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貂熊(學名:Plesiogulo),又稱近狼獾,是一屬已經滅絕的大型鼬科哺乳動物,廣泛分佈在新近紀亞歐非洲北美大陸,與現代貂熊Gulo gulo)有着十分密切的親緣關係。

近貂熊屬
化石時期:中新世至上新世
短顎近貂熊(上海自然博物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鼬科 Mustelidae
亞科: 貂熊亞科 Guloninae
屬: 近貂熊屬 Plesiogulo
Zdansky, 1924
模式種
Plesiogulo brachygnathus
(Schlosser, 1903)

化石材料

編輯

近貂熊的化石材料在古北界甚為豐富,是三趾馬動物群的重要組成物種,化石最初發現於中國華北[1][2]模式種為短顎近貂熊(Plesiogulo brachygnachus),於1903年德國古生物學家舒羅塞德語Max Schlosser (Paläontologe)(Max Schlosser)率先描述並發表,但在當時被錯誤地認為是一種水獺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德語Otto Zdansky(Otto Zdansky)研究後認為其與貂熊關係較近但也存在差異,建立了近貂熊屬,其特徵為:前幾枚前臼齒較大,裂齒短於貂熊,上臼齒大、向前後擴展,內葉具後根突;下裂齒較長,基部較弱,下後尖或有或缺如。此後,在中國甘肅陝西山西法國印度西伯利亞等地均有化石發現,並命名了多個新種,其中在山西保德縣的一個地點出土了近30個頭骨和20個顎骨,世所罕見。新北界亦有近貂熊化石出土,但不如古北界豐富,可見分佈密度較低。一般認為近貂熊起源於中國,並在6百50萬年前至7百萬年前過渡到北美。[3]:63—64

分類

編輯

目前通用的近貂熊屬的分類系統是在師丹斯基的基礎上補充而來的,共8種,其中古北界6種,新北界2種。

演化

編輯

近貂熊是目前已知與貂熊最接近的哺乳動物,一般認為由貂屬Martes)演化而來。近貂熊有多個演化分支,包括生活在乾草原森林草原上的不同類型,不同種之間的體型大小差距也很大。目前,學術界對於現代貂熊的起源有不同意見。師丹斯基在建立近貂熊屬時對近貂熊是貂熊的直系祖先就持反對觀點。[5]芬蘭學者比約恩·庫爾滕英語Björn Kurtén(Björn Kurtén)明確提出了近貂熊向貂熊的演化路線(Plesiogulo crassaPlesiogulo monspessulanusGulo schlosseriGulo gulo)。[6]但中國學者徐曉風等認為在食肉目中貂熊的吻部較短且頭骨的整體形態向貓科的極向發展,而近貂熊的吻部較長且頭骨的整體形態向犬科的極向發展,因此兩者僅為姐妹群。[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張雲翔 岳樂平 曹紅霞:黃河中游新近紀三趾馬動物群生態序列,《科學通報》,2001年第14期,第1196—1199頁。
  2. ^ 劉剛 牟全海 姚海濤: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地質遺蹟特徵及其科學意義,《地質學報》,2016年08期,第1679—1691頁。
  3. ^ 3.0 3.1 朴仁珠 張明海:貂熊,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0年。
  4. ^ 4.0 4.1 4.2 4.3 4.4 4.5 Alberto Valenciano and Romala Govender. 2020. New Insights Into the Giant Mustelids (Mammalia, Carnivora, Mustelidae) from Langebaanweg Fossil Site (West Coast Fossil Park, South Africa, early Pliocene). PeerJ. 8:e9221 DOI: 10.7717/peerj.9221
  5. ^ 師丹斯基:中國第三紀後期之食肉獸類化石,《中國古生物志》丙種第2號第1冊,中華民國十三年,第1—225頁。
  6. ^ Björn Kurtén, The Neogene wolverine Plesiogulo and the origin of Gulo (Carnivora, Mammalia), Acta Zoologica Fennica 131, 1970, pp.3-22.
  7. ^ 徐曉風 魏海波:中國的狼獾(Gulo)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1987年第4期,第306—3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