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蘇特
颱風蘇特(Typhoon Sudal),在菲律賓名為颱風科斯梅(他加祿語:Bagyong Cosme),是約半個世紀來襲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雅浦州的最強颱風,這個長17公里的小島全部遭到颱風強度狂風的吹襲,導致90%的建築物不是被毀就是嚴重受損。風眼行經的雅浦州東南部所受破壞最為嚴重,風速超過每小時185公里,不過,颱風的中心部分是在該島以南的海上經過。
颱風(日本) | |
---|---|
四級超級颱風(美國) | |
形成 | 2004年4月2日 |
消散 | 2004年4月18日 |
(2004年4月16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 |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165公里/小時(105英里/小時) 1分鐘持續: 240公里/小時(150英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40百帕(毫巴);27.76英寸汞柱 |
死亡 | 無報道 |
損失 | $1400萬(2004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特別是雅浦州)、關島、羅塔島和硫磺島 |
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颱風蘇特源於2004年4月2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以東的一片對流區。系統在成形後的第一周里總體保持向西移動,其間曾短暫向北面和西南轉向。4月5日,氣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逐漸強化成颱風[注 1]。4月9日,蘇特在雅浦州以南近海掠過,並很快達到風力時速約240公里的最高強度。颱風接下來向西北方向移動,最終又轉向東北,於4月16日轉變成溫帶氣旋並在兩天後消散。
除雅浦州外,颱風還襲擊了楚克州,造成當地農作物受到輕度破壞。美國關島和羅塔島受到蘇特產生的大浪衝擊,還出現小雨,氣旋之後從距無人居住的日本硫磺島非常近的海域經過。這場風暴一共造成價值1400萬美元的破壞,其中大部分都發生在雅浦州,不過沒有出現人員重傷或死亡的報道。由於風暴造成的嚴重破壞,其名稱「蘇特」遭退役,由銀河取代。該名稱原是由大韓民國提供,在韓語中意為水獺。[2]
氣象歷史
編輯2004年3月末,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澎貝島東南方向有對流區(即雷暴區)持續存在。起初這片海域有強烈的風切變,不利於熱帶天氣系統發展。不過隨着這種不利影響逐漸減弱,逐漸發展的廣闊環流中心上空的對流也不斷增多。[2]4月2日,日本氣象廳將位於楚克州附近的系統歸類為弱熱帶低氣壓,之後又為之分配國際編號「0401」,意為2004年首場熱帶氣旋[3]。系統緩慢向西移動並發展,於兩天後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歸類為第03W號熱帶低氣壓,是該機構在2004年追蹤到的第3個熱帶氣旋。此後不久,環流上空的對流有所增加,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2]
風暴繼續穩步增強並轉向北上,4月5日,日本氣象廳評估其10分鐘持續風速已達到每小時65公里,因此將氣旋命名為「蘇特」(Sudal)[3]。與此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估計系統的1分鐘持續風力時速有100公里[2]。從普盧瓦特環礁上空經過後[4],蘇特因受北面逐漸形成的高壓脊影響轉向西南偏西。4月6日,風暴中開始形成眼狀特徵,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位於關島東南方向約540公里洋面的蘇特升級成颱風[2]。日本氣象廳直到次日才將氣旋升級成颱風[3],這時系統的風眼已經變得更加清晰[2]。颱風轉向西北,氣象部門起初估計蘇特會在雅浦州以北經過,不會對島上造成嚴重影響[4]。但由於北面的高壓脊增強,氣旋很快又轉向西南偏西,逼近雅浦州。4月8日,颱風迅速強化,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系統1分鐘持續風力時速已達215公里,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颱風標準。接下來蘇特的前進速度放緩並略有減弱,於協調世界時4月9日凌晨0點從雅浦州以南約45公里洋面經過,這也是風暴距該島最近的一次。[2]
4月9日,颱風繼續增強,衞星圖像還顯示其中出現同心風眼牆,表明這已經是個非常強烈的熱帶氣旋。4月10日清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估計蘇特的1分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40公里的最高值,已屬該部門之超級颱風級別。[2]與此同時,日本氣象廳估計氣旋達到的10分鐘持續最高風速為每小時165公里,氣壓低至940毫巴(百帕,27.76英寸汞柱)[3]。蘇特在這天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預警責任範圍,該機構在發佈地方公告時為風暴命名「科斯梅」(Cosme)。接下來數天裏,颱風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雖有波動,但總體上一直都很強烈。4月12日,因高壓脊出現薄弱點,氣旋轉向北上,然後又轉朝東北方向前進,風眼的直徑擴大到約85公里。次日,蘇特達到1分鐘持續風速每小時230公里的第二波最高強度,隨後就因水溫降低,上層風切變增多的共同影響逐漸減弱。[2]
4月15日清晨,蘇特從距無人居住的日本硫磺島非常近的海域掠過,並在此期間急劇弱化,環流中心已經從最深層對流中暴露出來[2]。此後不久,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日本氣象廳都將氣旋降級成熱帶風暴[2][3]。4月15日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系統已轉變成溫帶氣旋,但日本氣象廳仍在繼續發佈公告直至次日為止。溫帶風暴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最終在日本以東、阿留申群島以南較遠處洋面失去蹤影。[2]
影響
編輯蘇特形成後不久以弱熱帶風暴強度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楚克州近海經過,當地一間氣象站在24小時內記錄下170毫米降雨量。島上部分房屋的屋頂輕度受損,還因風暴潮污染地下水導致一定程度的農作物損失。沒有報道表明島上出現人員傷亡。[4]風暴曾短暫對關島構成威脅[2],在該島以南經過期間產生5.5米的巨浪和0.9米的風暴潮[注 2]。阿普拉港的一處氣象站記錄下69公里的陣風時速,降雨量約50毫米,但沒有出現島上遭受破壞的報道。北馬里亞納群島的羅塔島也受到大浪的衝擊。[6]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是與美國簽訂《密美自由聯繫條約》的獨立國家,美國需向其提供國防和救災援助[7]。
颱風蘇特繼續向西移動並在途經加羅林群島和雅浦州的同時迅速強化。烏利西環礁記錄下時速132公里陣風,並且24小時內的降雨量達到161毫米。島上受到超過5米高的巨浪衝擊,引起嚴重的海灘侵蝕,還令口糧作物受損。狂風颳倒少量樹木,還摧毀了一些建築質量欠佳的民房。附近法勞萊普環礁和法斯島的天氣及遭受的破壞情況類似。恩古盧環礁的風速達到烈風強度,還出現暴雨,島上有半數儲水罐被毀。[4]氣旋存在後期從硫磺島近海經過,產生的陣風時速約為141公里[2]。
雅蒲州
編輯雅蒲州的受災情況最為嚴重。氣象部門起初預計蘇特會在該島以北經過,不會對當地構成重大影響,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島上受到颱風的強烈衝擊。[4]雅蒲州曾在前一年受到颱風盧碧的影響,災情尚未完全恢復。這次蘇特突然轉向逼近,政府官員於是匆忙着手防災準備工作。颱風來襲前一天,多間學校和政府大樓設立成風暴避難所,這些建築物足以抵禦蘇特的風力。雅蒲州政府預計島上會受到重創,因此請求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政府在風暴過後的清理工作中提供緊急援助。[8]
4月9日,蘇特的風眼短暫經過雅蒲州南部上空,島上時速185公里的狂風持續了約4小時[4]。全長17公里的整座小島風力都達到颱風強度[9]。雅蒲島國際機場記錄的最高陣風時速達181公里,根據風暴過後進行的調查結果,研究人員估計島上的最強陣風時速高達226公里。風暴經過期間還產生暴雨,雅蒲島國際機場的48小時降雨量為200毫米。島上錄得的最低氣壓為958毫巴(百帕,28.3英寸汞柱)。海岸沿線受到颱風產生的6.7米狂浪和3.7米風暴潮衝擊,[4]許多船隻因此沉沒,作為島上最重要旅遊景點之一的珊瑚礁也受到嚴重破壞[4][10]。
風暴來襲時,島上共有約8000人和約1700套房屋。颱風摧毀了700戶民居,另有900套受損,被毀的民宅中大部分是木質結構。雅蒲州南部受災最為嚴重,[4],州首府科洛尼亞及周邊地區也在其中[11]。島上到處都有樹木被狂風颳倒[12],超過90%的建築物不是被毀就是嚴重受損,其中包括醫院、機場、大部分政府設施,供水、供電以及通訊系統[4]。島上的5間酒店中也有一間被毀[13]。約80%的居民在風暴過後失去水電供應。雅蒲州南部大部分沿海民居遭大浪摧毀,海堤也受到嚴重破壞。由此灌入的海水摧毀了島上幾乎所有的糧食作物。颱風過去後,島上有約1000人無家可歸,另外還有500人被迫留在避難所。[4]
颱風蘇特一共造成了約1400萬美元的破壞,其中大部分都來自雅蒲州的財物損失。起初有報道稱風暴造成一人喪生,[2],但事後證實蘇特沒有導致人員遇難[4]。一共只有8人因受傷而需前往醫院治療[13],並且傷情都不嚴重[2]。颱風蘇特是約50年來襲擊雅蒲州的最強颱風[9]。
善後
編輯風暴過去後,雅浦州政府宣佈該島進入緊急狀態[14],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在颱風過境次日下令對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聯邦救災援助,由美國聯邦政府承擔瓦礫清理和應急服務成本的75%[15]。蘇特過境不到一周後,太平洋島國論壇向雅蒲州提供了價值1萬1500美元的救災援助[16]。接下來的幾周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政府設立總額約25萬美元的颱風救助基金。此外,美國聯邦政府也撥出744萬3000美元的救災援助款[13]。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在風暴過後的幾天裏確定,島上最需要的是修復供水設施、提供清潔水源、清理道路,以及修復受損的避難所。島上供水急劇萎縮,[14]超過80%的居民沒有清潔水源,自來水處理廠提供的水需要長時間煮沸才能飲用[17]。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脫水、疾病和胃腸道問題的威脅[14]。由於沒有自來水,許多人前往因大量船隻沉沒導致受油料污染的海港中洗澡,引起皮膚過敏[10]。
雅蒲州的電話服務一度中斷,唯一與外界聯繫的方式是通過無線電聯絡關島大學。關島紀念醫院向島上投放醫療物資,但因機場跑道受損,運載物資的飛機也受到破壞。[18]颱風過境一天後,跑道已獲清理和修整,美國海岸警衛隊的飛機得以向島上提供包括建築材料在內的救災物資[11]。風暴過去3天後的4月12日,雅蒲州與外界的通訊開始恢復[12]。蘇特過境4天後,水處理廠也已得到修復。島上的一家發電廠已經得到修整,但由於狂風破壞了絕大部分供電線路,全島85%的居民仍然面臨停電的困擾。主要道路大部分都已清理乾淨,所有橋樑全部重新開放[10]。
颱風過境約兩周後,首府科洛尼亞仍有500居民生活在18間避難所,其他地區也有約400人留在避難所[19]。許多人要麼寄居親屬家裏,要麼留在自己受損的房子裏[20]。美國陸軍工兵隊趕赴雅蒲州協助瓦礫清理工作並安裝發電機。官員送出23架次飛機向島上運送援助物資,烏利西環礁和法斯島也不例外。送到島上的飲用水約有7萬6000升,還安裝了5個大型水箱。美國林業局工作人員前往該島協助接收和發放救災物資。[19]雅浦州醫院設施簡陋,缺乏足夠的藥物和應急醫療設備,不能有效應對颱風善後救治工作。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有約60名工作人員在這所醫院工作,但他們也需要包括食物和水在內的其他物品來防止自己感染當地疾病。這些工作人員在島上停留期間一共救治過163人,其中大部分人的病情都不嚴重。[7]共有約100名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的工作人員為島上提供協助,但由於沒有足夠的酒店和租賃汽車,只有20人長時間停留[20]。
風暴過去26天後,島上已有過半地區恢復供電,流動電話網絡也已修復[13]。蘇特過境後的幾周到幾個月里,雅蒲州周邊水溫因強烈的上升流影響從30°C降至24°C。這樣大幅度的降溫導致島上被異常濃厚的霧氣籠罩,而且海潮也特別低。[9]2004年9月時,重建工作仍在進行,之前用做避難所的部分學校重新開課。供電和供水已完全恢復,但醫院的屋頂仍未修復,使用的是臨時屋頂。雖然私營企業很快就重新開張,但政府建築的重建時間較長,這主要是因為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的援助物資需要長時間的等待後才能到達。[21]此外,當地官員還要求在重建前先做土地勘測,確定重建樓房的安全地點[7]。
由於這場風暴造成的嚴重損失,其名稱「蘇特」於2005年11月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和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8屆會議上退役,今後都不會再在西北太平洋颱風命名時採用。用來取代的新名稱是銀河(Mirinae)。[22]蘇特也由此成為第7個退役的西北太平洋颱風名稱[23][24][25]。
參見
編輯註釋說明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之分類. 2014-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Gary Padgett. April Global Tropical Weather Summary. 2004 [2015-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3.0 3.1 3.2 3.3 3.4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Best Track of the 2004 Pacific Typhoon Season. 1997 [2010-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Typhoon Sudal. 2004 [2010-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lossary of NHC Terms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3-25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uam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Typhoon Sudal (03W) Preliminary Post-Storm Report... Updat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4-04-18 [2015-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7.0 7.1 7.2 Robert Partridge, Kevin King, and Lawrence Proano. Medical Support for Emergency Relief Workers After Typhoon Sudal in Yap, Micronesia (PDF). 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 2006-06-21, 21 (23) [2010-08-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ark-Alexander Pieper. Coastal areas evacuated as Typhoon Sudal zeroes in on Yap. Cyber Diver News Network. Pacific Daily News. 2004-04-09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9.0 9.1 9.2 Prior, Sarah A.; Guard, Charlkes. In the Wake of a Destructive Typhoon: Cold Water, Low Tides, and Fog. Mariners Weather Log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5-04, 49 (1)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0.0 10.1 10.2 Government of 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President Urusemal and Yap leadership meet on typhoon. ReliefWeb. FSM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4-04-16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1.0 11.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Micronesia: Typhoon Sudal Information Bulletin No. 1/04. ReliefWeb. 2004-04-10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2.0 12.1 Staff Writer. Micronesia's Yap atoll severely damaged by Typhoon Sudal: report. ReliefWeb. Agency French-Presse. 2004-04-12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3.0 13.1 13.2 13.3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 Typhoon Sudal OCHA Situation Report No. 2. ReliefWeb. 2004-05-05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4.0 14.1 14.2 Staff Writer. Typhoon Sudal leaves Yap in state of emergency. FSM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4-04-12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taff Writer. President Orders Disaster Aid For Micronesia Typhoon Respons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04-04-10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taff Writer. FSM and Fiji to receive Forum natural disaster funding. ReliefWeb.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4-04-15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overnment of 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Typhoon Sudal leaves Yap in state of emergency. FSM Informational Services. 2010-04-12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ark-Alexander Pieper. Typhoon Sudal batters Yap Island. Cyber Diver News Network. Pacific Daily News. 2004-04-09 [2008-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9.0 19.1 Staff Writer. FEMA Coordinating Immediate Extensive Federal Aid For Yap.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04-04-22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0.0 20.1 Katie Worth. Relief agency says hundreds still in Yap shelters. ReliefWeb. Pacific Daily News. 2004-04-22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Katie Worth. Yap still struggling to recover after onslaught of Typhoon Sudal. Cyber Diver News Network. Pacific Daily News. 2004-09-22 [2010-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 38th Session of the Typhoon Committee. 2005 [2015-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Report of the Typhoon Committee on its 34th Session (報告).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1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失效連結]
- ^ Tropical Cyclone Programme. Typhoon Committee Operational Manual — Meteorological Component (PDF) (報告).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8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hange of Tropical Cyclone Names : "Dolphin" and "Lionrock" to replace "Yanyan" and "Tingting" (PDF) (報告).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05 [2015-03-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3-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