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意大利語Rodolfo Graziani,1882年8月11日—1955年1月11日),意大利王國駐北非意大利軍總司令,意屬利比亞意屬東非總督,意大利社會共和國(薩洛共和國)國防部長。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國防部長
任期
1943年9月23日—1945年4月25日
總理貝尼托·墨索里尼
義屬東非總督
任期
1936年6月11日—1937年12月21日
君主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首相貝尼托·墨索里尼
前任佩特羅·巴多格里奧
繼任阿梅迪奧 (第三代奧斯塔公爵)
義屬利比亞總督
任期
1940年7月1日—1941年3月25日
前任伊塔洛·巴爾博
繼任伊塔洛·加里波第
阿梅迪奧 (第三代奧斯塔公爵)
任期
1935年3月6日—1936年5月9日
義屬索馬里蘭總督
任期
1930年3月17日—1934年5月31日
前任Domenico Siciliani英語Domenico Siciliani
個人資料
出生(1882-08-11)1882年8月11日
 意大利王國菲力亭諾
逝世1955年1月11日(1955歲—01—11)(72歲)
 意大利羅馬
政黨國家法西斯黨
(1924–1943)
共和法西斯黨
(1943–1945)
意大利社會運動
(1946–1955)
配偶Ines Chionetti
1913年結婚—1955年結束)
已去世
兒女一個女兒
母校摩德納軍事學院
專業軍官
宗教信仰天主教會
軍事背景
效忠 意大利王國 (1903–1943)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1943–1945)
服役 意大利王國 (1903–1943)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1943–1945)
服役時間1903–1945
軍銜意大利陸軍元帥
部隊意大利第10軍英語Tenth Army (Italy)
參戰義土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利比亞衛國戰爭英語Pacification of Libya
第二次意大利衣索比亞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由於其在利比亞戰爭期間壓迫當地居民的殘忍手段,使其獲得了「費贊的屠夫」的綽號。儘管如此,他卻從未因此受到起訴。

生平經歷

編輯

早年,格拉齊亞尼曾加入意大利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7年起,在駐利比亞的意大利軍中任職。1930年晉升為少將,1932年晉升為中將;1935年任意屬索馬里總督,晉升為上將,指揮所部意大利軍入侵埃塞俄比亞。

1936年5月晉升為元帥,接替佩特羅·巴多格里奧元帥任埃塞俄比亞總督。1937年2月遇刺,12月奉命返回意大利。1939年9月,任意大利本土軍司令;1939年10月,任意大利陸軍參謀長。意大利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0年7月至1941年3月,任利比亞總督兼駐北非的意大利軍總司令,指揮對英軍的作戰,但再次遭到失敗;此後被召回意大利並解除指揮職務。

1943年,在墨索里尼被德軍救出後成立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中任國防部長,指揮對意大利人民抵抗運動的鎮壓。1945年4月28日,被意大利游擊隊抓獲;1948年和1950年兩次接受審判(並非因為戰爭罪行),被處有期徒刑19年,但不久即被釋放;1955年病逝於羅馬。

於利比亞期間

編輯

因為反對意大利的暴政,利比亞爆發了反殖民運動,意大利政府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將利比亞整頓好。在1922到1932年當中,意大利殖民政府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了利比亞居民超過10萬人死亡,也成為戰後意大利社會反思的議題。

於埃塞俄比亞期間

編輯

北非軍事生涯

編輯

1940年12月9日—1941年2月1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爭中,英第8軍團於對在利比亞的意大利軍隊實施的進攻戰役。

1940年9月,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元帥率意大利第10軍團入侵埃及,並佔領地中海沿岸西杜拜拉尼地區。意大利軍隊共20萬人,編9個師,分別部署在5個築壘營地。意指揮部麻痹大意,既不組織偵察,又不派出翼側警戒。當時,英軍駐中東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只有一支3萬多人的軍隊和一個不完整的裝甲師。面對兵力懸殊的情況,韋維爾突發奇想,打造了一支「橡皮部隊」,實施疑兵之計。英第8軍團(原稱「尼羅河」軍團)司令韋維爾將軍決定實施一次有限目標的戰役:把意大利軍隊從被佔領的埃及領土驅逐出去。因此,最初僅動用駐埃及軍隊的四分之一(1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共約1.5萬人。

橡皮戰車充飽氣體後可擔任巡邏任務,放掉氣體後可裝進板球袋裏,攜帶方便;橡皮野戰砲可以裝進餅乾盒內;兩噸型橡皮載重卡車放掉氣體後還沒有彈藥箱大。工程兵製造了戰車履帶痕跡。一條假公路一直修到西迪·巴拉尼以南,因為格拉齊亞尼的軍隊就駐紮在那裏。英軍讓阿拉伯人領着成群的駱駝在沙漠裏行動。駱駝身後拖上耙形裝置,走動便會掀起漫天灰塵,從空中觀察就像移動中的龐大的戰車縱隊。意大利飛機在高空拍攝到的情景,使魯道夫·格拉齊亞尼相信在他的右翼有一支強大的英軍戰車、大砲部隊。同時,有情報說英軍增援部隊正在途中。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害怕側翼受擊和被裝甲部隊切斷,就命令他的部隊停止前進,沿着亞歷山大公路掘壕防守。

韋維爾採用「橡皮部隊」迷惑敵人的同時,極其秘密地調動部隊於12月9日發起突然攻擊;英第7裝甲師和隨後跟進的印度第4步兵師,穿越義軍營地之間未設防的30公里寬的間隙地,從後方向義軍營地發起攻擊。英軍的進攻完全出乎義軍所料;此時雖然義軍處於絕對優勢,但因為先入為主的認知,使格拉齊亞尼堅持認為英軍兵力強大。因此,在英軍的進攻面前義軍全面退卻,各營地駐軍幾乎不戰而降,義軍指揮部已無法指揮軍隊,韋維爾的軍隊遂深入推進了1000公里,一舉突入利比亞。英軍繼續跟蹤追擊退卻之敵,於1941年1月5日進佔巴迪亞,1月22日進佔圖卜魯格,2月6日進佔班加西。但是,根據英國內閣的決議,戰役於1941年2月10日中止,部隊在阿蓋拉設防固守。

戰役期間,英軍死475人,傷1225人,失蹤43人。義軍僅被俘官兵就有13萬餘人,損失戰車約400輛,火砲1290門。經此一役,意大利在非洲的軍隊徹底垮台。就這樣,韋維爾憑藉一支「橡皮部隊」打敗了意大利龐大的非洲軍團。英軍能在沙漠地的困難條件下隱蔽地進行戰役準備,並能出敵不意地實施迂迴機動,向大縱深實施進攻。

 
1940年的格拉齊亞尼

薩洛共和國

編輯

回憶錄

編輯
  • 《我保衛了祖國》

參考文獻

編輯
  • Canosa, Romano. Graziani. Il maresciallo d'Italia, dalla guerra d'Etiopia alla Repubblica di Salò. Editore Mondadori; Collana: Oscar storia. EAN 9788804537625
  • Del Boca, AngeloNaissance de la nation libyenne, Editions Milelli, 2008, ISBN 978-2-916590-04-2.
  • Pankhurst, Richard. History of the Ethiopian Patriots (1936-1940), The Graziani Massacre and Consequences. Addis Abeba Tribune editions.
  • Rocco, Giuseppe. L'organizzazione militare della RSI, sul finire della seconda guerra mondiale. Greco & Greco Editori. Milano,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