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廣場

德国柏林公园

馬克思-恩格斯廣場Marx-Engels-Forum)是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一個公園。

1986年的馬克思-恩格斯廣場,背景是共和國宮柏林大教堂
廣場上馬克思(坐)和恩格斯(站立)大於真人的銅像

歷史

編輯

廣場得名於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作者,現代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這個公園由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開闢於1986年。

馬克思-恩格斯廣場位於施普雷河的東岸,其西南到河邊,西北到卡爾·李卜克內西大街,東北到Spandauer Straße,東南是市政廳街Rathausstraße)。河對面是共和國宮(現已拆除)和過去的柏林市政廳(Berliner Stadtschlo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此處是一個人口密集的舊城區,介於河流和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之間,介於威廉皇帝大街Kaiser-Wilhelm-Straße,今卡爾·李卜克內西街)和市政廳街之間的一段聖靈街Heiligegeiststraße)穿過這一地區。這一地區在1944年和1945年受到盟軍的猛烈空襲,大部分建築成為廢墟。戰後,廢墟得到清理,原址上沒有再新建建築。

1977年,東德政府任命雕塑家路德維希·恩格爾哈特Ludwig Engelhardt)指揮這一地區的改建工程,獻給官方信奉的共產主義思想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包括外側長方形的林地,和內部鋪設地面的圓形區域,中間是恩格爾哈特創作的馬克思(坐)和恩格斯(站立)大於真人的銅像。雕像後方是一面展示德國社會主義運動歷史的浮雕牆。

1990年兩德統一以後,馬克思-恩格斯廣場的前途成為廣泛爭議的主題。一些柏林人認為這個廣場是他們反對的已消亡政權的遺骸,不必保留,主張移走雕像,公園更名。另有一些人認為它具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應該保存下來。後一種觀點最後佔了上風,得益於柏林政治總體上偏左的氣氛。雕像現在是一處旅遊名勝,遊客喜愛坐在馬克思的膝蓋上拍照。

柏林大教堂位於附近。

參見

編輯

52°31′06″N 13°24′15″E / 52.5183°N 13.4042°E / 52.5183; 1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