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燈 編輯
原理與發展歷史
編輯最早的閃光燈可以追溯到1887年,誕生於德國的用於攝影的閃光燈。早期的閃光燈使用鎂,氯酸鉀和硫化銻的混合粉末作為主要發光材料,鎂在通電之後,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強光,照亮受攝體(同時也產生大量煙霧),因此亦稱作鎂光燈。
在之後的20世紀20年代,以此原理製成了閃光燈泡,即將鋁和鎂纏繞的燈絲放置在充了氧氣的燈泡中。這樣的燈泡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如需再次閃光需更換燈泡。在希區柯克電影《後窗》中即有相關情節。
而現時使用的閃光燈多為電子閃光燈,主要由燈管,電容以及相應的控制電路組成。其發光應用高壓放電發光原理,即先為電容器充電,在觸發時,燈管內充的氣體(氙氣或其他惰性氣體)受電容放電瞬間形成的高壓電場電離而發出極其強烈耀眼的可見光,而完成閃光任務。
隨着LED技術的發展,近年來,一些可拍照手機選擇了使用LED來進行補光,而非傳統的電子閃光燈使用的氙氣燈管。
用途
編輯閃光燈的一個顯而易見的用途,就是用於攝影時的補光,即在自然光線條件不足時為受攝體人為增加照度。
閃光燈的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用於攝影時的佈光,通過佈置光線的位置,投射的方式(直打或跳閃,柔光或硬光,是否束光)可以增加攝影作品的趣味或是提升照片的品質;多燈協作和離機閃光燈的使用,通過這種單個或多個人造光源的擺放組合,更是大大提升了攝影師拍攝的創造性和拍攝時光線的可控性。又如,在高速頻閃閃光燈的幫助下,可記錄物體一段時間內的運動軌跡,可提供科學研究用。
僅就這兩項用途而言,閃光燈並不是唯一的手段,反光板或者常亮的人造光源同樣能完成;閃光燈更像兩者之間的一種妥協,小巧輕便,發光功率高,能源消耗少,不受自然光線影響。成熟的攝影師會根據其拍攝對象與環境以及自己的使用習慣而進行選擇。
閃光燈種類
編輯按發光類型分,可參閱前文,主要有:
按便攜性分,主要有三類:
- 照相機內置閃光燈 發光功率有限,且位置固定,多用於補光(部分照相機可利用內閃引閃離機閃光燈)
- 小型/機頂外置閃光燈 電源,電路以及發光單元集成的外置閃光燈,便攜但有較大的閃光指數,一般使用熱靴與照相機連接
- 獨立閃光燈 又稱「棚燈」或「影室燈」,電源及電路分置的閃光燈,功率大,體積較大,需依靠燈架固定布放,且可與燈罩、反光傘、柔光箱、濾色片等多種配件組合使用。多用於攝影棚拍攝,且多使用PC接口與相機連接同步
其他特殊用途閃光燈:
連接與同步
編輯PC同步接口是一種傳統的閃光燈連接同步方式,雖然不支持TTL閃光測光,但是由於其良好的通用性與可靠性,在許多影室拍攝中都仍然能見到PC接口與同步線的使用。
1960年代氙氣閃光管(xenon flashtube)開始應用,並與熱靴(hot shoe)連接,俗稱萬次閃光燈,熱靴這樣的連接方式:熱靴源於較早的冷靴——一種用於安裝與固定攝影用附件(如水平儀或額外的取景器)的純機械結構,將其中加上電子觸點,則可以在快門釋放的同時,由熱靴來傳遞同步信號。
因為使用離機閃光燈觸發能營造比在機頂使用閃光燈更多的光線效果,而用傳統的PC同步線有布線的麻煩,無線觸發也成為了一個發展方向。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相機製造商,例如美能達,尼康與賓得開發出了以光觸發來引閃外置閃光燈的方式,因為其簡易方便而深入人心,在現在的數碼機型上仍然保留支持。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可見光或者紅外觸發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可能存在干擾,且可能因為環境中存在障礙物遮蔽導致觸發失敗。
同樣在90年代,以普威(Pocket Wizard)為代表的無線電觸發方式則代表了一種新思路,使用無線電觸發方式,可以在一定的距離內觸發設置好的閃光燈,同時避免可見光干擾和直線遮擋。但是用無線電方式觸發多數為副廠產品支持。在2012年,相機製造商佳能也在其新推出的SpeedLite 600EX-RT閃光燈上配置無線電模塊,意味着相機製造商開始侵入無線電觸發領域。
照明特性
編輯無論是相機機身內建,外接熱靴式,或是外掛電源棚燈。此類閃光燈所發出的光皆為"瞬時光",而非"持續光"。具備可調整照度強弱功能的機種並不是直接控制光線強弱,而是控制點明的時間,一般閃光燈單次觸發點明的時間最長不超過1/200秒。
由於現代相機快門帘幕的設計,當快門速度設定超過廠商標明閃光燈最高同步速度的限制時使用閃光燈捕光,所攝製的作品會有光照不完全,甚至是完全沒有光照效果的情形。
因閃光燈只會展生短暫的光照效果,因此當閃光燈出力相同時,要控制光的入射量應該調整相機光圈大小,而不是快門速度。
紅眼
編輯因燈材與鏡頭距離較近之故,此現象在消費級數碼相機中較為可能發生。於暗處拍攝人像或動物等題材作品時使用閃光燈,由於生體瞳孔此時為放大狀態;藉以獲取更多的光線進入視網膜。燈具發出的短暫強光會直接照射進入眼睛並反射出虹膜的紅色光譜,使得作品中生體的眼睛部位在視覺上成為紅色,是為紅眼。
目前大部分相機皆有應對此現象的功能;一般通稱「防紅眼」。相機拍攝前會點亮高照度自動對焦捕光燈(如果具備)或是以閃光燈發出短促的閃光效果使生體眼睛的瞳孔縮小,以對即將接受的閃光有所準備,此時眼睛進光量減少,虹膜反射的光減少或不足以產生紅眼現象。
使用者也可改變閃光燈角度或是使用其他光源捕光來避免這個問題。
GN值
編輯表示閃光燈產品最大照度的數值,標明GN值為n的產品,表示在ISO設定為100,使用135照相機器材標準的50mm鏡頭拍攝時,最大有效照明距離為n公尺。
技巧
編輯跳燈
編輯閃光燈對着房間的天花板或牆壁打光,利用反光來照亮拍攝對像。這個技巧由印度攝影大師蘇布拉泰·米特拉(Subrata Mitra)在1956年發明[1][2]。因為反射面大,可以產生類似太陽直射或鄰近窗邊般的自然光線。
多重閃光
編輯用兩台以上的同步閃光燈打光。在人物拍攝常見的處理方式是在斜上方或用跳燈作為主要光源,相機上方的閃光燈對人臉製造特寫,並在人物後面補上背光。
前/後簾閃光
編輯在長曝光的開頭或結束時進行閃光,可以讓照片中同時有長曝光的移動和定格的效果,常用來拍攝運動或夜間車輛。
有色閃光
編輯在閃光燈前裝上用半透明色片,讓閃光有顏色,並且可以配合相機的白平衡設定來突顯畫面中特定顏色的物體。
光害
編輯突然的強光會暫時影響視力,黑暗環境下的閃光燈使用可能會造成類似直視太陽的短暫失明效果。如對行進中的交通工具的使用閃光燈,可能造成駕駛者夜盲暫時影響其視力,增加車禍風險。就算視力未受影響,強光仍會造成不適,為了避免影響其他人,在許多地方(例如餐廳、劇場)應避免使用。其他動物也一樣會受影響,並且可能對眼睛造成損害,因此動物園和水族館不應使用。
強烈的照明可能造成一些材質劣化,因此美術館、博物館常禁止閃光。有其他人在拍照時,閃光可能對其他人的照片形成光害,尤其是有人使用長曝時更容易影響。
常見的閃光燈製造商
編輯大部分的數碼相機製造商都擁有自己品牌的閃光燈,有自己獨家專利權的TTL功能且互不相容,不過產品如是基於標準熱靴通訊協定設計;在不同廠牌機身交換只是單純使用觸發功能則不會有障礙。常見的系統包括:尼康的CLS創意閃光燈系統、佳能的Speedlite、美能達/Sony α的ADI閃光系統。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Subrata Mitra.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Cinematographers. [2009-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6).
- ^ Cardullo, Bert. Revisiting Satyajit Ray: An Interview with a Cinema Master. Bright Lights Film Journal. November 2005, (50) [2009-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