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弗朗西斯·培根 (畫家)

由Kolyma在話題「早期生活」章節移至此處上作出的最新留言:8 年前
基礎條目 弗朗西斯·培根 (畫家)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清理方向 編輯

未翻譯完就不管了,變成有頭無尾。建議留下導言,其餘移至討論頁。--Kolyma留言2015年10月16日 (五) 17:11 (UTC)回覆

「早期生活」章節移至此處 編輯

「早期生活」及其後續的傳主生平並未譯完,造成讀者困惑,故移至此處。若有意願者繼續譯完者,可移回條目再行運用。--Kolyma留言2015年10月31日 (六) 04:21 (UTC)回覆


培根生於都柏林62 Lower Baggot街的療養院,母親是英籍愛爾蘭人,父親是英籍澳大利亞人。[1]隊長Anthony Edward Mortimer ("Eddy") Bacon,培根的父親,是一名布爾戰爭的退伍軍人,後來成為了一名賽馬師。Christina Winifred "Winnie" Firth,培根的母親,是Sheffield一位鐵礦煤礦商人的女兒。其父是Sir Nicholas Bacon的直屬後裔,英國散文作家、哲學家、政治家弗蘭西斯·培根子爵同父異母的哥哥。[1]培根的曾曾祖母Lady Charlotte Harley曾是喬治·戈登·拜倫男爵的親密伴侶,拜倫稱Lady Charlotte Harley為Ianthe並以自己著名的詩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向Lady Charlotte Harley致敬。[2]當培根的祖父得到維多利亞女王賜予恢復家族封號Lord Oxford的機會時,培根的祖父因為財政原因拒絕了。[2]培根很少談及其傑出的家族史,更傾向於把自己描繪成被註定走出家族傳統的異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恰當的描述。

培根有一個哥哥,Harley,兩個妹妹,Ianthe和Winifred,一個弟弟Edward。他被保姆撫養長大,一名叫做Jessie Lightfoot的康沃爾人[3]兒時的培根是一個身體並不太健康,有哮喘病並且對狗和馬都強烈過敏的孩子,培根經常需要嗎啡來減緩過敏症狀。經常需要在愛爾蘭和英格蘭兩地之間搬家導致了培根後來無法找到心靈的歸宿。1911年,當時還住在Kilcullen, County Kildare附近的Cannycourt House,隨後遷至倫敦的Westbourne Terrace,離當時培根父親工作的地方Territorial Force記錄辦公室非常近。

 
Francis Bacon's birthplace at 62 Lower Baggot Street, Dublin

二戰以後,培根回到愛爾蘭時被送去與在Farmleigh, Abbeyleix, County Laois的母系祖母和繼祖父同住。培根的父親後來從他的岳母購得這一處地產,儘管如此,他們隨後又遷至Straffan Lodge in Naas, County Kildare,培根母親的出生地。

培根是一個害羞的孩子,但是他很喜歡變裝。這個習慣和他女性化的舉止,經常惹怒他的父親,導致了父子之間關係的疏遠。曾經有這樣的說法:培根的父親會讓他們家族的馬夫用馬鞭鞭打幼時的培根。[4] 1924年,培根的父母移居至格洛斯特郡,先到Gotherington的Prescott House,然後輾轉至於Herefordshire邊界的Linton Hall。培根在切爾滕納姆的寄宿學校Dean Close School里呆了18個月,由1924年的第三學期至1926年的4月。這是培根僅有的正式教育,他在被開除之前退了學。

在一個於SuffolkCavendish Hall舉行的化妝舞會上,培根將自己打扮成一名穿着珠片短裙,濃妝艷抹並抽着長柄香煙的舞女。1926年培根舉家遷回愛爾蘭。他的妹妹Ianthe,記得培根曾經畫過帶花帽,抽長柄香煙的女士。[5] 同年,培根因為被父親發現他穿着母親的貼身衣物對着鏡子騷首弄姿而被逐出家門。

倫敦,柏林和巴黎 編輯

1926年的秋冬,培根以每星期從母親信託基金得到的3英鎊補貼在倫敦度過。無所事事並大量閱讀尼采。當培根沒有錢的時候,偶爾會拖欠租金或者小偷小摸。為了生活,他嘗試着工作,雖然他喜歡烹飪,但是很快他就厭倦了這項工作。他也試着在一件蘇活區的服裝店工作,可是在給僱主寫了一封恐嚇信後被辭退了。培根發現他吸引特定一部分富有的男性,很快的,利用這一特點,他學會了享受上等的食物和紅酒。其中一位被他吸引的男士是他父親在軍隊裏的朋友,也是一名賽馬師,姓Harcourt-Smith。培根後來說他的父親知道他認識這位朋友,並且曾經囑咐Harcourt-Smith教培根如何做一個男人。培根雖然與其父親難以共處,但也承認曾深深被他父親吸引。培根的父親清楚Harcourt-Smith雄渾陽剛的氣概,但是卻對他喜歡年輕男人的愛好一無所知。

1927年初,Harcourt-Smith帶着培根來到當時富饒但文化衰敗的柏林,落腳於Hotel Adlon[6]培根很有可能在這次旅途中看了弗里茨·朗大都會 (電影)

培根在柏林呆了兩個月,Harcourt-Smith在呆了一個月之後就走了。「他很快就厭倦了我,跟着一個女人走了。。。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所以我就多呆了一陣子,後來,因為我存了一點錢,我決定去巴黎」。培根在巴黎呆了一年半。他在一次偶然的聚會遇見了Yvonne Bocquentin,一位鋼琴家和鑑賞家。深知自己需要學會法語,培根在Bocquentin夫人Chantilly的家裏住了三個月,在此期間,他經常進入巴黎市區參觀畫廊。[7]Château de Chantilly(Musée Condé)培根看到了尼古拉·普桑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此畫對培根的作品產生了影響並且在以後的創作中,經常被培根借鑑。在Chantilly的一場展覽啟發了培根,讓他決定開始繪畫。這場1927年畢加索在巴黎Paul Rosenberg畫廊的展覽一共展出了畢加索106件作品,喚醒了培根決定追求藝術的決心。培根也在1927年4月在巴黎歌劇院看了Abel Gance的史詩電影Napoléon。從1927年秋天起,培根入住於蒙帕拿斯區的Hôtel Delambre。

回歸至倫敦 編輯

培根於1928年底或1929年初回歸至倫敦,並開始了他室內設計師的工作。培根將一間車庫改裝成了自己的工作室, 17 Queensberry Mews West, South Kensington,並與Eric Alden(隨後成為了培根作品的第一位收藏者)和培根的保姆Jessie Lightfoot一起同住於房子的上層。在1929年出版的藝術雜誌Cahiers d'Art第一期中,培根看到了畢加索的生物形態的人物肖像,出現在編輯Christian Zervos的文章中:Picasso à Dinard, Été 1928(刊物很有可能被購於Zwemmers書店或巴黎)。1927年於巴黎的新古典主義Rosenberg畫展和1928年的Cahiers d'Art雜誌中Les BaigneusesLe Baiser給予了培根藝術道路上的方向。

培根和Geoffrey Gilbey成為了朋友,隨後成為了Daily Express的賽馬記者並一度成為Gilbey的秘書。Gilbey在切爾西的Ormonde Gate擁有一處房產。培根一度在「時代」扉頁(專門發佈私人信息的廣告部分)發佈了作為一名「紳士作陪(Gentleman's Companion)」的廣告。[8]在保姆精挑細選的眾多回覆中,有一位是Douglas Cooper的表親,當時曾是英國現代藝術一位出眾的收藏家。這位紳士,除了款償培根的服務之外,為培根找到了一份在倫敦會所做電話接線員的工作;其後,通過Cooper的幫助,為培根更進一步的發展成為一名室內/家具設計師。Cooper與此同時委託培根為其製作了一張灰色的桌子。

1929年培根在倫敦Dover Street的Bath Club做電話接線員時遇到了Eric Hall。Hall(當時是Peter Jones百貨公司的總經理)之後成為了培根的油畫主顧和愛人,開始了培根的一段扭曲甚至殘酷的情愛關係。

1930年代的英國裝飾 編輯

1929年冬天在Queensberry Mews的第一場展覽是培根的地毯裝飾與家具(Hall購買了一張地毯),同一場展覽中也包括了作品「油彩絲網」(約1929–1930)和水彩(1929),兩件作品都被Eric Alden購買。水彩是培根現存的最早的作品,表面上看來是其地毯設計的衍生作品,而其早期的地毯設計受到了Jean Lurçat針織作品的影響。Sydney Butler(Samuel Courtauld之女,Rab Butler之妻)定製了一件玻璃與鐵混合材料的桌子和一系列高腳凳,用於裝飾她的Smith Square大宅的飯廳。培根的Queensberry Mews工作室榮登了The Studio雜誌1930年的8月號,出現在一篇名為1930年代的英國裝飾的文章之中。文章中的照片展示了一件大號圓形鏡子,一些地毯和家具強烈受到如International StyleMarcel Breuer, Le Corbusier / Charlotte Perriand和Eileen Gray管型金屬玻璃家具的影響。

培根在1930年回到了德國。一幅震撼的肖像被Helmar Lerski,一名瑞士攝影師所攝[9],由日期所推測,這幅肖像應該在這段時間生成。培根隨後告訴Stephen Spender,他非常欣賞一位攝影師的作品,這位攝影師運用鏡子和過濾的自然光生成非常鮮明突出的照片,但是培根卻記不得這位攝影師的名字。同年培根遇見了Roy de Maistre,一位澳大利亞畫家,de Maistre最終成為了培根的好友和導師。De Maistre的朋友圈包括了Graham Sutherland, 亨利·摩爾, Patrick White和Douglas Cooper。培根的第二場展覽在17 Queensberry Mews於11月4日開幕,至22日結束。培根和de Maistre,Jean Sheppeard一起展覽,個人展出了四幅油畫和一幅印刷作品。Gouache(1929)也許指的是在印刷手冊中命名為A Brick Wall的作品。Painting(1929–1930,可能在印刷手冊中命名為Tree by the Sea)史培根現存的最早的油畫。兩件作品都由Alden購買並收藏。另外兩件油畫作品(Self-portrait and Two Brothers)和印刷作品(Dark Child三件出版中的一件)現已流失。

培根於1931年離開了Queensberry Mews West工作室,隨後幾年都沒有搬入另一個工作室。培根可能和Roy de Maistre在1931至1932年間共用一間在切爾西Carlyle Studios的工作室(Kings Road旁邊),Portrait(1932)和Portrait(c.1931–1932,後一張被Diana Watson所購得)都畫的是一位有皮膚病的圓臉青年(油畫作于欣賞IbsenGhosts之後),兩件作品都作於一間位於Fulham路的工作室,培根在此曾有短暫的逗留。1932年,一位愛爾蘭裔的澳大利亞女士Gladys MacDermot委託培根為其在Bloomsbury的公寓製作家具並裝修。培根記得'她總是把我填的飽飽的'。

1933年4月,培根搬到了71 Royal Hospital Road(Chelsea Road from Ebury Street,這個地址也是de Maistre的臨時工作室)。這是一間由車間改造的工作室。培根的一個朋友,室內設計師Arundell Clarke在遷至Mayfair地區之前曾用過這個工作室。


  1. ^ 1.0 1.1 Peppiatt (1996), 4
  2. ^ 2.0 2.1 Peppiatt (1996), 5
  3. ^ Peppiatt (1996), 9-10
  4. ^ 'I was told by a homosexual friend of Francis' that he'd once admitted that his father, the dreaded and failed horse trainer, had arranged that his small son spend his childhood being systematically and viciously horsewhipped by his Irish grooms.' - Caroline Blackwood in Francis Bacon (1909–1992) for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ume 39, Number 15 · 24 September 1992.
  5. ^ "I'm not sure Francis had a lot in common with my mother because, she didn't take much notice of his art or anything. I remember sometimes he brought home things that he'd drawn and, I don't know what my mother did with them she wasn't wildly interested in it. They were always, what we used to call 1920s ladies you know, with the cloche hat and, cigarette holder [gestures long holder]. That sort of thing. They were always drawings like that. They were very nice. What happened to them I don't know. — And, funnily enough I actually remember them."   — Ianthe Knott (née Bacon) interviewed for Bacon's Arena dir. Adam Low (BBC Arena), broadcast 19 March 2005, at 9pm on BBC2.
  6. ^ "I went to Berlin. I wasn't in Berlin very long, but I did see Berlin about 1927–28, which was, one of the, what is called, the great [decadent years, they say, of Berlin. And I went with a, somebody, who had picked me up, whatever you like to say, and we went and stayed at the Hotel Adlon, which is the most wonderful hotel, because I always remember, the wheeling the breakfast in the morning, with these wonderful trollies with enormous swans necks coming out of the four corners. And then, the night life of Berlin at that time, to go down the Kurfürstendamm and that kind of thing was really very exciting in those times because I had never seen anything from coming from a very puritanical country, in a way, like Ireland, going to a city which at that time was wide open, was very exciting for me."—from an interview with David Sylvester (March 1984) in Francis Bacon: The Brutality of Fact dir. Michael Blackwood, for the BBC, broadcast 16 November 1984 (used in interview 9, Interviews with Francis Bacon David Sylvester).
  7. ^ Peppiatt (1996), 32
  8. ^ 「有很多的回覆,我年邁的保姆會一一挑選並幫我挑出最好的。我必須承認她一直都是正確的。有一次我被一位很老的男人帶去了巴黎,住在香榭麗舍大道上一間昂貴的公寓裏。我沒有和他共處很長時間,你可以想像!但令人驚訝的是,用這個方法選人比想像中容易的多。」quoted in Peppiatt 55頁。
  9. ^ Published in 'Köpfe des alltags' (Berlin 1931)
返回 "弗朗西斯·培根 (画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