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

中國核物理學家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懷寧人,中國理論物理學家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第12屆中共中央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鄧稼先本科畢業於中華民國國立西南聯大,後赴美國求學、1950年獲得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鄧稼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子彈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1999年被中國政府評為「兩彈一星元勛」。[1][2][3]

兩彈一星元勛
鄧稼先
院士(學部委員)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24-06-25)1924年6月25日
 中華民國安徽省懷寧縣
逝世1986年7月29日(1986歲—07—29)(6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九三學社
配偶許鹿希
學歷1945年西南聯大物理學學士
1950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
宗教信仰共產主義
獲獎
經歷

早年生活

編輯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中華民國安徽懷寧,為鄧石如後人,其父鄧以蟄,是大學教授。[4]

鄧稼先1945年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時年26歲。他的博士導師為費德歷·貝林凡特英語Frederik Belinfante,博士論文題目為《氘核光致蛻變》(英語:The Photo-disintegration of the Deuteron[5]。在獲得博士學位後數天就搭乘韋爾遜總統號客輪去中國大陸發展科學事業。[6]

科研生涯

編輯

歷任職位

編輯

鄧稼先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秋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1972年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任第九研究院院長,1982年4月9日國務院任命鄧稼先為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為姜聖階,另一副主任為王淦昌),1986年6月中央軍委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12屆中共中央委員。

兩彈元勛

編輯

鄧稼先在核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式、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他生前共參與了中國進行的32次核試驗,其中親自去羅布泊指揮試驗隊的就達到15次。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事業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1][2]

文革

編輯
 
1949年,楊振寧、楊振平兩兄弟和鄧稼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合影。[7]

文化大革命時,有留學美國背景的鄧稼先處境曾十分危險,據鄧夫人許鹿希回憶,當時「四人幫」計劃要除掉搞核武器研發的科技人員,炸藥專家錢晉被批鬥拷打至死[8]。後來中美關係解凍(參考乒乓外交),1971年7月楊振寧首度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探親並欲與鄧稼先聚舊[9]周恩來把鄧稼先召回北京,鄧稼先因此脫離在青海的文革迫害,于敏陳能寬胡思得也連帶得救,自那以後沒人再敢危害該核試驗基地科學家的性命[8]

獲獎及榮譽

編輯
  •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1985年,即研究原子彈和氫彈成功二十多年後,獲獎金人民幣10元(當時鄧稼先所在單位該項獎金分10元、5元、3元三個等級)。[10]
  • 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同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1986年鄧稼先去世後國防科技成果辦公室追授其生前兩篇論著《原子彈的突破及武器化》、《氫彈的突破及武器化》為特等獎,獎金人民幣1000元;另外,突破中子彈等兩項研究成果,獎金人民幣2000元;其家人將這些獎金全部捐給了鄧稼先所在單位的「科技獎勵基金會」。[10]

個人生活

編輯

家庭

編輯
 
鄧稼先全家福 攝於1958年
  • 妻子:許鹿希(1928年8月11日-)[11]許德珩之女。
  • 女兒:鄧志典(1954年10月-)[12]
  • 兒子:鄧志平(1956年11月-)

與楊振寧的私交

編輯

鄧稼先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自幼私交甚密,兩人均為安徽人,曾一同就讀於崇德中學西南聯合大學,其後赴美深造期間仍保持聯繫,兩者的父親亦是多年之交。楊振寧在鄧稼先去世後於1993年8月21日在《人民日報》發表了同名傳記型文章——《鄧稼先》以紀念二人五十餘年的友誼。楊振寧認為「鄧稼先是我中學、大學、在美國的知心朋友,我想他跟我的關係不止是學術上的關係,也超過了兄弟的關係」[13]

性格

編輯

不同於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奧本海默,楊振寧稱他們兩人:「性格截然相反」、「(鄧稼先)始終真誠謙虛,從不炫耀」。[14]

逝世情況

編輯

鄧稼先曾在1979年一次核航彈空投試驗失敗後接觸過用於製造其核裝置的,1986年因身患長期放射傷害導致的直腸癌症逝世。

著作

編輯
  • 《鄧稼先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03-12
  • 《鄧稼先學術講義I》
  • 《鄧稼先學術講義II-量子場論》(重排本) 2014 北京大學出版社
  • 《鄧稼先學術講義III-群論》(重排本) 2014 北京大學出版社

後世紀念

編輯
  • 電影《橫空出世》中,主角陸光達的原型即為鄧稼先。
  • 在深圳華為基地,有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稼先路
  • 在今安徽省安慶懷寧縣縣城,有一條以他命名的主幹道——稼先大道,這條大路是懷寧縣城兩條主幹道之一,另一條名為「獨秀大道」。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缅怀邓稼先 揭秘“两弹元勋”感人生平事迹. 觀察者網.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2. ^ 2.0 2.1 共和国的脊梁——“两弹”元勋邓稼先. 新華網.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3. ^ 3.0 3.1 程开甲走了,两弹一星元勋在世仅余4位. 科學網.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4. ^ 邓稼先诞辰95周年:有些人,就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 騰訊.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5. ^ Chia-Hsien Teng. The Photo-disintegration of the Deuteron (PDF). [2020-12-01]. 
  6. ^ 東方巨星 - 當代世界出版社 p68 ISBN 7-80115-376-6
  7. ^ 王曉易_NE0011 (網易責任編輯) (編). 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29周年. 東方網; 網易 (轉載網站). 2015年7月29日 [2018年11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1月19日) (中文(中國大陸)). 
  8. ^ 8.0 8.1 倪既新; 許鹿希. 两弹元勋背后的女人(上、中、下). 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 2009-07-12(許鹿希審訂版)、1992年4月(訪問日)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未校訂版初刊於:兩彈元勛背後的女人,《檔案春秋》,2009年7月(訪問於1992年4月),上海:上海市檔案局。
  9. ^ 破冰之旅:1971年杨振宁率先回国,受周恩来接见近5小时(组图). 澎湃新聞. 201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0. ^ 10.0 10.1 邓稼先的奖金只有10元. 浙江老年報. 2010-12-15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有人曾經問他:「您研究原子彈成功之後,得到了多少獎金?」鄧稼先總是笑而不答。直到1985年6月他病危時,楊振寧先生到醫院看望他時,又提起了這件事,他才回答說:「人民幣1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楊振寧先生有些不信,說:「您不是在開玩笑吧?」鄧稼先解釋說:「是事實,不是玩笑。1985年頒發原子彈特等獎的獎金是10000元,單位裏人人有份兒。由於人多,單位還墊上了十幾萬元,才按10元、5元、3元3個等級發下去。從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85年首次頒獎,21年中,沒有發過獎狀,也沒有發過1分錢獎金。」 
  11. ^ 《祝贺“两弹元勋”邓稼先夫人许鹿希九十华诞》:“许鹿希出生于1928年8月11日。”. [2020年8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月3日). 
  12. ^ 邓稼先与许鹿希的旷世爱情.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13. ^ 《杨振宁百岁演讲: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 [202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14. ^ Liu, Zhen. How China’s ‘father of 2 bombs’ only emerged from the shadows just before his death. 南華早報. 2024-06-25 [202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6)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