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星曆表

魯道夫星曆表 (拉丁語Tabulae Rudolphinae)包括星表和行星表,是約翰內斯·開普勒使用第谷(1546-1601年)觀測和蒐集的資料,在1627年發表的。這個曆表為了紀念神聖羅馬帝國的魯道夫二世而被稱為"魯道夫星曆表"(Rudolphine)。

魯道夫星曆表在卷首的插圖標示出過去為大的天文學家:伊巴古托勒密哥白尼和最突出的第谷

以前的表

編輯

星曆表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的歷史,並且被用來記錄行星相對於恆星的相對位置(特別是用於占星術的黃道12星座),並用來建構特定日期的天宮圖。直到16世紀末一直被廣泛使用的阿方西內星曆表,最早是在13世紀編制,並且以後定期更新。這是依據托勒密地心說建立的太陽系模型編製的。雖然阿方西內星曆表不是很準確的,但是沒有其它可以取代的,所以一直被使用着[來源請求]

在1551年,隨着哥白尼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伊拉斯慕士·萊因厚德(Erasmus Reinhold )依據日心說的太陽系模型編製了普魯士星曆表,但並未能比之前的星曆表更準確。

第谷的資料和開普勒的太陽系模型

編輯

第谷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測量行星和恆星的位置,並且得到比以前更為精確的數值。他希望這些觀測可以做為製作一套全新和更準確星曆表的基礎。開普勒籌備使用第谷精確的觀測,和他自己發現的行星橢圓軌道,建立起太陽系的日心說模型,編製出新的星曆表。藉助於新出版的對數表,簡化和使計算更精確,並且不易出差錯。

發表

編輯
 
出自魯道夫星曆表的世界地圖。

魯道夫星曆表發佈的同時,開普勒的經濟狀況已經是捉襟見肘,並且對抗許多第谷的親朋好友。這些人是在出版的過程中虎視眈眈的,一再試圖掌控這些觀測資料和從出版物獲得利潤[1]。他們辯稱第谷的工作是它們自己家族的利潤,並不屬於第谷的競爭對手。開普勒反辯這是在第谷逝世前的許多年,他一直和第谷合作進行觀測得到的資料。開普勒進一步辯稱他本人負責絕大部分的計算和資料的組織。最後,開普勒贏得星曆表的控制並且得以自行印製,而第谷的家族從這兒未能得到任何好處[來源請求]

第谷本來要將這份星曆表呈獻給魯道夫二世,但是在1627年,星曆表印出來時,魯道夫二世已經駕崩,所以這份星表被呈獻給斐迪南二世皇帝,但是依然被稱為魯道夫星曆表[2]。星曆表中包含1,006顆第谷重新測量位置的恆星,還有超過400顆是來自托勒密拜耳,以及記載太陽系行星位置的表。表內包含許多對數和反對數的功能表,以及令人信服的計算行星位置的例子。

這份星曆表中的恆星位置精確度都在1弧分以內[3],並且首度包含了大氣折射的修正因素[4]。這份星曆表精確到可以讓皮埃爾·伽桑狄預測和觀測1631年的水星凌日,並且讓傑雷米亞·霍羅克斯觀測1639年的金星凌日[5]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annam, James. The Genesis of Science: How the Christian Middle Ages launche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1st American. Washington, DC: Regnery. 2011: 294. ISBN 1596981555. 
  2. ^ Kusukawa, Sachiko. Kepler and Astronomical Tables. 1999 [2015-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3. ^ Tirion, Wil; Barry Rappaport; George Lovi. Uranometria 2000.0 1988. Richmond, Va.: Willmann-Bell. 1992: xvii. ISBN 0-943396-15-8. 
  4. ^ 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88, Volume 10, pg. 232
  5. ^ Athreya, A.; Gingerich, O. An Analysis of Kepler's Rudolphine Tabl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Reception of His Physical Astronomy.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December 1996, 28 (4): 1305. Bibcode:1996AAS...189.2404A.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