hennessy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 (Causeway Bay)),前稱軒尼詩道官立下午小學。是香港一家小學,簡稱「軒官」、「軒下」或「軒銅」,舊址有三個出入口,外牆為紅磚,正門及側門位於譚臣道,而後門位於軒尼詩道。軒尼詩道官立下午小學已在2015年9月轉全日制,並遷往銅鑼灣東院道3號,即前聖馬利亞堂中學校舍,並命名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Hennessy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 (Causeway Bay) | |
---|---|
地址 | 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東院道3號 |
類型 | 小學、男女校 |
創辦日期 | 1949年9月15日 |
校長 | 勞佩珊女士 |
副校長 | 陳兆文先生、羅靜儀女士、許佩玉女士 |
學生人數 | 約735人 |
學校網址 | www |
歷史
編輯軒尼詩道官立小學於1949年9月15日開辦,當時只是一座兩層高的樓房,有12個課室,一個木工室,一個家政室和一個尚算合標準的禮堂。學生多是電車、電話和英美煙草公司工人的子弟。由於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正待復甦,當時的勞工家庭,生活相當清苦,部分學生除上學外,課餘更要幹粗活,幫助家計,因此學生程度較為參差。
教育署除了將校舍分成上、下午部招收學生外,又撥給羅富國師資學院校友會,籌辦夜間小學,專門收錄超齡失學青少年入讀,這間夜校自1950年至校舍重建才停辦。當時課程編排,術科(工藝)所佔的課節比重大,木工及家政科每星期有12節,超過總節數百分之30。副校長潘如珍女士憶述:由於當時學生多是勞工子弟,因此課程偏重於技術培養,老師為了配合教學需要,還要進修理髮、補鞋、烹飪、裁剪和木工等工藝課程。
1960年代初,收生範圍逐漸擴大,學生來自不同階層,因此校方亦逐步將技術科目節數比重減輕,使與一般小學課程相近。後期由於入讀人數日多,校舍不夠用,教育部門決定重建校舍。1962年7月至1963年9月期間,全校學生借讀於呂祺小學(現呂祺教育中心,已清拆),以方便施工。1963年9月25日新校落成啟用,計有課室30間,另設操場及特別室,全部符合標準校舍要求。
該校於1978年引入「活動教學」,之後該校於1993年及1994年相繼推行「學校管理新措施」和「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1995年,該校於一年級採用「目標為本課程」。同年,該校與教育署電腦網絡連繫成功,處理學校資料更為方便。此外,該校資訊科技小組亦於1998年成立,協助老師利用資訊科技授課。
由於學校位處鬧市,屢受噪音困擾,歷任校長不斷向有關部門反映,校舍兩翼課室得以先後裝置雙重隔聲玻璃及冷氣機,學習環境得以改善。1998年5月,該校再推行擴建校舍新翼工程,二樓為教員休息室及輔導室,三、四樓為上、下午校教員室,五樓為圖書館,至於舊翼部分課室則改為學生活動室、接見室及電腦室。
2011年9月30日晚上以公平、公正、公開方式,由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抽籤,終決定下午校遷往銅鑼灣東院道校舍,上午校則留在譚臣道原址。
歷任校長
編輯- 胡興德 1949年9月 – 1950年8月
- 易啟鏘 1950年9月 – 1956年8月
- 潘如珍 1956年9月 – 1962年7月
- 王吐珠 1963年9月 – 1966年8月
- 鄺耀普 1966年9月 – 1968年8月
- 梁根基 1968年9月 – 1969年8月
- 戴維斯 1969年9月 – 1970年8月
- 唐天德 1970年9月 – 1976年8月
- 何麗雲 1976年9月 – 1979年8月
- 周澤雄 1979年9月 – 1990年8月
- 陸洪鈞 1990年9月 – 1993年8月
- 葉少卿 1993年9月 – 1999年8月
- 陳玉雅 1999年9月 – 2005年8月
- 鄭惠玲 2005年9月 – 2020年8月
- 勞佩珊 2020年9月 – 現在
學校行政架構
編輯教學人員
編輯校長、副校長、主任、教師、圖書館主任和外藉英語老師 。
非教學人員
編輯言語治療師、 註校社工、 助理文書主任、辦公室助理員、二級工人及文書助理。
班級結構
編輯- 學校分為30班
- 小一:一勤(1H)、一儉(1R)、一樂(1G)、一普(1P)、一勇(1S)
- 小二:二勤(2H)、二儉(2R)、二樂(2G)、二普(2P)、二勇(2S)
- 小三:三勤(3H)、三儉(3R)、三樂(3G)、三普(3P)、三勇(3S)
- 小四:四勤(4H)、四儉(4R)、四樂(4G)、四普(4P)、四勇(4S)
- 小五:五勤(5H)、五儉(5R)、五樂(5G)、五普(5P)、五勇(5S)
- 小六:六勤(6H)、六儉(6R)、六樂(6G)、六普(6P)、六勇(6S)
每級設有五班:
- 按學生名次,成績較佳組別的學生編入H班;
- 其餘學生會按成績混合編入R班、G班、P班及S班。
六年級將會由上年度的五年級原班升讀本年度的六年級,不作任何調動。
官立中學的聯繫
編輯- 聯繫之官立中學有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金文泰中學及何東中學
學校運作
編輯上課時間
編輯- 全日制上學時間:上午8時15分至下午3時15分
疫情期間,半日制上學時間:上午8時0分至下午12時45至55分
測考制度
編輯「兩測兩考」。按兩學期期考成績分班。
校車服務
編輯為學生安排9條校車線(A車至I車)和一條保母車線,東至將軍澳,南至貝沙灣。校車委員會負責監管校車公司,以確保校車公司提供完善的學童接載服務。
服務團隊
編輯領袖生,校車車長及校車服務生,中央圖書館領袖生,資訊校園大使,課外活動大使,環保大使,學科大使,英語大使,普通話大使,小小老師,校服檢查助理,幼童軍,少年警訊,公益少年團。
學藝班
編輯開設樂器班28班,木笛團培訓班,普通話班,奧數班,中英文話劇班,舞龍班,西方舞校隊訓練班,籃球班,游泳校隊,乒乓球校隊及羽毛球校隊。 家長教師會也積極為學生提供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於課餘時開設足球班,游泳班,乒乓球班及羽毛球班。
學生支援服務
編輯學生支援
編輯利用「及早識別」、「及早介入」、「全校參與」及「家校合作」支援學生。
言語治療服務
編輯該校聘有駐校言語治療師(約一星期四天),支援校內有言語障礙的學生。
校友
編輯- 黃仁龍:前律政司司長
- 梅廣釗:香港作曲家、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1]
- 譚穎倫:粵劇演員。為2013年度藝術新秀獎(戲曲)得主。2023年獲聘任為「慶穎新粵劇團」文武生。
- 姜濤:藝人、演員、歌手。參加由 ViuTV 主辦 Good Night Show 全民造星1成為冠軍。連續兩屆成為《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我最喜愛的男歌手」。[註 1]
- Delta T:香港饒舌歌手、 音樂製作人。曾為張敬軒填詞,2021年奪得《新城勁爆流行榜頒獎典禮》最佳合唱歌曲獎。
- 吳懷世:香港青年指揮家。吳懷世於2014年創立馬勒樂團,又於2019年起擔任首爾愛樂樂團副指揮。他於2017年獲得由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所頒發的嘉許狀,並於2018年獲得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所頒發的2017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註 2]
- 李羲樺:導演、攝影師、藝術家。他的作品《綠色的牆》榮獲香港人權藝術獎2021 冠軍,短片曾於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放映。
- 沈旭暉:香港國際關係學者
- 小克:香港填詞人 (1986年畢業)[2]
- 黃宜弘:已故前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建制派議員[3]
- 羅永聰:前財政司政治助理[註 3]
- 鄧特希:香港電視劇編劇、導演、監製[註 4]
- 鍾晴:香港填詞人
- 江美儀:香港女演員
- 吳君祥:藝人吳君如胞弟[註 5]
- 岑寶兒:前香港女藝人[註 6]
- 鄭詩君:香港男藝人[註 7] (1996年畢業)
註釋
編輯- ^ 資料出自2021年11月3日的《忽然1周》MIRROR三周年展出12位學生相 姜濤包面肥仔樣勁可愛:你好小胖子。
- ^ https://www.artus.com.hk/tc/artistinresidence/wilsonng
- ^ 資料出自Facebook公開校友群組「Hennessy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羅永聰是該群組的成員之一。
- ^ 關於鄧特希的就學資料來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7年12月4日播出的「鄧特希監製訪問第一集 + 人情封點填好,重溫!」訪問。
- ^ 資料出自2012年10月出版的《忽然1周》第900期〈單人訪 吳家有喜吳君祥〉。
- ^ 岑寶兒是Facebook公開群組「軒尼詩小學 84-90 下午校同學會」的成員。
- ^ 鄭詩君在2010年1月18日於Facebook公開校友群組「Hennessy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留下一則貼文:「有冇83&84年出世的下午校同學仔?大家好,我是詩君,不記得自己那年畢業了,只記得同學中有生於83及84的,有印象的同學包括鍾志超、袁詠宜,還有名字很好記的石津等,同年的同學,let's meet up!」。由此反映鄭詩君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的畢業生。
- ^ 劉靖之. 香港音樂史論 粵語流行曲.嚴肅音樂.粵劇.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3: 207.
- ^ 《偽科學鑑證6--新平衡》作者簡介. 商務印書館. 2013 [2019-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 ^ 加州直擊黃宜弘野雞學歷. 香港蘋果日報. 11月25日 [2018-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