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鐸家族
梅鐸家族的成員是知名的國際大眾媒體經營者,特別是在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一些成員在澳大利亞的藝術屆,神職人員屆和軍事屆享有盛名。
五代的家族是兩個澳大利亞裔蘇格蘭人的後裔:蘇格蘭自由教會牧師占士·梅鐸(1828年-1884年)和他的妻子海倫(1826年-1905年)。[1] 這對夫妻來自於阿伯丁郡地區的Pitsligo,並於1884年移民至維多利亞州。[1]
第一代
編輯牧師占士·梅鐸和海倫·梅鐸共育有14個孩子:[1]
- 柏德烈·約翰·梅鐸(1850年–1940年):牧師柏德烈·梅鐸;
- 法蘭西斯·加登·梅鐸(1852年–? );
- 占士·梅鐸(1854年–? );
- 伊麗莎·珍·梅鐸(1855年–? );
- 威廉·加登·梅鐸(1856年–? );
- 伊馮·路易斯·梅鐸(1858年–? );
- 安德魯·克里斯特爾·梅鐸(1859年–? );
- 海倫·諾拉·梅鐸:後被稱為諾拉·柯爾·史密夫 (1861年–1924年);
- 基思·阿瑟·梅鐸(1862年–? );
- 伊莎貝拉·艾格尼絲·梅鐸(1864年–? );
- 休·梅鐸(1865年–? );
- 嘉麗絲·楊·梅鐸(1867年–? );
- 阿米莉婭·莫里森·梅鐸(1870年–? ) 和;
- 華特·羅渣·梅鐸(1874年–1970年):以華特·梅鐸爵士更為出名。
牧師柏德烈·梅鐸出生於Pitsligo,在阿伯丁郡的羅斯哈提長大,[1][2] 在阿伯丁郡的克魯登被授予聖職,也是在那裏和他的妻子安妮·布朗結婚(1882年)。34歲那年,梅鐸和他的妻子和父母移民到了維多利亞。他是長老宗的牧師,並出版了基本有關神學著作。
諾拉·柯爾·史密夫,出生於Pitsligo,並嫁給了電氣工程師大衛·柯爾·史密夫(1859年–1922年)。 柯爾·史密夫層在負責卡爾古利市市政電力供應時,發明了一種開拓性的電爐,並於1906年申請專利。[3] 為了退關這種電爐,諾拉·柯爾·史密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本電爐食譜,該書介紹了161種可以使用該電爐的食譜。該書的名稱為《H·諾拉·柯爾·史密夫:電熱讓做飯變得簡單》(1907年)。諾拉·柯爾·史密夫還是一個知名畫家。
華特·梅鐸爵士聖米迦勒及聖佐治勳章出生於羅斯哈提,是澳大利亞著名學者及隨筆作家。他於1897年娶維奧萊·嘉芙蓮·霍斯頓。梅鐸於1899年發佈了他的第一篇散文《澳大利亞詩歌新體系》,他在《墨爾本阿耳戈斯》寫了很多年的周報專欄《男士與書籍》(以埃爾塞維爾的筆名).[4] 他的學術生涯開始於1904年在墨爾本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的任命。1913年,他成為西澳大學 (UWA)的創立英語系教授。19世紀20年代,他的散文集通過他侄子基思·梅鐸爵士的報業集團《先驅和時代周刊》發表。華特·梅鐸的作品集從1930年後開始以合集的形式發表。1939年,他被授予聖米迦勒及聖佐治勳章三等勳爵士 (CMG),1943年至1948年期間,他被任命為西澳大學的校長,在他退休時,被任命為名譽教授。維奧萊·梅鐸於1952年去世,10年後梅鐸娶了芭芭拉·馬歇爾·金馬倫。1964年,他被授予聖米迦勒及聖佐治勳章一等勳爵士 (KCMG)。[4] 莫道克大學成為西澳大利亞州第二所擁有大學地位的教育機構,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同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還有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梅鐸地區。莫道克大學在西澳大利亞地區有三個校區,同時在杜拜和新加坡還有國際學習中心。
第二代
編輯基思·梅鐸爵士生於西墨爾本,在墨爾本郊區的坎伯威爾長大。[10] 在作為戰地記者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成為了著名記者。1921年,梅鐸被任命為 《墨爾本先驅報》總編輯,1928年,他成為墨爾本先驅報母公司《先驅和時代周刊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同年,他與伊利沙伯·喬伊·格林(1909年—2012年)結婚,後者後來成為 著名的慈善家伊利沙伯·梅鐸女爵士 澳大利亞勳章(AC) 澳大利亞勳章(DBE)。梅鐸於1933年被封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思·梅鐸爵士在澳大利亞政府擔任信息總監一職。[11]
伊馮·梅鐸中尉軍功十字勳章(MC)和獎章掛條獲得者,曾跟隨8營 (一級澳大利亞帝國軍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戰線。[8][9] 因為英勇應戰,他曾兩次被授予軍功十字勳章:第一次是因為在1918年三月到四月期間帶領部隊在德國後方三不管地帶的伊珀爾東南部進行夜間巡邏,這次行動俘虜了一個碉堡並將傷者送回澳大利亞方;第二次是表彰其在1918年八月的行動,成功保護了位於羅西耶爾-昂桑泰爾附近從德國部隊俘獲的野戰炮,並且在利翁戰役 (百日攻勢的一部分)期間建立了成立了機槍縱射。戰爭結束後,梅鐸定居在了新南威爾斯州,並成為了一個農夫。
安德魯·克里斯特爾·梅鐸和安妮·梅鐸的孩子有傑出的鋼琴家威廉·大衛·梅鐸 (於1888年生於澳大利亞本迪戈;1942年逝於英格蘭)。
華特·梅鐸爵士和維奧萊·梅鐸的女兒嘉芙蓮·金博士 MBE(1904年生於薩里山;2000去世)是西澳大利亞的廣播播音員先驅。
基思·梅鐸爵士和伊利沙伯·梅鐸女爵士育有四個孩子:
第三代
編輯魯珀特·梅鐸澳大利亞勳章 聖格雷戈瑞勳章:生於墨爾本,是國際媒體業主要經營者。他是兩家美國公司的董事長,並擁有其絕大部分資產:新聞集團和21世紀福克斯公司。
梅鐸的媒體生涯開始於1952年,當他繼承了他父親在新聞有限公司的股份。[12] 公司的主要資產是只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發行的報紙《新聞》。1950年至1960年間,新聞有限公司多家位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省級刊物。
自1968年,梅鐸收購了多家英國報紙出版社,包括有《世界新聞報》和《太陽報》。[13]
梅鐸於1973年首次在美國進行收購,他收購的報紙是《聖安東尼奧新聞快報》。此後不久,他成立了美國超市小報《明星雜誌》。1976年,他收購了《紐約郵報》[12]
1981年,梅鐸收購了倫敦《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
1984年,他購買了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大部分股權,成為新型美國免費電視網絡的基礎福克斯廣播公司。[12]為了滿足美國電視台的控制人必須是美國公民的法律要求,梅鐸在1985年成為歸化的美國公民並被迫放棄澳大利亞國籍。[14][15]
1980年至1990年之間,梅鐸開始對全球付費電視產生興趣,包括亞洲的星空傳媒和塔塔天空電視台,歐洲的英國天空廣播,意大利天空衛視和德國天空衛視。
新聞集團還控制了兩個國際主要出版社哈珀柯林斯和擁有《華爾街日報》的道瓊斯公司。
魯珀特·梅鐸結果3次婚,育有6個孩子:
- 1956年—1967年:娶來自墨爾本的空乘帕特里夏·布克,育有一女:
- 1967年—1999年:娶安娜·梅鐸·曼恩(1944–),[16] 曾在梅鐸於悉尼的《每日電訊報》工作的愛沙尼亞裔蘇格蘭記者,曾出版過兩本小說。女演員安娜·托芙是她的之女。[18] 與梅鐸育有三個孩子:[16][17]
- 小伊利沙伯·梅鐸 (1968年—);
- 拉克蘭·梅鐸 (1971年—) 和;
- 占士·魯珀特·約考布·梅鐸:以占士·R·梅鐸的名字出名(1972年—)
- 1999年—2013年 鄧文迪 (1969年—):華裔美國籍傳媒業高管及公司主管。[19] 育有兩女:
- 嘉麗絲·梅鐸(2001年—)和;
- 克洛伊·梅鐸(2003年—)。
第四和第五代
編輯普魯·梅鐸 (生於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 在新聞集團一直扮演着指揮者的角色。她曾結過兩次婚:
- 1985年–1986年,嫁給英國金融家克里斯平·奧迪
- 自1989年:英國媒體業高管查理斯·埃拉斯代爾·麥克勞德(通常被稱為埃拉斯代爾·麥克勞德)。普魯和埃拉斯代爾·麥克勞德都在新聞集團內部擁有高管職位。他們育有三個孩子:[20]
- 占士·麥克勞德(1991年–);
- 安格斯·麥克勞德(1993年–) 和;
- 克萊門泰·麥克勞德(1996年–)。
伊利沙伯·梅鐸 (生於悉尼):媒體業高管,公司主管。曾結過兩次婚:
- 1993年–1998年: to 夸梅·皮安尼姆:加納銀行家,育有兩個孩子:[20]
- 科妮莉雅·皮安尼姆(1994年–);
- 安娜·皮安尼姆(1997年–);
- 自2001年:嫁英國公眾關係專家馬菲·佛洛伊德 (前議員克萊門特·佛洛伊德爵士之子,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曾孫),育有兩個孩子:[20]
- 夏洛特·愛瑪·佛洛伊德(2000年–) 和;
- 薩姆森·梅鐸·佛洛伊德(2007年–)。
拉克蘭·梅鐸 (生於倫敦):媒體業高管,公司主管。於1999年娶英裔澳大利亞模特兼演員莎拉·梅鐸,育有三個孩子:[20]
- 卡蘭·亞歷山大·梅鐸(2004年–)和;
- 艾丹·柏德烈·梅鐸(2006年–)。
占士·R·梅鐸 (生於倫敦):媒體業高管,公司主管。2000年,娶美國公眾關係專家及氣候變化積極分子嘉芙蓮· 霍夫施密特。 共育有三個孩子:[20]
- 安妮卡·梅鐸(2003年–);
- 華特·梅鐸(2006年–)和;
- 艾默生·梅鐸(2008年–)。
腳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Michael J Wood, 2005, Ancestry of Rupert Murdo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illiam Addams Reitwiesner Genealogical Services (17 August 2013).
- ^ Niel Gunson, 1986, "Murdoch, Patrick John (1850–1940)",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20 August 2013)
- ^ Curle Smith, H. Nora. Thermo-Electrical Cooking Made Easy. (Introduction by H. A. Willis.). Carlisle, Western Australia: Hesperian Press. 2011 [201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30).
- ^ 4.0 4.1 Fred Alexander, 1986, "Murdoch, Sir Walter Logie (1874–1970)",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 August 2013).
- ^ * 佐治·梅鐸(1883年—1891年);
- ^ Find A Grave, "Alec Brown Shepherd Murdoch", 2011[永久失效連結] (16 August 2013)
- ^ Sydney Morning Herald, 27 December 1933, p8.
- ^ 8.0 8.1 8.2 Anna King Murdoch, "In metal, the deeds of men lie hidden but immortal", The Age, November 11 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6 August 2013).
- ^ 9.0 9.1 9.2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n.d. First World War Embarkation Roll - Ivan George Murdoch (6 September 2013).
- ^ Geoffrey Serle, 1986, "Murdoch, Sir Keith Arthur (1885–1952),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4 October 2013).
- ^ Time, "Censorship Down Under" 30 December 194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1 August 2013).
- ^ 12.0 12.1 12.2 Morgen Witzel,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Management, 2005; Bristol, England; Thoemmes Continuum, p393.
- ^ Tryhorn, Chris. Guardian. The Guardian. London. 18 July 2007 [201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9).
|contribution=
被忽略 (幫助) - ^ Given, Jock. Foreign Ownership of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 Australian story. Media & Arts Law Review. December 2002, 7 (4): 253.
- ^ The World's Billionaires No.73 Rupert Murdoch. Forbes. 7 October 2007 [8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 ^ 16.0 16.1 16.2 The Irish Examiner. 9 July 2011 [17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7).
|contribution=
被忽略 (幫助) - ^ 17.0 17.1 So where does Rupert Murdoch go from here?. The Independent (London). 31 July 2005 [17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 ^ 18.0 18.1 Rupert Murdoch and His Famil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9 July 2011 [17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 ^ Hofmeister, Sallie. LA Times. Los Angeles Times. 30 July 2005 [17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7).
|contribution=
被忽略 (幫助) - ^ 20.0 20.1 20.2 20.3 20.4 Stephen Mayne, "Tracking the Murdoch heirs", The Mayne Report, 20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Augus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