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kiPedia:zh:User:aj_young ( Dr. A. J. Young)
- 我是出生在湖南長沙的楊姓中國人。習用中文,英文閱讀障礙較小,英文寫作水平不高,懂少量阿拉伯語。熟悉C++語言,PHP、CSS語言水平不高。我的主要工作是從事金屬建築系統(MBS)相關新技術開發。
- 您可以通過本頁討論板給我留言,當然也可以直接用電子郵件跟我聯繫。
- 我還是維基新手,正在摸索MediaWIKI軟件和維基基金會相關中、英文項目。請各位維基前輩多指點、提攜。
我對維基文化的理解
編輯
- 開放:無中心主義、反精英主義,新人參與項目無需審批。英文版本的維基項目【條目刪除】功能被謹慎使用,鼓勵改善。大力限制超級用戶、管理員權限。
- 透明:條目編纂過程透明公開。
- 【條目】與【條目討論】分離,內容質量比BBS、Forum高。
- 版權:鼓勵用戶貢獻自有內容傳統意義下的版權。
- 協作:協同編撰、版本回溯、凝聚共識、分享知識、對抗破壞性修改。
- 自動連結(內部、外部),內部空連結時系統自動提示【新條目編纂。。。】。
- 非贏利、商業模式透明公開、廣泛捐助(捐助維基相關項目已經成為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最好的公關手段)。
- 實時:但是中國內地網民訪問所有維基項目必須違法穿牆,效率低下,英文維基項目對通過【公開代理伺服器】訪問的用戶不友好。
- 追求中立、包容。對反常觀點持同情態度、允許充分表達。爭議性議題各自舉證,最終無需形成結論。公道自在人心。
- 論戰:中文維基社群經常發生論戰,導致語言暴力。
- 相對其他語種而言,中文維基內容貧乏、條目質量低劣,且中立性嚴重匱乏。
- 由於衝突性政治議題的存在,中文維基是中國內地網警活躍的網絡社區,常常成為案件偵破線索的來源。
- 政治、文化、歷史、娛樂、軍事議題活躍,商業、科學、技術議題不活躍。
- 中文互聯網虛擬社群存在嚴重的破壞性發言、語言暴力的傾向,最終形成有語言暴力者佔據輿論優勢地位。精英主義是導致維基成長緩慢的最主要破壞性因素。
我關注維基事件的原因
編輯- 我關注維基事件的原因在於媒體對維基項目的介紹,英文維基百科條目的快速生長、品質尚可,Yahoo!等公司資助維基媒體項目。
- 我希望通過對已有維基媒體項目的仔細研究發掘出MediaWiki軟件用於大型技術研發項目工作流管理的可能性。我努力的重點在於:
- MySQL數據庫可靠性、承載能力、商業智能;
- MediaWiki軟件PDF文件動態授權插件集成;
- MediaWiki軟件SVG動態向量圖形插件集成(採用ActiveX控件技術);
- MediaWiki軟件左側框與【條目名稱空間】Categories動態連結插件集成;
- MediaWiki軟件指定條目頁面開放JavaScript功能插件集成;
- MediaWiki軟件指定條目頁面指定用戶瀏覽權限功能插件集成;
- 研究基於MySQL的維基條目數據庫遷移到其他平台(如Oracle)的風險;
我關注的維基用戶
編輯Mountain | Thegreateno | Shizhao | Gzdavidwong |
我目前對中文維基新聞項目的理解
編輯
- 中文維基新聞原創報道內容極度匱乏;
- 中國內地網友必須通過代理訪問中文維基新聞,公開的網絡代理伺服器常常含有鮮明的政治傾向。維基項目訪問的信道狹窄、很不穩定。中文維基項目目前參與人數寥寥無幾,中立性匱乏;
- 中文網絡社區目前瀰漫破壞性發言、語言暴力、缺乏寬容、平和的色彩;*
- 由於網絡封鎖,自願參與者較少,受僱傭的特務(政治、意識形態)比較多,導致中文維基中立色彩不濃。
我對MediaWIKI軟件的理解
編輯- 後台數據基於條目,數據模型簡潔,條目之間的邏輯可以事先指定,也可以事後逐步整理;
- 版本修正監控基於【條目->>Sub-Section->>段落ASCII編碼】。
- 多人、多點可同時對同一條目不同Sub-Section修改。
- 歷史文檔回溯,用戶名、IP位址授權
- 自動內鏈、自動外鏈,URL自動解析,模板,動態,機械人
- UTF-8的中文條目(含#Sub-Section)URL很長很長,對搜尋引擎極不友好
- 數據庫技術基於MySQL,目前還是採用中央數據庫的方式,目前看來,MySQL架構暫時還難以成長成為世界範圍並行海量訪問的的、實時的、分佈式的數據庫(World Wide Distributed Database),分佈式才能對抗天災人禍導致的互聯網的局部破壞、提高數據傳輸效率;
- 由於採用平板式結構來不變應萬變,軟件框架設計仍然基於傳統、靜態、紙質百科全書的格式(查詢、檢索能力薄弱,不支持JavaScript級別的互動),條目的列表項只有條目名稱、條目內容、條目討論三項,導致查詢的智能化程度極低。目前的解決方式是採用分割子項目(如【新聞】【圖書】【手冊】【辭典】【名人語錄】【物種】,依【百科】總站的複雜度不斷拆分)的方式提高查詢效率。
- 維基資源對圖片支持不夠友好、功能不夠強、檢索效率特別低。
- 目前,維基資源對音頻、視頻支持不夠友好。
有趣的MediaWiki插件
編輯- PayPal extension
- Google Maps Extension
- ShowHide Extension
- Dynamic Category Map
- Dynamic Article List
- Graph extension
- WYSIWYG editor
- Linked Image
- Graph data structure extension
- File System Listing
- Conditional Menus Extension
- Menu Tabs
- Flowchart on MediaWiki
- Easy Timeline
- Special page to work with the interwiki table
- Nice Category List extension
- GeSHiHighlight
- Hide Edit On Preview
我目前的主要困惑
編輯- 目前最大的困擾是:中國內地訪問維基必須採用代理模式,代理伺服器商業模式不夠透明,部分網絡代理伺服器還有明顯政治傾向。目前信道狹窄、丟包很嚴重、使用效率極低、一直出錯。
- 有個疑問:不知哪裏能夠找到WYSIWG的可視化MediaWIKI編輯程序?中文社群如果能夠首先開發出這類擴展,應該是很給中文社群爭面子的事情。
- 目前MediaWIKI的編輯還是必須在字符界面完成,早年純html也是這樣的,如果有大量表格、圖片、外部文檔連結或嵌套豈不是非常痛苦?
- 我的想法是,在編輯過程中可以隨時在編碼的文本頁面和類似伺服器端html排版後可視化頁面之間快速轉換查看(中國大陸的維基人要通過代理才能訪問維基百科,連結效率極低,幾乎無法正常使用),現有的WIKI轉HTML排版必須要通過來源伺服器,效率低、經常丟包、很容易出錯。
- 數學公式的PNG是存在伺服器端相關條目附屬數據庫中,不改下次直接調用,還是每次都動態生成?
- 【腳註】還沒有學會,不得要領。
- 複雜的【表格排版】還沒有完全掌握,MediaWIKI雖比HTML簡單,但由於不是WYSIWG,所以還是容易出錯。
- 如果一個章節由很多條目串聯而成,如何編制該章節(也就是條目群)的【節注】,並自動超鏈?另外,目前的腳註功能好像意義不大,因為跟傳統紙質書籍不一樣,HTML從一開始就提供了【超級連結】功能,條目正文隨時可以超鏈,還要腳註幹什麼?
- Wikibooks一個條目就是可以連結一本超過500萬字的書籍(條目名稱如【第一章/第一節/第一小節/。。。】),再加上超鏈"#"号後的Sub-Section編碼,條目的靜態URL很長很長(尤其是採用UTF-8的中文)對搜尋引擎極不友好(短條目名稱的英文維基URL稍好一點)。條目名稱(還要加維基項目抬頭)會不會很快超過250個ASCII字符限制,數據庫查詢效率會不會降到很低?
- 如果用MediaWIKI編一個中文家譜大全,人名(已經故去者)條目就可以達到幾十億的天文數字(目前流傳有從唐宋到明清的大量中文家譜、族譜,主要保留在美國猶他州某宗教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也有一些),數據庫會不會很快崩潰?
- 一不小心,每個條目的編輯涉及的ASCII編碼量常常會超過60kb的合適網絡傳輸規模,拆分操作必須手工完成,對用戶不太友好。
- 雖然目前系統結構簡單化了、扁平化了,但是伺服器端計算量好像太大,數據庫檢索效率也不高,且目前版本的MySQL尚不適合分佈式存儲(只支持中央數據庫,竊以為,互聯網早晚會走到實時的World Wide Distributed Database的那一天)。
我對維基媒體項目的貢獻
編輯我主筆的中文維基條目
編輯- 中文維基新聞:中國發出史上第一封電子郵件:跨越長城,走向世界 已被Shizhao同學刪除
- 中文維基新聞:廣電總局終極封殺"超級女聲"類似節目 大部分新聞評論被Shizhao同學刪除了,要看內容見條目討論頁,不過沒有WiKi標籤沒有Render,比較混亂。
- 中文維基新聞:台灣發生黎克特制5.7級有感地震
- 中文維基:[代食品] 大部分被破壞
- 中文維基:[中共酷刑] 大部分被破壞
- 中文維基:[杜導正對鄧小平的評價] 大部分被破壞
我參與修編的中文維基條目
編輯- 中文維基: [民主黨派] 被破壞
我主編的英文維基條目
編輯我參與修編的英文維基條目
編輯我貢獻的維基非文本資源
編輯- 點陣圖片
-
用戶頁面照片
- 向量圖片
- 音頻
- 視頻
- PDF文件
我對MediaWiki軟件的貢獻
編輯我編制的參數化動態圖文框Template
編輯- 改善的【故人】參數化動態圖文框
我編制的MediaWIKI維基功能擴展Extension
編輯- 改善的【條目投票】插件
- 改善的【條目總瀏覽次數、總編輯次數】插件
- 改善的【在網用戶統計】插件
- 改善的【世系向量圖動態生成】插件
分級條目測試
編輯我的維基模板測試
編輯測試一下MediaWIKI模板的使用效果。
我在2007年9月18日做的維基基本編輯測試
編輯MediaWIKI支持的16種基本Web顏色
編輯HTML 4.01 版本:
顏色 | 英文 | 十六制數 | 顏色 | 英文 | 十六制數 | 顏色 | 英文 | 十六制數 | 顏色 | 英文名稱 | 十六制數字 |
---|---|---|---|---|---|---|---|---|---|---|---|
黑色 | black | white | 銀灰色 | silver | white | 栗色 | maroon | white | 紅色 | red | white |
深藍色 | navy | #000080 | 藍色 | blue | #0000ff | 紫色 | purple | #800080 | 品紅色 | fushcia | #ff00ff |
綠色 | green | #008000 | 淺綠色 | lime | #00ff00 | 橄欖色 | olive | #808000 | 黃色 | yellow | #ffff00 |
墨綠色 | teal | #008080 | 青色 | aqua | #00ffff | 灰色 | gray | #808080 | 白色 | white | #ffffff |
CSS 2.1:{| class="wikitable" !顏色 !英文名稱 !十六制代碼 |- |橙色 |orange |style="background:#ffa500; color:#000000; font-family:monospace;"|#ffa500 |}
豎排文本
編輯自動標籤
編輯楊度(1874年—1931年),生於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原名承瓚,表字字皙子,後改名度,別號虎公、虎禪,又號虎禪師、虎頭陀、釋虎。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奇人,先後投身截然對立的政治派別,頗具爭議。
插入內部圖片
編輯- 圖片固定尺寸縮略圖(150px,每行4張)匯總(未開放外鏈)
- 插入外部圖片其實很容易的,設置LocalSetting
$wgAllowExternalImages=true
- 就可以了,但是由於外部連結長期有效性目前未知(需要一個專門的Plugin來判斷外鏈圖片是否來源於Flickr等指定的、長期可靠的服務網站),且缺省安裝不支持如下超鏈:
<a href="http://*.*.*.*/*.jpg" title="图片名称"><img src="http://*.*.*.*/*.jpg" width="800" height="600" alt="图片名称" /></a>
- 的回鏈語法,所以大多數維基項目外部圖片嵌入的功能一般不開放。
標籤
編輯內部視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標籤
編輯類別
編輯內部圖片
編輯內部圖片格式化
編輯成批內部圖片
編輯-
楊鋰測試圖片題注0
-
楊鋰測試圖片題注1
數學公示插入
編輯公式排版 | 公式排版 | 代碼 | |
<math>\begin{bmatrix} 0 & \cdots & 0 \\ \vdots & \ddots & \vdots \\ 0 & \cdots & 0\end{bmatrix}</math> | <math>\int_{-N}^{N} e^x\, dx </math> | ||
<math>x_{1,2}=\frac{-b\pm\sqrt{\color{blue}b^2-4ac}}{2a}</math>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四部分 |
非格式文本
編輯插入非格式文本
插入簽名
編輯插入簽名及日期
編輯—AliYoung.com 2007年9月18日 (二) 17:20 (UTC)
插入水平分隔條
編輯文本着色
編輯彩色文本
插入引文
編輯引文
插入程序代碼
編輯
- include "Interfacedef.h"
- include "Gdata.h"
float DesignCodeBase::calc_Slender(float FR)
{
float Slender;
if(sign1(FR)==-1) Slender=0;
else
{
if (FR < 0.9) Slender = 1;
else if(FR < 0.925) Slender = 1.0 - (FR-0.9)/0.025;
else Slender = 0;
}
return Slender;
}
插入着色程序代碼
編輯<?php
#
# Author: Javier Castro (jac) - javier.alejandro.castro@gmail.com
#
# This program is free software; you can redistribute it and/or modify
# i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as published by
#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either version 2 of the License, or
# (at your option) any later version.
#
# This program is distributed in the hope that it will be useful,
# but WITHOUT ANY WARRANTY; without even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See the
#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for more details.
#
# You should have received a copy of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along
# with this program; if not, write to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 59 Temple Place - Suite 330, Boston, MA 02111-1307, USA.
# http://www.gnu.org/copyleft/gpl.html
$wgExtensionFunctions[] = "wfListDirectory";
function wfListDirectory() {
global $wgParser;
# register the extension with the WikiText parser
# the first parameter is the name of the new tag.
# In this case it defines the tag <example> ... </example>
# the second parameter is the callback function for
# processing the text between the tags
$wgParser->setHook( "dirlist", "renderDirList" );
}
# The callback function for converting the input text to HTML output
function renderDirList( $input, $argv )
{
$dir = $argv['dir'];
$filePrefix = $argv['fileprefix'];
if ($dir !== "")
{
$result = readDirContents($dir);
return renderDirContents($result, $dir, $filePrefix);
}
return "";
}
function renderDirContents($dirArray, $dirName, $prefix=null)
{
$output = "<ul>";
foreach ($dirArray as $value)
{
if ($value['content'] !== null)
{
$output .= "<li><h3>".$value['name']."</h3></li>";
$output .= renderDirContents($value['content'], $dirName, $prefix);
}
else
{
if ($prefix)
{
$pathToFile = substr($value['path'], strlen($dirName));
$href = $prefix . $pathToFile;
$output .= "<li><a href='$href'>".$value['name']."</a></li>";
}
else
{
$output .= "<li>".$value['name']."</li>";
}
}
}
$output .= "</ul>";
return $output;
}
function readDirContents($dir, $sort=true)
{
if ($dir{strlen($dir)-1} !== '/')
$dir .= '/';
$a = array();
$gd = opendir($dir);
$i=0;
while (($fileName = readdir($gd)) !== false)
{
if ($fileName == "." || $fileName == "..")
continue;
if (is_dir($dir.$fileName))
$a[$i++] = array("path" => $dir.$fileName, "name" => $fileName, "content" => readDirContents($dir.$fileName));
else
$a[$i++] = array("path" => $dir.$fileName, "name" => $fileName, "content" => null);
}
closedir($gd);
if ($sort)
{
sort($a);
}
return $a;
}
?>
隱藏說明文字
編輯前面的說明文字全部隱藏了,可以提供條目編纂說明,大幅提高用戶友好性!
插入表格
編輯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
梅卡瓦 Mk1 | 炮塔 front: 550 (520 vs 1970s Soviet APFSDS)
首上: 380 (540 vs 1970s Soviet APFSDS) |
炮塔 front: 800
首上: 470 |
第四部分 | 第四部分 |
測試:清白堂刊:寧鄉(關西-廬陵)楊氏七修家譜
編輯此為本人自有版權文獻,開發成本約17人年,部分收入祖宗100多年前的原始文檔,計劃編入《中華譜牒大全》文庫。
編纂要點:
- 亡者為大
- 保護私隱
- 尊重版權
- 中立包容
- 協作編纂
- 方便檢索
- GFW安全
- 動態向量圖生成選定【人名】世系表、PDF輸出、圖形與條目內鏈
- 動態向量圖生成Google Earth層【出生地、祠堂、墓穴、故居】,圖形與條目跨域內鏈
前言
編輯祖宗家訓
編輯誠齋公家訓
編輯 忠 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
孝 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
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儉 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節用,俯仰何益。
東岡公補訓
編輯- 嘗讀先訓,語俚意深。
- 只有三事,尚未詳明。
- 一曰讀書,須要用心。
-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 努力向前,學問有成。
- 但得學成,無慮功名。
- 二曰健訟,最為不祥。
- 勿謂祖宗,有好田莊,
- 勿謂眼前,積金滿箱,
- 鼠牙雀角,家破身亡。
- 三曰宗序,尤不可越。
- 世同論年,年同論月,
- 月同論日,日同論刻。
- 坐席之間,務要明白。
- 宗廟之禮,中庸備說。
- 以上三事,聊補其缺,
- 凡我子孫,敬守勿輟。
- 嘗讀先訓,語俚意深。
鼐治公家訓
編輯 人生首重孝弟。此節不講,如樹無根而望其發榮滋長,水無源而冀其波流瀠洄,必不可得之數也。孝道彌天塞地,但於日用尋常,不使吾親有冷淡心,不使吾親有愁悶心,不使吾親有難言心,不使吾親有缺少心,先意承志,盡力服勞,可謂順德矣。為「下等人」說法,莫妙於「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了翁曰:「唯如此,而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彼大逆者,常始於見其不是處耳」……試思父母生我數人,原屬一氣。親愛我,亦愛我兄弟。我愛親,何忍置兄弟於不愛!嗚呼!折肢體而不知痛,人豈木石哉!牛宏不問射駕牛,有此剛腸,有此雅量,乃得全其至性。
男女為人道之大防……至若少婦艷妝朝山拜佛,六婆入室說短道長,非家之福,尤宜切禁。
耕織,本務也。男耕則不乏食,女織則不乏衣,此自然之利。昔叔文相莒,其母猶績。叔文曰:「文相莒三年,有馬千駟。今母猶績,文之所有皆將棄之。」母曰:「小人不好田作,必有竊盜之心,婦人不好紡績,必有淫佚之心。」千古格言也。不耕不績之家,流弊即未必盡然,而燕坐閒談,深宵潑火,梳頭洗面,過午晨炊,卮漏不知,亡羊勿覺,職此家道日耗者,可勝數哉!
勤儉為美德。膚脆骨柔,由驕奢而惰成焉。金錢浪擲,由豪興而奢成焉。夫鴆毒,人之所畏也,晏安之毒偏中於不覺。人之為人,精神輸貫而已。一日不振作,一日便為虛度。一事不身親,一事便有罅漏。一處不周到,一處便有耗損。若敖鼢冒之箴曰: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至哉言乎!昔唐太宗訓太子,見其飯,曰:汝知稼穡艱難,則常有斯飯矣。見其乘馬,曰:汝知其勞,不竭其力,則常得乘矣。蓋天地間物力有限,撙節則有餘,暴殄則不繼。彼以蠟代薪、以繒被樹者,雖君卿之富,不旋踵而敗。況士庶家,操約用奢,適自絕其生理也。
忠厚乃傳家寶訓。魏叔子云:凡大賢以下,皆帶兩分愚字,乖巧人做不得。今世謬謂忠厚者愚之別名,不知愚正忠厚之妙諦,為我留本來面目,為祖宗培養元氣,為子孫種福根苗,胥在乎此。是非不必太明,太明則存意見。恩怨不必太分,太分則形喜怒。出言制事不必太過,太過則傷天和。能讓三分,退想一步,不涉機械之埸,無日非浩蕩之宇矣。至若君子存心,窗前之草不除,俱關生意;中路之麑可放,遐仰仁風。況里閈周旋,誰無緩急。或指囷以濟貧,或傾錢而助葬,或輟奩而嫁婦,或賣卜以存孤,懿行備傳,豈不古若。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行好事,固所焚香頂祝者也。
治喪,大事也。躄踴哭泣,盡禮盡哀,附身附棺,必誠必信。是之謂孝。如近世開堂延吊,雪滿梁園,屠豬烹羊,日成酒肆,謂於死者有益乎,生者有益乎?不過飾觀瞻,耀閭黨雲耳。然持是說而不中禮,則且請蒲圃之價,醵金析及秋毫,來白馬之賓,一飯幾如釀蜜。嗟乎!以天下儉其親,失其本心矣。
葬者,藏也。古者墓而不墳,示無見也。後世崇之,以爵為尺,所以觸千載之心,寓仰止之義也。晚近以屋以樹俾作神依,子孫孝思,事死如事生也。綿上田守冢戶,有力者為之,昭慎重而垂久遠,亦可以便往來也。乃或伐木鑿石,體魄難安,信地遷骸,着棋不定,此不孝之大,神人共憤焉。
清明掃墓,每歲僅一舉。得以瞻仰松楸,培護封鬣,亡者賴有子孫者此耳。何竟終年不涉足,孤墳餒鬼大可傷心。或先人遠在百數十里,拜掃闕如,則采樵之禁莫申,竊伐之奸必劇。湯文正寄示公子詩云:「汝祖墳前樹,今年看幾回?」仁孝之言,讀者增感。子弟既長,當以次偕行,俾閱歷且及期而代也。
「祭而豐,不如養之薄」,千古墮淚語。今人宴客窮水陸之珍,而祀先無魚菽之薦。生而疏者結其歡,死而親者忘其報,是謂不知類。嗚呼!一滴不到九泉,所表者心耳。歲時生忌,祭及祖祢,雖觴酒豆肉,皆可告虔。是日也,主人主婦,內外之職咸修,幼子童孫,奔走之儀必飾。俾家人觀禮,子孫引之勿替。
教子弟,盡人知之。然今之教者,大半「勤詩書、博功名」雲耳。此最初一念,便走差路頭。蓋身心不講,根腳已虛,即異日在科甲中,與市儈無別。封君之變相流毒民生者,比比矣。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當就塾之始,亟須扶向官街,杜外誘端。規矩涵養其德性,變化其氣質,益之以師友,親之以捲軸,濡之以歲時,而後成其為人。能上進,必造福顯揚,不,亦不失為一鄉善士。
「兒多多累」,不學者之謾語也。「兒孫自有兒孫福」,犭攸狒者之所藉口也。鄧禹為帝師,位列王侯,有子十三人,皆令各習一藝。蓋祖宗遺業不再傳而見少食之者眾也。人能各遂其生,乃不至坐安於敗。耕讀尚矣,下而百工技藝,胥可資及身家。是在為父者視其質性所近,早為之計。不然,公子操瓢,王孫掩泣,一朝失據,可危亦可哀已。乃若游惰無恥,充隸卒,為僧道、優伶,不肖之尤,屏諸族外。嗟夫!貽謀弗豫,是誰之過歟!
敗家子有兩種。一則事事好勝,車服飲食,不忘世家體格,卻事事失算,子母權利已落債主圈中。他如偃師木偶,問菽麥而不知,滄海釣鰲,吞魴餌於不覺,遂至破家蕩業,是謂暗消。一則煙花缺陷之坑塹未易填平,呼么喝六之危機難保勝負,又或訟庭雪怨,千金之產捐,華屋雲興,五財之用竭,是謂明消。消者之弊,曰豪氣,曰憨氣,同歸於盡而已。
婚姻儀物,稱家為豐儉,即賣犬系羊,皆可成禮。齗齗論財,風斯下矣。娶婦當察其父母賢否,有賢母必有淑女,入吾門為吉祥,否則禍水也。有賢婦必有家教,使吾子看好樣,否則炭穴也。慎其始而慮其終,可弗審哉。世謂門戶不相稱,婦多驕悍。試思天子之女亦須下嫁,何論巨族;惟教在初來,視舅姑何如耳。王珪子尚南平公主,執笄饋盥,泰然受見禮。尊卑之分明,傲慢之心輯,古人有法度如此。晏元獻擇婿,范希文曰:監中二舉子,富皋修謹,張好善疏俊。晏獨取富,即鄭公也。佳婿必讀書,然未有輕浮淺露可載福者,具眼辨之。教女勿蹈俗情,當曉以大義。唐李晟女嫁崔氏,正歲歸寧,晟責曰:汝有家而姑在堂,婦當治酒食具以待賓客,何遽歸耶?卻之不得進,可為後世姑息者鑒。
朋友居五倫之一,而擇交極難。新城劉拐子,或問:汝何術拐人?答曰:一味老實。王陽明擒浰頭賊首,曰:汝何能聚眾?曰:遇一好漢,決不放過,極奉其所欲而結之。識破此關,則以誠實取人,人即欺以誠實,以豪快取人,人即餌以豪快,比匪之傷胡能自免。蔡中郎貞定直父碑云:審辨真偽,明於知人,度始終而後定交,諒哉。徐觀所忽微,性情心術必有流露不覺者。具一副相士冷眼,乃成就得一副交友熱腸。不然,毒蛇螫指,壯士解腕,貽中路之悔,亦已晚矣。
【文寬注】家訓三篇均轉載自六修譜卷首。誠齋公即南宋著名詩人、學者萬里公(公元1127-1206年,參見楊萬里)。東岡公是江西大同譜主修必進(南樓)公的父親。鼐治公是安公的玄孫。鼐治公家訓在轉載時稍有刪節。
楊氏源流
編輯楊氏根源和主支考證
編輯震公五十六世孫 文寬 撰
一世楊震祖先
編輯 三代(夏、商、周)時期,「姓」的意義並不和「氏」相同。姓是血統關係的標誌,同姓的人不能通婚。氏是有采邑男子特有的稱號,「胙之土而命之氏」(《左傳》語)。姓相同而采邑不同的男子,其氏也不同。女人無法獲得采邑,所以女人只有姓而沒有氏。秦滅六國之後,廢諸侯,設郡縣,六國的貴族都成了平民,「氏」的原始意義也隨之消失。到西漢司馬遷寫《史記》時,姓和氏就明顯地混而為一了。
關於漢族楊氏的起源,古籍中有幾種說法。影響頗大的一種說法是:周宣王(姬靜,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的兒子尚父被周宣王的另一個兒子周幽王(公元前781年繼承王位,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殺死)封於楊(今山西省洪洞縣一帶),稱楊侯,因而其子孫以楊為氏。宋代學者陳彭年的《廣韻》說,楊姓「出弘農、天水二望,本自周宣王子尚父,幽王邑諸楊,號曰楊侯,後並於晉,因為氏也」。此說亦見於歐陽修的《新唐書》等文獻。《漢書·地理志》的註釋和《晉書·地理志》的註釋說,漢、晉的楊縣,就是原來的楊侯之國。這些互相補充的史料似乎表明,周代的確有過一個弱小的楊國和一位在位時間短暫的楊侯。但是,所謂「以楊為氏」的楊侯子孫究竟是哪些人,史籍沒有說明。所以,楊氏起源於尚父一說,證據不足,也許純屬臆測。
與上述說法不同,北宋學者呂夏卿認為被晉國吞併的是揚侯的揚國,而不是楊侯的楊國。他說:「楊氏二族,皆出姬姓。其一族,字從『扌』旁之揚。本周之支子,封於揚,號揚侯,子孫為晉所滅,散於四方。襄二十九年《左氏傳》曰:『虞、虢、焦、霍、滑、揚、韓、魏,皆姬姓也。』杜預注云:『八國皆晉所滅。』是其證焉。漢揚子雲,蓋其苗裔也。其一族,字從『木』旁之楊。為晉大夫,號羊舌氏,至肸(字叔向),食邑於平陽楊氏縣。叔向之子楊食我(名石),始以邑為氏。」呂夏卿的揚侯揚國一說,有《左傳》為證,令人信服。很可能,平陽楊氏縣原名揚,曾經是揚侯之國,後來成為叔向的采邑,才改名為楊。但是,呂夏卿認為子雲是揚侯苗裔,卻未必正確。
另一種說法是:晉出公(公元前474-前452年在位)的後裔被周天子封為楊侯,這位楊侯的子孫才以楊為氏。此說可能起源於《世本》。六修譜卷一說:「《世本》雲,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後,至晉出公,遜於齊,生伯僑,歸周,天子封為楊侯,子孫以國為氏。」此說當然更不可信,因為早在晉出公即位之前幾十年,晉國已經有了以楊為氏的楊肸、楊食我父子,而且,在食我於公元前514年被殺後,食我原來的采邑楊(楊氏縣)成了僚安的采邑,不大可能再由周天子封給別人。
根據《左傳》和《史記》等書的敘述,漢族第一個正式以羊舌為氏的人是羊舌職,第一個以楊為氏的人是楊肸(即:叔向,羊舌肸)。「羊舌」和「楊」本來都是地名。羊舌在現今山西省臨汾市附近。楊是羊舌的一部分,原為諸侯國,後來被晉國吞併(參見上文)。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撰寫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說:「晉武公子伯僑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突生職。職五子:赤,肸,鮒,虎,季夙……肸字叔向……食采楊氏,其地平陽楊氏縣是也。」這就是說,羊舌職是晉武公的玄孫、伯僑的曾孫,楊肸是晉武公的六世孫、伯僑的玄孫。楊肸以楊為氏,是由於楊(地名)是他的采邑。
伯僑以「伯」字為名,應是晉武公長子。但公元前677年晉武公去世後,伯僑並未襲位為國君。可見伯僑可能死於公元前677年以前。晉武公的另一個兒子晉獻公當了二十多年諸侯,死於公元前651年。獻公之子文公(重耳)生於公元前697年,故伯僑和獻公應出生於公元前720年前後或者更早一些。公元前660年,「羊舌大夫為尉」。故羊舌大夫(伯僑之孫突)的出生時間不大可能晚於公元前678年,羊舌大夫父親文的出生時間不大可能晚於公元前696年。獻公封突為羊舌大夫而未封文為羊舌大夫,也許是由於文死於公元前660年以前。突子羊舌職至遲在公元前594年就已參預晉國政事,公元前573年任中軍尉副職,公元前570年已經死亡。職子叔向至遲在公元前562年已經成為晉國頭面人物。公元前557年,晉平公即位,叔向「為傅」。公元前552年,叔向弟弟羊舌虎等被范宣子殺害,叔向兄羊舌赤和叔向本人被囚。公元前537年或者更早一些,叔向已被稱為「楊肸」。《左傳》記載的叔向政治活動,到公元前527年接見籍談為止,叔向應死於此次活動後不久。公元前539年,叔向與晏嬰交談時曾說他自己沒有兒子。但公元前537年,楚國的一位官員提到了叔向之子楊石(食我)。故食我應出生於公元前538年前後。
峴樵(紀壽)公在六修譜序言中說:「吾楊系出姬姓,至晉武公之子伯僑封為楊侯,其後遂以為氏。」這裏斷言「伯僑封為楊侯」,可能是依據今本《元和姓纂》(原書為唐代林寶撰寫,已亡佚)中「伯僑歸周,天子封為楊侯」一語。但是,伯僑封侯一說是可疑的。在伯僑所處的春秋時代,「侯」是諸侯國國君的稱號。如果伯僑確曾封侯,為什麼伯僑的後裔文、突、職三代人都沒有襲封為侯呢?詩人沈德潛在1746年為寧鄉白石楊氏族譜寫的序言中說:「昔林寶作《元和姓纂》,而不知己姓所由來,然則其所纂者,亦不可信已。」
據《史記》等書記載,晉武公是唐叔虞(姬子於)的後裔,唐叔虞是周文王(姬昌)之孫、周武王(姬發)之子,而周文王是后稷姬棄的後裔。所以,漢族楊氏是姬棄的後裔。《漢書·揚雄傳》、楊雄《反離騷》、蔡邕《司空楊公碑》、歐陽修《新唐書》、鄭樵《通志》、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以及今本《元和姓纂》等文獻,都間接認定漢族楊氏是姬棄後裔。
至於姬棄和黃帝的親緣關係,雖然沒有出土文物之類來作證明,《史記》和《漢書》都明確記載姬棄是黃帝的玄孫,《新唐書》也有「姬姓黃帝裔孫后稷」一語。《史記》說,黃帝正妃嫘祖生玄囂,玄囂子蟜極,蟜極子帝嚳高辛,帝嚳元妃姜原生棄。《漢書》說,黃帝妃方雷氏生玄囂,玄囂子僑極,僑極子帝嚳高辛氏,帝嚳妃姜原生棄。二說大同小異。
「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司馬貞引皇甫謐語)。「是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司馬貞語)。「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司馬遷語)。這十四個人分別獲得姬、酉、祁等十二個姓,其中玄囂、蒼林兩人姓姬,與父親黃帝同姓(據司馬貞)。由於黃帝是唯一改姓為姬的人,而黃帝兒子中有玄囂、蒼林兩人仍然姓姬,所以姓姬的棄無疑是黃帝后裔。由於姬棄是黃帝后裔,所以作為姬棄後裔的楊氏家族也是黃帝后裔。
《尚書》說:「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蒔百穀!」《左傳》說:「稷,田正也……柱為稷……周棄亦為稷……」可見「后稷」並不是姬棄的名字,而是姬棄所任主管農業之官的官名。《國語》說:「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語中「世后稷」乃「一門幾代人相繼擔任后稷」之意,可見后稷不專指姬棄一人。《史記》說:「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這同樣證明姬棄的若干代子孫也曾擔任后稷一職。某些書籍(例如近年出版的《辭海》)認為「后稷」專指姬棄一人,這是錯誤的。
從最後一任后稷到楊食我共三十四代人的血統關係為:1最後一任后稷-2不窋-3鞠-4公劉-5慶節-6皇仆-7差弗-8毀隃-9公非(即辟方,見《史記索引》)-10高圉-11亞圉-12公叔祖類-13古公亶父-14公季-15周文王(姬昌)-16周武王(姬發)-17叔虞(封於唐,為晉國開國君主)-18晉侯-19武侯-20成侯-21厲侯-22靖侯-23釐侯-24獻侯-25穆侯-26成師(封於曲沃,稱桓叔)-27曲沃莊伯-28晉武公(公元前?-前677年)-29伯僑-30文-31突(羊舌大夫)-32羊舌職-33楊肸(叔向,羊舌肸)-34楊食我(楊石,楊伯石,公元前?-前514年)
最後一任后稷的三十四世孫楊食我於公元前514年被晉國韓宣子、魏獻子等人殺害後,羊舌氏家族成員紛紛逃亡。一部分人「逃於楚巫山」(《漢書》卷八七語),其後裔可舉後來居住成都的西漢楊雄(子雲,《漢書》寫作「揚雄」,但東漢楊修稱他為「修家子雲」,子雲本人也肯定自己是伯僑後裔)為代表。另一部分人逃到了華山仙谷,其後裔可舉後來居住華陰的楊章及其十一世孫楊震為代表。《新唐書》說:「叔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陰。有楊章者,生苞、朗、款。」呂夏卿也說:「食我因助祁盈黨,為晉所滅。子孫有遁逃華陰仙谷中,至戰國時,名章者,始見於世。故凡華陰楊氏,皆其苗裔也。」楊章長子楊苞是韓襄王(公元前311-前296年在位)的將領,理應出生於公元前330年前後。因此,楊章理應出生於公元前360年前後,是孟子和莊子的同時代人。因為楊章比楊食我晚生一百七、八十年,所以食我與章之間,應該有五、六代人。但其名字無法查證。公元前332年,原來由魏國(楊氏敵國)佔領的華陰(當時叫陰晉)割給了秦國。這也許是楊章家族走出華山仙谷而定居華陰的條件和原因。戰國思想家楊朱是魏國人。據今本《列子》記載,公元前339年魏國遷都大梁之後,楊朱曾會見梁惠王(即原來的魏惠王)。因此,楊朱大體上與楊章同時代。
從章公到震公的血統關係為:章-款-碩-喜(公元前?-前168年)-敷(公元前?-前153年)-胤(毋害)-敞(公元前?-前74年)-忠(公元前?-前64年)-譚-寶-震(公元?-124年)
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後,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在沛縣(今屬江蘇)起兵反秦。公元前206年,秦亡,沛公劉邦被項羽立為漢王。公元前202年,項羽死,漢王劉邦才即皇帝位。楊章之子楊款曾在秦國(首都為咸陽)任上卿。楊款之子楊碩,字太初,有楊熊、楊喜等八個兒子(見《新唐書》)。楊熊是秦國的將領。公元前207年,楊熊在白馬等地(在今河南省境內)被劉邦打敗,秦二世狗急跳牆,把楊熊殺了(見《漢書》)。與楊熊不同,楊喜和父親楊碩曾經「從沛公征伐」。但碩、喜二人究竟是在楊熊被枉殺後就支持劉邦,還是在秦亡後才支持劉邦,無從查考。能夠肯定的是,在公元前205年,楊喜已經是漢將韓信的得力助手了(韓信本人在公元前206年被蕭何追回來之後才擁有軍事指揮權)。公元前202年,項羽在烏江自刎,屍體被楊喜、楊武等五人瓜分。公元前200年,楊喜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赤泉侯,采邑有一千九百戶(高於其他四人)。公元前168年,楊喜去世,諡曰莊(《漢書》為了避漢明帝劉莊諱,把「莊侯」寫成「嚴侯」。《新唐書》和六修譜沿用之)。喜子敷,字伯宗,襲封赤泉侯,公元前153年薨,諡曰定。敷子胤(毋害)也曾襲封赤泉侯,但在公元前133年被奪去了侯爵。公元前62年,楊喜的玄孫「茂陵不更孟嘗」(茂陵即今陝西興平,不更是級別很低的爵位)被「詔賜黃金十斤復家」。在封建社會裏,長子是父親爵位和其他利益的優先繼承人。因此,被詔賜黃金的楊孟嘗應是楊胤長子的長子,而震公高祖敞公是胤公的非長子。敞公遇事謹慎,以及《漢書》沒有明確指出楊敞是楊胤之子,也許都與楊胤被奪去侯爵這一事件有關。丞相、安平侯楊敞薨於公元前74年,諡曰敬,有忠、惲兩子。楊惲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外甥,由於議論政治並且寫了著名的《報孫會宗書》而於公元前54年被腰斬。安平侯楊忠薨於公元前64年(薨於其堂兄弟孟嘗被詔賜黃金之前兩年),有子楊譚。西漢褚少孫說,楊敞死後,「子賁代立」,賁死後,「子翁君代立」。由此看來,楊忠字賁,楊譚字翁君。楊譚曾任典屬國(《新唐書》和六修譜誤為「屬國」),襲封安平侯,公元前54年受叔父楊惲連累而被奪去侯爵,去世時間不明。《後漢書》說,楊譚長子楊寶在漢哀帝和漢平帝時代(公元前6年-公元5年)隱居教書,公元7年曾拒絕王莽的徵召。又說,楊寶長子楊震在公元124年去世時,年已七十多歲。據此推測,寶公應出生於公元前20年前後,震公應出生於公元50年前後(即出生於他父親年近古稀的時候)。震公少年「孤貧,獨與母居」(見《後漢書》),大概正是由於他父親寶公晚年得子後隨即去世的緣故。《搜神記》說,被寶公救活的黃雀化作黃衣兒童,送給寶公白環四枚,祝寶公「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這就是「結草銜環」這個成語中「銜環」二字的由來。
雖然從楊喜到楊震的血統關係有《史記》、《後漢書》等史籍為證,從楊食我到楊章的血統關係卻是有爭議的。六修譜轉引白石譜(定居寧鄉五都桃仁塘白石的萬真公支派的家譜)說:「食我生道,為周定王大司馬。道生忠,為周景王太傅。忠生業,為周靈王太傅。業生譖,為敬王上大夫。譖生祺,哀王封為司馬。祺生羨,為考王左將軍。羨生惠,為威烈王大夫,食邑銅關。惠生元,為安王左庶長。元生溫,為溫州牧宰。溫生志,為顯聖王左將軍。志生章,為慎靜王右將軍,始居華陰。」白石譜的這種說法,和上文所述楊氏匿居華山一說是針鋒相對的。周定王於公元前606-前586年在位,當時楊食我還沒有出生,食我的兒子怎麼會是周定王的大司馬呢?而且,周代並沒有顯聖王和慎靜王,只有顯王和慎靚王!
楊琚《楊氏源委》一文則說:「楊石黨於祁盈,得罪於晉,子孫因(而)逃遁華山仙谷中。戰國時有曰志(者),生子章,始見於世,居於華陰,父子相繼為顯聖王、慎靚王左、右將軍。蓋為華陰始祖者,章也。」(引自寧鄉南太湖楊海欣所藏能履公支派的家譜)楊琚是江西泰和人,曾任奉議大夫,兵部武選郎中。他在公元1469年寫的這篇文章中關於楊志、楊章的敘述,和白石譜相同。他把顯王誤為「顯聖王」,也與白石譜相同。可見楊琚的說法和白石譜的說法來自同一個出處。很可能,關於楊道至楊志的一段「歷史」,是江西楊氏某位人士從不正確的文獻中引來的。
峴樵公在六修譜序言中說,伯僑「傳二十五世至漢太尉伯起公」。這意味着峴樵公默認楊食我與楊章之間有八代人。但是峴樵公沒有交代這八代人的名字。他說的「二十五世」,可能是僅僅根據時間長短估計出來的。
我祖楊震,字伯起,學識淵博,人格高尚,被尊稱為「關西孔子」。寧鄉楊氏族人把總主寫成「關西堂上歷代祖宗之神位」,原因在此。與「塞北」、「江南」一樣,「關西」是地域名稱而不是行政區劃名稱。漢、唐等代的「關西」,指的是函谷關以西或潼關以西的一片地區。戰國時代秦國建立的函谷關,位於現在的河南省靈寶縣東北王垛村。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函谷關被遷到現在的河南省新安縣,故關一帶改置為弘農縣。元鼎四年設置的弘農郡,以弘農縣為郡治。弘農郡原指洛河、伊河、淅川、丹江流域的一片地區,不包括華陰。東漢時,原屬京兆的華陰被改劃入弘農郡(見《後漢書》卷二九)。漢以後,弘農曾改名恆農、宏農。流經靈寶的一條黃河支流,今稱宏農澗。
震公到五十歲才從政,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職。當他拒收門人王密贈送的十斤黃金時,說過「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有人建議他廣置產業以遺子孫,他說,如果我把「清白吏子孫」這個稱號遺給我的後裔,「不亦厚乎」!所以,楊氏家族一般自稱「四知堂」或「清白堂」。震公因反對樊豐等人貪侈驕橫,被誣罷官,最後飲鴆身亡,葬於華陰潼亭。《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說,震公有牧、里、秉、讓、奉五個兒子(《後漢書》也說「震五子」,但只提到牧、秉、奉三人)。里、讓的後裔不明。下文以震公為第一世,對牧、秉、奉三公的後裔稍作說明。
二世楊牧後裔
編輯 震公長子楊牧曾任富波相(《新唐書》誤為荊州刺史,即把震公助手高舒的官職誤為牧公的官職),有子統、馥,孫奇,曾孫亮,但玄孫名字不明。漢靈帝曾對侍中楊奇說:「卿強項,真楊震子孫,死後必復致大鳥矣!」(震公安葬前,有大鳥俯仰悲鳴,淚下沾地。)
七世楊渠是楊牧的後裔,而十四世楊堅(隋文帝)是楊渠之子楊鉉的後裔。《隋書》明確記載:「漢太尉震八代孫鉉,仕燕,為北平太守。」《北史》也明確記載:「隋高祖文皇帝……漢太尉震之十四世孫也。」《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關於楊牧後裔的敘述不夠準確,但還是說清了:「牧字孟信……六世孫渠,渠生鉉」,鉉生元壽,元壽生惠嘏,惠嘏生烈,烈生禎,禎生忠,忠生堅。楊堅(公元541-604年)於公元580年任北周大丞相,被封為隨王,公元581年受禪即皇帝位。魏徵在《隋書》中說,隋文帝「薄賦斂,輕刑罰,內修制度,外撫戎夷。每旦聽朝,日仄忘倦。居處服玩,務存節儉。令行禁止,上下化之……吏治得失,民間疾苦,無不留意。嘗遇關中飢……為之撤膳不御酒肉者,殆將一期……人庶殷繁,帑藏充實。雖未能臻於至治,亦足稱近代之良主。」楊堅次子楊廣(隋煬帝,公元569-618年)於公元604年七月即皇帝位,公元618年三月被宇文化及殺害於江都。楊廣後裔生存於唐代者,有十七世楊政道、十九世楊慎矜以及公元820年去世的楊造等。
十四世楊紹(公元?-562年)也是七世楊渠的後裔。楊紹的父親名楊定,祖父名楊國,曾祖父名楊興,高祖父不明。楊紹有雄、士貴、達、白澤四子。十五世楊雄(公元542-612年)原名楊惠,字士雄,公元610年被隋煬帝改封為觀王,死後諡曰德。《隋書》說:「觀德王雄,初名惠,高祖族子也。」楊雄長子恭仁(公元?-639年)曾任隋煬帝的吏部侍郎和唐高祖的中書令(宰相)。恭仁弟師道(公元?-647年)曾兩度擔任唐太宗的中書令。恭仁侄孫執柔曾任武則天的宰相。十五世楊達(公元552-613年)是武則天的外祖父,也是唐玄宗元獻皇后的高祖父,曾任隋工部尚書和納言。元獻皇后是唐肅宗李亨的生母,薨於楊貴妃入宮之前。
十一世楊孕也是楊牧的後裔(《新唐書》「牧……十世孫孕孕」一語顯然多了一個孕字),而二十世楊炎是楊孕的後裔。楊炎(公元727-781年)於公元779-781年任唐德宗李适的宰相,以善於理財著名。他提出的兩稅法一直沿用到明朝,影響深遠。
唐刑部尚書楊元琰(公元640-718年)是「漢太尉震十八代孫」(據《新唐書》),隋禮部尚書楊尚希(公元534-590年,弘農人)的曾孫(據《舊唐書》)。《隋書》說,楊堅任北周大丞相時,「以尚希宗室之望……待之甚厚。」據此推測,尚希和元琰可能也是牧公的後裔。
二世楊秉後裔
編輯楊秉(公元92-165年)字叔節,曾說:「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秉子賜(公元?-185年),字伯猷,封臨晉侯,諡文烈。賜子彪(公元142-225年),字文先,公元197年曾被曹操爪牙逮捕入獄,經孔融(孔子二十世孫)仗義鬥爭,才被釋放。公元220年曹操薨後,曹丕襲位為魏王,同年稱帝。曹丕要楊彪當魏國的太尉,楊彪說:「耄年被病,豈可贊維新之朝!」震、秉、賜、彪四人都當過東漢的太尉,共同創造了「四世三公」的奇蹟(三公者,太尉、司徒、司空也,「無所不統」)。他們學識淵博,光明磊落,廉潔奉公,敢於反映老百姓的意願,敢於指陳皇帝的過失,敢於同貪污腐敗官僚、政治野心家作鬥爭,不愧為楊氏子孫的光輝典範。五世楊修(公元175-219年)是楊彪之子、袁術之甥。他於公元219年被曹操殺害,主要原因是他與失去父愛的曹植交往甚密。楊修對曹操所說「雞肋」一語進行解釋,是公元215年曹操佔領漢中時的事情(參見《後漢書》)。《三國演義》說楊修死於「雞肋」一事,乃小說家言,並非史實。楊修之子楊囂,曾任西晉典軍將軍,早卒。楊囂之子楊准,晉惠帝時曾任冀州刺史,因不滿現實,「不以官事為意,逍遙卒歲而已」。《晉書》說:「自震至准,七世有名德。」七世楊准有喬、髦、俊、林、朗等幾個兒子(參見《世說新語》的評論)。楊林之子楊亮南渡長江到東晉,公元371年任梁州刺史時曾支援氐族楊纂抵抗前秦的進攻。楊亮子佺期,「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之後也」(引自《晉書》)。他在支援殷仲堪抵抗桓玄進攻的過程中於公元399年被桓玄追兵殺死。佺期兄楊廣和弟思平,均自命「門戶承籍,江表莫比」。廣與佺期同時被殺,思平則於公元408年任梁州刺史時被棄市。楊修是否還有其他後裔,無從查考。
二世楊奉後裔
編輯 震公第五子名楊奉(不是《後漢書》卷九和《三國志》卷一提到的車騎將軍楊奉),有子楊敷早逝。楊敷之子楊眾曾任侍中等職,公元197年被東漢封為蓩亭侯,其後裔有超、駿、珧、濟四兄弟。楊超字文宗,襲封蓩亭侯。《晉書》明確記載:「其先事漢,四世為三公。」文宗女兒楊艷(公元238-274年)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后,晉惠帝司馬衷的生母。楊駿字文長,其女兒楊芷(公元259-292年)是司馬炎的繼配皇后。公元290年司馬炎死後,楊駿受遺詔輔政,任太傅。司馬衷皇后賈南風(公元257-300年)是一個道德敗壞、窮凶極惡而且野心勃勃的女人。她為了奪取實權,於公元291年發動政變,殺了楊駿等數千人,接着又殺了楊芷的母親,並且迫使楊芷於公元292年活活餓死。到公元307年,楊芷才恢復皇后稱號。楊珧字文琚,曾任尚書令和衛將軍,很有名氣。楊濟字文通,在西晉滅亡吳國的戰爭中,曾任副都督。公元290年,楊濟任太子太保。珧、濟兩人都曾勸說二哥楊駿退職避禍,但仍然與楊駿同時被殺。楊駿無子。超、珧、濟的兒、孫是誰,正史未載。
古人敘述子孫代數,有人從兒子起算(玄孫稱四代孫,例如萬里公說叔向是伯僑的四代孫),但一般從本人起算(玄孫稱五代孫)。《新唐書》說:「太尉震子奉,字季叔,後漢城門校尉,中書侍郎。八世孫結,仕慕容氏中山相,二子:珍,繼。」(士奇公《泰和楊氏族譜序》說得更明確:「奉八代孫結,仕慕容氏,為中山相。」)據此,應該認為楊結為楊震九世孫,楊珍和楊繼為楊震十世孫。依此下推,則寧鄉楊氏紀字輩為五十五世,文字輩為五十六世。六修譜總纂紀壽(峴樵)公自署「五十六世孫」,可能是由於他誤認結公為震公十世孫的緣故。
《魏書》卷五十八說:「楊播字延慶,自雲恆農華陰人也。高祖結,仕慕容氏,卒於中山相。曾祖珍,太祖時歸國,卒於上谷太守。祖真,河內、清河二郡太守。父懿……」這裏說的「仕慕容氏,卒於中山相」,可以理解為:結公曾在慕容垂建立的國家後燕(公元384-407年)擔任中山(今河北定縣)的行政首長,死於公元397年北魏佔領中山之前。因此,九世楊結的生存年代大體上與九世楊亮(秉公後裔,見上文)相同;從珧、濟去世到結公去世,歷時不到110年,結公可能是珧或濟的玄孫或侄玄孫,而珧、濟是四世楊眾之子。但結公父親、祖父、曾祖父的名字,正史未載(楊眾後裔在遭受賈后的大屠殺後,處境艱難,故有幾代人名不見於正史)。萬里公在譜序中說:「奉之後,八代孫結,其間六代失其名。今乃有其名者五,蓋本之呂夏卿大同譜也。」白石譜列出的六代人是:敷,纂,品,國,襲,隆。如上文所述,敷確為奉子(參見《後漢書》)。
下文分別簡述九世結公兩個兒子的後裔。
十世楊珍的後裔
編輯 寧鄉楊氏的遠祖楊珍於北魏道武帝(太祖)在位時(公元386-409年)成為北魏人,他任北魏上谷(原屬後燕,在今北京市西北)太守應該是公元407年後燕滅亡之後的事情。珍子真在公元455年以後仍然健在,因為出生於公元455年的楊椿見過他。真子懿,曾任廣平太守等職,死後被贈安南將軍和洛州刺史,封弘農公,諡曰簡。十二世楊懿有播、椿、穎、順、津、暐、舒等八個兒子。椿、順、津三人以及他們的大部分家屬在公元531年被爾朱世隆一伙人殺害,「合家歸葬華陰」(《魏書》語)。其餘五人死於公元529年以前。十三世楊播曾任華州刺史等職,他的母親王氏是北魏孝文帝祖母文明太后的外姑,他的兒子楊侃在公元530年曾支持北魏孝莊帝親手殺了血債纍纍的大將軍爾朱榮(世隆的從兄)。十三世楊椿(公元455-531年)曾任司徒、太保等職,公元529年辭官回華陰原籍時對晚輩作過語重心長的講話,提到:「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別食也。又願畢吾兄弟世不異居、異財。」十三世楊順(公元467-531年)曾任冀州刺史等職,辭官後被殺於洛陽。《新唐書》認為楊貴妃(公元719-756年)高祖父楊汪(公元?-621年)的曾祖父楊順就是楊椿之弟楊順,但《隋書》、《北史》和《新唐書》都說楊汪的曾祖父楊順已由華陰遷居河東郡永樂縣,與楊椿所說「不異居、異財」一語相矛盾——據此似乎可以認為,楊汪曾祖父與楊椿之弟雖然同名,卻非一人。十三世楊津(公元469-531年)曾任司空、侍中等職,也是在洛陽被殺的。楊津有子六人,其中楊遵彥(楊愔,公元511-560年)是一位傳奇式人物,才能出眾,一生歷盡艱危。遵彥在公元531年的大屠殺中倖免於難,不久就在起義兵討伐爾朱世隆等人的高歡手下任大行台右丞等職。公元532年,遵彥的遇難親屬得到昭雪,被北魏分別追贈刺史、太守以上官職(直至太師、太傅)者達三十餘人。年僅二十二歲的遵彥安葬了枉死的親人,挑起了撫育倖存孤兒們的重擔。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遵彥在東魏做官,娶東魏丞相高歡之女為妻。公元550年,高歡次子高洋滅了東魏而即北齊帝位。遵彥在獸性十足的文宣帝高洋手下任過尚書令等職,處境艱難,盡了很大努力來保護人民和同僚的生命安全和利益。公元559年十月高洋暴崩,遵彥受遺詔輔政,三個月後即被蓄謀篡奪帝位的高演、高湛殺害。十三世楊暐字延季,是廬陵楊氏始祖楊輅的九世祖,北魏孝莊帝初年遇害於河陰,被贈衛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
我祖延季有元讓、岐兩個兒子。十四世元讓在武定(公元543-550年)末年曾任東魏尚書祠部郎中。十四世楊岐遷居原武(屬東魏,後屬北齊,在今河南新鄉、鄭州之間),《新唐書》說他曾任「呂州刺史」(疑系司州刺史之誤,司州指現今河南安陽一帶)。岐子行表,曾任長安尉,有敏、寂二子。十六世楊敏有子四人:冠時,再思,亮,潤。再思是「鄭州原武人」,公元694年八月以後曾先後擔任武則天和唐中宗的宰相,公元709年薨。我祖楊潤字溫玉,曾任武則天的戶部侍郎、國子祭酒,被封湖城公,有回、侃二子。十八世楊回曾任遂寧太守,有勉、昱等三個兒子。十九世楊昱曾任偃師丞,有子歸厚。歸厚之子楊輅,字殷駕,是廬陵楊氏始祖。十八世楊侃曾任醴泉令。侃第四子楊綰,字公權,學識淵博,才能出眾,廉潔無私,威望極高。公元777年四月唐代宗任命楊綰為宰相的詔書頒佈後,朝野相賀,御史中丞崔寬即日拆毀了自己的豪華別墅,中書令郭子儀立即把行營中的音樂人員減少了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也立即把隨從車騎減至十騎。一道任命消息居然能夠如此移風易俗,堪稱千古奇蹟。公元777年七月楊綰去世後,代宗感嘆道:「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奪我楊綰之速也!」
十世楊繼的後裔
編輯 結公次子楊繼的曾孫楊鈞,曾任北魏七兵尚書、恆州刺史等職,死於公元527年前後,有暄、穆、儉、寬四子,後裔甚繁。
十四世楊暄的長子楊敷(文衍)於公元571年任北周汾州刺史,進爵為公,不久被北齊俘虜,不降而死,公元577年北齊亡後,諡忠壯,歸葬華陰。楊敷長子楊素(公元?-606年)在北周任過大將軍等職,在隋朝任過納言、內史令、尚書令、司徒等職。楊素的七世孫楊遺直定居姑蘇,有發、假、收、嚴四子。二十三世楊嚴死於公元878年,有涉、注、洞三子。公元907年三月,唐哀帝被迫派遣張文蔚、楊涉等人把傳國寶送給了後梁開國皇帝朱溫,唐亡。楊涉之子楊凝式(公元873-954年),才華橫溢,長於書法。凝式曾反對父親擔任押傳國寶使,並且從此佯狂放蕩,被稱為「楊瘋子」。為了維持家庭生活,他被迫歷仕唐至後周六朝。
十四世楊儉曾在北魏和西魏任職,有文升、文休、文殊、文偉四子。十五世楊文殊(楊異,公元534-600年)曾任隋工部尚書等職,其七世孫楊寧有虞卿、漢公兩子。虞卿的六世孫楊覃(二十七世,公元958-1011年),年輕時曾在吳越國任著作佐郎,後來在北宋官至廣州知州、右諫議大夫。《宋史》明確記載,楊覃是「漢太尉震之後」。楊覃之子文友(宋代人)曾被萬里、士奇等公誤認為廬陵楊氏始祖輅公(唐末、五代人)的父親。
十四世楊寬(公元?-561年)曾於公元530年冬奉北魏孝莊帝之命討伐爾朱世隆,後來曾在西魏任太子太傅等職,在北周任大將軍等職。楊寬次子文紀的七世孫楊於陵(二十一世,公元753-830年),十九歲登進士第,二十歲登博學宏辭科。他任吏部侍郎期間,調配官員達三千人次,以公平適當聞名。於陵「居朝三十餘年,踐更中外,始終不失其正……時人皆仰其風德」。《舊唐書》明確記載於陵是「漢太尉震第五子奉之後」,這證明九世楊結的全部後裔(包括我們寧鄉楊氏)都是楊奉的後裔。
廬陵楊氏
編輯輅公三十六世孫 文寬 撰
廬陵楊氏的發源地
編輯 南樓(必進)公在廬陵楊氏忠節總譜(亦稱大同譜)的自序中說:「譜以廬陵楊氏名者何?譜楊氏之在廬陵者也。」
隋代的廬陵郡(轄廬陵、泰和等四縣),唐初改稱吉州。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吉州改稱廬陵郡。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廬陵郡復稱吉州,轄廬陵、太和等五縣。宋代(公元960-1279年)仍設吉州,轄廬陵、吉水、太和等八縣,其中吉水縣是公元984年(北宋雍熙元年)才從廬陵縣分割出來的。明代的吉安府,轄廬陵、泰和、吉水等九縣。由於大同譜實際上涉及吉水等「各邑諸宗」,所以南樓公說的「廬陵」,不是指明代的廬陵縣,而是指明代的吉安府(其範圍大體上與隋、唐的廬陵郡相當)。六修譜把南樓公大同譜稱為吉安譜,原因可能在此。
廬陵楊氏的最初定居地點是廬陵縣的楊莊和湴塘。公元984年新建吉水縣時,楊莊、湴塘一帶划進了吉水縣。吉水縣城位於贛水和它的支流恩江(烏江)的交匯處。湴塘在吉水縣城的西北邊,與吉水縣城的直線距離約為16公里(在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上,湴塘的縱坐標約為3024.5公里,橫坐標約為20304公里)。楊莊在湴塘東北邊2.9公里處。
廬陵楊氏始祖輅公家世考證
編輯 廬陵楊氏的始祖是楊輅。六修譜卷一說:「吉水譜載:公葬六十二都西洞(在楊莊東北邊2.7公里處——文寬注)金釵形。楊莊、湴塘具合約。墓載縣誌,官有榜文,禁後人祔葬。配鄭氏(白石譜雲,封廣陵郡君),葬東岡山洛水塘水推浮草形,泰和士奇公立碑。」雖然輅公夫婦的埋葬地點如此明確,舊譜中某些文獻關於輅公家世和身世的敘述卻是很不準確的。
輅公八世孫正叟公(楊存)在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撰寫的譜序中說:「自章至覃,凡三十八代,而生文友。文友生輅,仕江南李氏,始遷廬陵。」誠齋(萬里)公在公元1200年(南宋慶元庚申年)撰寫的《宋正叟公墓表》說:「虞卿之孫承休,天祐元年以刑部員外郎使吳越,楊行密亂,不得歸,遂家江南。六代曰輅,仕南唐,徙家廬陵。」士奇公(公元1365-1444年)《書揭學士「楊氏忠節祠記」後》說:「唐天祐中,刑部員外郎承休使江南,楊行密亂,不得歸,遂家焉。此楊莊、湴塘之祖也。」琚公在公元1469年(明成化五年)撰寫的《楊氏源委》說:「承休為唐刑部員外郎,天祐元年,副給事中鄭祁使吳越,冊錢鏐為王,子岩隨侍渡江。禮成,值楊行密作亂,道阻不克歸宏農,遂家錢塘……覃生文友,為虞部員外郎,知建康軍。文友生輅,先事南唐李氏,為虞部侍郎,歸宋,刺史吉州,因家廬陵郡中。」簡而言之,正叟、誠齋、士奇、琚四公一致認定輅公是楊承休(震公二十四世孫)曾孫楊覃之孫,文友之子。但是,這種看法是和史實矛盾的。
《宋史》記載:承休生岩,岩生郁,郁生覃,覃生文友;楊覃死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享年五十四歲。另據季琛公《吉水楊氏祠堂記》,「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輅公六世孫丕擢進士科。」又誠齋公《宋正叟公墓表》說,輅公的八世孫楊存死於南宋建炎戊申年,「得年七十有一」。既然輅公的六世孫楊丕在公元1015年已經登進士第,輅公的八世孫楊存在公元1128年已經年逾古稀,輅公本人又怎麼可能是公元1011年去世的楊覃的孫子呢?從楊覃去世到楊存去世,只有117年,楊覃怎麼可能是楊存的十世祖呢?
最先對誠齋公見解提出異議的人是解縉(公元1369-1415年)。這位曾經主持編輯《永樂大典》的明代學者在楊氏譜記中說:「文節公序稱:『岩曾孫輅仕江南李氏,為虞部侍郎,知吉州。』余考之九江蕭氏譜,其始祖曰霽者,仕吳,乾貞初以策干偽主,因得仕為武寧長官。乾貞之敕尚在。鄉先賢題識,皆云霽長沙人,其舅楊輅守吉州,因家廬陵。則輅之守吉,實在唐末吳楊之初年耳。而虞部侍郎,偽吳之官號也。以時世考之,輅決非岩曾孫,其與承休,非父子則兄弟耳。」解縉斷言輅公與承休的關係不是父子關係就是兄弟關係,顯然論據不足。但是,他斷言輅公不是楊岩的後裔,令人信服;他斷言輅公擔任吉州刺史並且定居廬陵的時間是唐末吳初,也頗有道理。
據《舊唐書》等史籍記載,楊行密在公元902年被唐朝廷封為吳王,公元905年去世。公元907年唐朝被朱溫滅亡之後,楊行密的兒子楊渥、楊渭(隆演)繼續統治着現今的江西和鄂東、皖南、蘇南等地區,用唐哀帝的年號「天祐」紀年。到了公元919年,楊隆演才正式稱帝,國號「大吳」。「乾貞」是吳國第二個皇帝楊溥的年號,相當於公元927年陰曆十一月至公元929年陰曆十一月。公元937年,吳國被南唐取代,廬陵一帶也就成了南唐的領土。因此,所謂「吳楊初年」,可以理解為從公元902年起算的一段時間(與「唐朝末年」部分重疊)。
士奇公和琚公都是泰和人,他們大概沒有及時看到吉水人解縉為楊氏家譜寫的後記。但是,家住吉水的季琛公顯然看過解縉的譜記。他在公元1433年撰寫的譜序說:「虞部侍郎輅,因事吳楊,始遷廬陵,今五百餘年。」必進(南樓)公在公元1548年主修大同譜時,不僅考慮了解縉的見解,而且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說清了解縉沒有說清(也許是有所顧忌,不願明說)的一些事情。必進公說:「九江蕭氏譜諸先賢題識皆云:蕭氏始祖霽,虞部侍郎楊公輅甥。侍郎嘗薦於吳主曰:『臣有外甥,武勇絕人,現在闕下。』王遂用之為武寧令。今乾貞初年手敕尚在。甥己為蕭氏始祖,舅即楊氏始祖」(錄自白石譜)。
綜合考慮必進公和解縉提供的史料,可以肯定,廬陵楊氏始祖輅公當過吉州刺史,並且在公元928年前後當過吳國的虞部侍郎。更可以肯定,輅公不是文友之子,也不是楊承休其他玄孫的兒子。如文寬《楊氏根源和主支考證》一文所述,輅公實際上是歸厚公的兒子,震公的二十一世孫。
必進公說:「舊譜所載輅公有二。其一諱輅,字殷駕,歸厚之子,昱之孫,而楊綰(相唐代宗)者,其從伯祖也。去章為三十代。其一諱輅,不字殷駕,文友之子……去章為三十九代。」必進公又說:「舊譜雖系輅為文友之子,而『輅』之下則注『或曰字殷駕』。『或曰』之者,疑之也。」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廬陵楊氏人士都不知道輅公是歸厚之子,只不過這一正確認識被錯誤說法壓倒而沒有得到公認罷了。
在必進公作出了「余故敢謂始祖為歸厚之子」的明確結論後,楊氏族人在這個問題上基本上取得了共識。例如,峴樵公在六修譜序中說:「唐末吉州刺史殷駕公為江西始祖。」但是,仍有不少人把輅公任虞部侍郎的國家誤為南唐(公元937-975年)或吳越。例如:靜叔公說,「南唐虞部侍郎公輅,始刺吉州,家吉水。」瑞華公說,「吾楊自南唐虞部侍郎輅公出刺吉州,始家吉水湴塘。」世熙公說,「輅公即綰從孫,配鄭氏,由錢塘以虞部侍郎出知吉州。」此外,能履公十三世孫廷裕也說,「南唐有殷駕公輅,累官虞部侍郎。」這些不準確的說法,大概都起源於正叟公「輅仕江南李氏」一語。
應該指出,「文友子」、「岩曾孫」之類的說法,本來就是毫無文獻依據的。文友有沒有兒子,文友的兒子叫什麼名字,《宋史》等史籍並沒有作出說明。這種說法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因為「文友子」即是楊岩玄孫而不是「岩曾孫」,「岩曾孫」即是文友本人而不是「文友子」。至於歸厚有一位名輅字殷駕的兒子,則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了明確記載的,無可置疑的。雖然《新唐書》誤印「輅字殷駕」為「駱字殷駕」,但這個印刷錯誤是極易發現的。輅公之字無疑來自《論語》「乘殷之輅」一語。殷輅指殷代的一種車子,也可稱為殷駕。所以,字殷駕者必定名「輅」,而不會名「駱」。
幾年前,文寬為了編寫繼知(敦厚)公支家史而查閱文獻,發現《舊唐書》卷十五有如下記載: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十二月,「左拾遺楊歸厚以自娶婦進狀借禮會院,貶國子主簿分司」。據此推測,歸厚的出生時間不會晚於公元795年,輅公的出生時間不會晚於公元865年。因此,當輅公於乾貞年間向吳主楊溥推薦外甥蕭霽時,至少有60歲了。而當吳國被南唐取代時,輅公至少有70歲了。輅公的出生時間還可以根據他八世孫楊存的出生時間推測出來。楊存出生於公元1058年,如果父子出生時間差平均為29-33年,那麼,輅公應出生於公元827-855年。
殷駕公的伯高祖父楊再思(綝)是「鄭州原武人」,從祖父楊綰是華州華陰人。因此,原武楊氏譜和華陰楊氏譜也許能夠提供與殷駕公有關的某些史料。但是,查找這些史料的工作,只好待之來日了。
廬陵楊氏的四個主支
編輯 廬陵楊氏始祖輅公有兩個兒子。輅公長子楊銳定居廬陵楊莊,隱居不仕,自號山莊居士。配黃氏,生子宏嗣。宏嗣配王氏,生子延安、延規。延安遷居楊莊之西的上徑,而延規仍住楊莊。輅公次子楊鋋定居廬陵楊莊西南的湴塘,曾任海昏縣令(正叟公說,海昏縣即是北宋的建昌縣),葬東岡山西側。配王氏,葬西塘金盞銀盤形。子宏徹,葬東岡山洛(白石譜作落)水塘,有延宗、延邦二子。延邦遷居「湴塘小江之南」,延宗則仍住湴塘。楊琚在1469年說,廬陵楊氏「分四大房,四隅而居,每房不下數百人。」
延安房
編輯 據六修譜轉引白石譜資料,延安有子克明,克明有子允素,允素由吉水遷居泰和,其後裔有士奇等人。
士奇(1365-1444年)是泰和人,1424年八月升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1425年正月任兵部尚書,1438年四月升少師,他在1444年三月去世後,被贈太師,諡文貞。士奇生前知人善任,「廉能冠天下,為世名臣」。士奇在《泰和楊氏族譜》序言中說:「由虞部府君迄今,凡廿有三代;由允素府君始遷泰和以來,十有八代矣!」這似乎表明,士奇是輅公的二十三世孫。《明史》卷一四八有士奇傳。士奇墓在泰和杏嶺,現在已成為旅遊景點。明「奉議大夫、兵部武選郎中」楊琚自署「泰和嗣孫琚」,他應該也是延安公後裔。必進公說:「昔少師公文貞欲訂譜疑,尚寶公導欲建譜刻,大參公琚欲集大成,皆未就者,是豈諸公心哉!時未至、勢未合故也。」
延規房
編輯 白石譜載延規子四人:克儉,克用,克弼,克寬(寧鄉楊氏比六修譜更老的舊譜說是克明、克用、克弼、克寬)。克用公後裔有公權、復、迪、瑒、黼等人,克弼公後裔有丕、邦乂、政等人。
公權:宋承奉郎,號雲庇老人。
復:公權之子,輅公十一世孫,字道卿,號樂貧老人,諡貞靖。
迪:字中允,世稱文川先生。據六修譜和白石譜,迪公為復公玄孫。
瑒:輅公十七世孫,字季琛,號巽溪,奉議大夫,曾任東平、莒州二州知州,升衛王府長史後致仕,曾協助惟斆公修譜。據白石譜,季琛為迪公之孫。
黼:季琛之子,字民服,號霽庵,明永樂乙未進士,授四川監察御史,升衛王府右長史。《明史》卷一三七說:「楊黼,吉水人,官御史。仁宗即位,上疏言十事,擢衛王府右長史。盡心獻替,未嘗苟取一錢。宣德初卒。」
丕:宋大中祥符乙卯進士。輅公六世孫。據白石譜,丕為同的伯祖父。
邦乂(1086-1129年):字晞稷,輅公九世孫,同之子,宋政和乙未進士,曾任溧陽縣知縣、建康軍民府事通判等職。博古通今,目不視非禮。公元1129年被金兵俘虜,以鮮血大書衣裾曰:「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又痛斥金帥道:「世豈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動者!速殺我!」晞稷就義後,諡忠襄,累贈直秘閣,朝奉大夫,徽猷閣待制。《宋史》卷四四七有傳。
政:輅公十九世孫,字惟斅,明永樂壬辰進士,授中憲大夫,河南按察使,任松江府推官時致仕。政公曾於明正統七年主修族譜。王英在譜序中說:「惟斆以永樂中進士歷官中外,凡二十餘年,文學政事俱優,而性剛直,多忤於物,故進而復卻,其才未盡於用,為時論所惜。」
據誠齋公譜序,從1015年到1199年,楊莊楊氏有九人第進士(丕,純師,安平,求,同,邦乂,邁,炎正,夢信),其中包括忠襄公「父子及其二孫,一家而四人焉」。又季琛公《吉水楊氏重修祠堂記》說:「宋仁宗皇祐初,我祖著作郎純師以文章顯。」
延宗房
編輯 延宗字世承,有子三人:四十一郎,四十二郎,廣。廣公後裔有萬里、長孺、萬真等。
萬里(1127-1206年):人稱誠齋先生,輅公十一世孫,「宋紹興庚午舉人」,甲戌進士,官至寶謨閣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死後贈光祿大夫,諡文節。《宋史》卷四三三有傳。萬里剛正不阿,疾惡如仇。奸臣韓侂胄曾請他寫一篇《南園記》,他說:「官可棄,《記》不可作也!」1206年他聽到韓侂胄專權誤國的消息後,「憤惋不食死」。長孺說:「先君工詩,作詩二千二百首。」萬里之詩,立意新穎,語言流暢,特色鮮明。沈德潛(清詩人,1673-1769年)說萬里有詩兩萬多首,可疑。萬里墓在吉水黃橋湴塘,現在是旅遊景點。
長孺:萬里長子,「字伯子,號東山,宋淳熙甲午舉人,授修職郎,永州零陵主簿,轉承議郎,道州軍事通判,累遷直秘閣,廣東經略安撫,敷文閣學士,加尚書直英殿修撰,守中大夫,諡文惠」(錄自六修譜)。
萬真:輅公十四世孫,字純一,1272年遷居寧鄉五都桃仁塘白石。
延邦房
編輯 「延邦公字世居,葬故舍門首近小溪田畔片月形,墓門有南樓公(立的)碑。子七:瑊,瑛,瓚,達,戩,暹,靖」(錄自六修譜)。
延邦第五子戩的後裔有存、理、必進等人。
存(1058-1128年):字正叟,一字存之,輅公八世孫,宋元豐八年進士,官至洪州通判,加中奉大夫,賜金紫。1123年,中奉公正叟主修了廬陵楊氏第一部族譜。
理:字化元,號東岡,明縣學廩膳生,贈御史。東岡公家訓見卷一。
必進:東岡之子,「字抑之,號南樓,明正德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南京貴州道理刑,南京山東道監察御史,中憲大夫,兵備副使」(錄自六修譜)。必進是輅公二十三世孫,他在1548年主修了廬陵楊氏大同譜。羅洪先在譜序中說:必進公「自御史出治廣西邊副,智謀勇斷,夷人慕之,以才見忌,不盡其用。退而約遠近族人建五諡祠以示趨,而茲又致意於譜若此。」
延邦次子瑛是寧鄉楊氏的直系祖先。他由湴塘遷居六十一都同江竺壇下之桐林坪,配周氏,合葬桐林坪屋後。子四:龍,顒,澄,渡。
輅公六世孫澄,字文明,子四:偃,舒,軻,應。
七世應字端甫,子四:杞,梓,松,柏。
八世梓字楚材,子仲輔(十一郎)。
九世仲輔字良佐,子居卓。
十世居卓字仁傑,子四:成,盛,噩,炯。
十一世盛字虞卿,由桐林遷居楊邊,葬李家山「今楓、板二樹下」。子三:瑤,璜,玉。
十二世瑤字伯章,葬早湖嶺,子徵。
十三世徵字淑英,葬門首楓樹嶺上,子二:龍,鵬。
十四世龍字雲升,宋咸淳庚午年(1270年)鄉進士,葬駭江傅家山飛鳳形。配劉氏,葬南嶺飛鳳形。子二:以文,濟川。周孟簡說,龍公為「國子上舍,以言事忤當國者,遂去不仕」。
十五世濟川字用楫,葬峽江古境張家屋後虎形。元配李氏,葬峽江滻塘窯下劉家屋後飛鳳形。繼配胡氏,葬廬陵了田,子四:旹,鐵孫,俛生,遲生。周孟簡說,用楫「博通經史,習舉子業,與當時諸名公有翰墨交。虞文靜公命其號曰兩岸,歐陽珪為記之」。
十六世鐵孫字學明,貢生,任餘干州學正,配周氏,合葬竹小塘,子儀。周孟簡說,「學明仕元,為餘干州學正」,當其子儀公才三歲時,學明公就去世了。
十七世儀字仲威,號瀨隱,由楊邊遷居石瀨之北坑,「為北坑楊氏之始祖」。元至正五年(乙酉,1345年)生,明永樂九年(辛卯,1411年)沒,歸葬楊邊鄰松庵前龍山廟,戌向,「即今顆八公等之墳後有羅圍者是也」。配李氏,元至正乙酉正月十四卯時生,葬香龍山,子五:行恭,濟寬,止信,好敏,幼惠。
十八世濟寬字君愛,葬太丘山。配周氏,子三:儀昭,儀宣,儀溫。
十八世止信字君實,配周氏(桑園翰林學士周孟簡之妹),合葬太丘山。子儀肅。
十九世儀宣字廷化,配周氏,葬陶家門前烏鴉形,子四:倫,昌,通,廣。通公偕弟廣公遷來寧鄉。
十九世儀肅字廷望,號肅齋,配曾氏,合葬羅家門首。子五:球,琳,珮,瑛,璨。珮公和瑛公曾孫登煌公遷來寧鄉。登煌之父名寬,祖父名茂,曾祖父名瑛。
據誠齋公譜序,從1015年到1199年,湴塘楊氏第進士者四人:存,杞,輔世,萬里。
胡儼《廬陵楊氏重修族譜序》說:四延公以下,「五代則有軡轄公克儉,評事公克弼。六代則有康州太守、清謹公丕。七代則有中奉公祐之,大中公東野。八代則有象州太守仲武,洪州通判存。九代則有建康通判、徽猷待制忠襄公邦乂,國簽判鱣堂先生元卿。十代則有通奉公文卿,麻陽令達齋先生昌英。十一代則有瓊管安撫濟翁先生炎正,寶謨學士誠齋先生文節公萬里。十二代則有南恩公天麟,閩廣經略安撫、敷文學士東山先生長孺。」
廬陵楊氏修譜情況
編輯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輅公八世孫中奉公(中奉大夫楊存,字正叟,屬延邦房)主修了廬陵楊氏第一部族譜。
南宋慶元己未年(1199年),輅公十一世孫誠齋公(萬里公,楊萬里,屬延宗房)主修了廬陵楊氏第二部族譜。
明朝初年(1368年前後),輅公十七世孫義方公曾經修譜,「修其在吉邑者」(嘉謨公語)。義方公「甫弱冠卒,故續譜率欠考索」(季琛公語)。
明正統七年(壬戌年,1442年),輅公十七世孫季琛(瑒)和十九世孫惟斅(政)(均屬延規房)曾經修譜,仍是「修其在吉邑者」(嘉謨公語),「未及於各邑也,未及於梓而行也」(必進公語)。季琛公在「宣德八年癸丑」(1433年)為此譜寫的序言說:「譜自宗兄義方續後,又七十餘年矣……從侄孫、監察御史惟斆請考訂以續前譜……乃相與因舊譜正其誤,考其世次,增其名字、官封、卒葬、婚娶之可知,缺其所不可知者。」胡儼、王英曾分別於正統三年和正統七年為此譜作序。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輅公二十三世孫必進公(號南樓,屬延邦房)主修了大同譜。輅公三十世孫嘉謨說,南樓公「取本族之散徙於各邑者而合修之,名楊氏忠節總譜」,「自中奉公至南樓公,凡十六世,而修譜者五」。羅洪先曾於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年)為大同譜作序。
1652年(壬辰,順治九年——據白石譜載靜叔序)或1662年(壬寅,康熙元年——據廷修公所撰一修譜序),輅公二十四世孫瑞華公(字實卿,住北坑)修過一部《吉水北坑-湖廣溈寧楊氏支譜》。「湴塘二十七代孫武定靜叔甫」說,此譜是「瀨隱公支譜」,實卿公「捐館穀以付梨棗,誠盛心也」。
必進公主修大同譜之後二百餘年,「而譜猶未續,識者憂之」。於是,吉水族人在公元1784年(甲辰年,乾隆四十九年)修了一部續修楊氏忠節總譜。據嘉謨公序言,此譜是取必進公「總譜而翻刻之,就其在吉邑者而續修之」,「體式仍存總譜之舊」。
寧鄉楊氏
編輯 珮守公十五世孫 文寬 撰
寧鄉楊氏始祖通公(字振文,1447-1530年)、珮公(字振珂,1443-1524年)和瑛公(字振琦)三人都是儀公(字仲威,號瀨隱,1345-1411年)的曾孫。
儀公兒媳之兄周孟簡所撰《北坑瀨隱公墓志銘》說,儀公「生未三歲,已失怙」,由祖母胡氏(用楫公繼配)撫養成人。在元朝末年的兵荒馬亂時期,年輕的儀公曾寄居外祖父(太常署丞)家。明朝初年,儀公從楊邊遷到石瀨北坑,「耕讀其間。日與賓從游宴,往還觴詠自娛。布衣葛巾,泊然有大逸民風。」儀公的北坑住宅與瀨水相距不遠,環境優雅。儀公在這裏一直住到去世,所以人們「以瀨隱稱之」。儀公性格剛介,慎於交遊,「其奉法也謹,其自養也儉,其理家也嚴而有法」。他愛好名賢書畫,收藏頗豐,人們很佩服他的鑑別品題能力。
六修譜載有儀公題為《石瀨隱居》的詩一首:「倒瀉天瓢瀨水奇,我來盤隱足依依。一泓沁入詩皮里,滿袖春風了不知。」
儀公有子五人,孫九人。通公是儀公次子濟寬之孫,濟寬次子儀宣之子。珮公和瑛公都是儀公三子止信之孫,止信子儀肅之子。
通公在1512年(明正德七年)六十五歲時從北坑遷來寧鄉,一同遷寧的有通公的眷屬和通公的胞弟廣公(字振業,1452-1525年)。六修譜卷十三說,通公「博學窮經」,八十歲時因高壽而被照例賜予八品頂戴。六修譜卷二說,通公是「敕授修職郎」(正八品官)。通公墓在寧鄉「一都十一區黃道沖中觜坪」,此地位於溈江北岸,離縣城不遠。通公的元配張氏和繼配吳氏都葬在寧鄉「二都十區茂溪塘祠後」,此地位於溈江支流企石港之西,與縣城直線距離約七里,離高壩窯石灰石礦坑很近。通公遷寧的原因,六修譜未作說明。廣公雖然隨通公遷來寧鄉,但傳了幾代就絕了(有曾孫一人,無玄孫),其後裔不構成一房。
珮公遷來寧鄉的時間和具體原因不很明確。六修譜卷三說,珮公「由北坑游幕湖廣,受邑尊胡明善聘,遂居寧」。這似乎是說,珮公之所以來寧,是由於受到胡明善的聘請。但是,實際情況未必如此。六修譜卷末所載《新修寧鄉縣治碑記》說:「嘉靖二年秋九月,寧鄉縣治成……嘉靖改元(公元1522年——文寬注)秋九月,令尹胡明善至矣……嘉靖二年(歲次癸未)冬十二月吉,賜進士出身、中順大夫、湖廣按察司副使古蒲楊守禮記,知縣胡明善立,生員楊思震(珮公長子——文寬注)謹書。」由此可見,當胡明善來到寧鄉當知縣時,珮公已經七十九歲了,通公已經在寧鄉住了十年了。因此,很可能,珮公並不是由於受到胡明善的聘請才來到寧鄉,而是早在胡明善上任之前很久就已經來到了寧鄉。如果珮公是在年富力強時(比如說,六十五歲以前)應前任知縣之聘來到寧鄉當幕僚,那麼,他來寧鄉的時間應該比通公還早一些。珮公的元配羅氏和繼配張氏都葬在吉水而沒有葬在寧鄉,這究竟意味着珮公來寧鄉時她們都已經去世,還是意味着珮公來寧鄉初期尚未下定永住寧鄉的決心,頗難判斷。六修譜卷十三說,珮公八十歲時僅被「例贈八品頂戴」。但卷三說,珮公死後被誥贈奉直大夫(從五品),陝州知州,他的元配和繼配都被誥贈宜人。珮公夫婦受此誥贈,可能只是由於他們的長子思震公曾經擔任陝州知州的緣故。思震公在1523年為寧鄉縣治碑書寫碑文時,自署「生員楊思震」,尚無官銜。1531年(嘉靖十年),思震公「由恩貢生考授國子監學正」。他於1563年為寧鄉知縣吳泮(字廷造,閩進士,1559年上任)撰寫《便民倉記》時,自署「北京國子監學正、將仕郎、邑人楊思震」。可見思震公升任陝州知州並被誥授奉直大夫,珮公被誥贈奉直大夫和陝州知州,都是1563年以後的事情。從思震公的經歷看,珮公在六十歲左右才有了這位長子。思震公應是珮公繼配張氏生的,不是元配羅氏生的(峴樵公把思震列為羅氏之子,但又說「兩疑之也」)。寧鄉縣誌說珮公次子思誠「早孤貧,事母孝」(據六修譜卷十三),這同樣證明珮公得子較晚。珮公墓在寧鄉原一都四區(二區?)「赤湖塘左下金台山側道山」,朝向正南方。思震和思誠的墓都位於父墓右側。從六修譜墓圖看,墓前有河,墓在河的北邊。
瑛公本人並沒有遷來寧鄉。遷到寧鄉的是瑛公的曾孫登煌公(1526-1613年)。寧鄉縣誌說,登煌公的獨子文華公「生吉水,十歲隨父來寧」(轉引自六修譜)。由於文華公生於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所以登煌公遷來寧鄉的時間應是1573年(萬曆元年)或1572年(隆慶六年),即珮公死後四十八、九年。登煌公八十歲時被「例賜八品頂戴」。由於文華公「以明經考授山東曹州別駕,升雲南維摩州知州」,登煌公死後被誥贈承德郎(正六品),他的配偶李氏被誥贈安人。維摩州即現今雲南省彌勒縣一帶。文華公任維摩州知州時,「兩土司爭閧」,他因此得罪,被迫離職回寧鄉。文華公死後被誥贈奉政大夫(正五品)。
由上文所述可知,通、珮、登煌三公是在明朝(1368-1644年)中期陸續遷來寧鄉的。峴樵(鍾濬)公在六修譜序言中說他們於「明嘉靖間」(1522-1566年)先後來寧,是沿用了旻治公和朝修公所撰一修譜序的說法,並不十分準確。
朝修公在一修譜序中還說,通、珮、登煌三公「均居寧之東南城」。所謂「東南」,只是寧鄉人的習慣說法,並不準確。實際上,楊氏的最初定居地點位於溈江以西、化龍溪以北的一小片地區(原屬一都六區),即現今寧鄉師範一帶。在最近的半個世紀中,寧鄉縣城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化龍溪的流線未變。從六修譜所附「東城宗祠形勝圖」看,珮公故居應在現今寧鄉師範西面不遠處,地名五眼塘,離原來的文廟很近。
通、珮、登煌三公都是讀書人,而且都是壽星(通公享年83周歲,珮公80周歲,登煌公86周歲)。這對他們子孫的影響,尤其是進取精神、文化水平、道德觀念、平均壽命等方面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通、珮、瑛三房的總祠堂「楊氏家廟」位於縣城化龍溪北岸,由「前進」、「中堂」、「主堂」、「族學校」、「大花廳」等幾部分組成,面積比較大。祠前有花崗岩「官道」通向祠北倉嶺和楊家亭。聿修公(字念祖,旋英公之孫)在寧鄉楊氏重修譜序中說:「余壯,偕從兄萬齋及族中子姓兄弟於縣城之東創建祠宇,以成先人未逮之志……乙酉始克告蕆。」由此可知,總祠是1765年(乾隆三十年)在聿修公和萬齋公(鼐治公第三子)主持下建成的。抗日戰爭時期,寧鄉縣城曾多次遭受日、美飛機轟炸,成為一片廢墟。但是,楊氏總祠由於不與主要街道相連,仍然保存下來了。在總祠建成之後不到兩百年,它終於被拆毀,原址及其鄰區成了寧鄉師範校園。
除總祠外,寧鄉楊氏還有招慶祠、茂溪塘祠、伯莊公祠和萬全公祠等祠堂。招慶祠是珮公房祭祀珮公的祠堂,面積比較小,位於大成橋附近招慶山的南麓(原屬三都四區),已毀。思誠公配彭氏墓在招慶祠北面山頂上,距大成橋(新橋)數百米,朝向正南方,已於1991年被盜,但刻有「明誥封安人楊母彭太君墓」字樣的大理石墓碑完好無損,被破壞的瑩頂也已由宗公後裔菊安(敦明孫,倫勝子)修復。茂溪塘「楊氏支祠」於「光緒七年建基,地在二都十區茂溪塘」,距高壩窯礦坑一華里多,已毀,在寧鄉縣城至韶山公路上可望見其舊址。伯莊公祠和萬全公祠位於溈江北岸油榨坪,距寧鄉縣城至灰湯公路不遠,原屬三都二區。兩祠相鄰,各有主堂。伯莊公名朝修,是安公曾孫瑱英公之孫。萬全公即伯莊公第四子培綱。
曾經起過支祠作用的建築物有鱣堂老屋。《後漢書》說,震公壯年時期教書時,有冠雀銜了三條鱣魚(即鱔魚)飛集他的講堂前。這是鱣堂老屋的命名依據。鱣堂老屋是一座大型建築物,自槽門而上,依次為草坪、階梯、大門、天井、階梯、中棟、天井、階梯、堂屋、後房、花圃、圍牆、竹林。它位於溈江支流企石港西邊約一公里處,與縣城的直線距離約為六公里。在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上,其地理坐標約為橫19653公里,縱3122公里,海拔90米。鱣堂老屋一帶是珮公房楚英公子孫的主要聚居處,老屋周圍山上有培元(又起)、瑛業(修五)、敦厚(繼知)等公的墳墓數十座。半個世紀以前,鱣堂老屋是每年陰曆三月初七日祭祀修五公(1721-1780年,楚英公六世孫,名瑛業)的場所。六修譜卷十二說:「舉行修五公祀事已歷四十餘載。至清光緒十七年,計只存錢十串,岌岌乎有廢而不舉之勢。時值翰芸公與葆丞公省親歸里,各慨然以二百金助之。」老屋的建造時間,六修譜沒有記載。文寬以為,鱣堂老屋很可能是獻廷(家修)公(1658-1725年,修五公曾祖父)建造的。縣誌說,「康熙丙子歲」(1696年)大飢,獻廷公「出粟萬斛,活人無算」。由此可見獻廷公經濟實力之雄厚。獻廷公死後,曾葬於老屋附近,後來才遷到縣城近郊,這也是他曾經住在鱣堂老屋的旁證。最近幾十年內,鱣堂老屋被陸續拆毀,但修五公墓倖免於盜。鱣堂老屋是文寬出生之處,童年的經歷和見聞使我決心獻身革命,振興中華。
通、珮、登煌三公由北坑遷來寧鄉之後的最初百多年內,北坑、寧鄉兩地楊氏人士「往來綢繆,雖遠實近」,「而北坑之從而居者,亦代不乏人」。在曾經暫住寧鄉的北坑人士中,有一位「業儒未就,用是鬱郁,而寓意於山水之間」的瑞華(實卿)公。瑞華公是儀公的八世孫,通公、珮公的侄玄孫。他經歷明末清初的烽煙疾疫而回到北坑後,回憶在寧鄉時「朝夕與處兄弟子侄輩或靖難王事,或散游四方,依依情景,撫心不禁長嘆也」,於是在公元1652年(1662年?)修了一部北坑-寧鄉合修譜。(六修譜載:1665年出生的定公六世孫惕修乾若曾經回到吉水原籍,「力學入泮,賴族兄獻廷公琢成」。據此可見當時兩地往來之密切。)
在瑞華公修譜之後不久,寧鄉楊氏人士就考慮獨立修譜的問題了。珮公七世孫旻治(一清)公說,他的父親琪英(求生)公和叔父琮英(宗玉)公「痛遺緒之茫茫,憾年代之遞遠」,曾經「尋通問于吉州,證支譜於遺簡」,並且「糾我族眾,集議修譜」。但是,由於吳三桂於1673年在雲南舉兵叛清,並且於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稱帝,使「南楚罹害倍深」,修譜之事無法實現。1686年(丙寅年),輅公「二十七世孫爾調、爾枚、獻廷、迪仁等思繼其志」,也沒有修成。1718年(戊戌年),允功、衛易、梅作、獻廷諸公聚會於伯莊公家,討論了修譜和建祠等問題,但「因允功秉鐸石門」,仍未修成。直到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年),才確定了修譜人選,珮公房伯莊公和通公房仲亮公「董其事」,一清、衛易、梅作三公「總其裁」。1727年(雍正五年,丁未年),寧鄉楊氏終於修成了一修譜。但一修譜沒有印刷,僅有手稿一部存祠備查。通公房世熙(際音)公說:「通、珮、瑛三公均出自十七世儀公嫡派。雍正初年,吉水宗人丹奉、映斗攜明嘉靖時必進公所修大同譜至,查勘無訛。」此事很可能與一修譜有關。
參加一修譜工作的有十四人:通公房潭英公後裔以成(允功,壽84歲)、啟修(開敘,壽84歲)、棟修(仲亮,壽85歲),珮公房守公後裔家修(獻廷),安公後裔旻治(一清,壽79歲)、聖治(衛易,壽79歲)、鼐治(梅作,壽71歲)、朝修(伯莊,壽82歲)、廷修(帝佐,壽81歲)、培仁(壽山)、培義(正萬),定公後裔省修(伯敬),瑛公房會英公後裔培渶(越萬,壽84歲),以及太音。
聿修(念祖)公說,總祠於1765年建成之後不久,楊氏就陷入「人事糾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所謂人事糾紛,六修譜沒有詳細說明。文寬以為,也許類似光緒九年因楊祠、劉墳界線問題而打官司一事)。由於這一原因,雖然「擬重修族譜」,卻「有志未逮」(世熙公語)。到了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年)秋天,才由聿修公「董其成」,粹夫(梅作之孫培純)和端門(梅作之孫培紱)兩公「總其裁」,着手重修家譜。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年),二修譜終於完成,印了48套。
三修譜修於1827年(道光七年,丁亥年),由梅作公曾孫濟世(漢船)擔任纂修,「規仍其舊,譜從其新」,印了50套。
1859年(咸豐九年,己未年),芳村(業鵬,璋英公六世孫)、鼎臣(業正,業莊之弟)、繼知(敦厚,楚英公九世孫)諸公就提出了四修家譜的問題。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年),「族集公祠,議修益力」,才推定通公房業藻(泮林)、宗公支業莊(綠溪)二公「董理其事」。「歷兩寒暑」,到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年)方告完成,印了91套。峴樵公發現四修譜有多處記載與一修譜不符,認為「當以一修為是」。
公元1888年(光緒十四年,戊子年)冬季,在貴州任大定府知府的熙瑞(冕倫)公(守公後裔)因母親去世而回到寧鄉,倡議續修家譜,「翕有同志」。這次修譜由琮英公後裔勁梧(業阜)公和楚英公後裔峴樵(紀壽)公擔任總輯,完成於1890年(光緒十六年,庚寅年),印了90套。熙瑞公認為,這部五修譜「溯古究今,體例率謹嚴有法,譜式不顓仿某家」。業阜公也認為,「峴樵君……徵驗事實,搜羅遺佚,煞費苦心。且採摭諸子百家之言,酌義仿例,直以史法為譜法,較前數修不無變更,而其法亦善且備」。
1917年(民國六年,丁巳年),楊氏又有人倡議續修家譜。但在隨後的三年中,「戎馬兵燹,幾無寧日。祠中器具,毀敗殆盡。祠宇且不能保,遑問譜為!」到1921年,雖然「戰爭稍息」,卻繼之以「天旱歲荒」,以致修譜工作還是「時修時止」。1922年(民國十一年,壬戌年)秋天,《寧鄉楊氏六修家譜》才告完成。這次修譜工作由舜琹(敦坤)公(瑱英公九世孫,曾留學日本)擔任主修,峴樵公(也曾留學日本)擔任總纂。六修譜署「清白堂刊」,用宣紙印刷,用樟木箱包裝,共印114套,每套24冊。
基於對祖宗的敬愛和對子孫的關懷,楊氏族人非常重視家譜的保管工作。《祠規》規定,每逢子、卯、午、酉年冬祭日,家譜持有者必須把家譜送到祠堂請族人核查。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倖存到今天的五修譜和六修譜已經寥若晨星了,更早的家譜已經蕩然無存了。那些為維護六修譜這份珍貴文化遺產而作出了貢獻的族人,必將永遠受到子孫後代的尊敬和懷念!
目前健在的通公後裔,都是通公玄孫世華公(五世)的後裔。世華的父親名登仕,祖父名宣,曾祖父名駿,高祖父即通公。六修譜載通公房人數,世字輩(十世)有115人,忠字輩(十二世)有438人,孝字輩(十三世)有489人,敦字輩(十四世)有530人(其中最年輕的6人出生於1912-1921年)。1922年,通公房有梢端族人(即健在、年齡不超過60歲、有生育希望而當時尚無兒子的男性族人)701人。通公房不僅人數多,壽星也多。例如,在1922年有健在後裔的21位培字輩(九世)祖先中,享年80-89歲者佔了6人。忠字輩生卒年月清楚的304人,其平均年齡達到57歲(濬英公支94人平均53歲,潭英公支210人平均59歲),享年80-92歲者佔了28人。
珮公長子思震(二世)有子5人(其中4人往外),孫1人,曾孫3人,玄孫4人,治字輩孫(七世)1人,修字輩孫(八世)2人,培字輩孫(九世)3人,世字輩孫(十世)2人,業字輩孫(十一世)3人。業字輩3人全部往外,所以思震公無忠字輩以下後裔在寧鄉。
珮公次子思誠有子4人:守,安,定,宗。
三世守公有曾孫2人:楚英,聚英。楚英公有世字輩孫9人,但其中5人無子,2人無曾孫,1人雖有敦字輩孫4人卻沒有倫字輩孫(十五世),僅世照(調玉)公既有敦字輩孫17人,又有倫字輩孫31人。聚英公有世字輩孫28人,但六修譜只記載忠字輩孫16人,敦字輩孫16人(其中10人出生於1896-1920年),倫字輩孫3人。聚英公支終身未婚的人和外出謀生的人比較多,例如世字輩28人中,有12人未婚,3人外出。
安公有曾孫19人,其中7人有忠字輩孫(琮英51人,瑱英156人,琪英1人,發英8人,檉英10人,旋英34人,珵英8人,合計268人)。1922年修譜時,安公已有敦字輩孫367人,倫字輩孫335人,而孝字輩孫人數仍在繼續增加。
定公有曾孫10人,其中7人無子,1人無孫,僅煥英公有忠字輩孫6人,令英公有忠字輩孫9人。1922年修譜時,定公已有敦字輩孫17人,倫字輩孫9人。
宗公有曾孫11人,其中4人有忠字輩孫(珈英2人,璋英39人,球英17人,玠英118人,合計176人)。1922年修譜時,宗公已有敦字輩孫279人,倫字輩孫111人。
珮公房守、安、定、宗四公共有英字輩曾孫42人,忠字輩後裔496人(分別是楚英、聚英、琮英、瑱英、琪英、發英、檉英、旋英、珵英、煥英、令英、珈英、璋英、球英、玠英這15位英字輩祖先的後裔,楚英公有忠字輩孫21人);到1922年為止,敦字輩後裔已有700人,倫字輩後裔已有489人。1922年的梢端後裔人數約為一千人。生卒年月清楚的351位忠字輩後裔,平均年齡為53歲(朝修公支72人平均59歲,玠英公支81人平均55歲),享年80-94歲者有19人。
瑛公房登煌公有孫3人(武英,會英,才英),世字輩孫27人。六修譜載有敦字輩孫71人,其中包括:世遠公玄孫15人,世杞公玄孫1人,世桂公玄孫5人,世枏公玄孫12人,世佑公玄孫26人,世遐公玄孫12人。
寧鄉楊氏各支派的人口發展情況很不平衡,而終身未婚的人比較多似乎是導致某些支派人口增長緩慢甚至收縮的主要原因。在思誠公的365位世字輩後裔(殤者未計入)中,有子者僅162人,有孫者僅103人。而在沒有兒子的203人中,終身未婚者占148人,婚而無子者33人,外出者20人,出家者1人,隨母下堂者1人。
目前,楊氏族人中從事農業生產者主要居住在寧鄉,而從事其他職業者散佈於湖南、廣西、貴州、湖北、北京、上海、台灣、美國等地,流動性頗大。楊氏族人有定居於善化者,如培宗公支。據《清史稿》,1912年以前的善化縣橫跨湘江,靳江下游和京廣鐵路以東的暮雲市、昭山、黃興故居一帶都屬善化縣,但靖港、銅官、谷山一帶屬長沙縣。
六修譜人物卷列出90歲以上壽星38人,但根據生沒年月,其中9人系誤列,實只29人。通公房以旭(日升)公98歲,世第(金門)公92歲,忠茂(青山)公92歲。珮公房幹修(廷植)公92歲,忠亭(美一)公94歲,忠曙(曉初)公90歲,孝思(永言)公91歲,孝真(玉振)公93歲。通公房世鰲公配陶氏91歲,世震公配黎氏91歲,業舉公配賀氏93歲,忠佑公配喻氏92歲,孝育公配劉氏91歲。珮公房安公配許氏104歲,培若公繼配朱氏90歲,培樂公配覃氏95歲,培鈴公配何氏92歲,世鉅公配喻氏90歲,朝業公配謝氏90歲,洸業公配姜氏91歲,忠謨公配謝氏96歲,孝念公配鄧氏97歲。(以上22人歲數均未滿) 1922年修譜時年齡已超過90歲的健在者有:通公房孝迎(廷拔)公(96歲),珮公房忠接(道交)公(96歲),通公房孝熙公配謝氏(93歲),敦仁公配余氏(90歲),敦慶公配張氏(93歲),珮公房孝貞公配阮氏(92歲),瑛公房孝信公配羅氏(98歲)。
【附錄】 寧鄉大事(據1995年出版的《寧鄉縣誌》)
1542年寧鄉只有2.43萬人,1597年猛增至6.14萬人。1643年八月,張獻忠部進駐長沙,分兵寧鄉,殺知縣邱存忠於道林。十一月,又有百餘人被殺於縣治千佛橋(參見大華公個人記錄)。1647年,「清師入長沙,攻衡州永州。明將王進才等部潰兵十餘萬人由衡州退集縣境,焚掠屠戮西鄉十餘日」。1655年,全縣被劃為十都(乾隆年間稱獅顧一都,龍鳳二都,洋泉三都,石柱四都,石潭五都,望北六都,湯泉七都,柳林八都,罘罳九都,溈山十都。下設121區436團)。1674年起,「吳三桂部盤踞寧鄉六年,民遭荼毒」。1852年起,太平軍多次來寧鄉。1912年二月,都區制改為鄉鎮制。「同月,留日回縣的楊鍾濬在縣城創辦復旦女校(後改名第一女校),以男女平等和女子自立為辦學宗旨」。1926年7月20日,縣農民協會成立。1935年春,全縣編為885保。1938年10月,因日寇迫近而疏散城廂居民。1940年冬,清丈土地,全縣有田土129.9萬畝,山地317萬畝。1944年5月,縣政府遷往黃材;6月14日,日寇犯縣城;7 月29日,縣城被日軍佔領。1945年9月9日,日軍撤離寧鄉,在一年二月佔領期間殺死民眾8451人,傷73231人。1948年6月,楊維鈞任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1949年8月8日,人民解放軍進駐縣城。1957年,全縣劃出「右派分子」1027人,其中小學教師783人。1958年全縣有86.11萬人,由於「大躍進」中死亡率上升,1961年只剩下77.89萬人。1990年6月30日,全縣(約2900平方公里)有130萬人,其中楊姓人口45204人,僅次於劉、李、張、周四姓。
世次用字
編輯 《明史》卷一百說:「洪武中,太祖以子孫蕃眾,命名慮有重複,乃於東宮親王世系各擬二十字,字為一世。子孫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雙名。」由於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開了這個頭,民間也就用特定的字來表示世次了。本譜把這類字稱為「世次用字」(峴樵公稱之為「排行字」,但他把由排行字組成的韻語稱為「世次韻語」)。
始祖以下十世的世次用字,一修譜定為「思蓋登華英,治修培世業」。珮公子思震、思誠二公之名均含「思」字。「蓋」指寶蓋頭,思誠公子守、安、定、宗四公均以帶寶蓋頭的字為名。但通公長子名駿字立朝,駿公長子名宣字德季;瑛公長子名茂字立盛,茂公長子名寬字德宏。所以,三修譜把「思蓋」二字改為「立德」。
業字輩以下的世次用字,一修譜定為「忠孝啟文明」等字,二修譜改為「忠孝敦倫紀,詩書裕俊賢,吉寧延一本,和睦永承先」,四修譜又把後十個字改為「吉溈垂澤遠,和睦克承先」。
五修譜和六修譜刊載的世次用字是:
- 立 德 登 華 英
- 治 修 培 世 業
- 忠 孝 敦 倫 紀
- 文 章 耀 鼎 銘
- 鴻 猷 承 祖 澤
- 翊 贊 振 家 聲
- 立 德 登 華 英
考慮到目前鴻字輩已經出生,有增加若干個易寫易用世次用字的必要,也考慮到「翊贊」一詞有「輔佐統治者」的含義,不符合時代潮流,七修譜編者建議鴻字輩以下採用如下世次用字,盼後繼修譜者斟酌修改:
- 鴻 猷 承 祖 澤
- 進 步 振 家 聲
- 丹 心 源 吉 水
- 大 志 映 湘 寧
- 知 仁 必 有 勇
- 明 理 自 光 榮
- 鴻 猷 承 祖 澤
從章公到聲字輩,世係為:
章-款-碩-喜-敷-胤-敞-忠-譚-寶-震1-奉2-敷3-纂?4-品?5-國?6-襲?7-隆?8-結9-珍10-真11-懿12-暐13-岐14-行表15-敏16-潤17-回18-昱19-歸厚20-輅21-鋋22-宏徹23-延邦24-瑛25-澄26-應27-梓28-仲輔29-居卓30-盛31-瑤32-徵33-龍34-濟川35-鐵孫36-儀37-濟寬,止信38-儀宣,儀肅39-通,珮,瑛40-立41-德42-登43-華44-英45-治46-修47-培48-世49-業50-忠51-孝52-敦53-倫54-紀55-文56-章57-耀58-鼎59-銘60-鴻61-猷62-承63-祖64-澤65-進66-步67-振68-家69-聲70-……………………
通公世系
編輯寧鄉楊氏七修家譜卷三 通公房世系
一世
編輯儀宣三子、始遷祖通——「字振文,敕授修職郎,明正統十二年丁卯八月初九巳時生。正德七年壬申偕弟廣暨眷屬由北坑遷寧,時年六十有五。嘉靖九年庚寅八月十二酉時沒,葬一都十一區黃道沖中觜坪,辰向,修墓,豎碑,窖志,並豎禁碑。其禁周圍齊堤腳田邊為界。民國九年,墓下五房嗣孫捐貲在墓後西路里許任家鋪坳上價買岳姓莊屋一宅,以作墓廬」。「博學窮經,年八十報聞,例贈八品頂戴,壽八十三」。
- 「元配張氏,敕封孺人,生沒闕,葬二都十區茂溪塘尾上山,乙向。子二:駿,騫」。
- 「繼配吳氏,敕封孺人,生沒闕,葬與張氏合冢,同向」。
儀宣四子廣——「字振業,以尚義賜冠帶生,明景泰三年壬申九月二十六吉時生,嘉靖四年乙酉二月二十沒,葬祔振文公冢左,巽向」。
- 「配羅氏,生沒闕,葬新塘沖,未向。子一:驄」。
【六修譜·通公房世系序摘要】廣公已遷寧,故入遷寧以後之譜。始祖為六世以後之稱,廣公非始祖;自今日視之,直與旁親無後者等耳。
二世
編輯通公長子駿——「字立朝,號廷三,明宏治十二年己未八月初六子時生,嘉靖二十五年丙午三月初八寅時沒,葬祔父冢,居右,辰向」。
- 「元配劉氏,生沒闕,葬二都十區茂溪塘尾上山,巽向。子一:宣」。
- 「繼配賀氏,生沒闕,葬與劉氏合冢,同向。子一:寔」。
通公次子騫——「字立中,生沒闕,葬茂溪塘尾上山,巽向」。
廣公之子驄——「字佚,縣學附生,生沒葬闕」。
- 「配某氏,生沒葬闕。子二:宇,宙」。
三世
編輯駿公長子宣——「字德季,號泮池,明正德十四年己卯十一月二十辰時生,萬曆十八年庚寅二月十四酉時沒,葬茂溪塘尾上山,乙向」。
- 「配劉氏,明正德二十年乙酉十二月初四寅時生,明萬曆三十年壬寅十二月初四寅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二:登仕,登第」。
駿公次子寔——「字德加,生沒葬闕」。
四世
編輯宣公長子登仕——「字效忠,號葵齋,監生,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七月初五子時生,萬曆四十五年丁巳正月十一申時沒,葬二都八區林家沖獅形山,丙向,立碑」。
- 「配張氏,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十二月二十卯時生,萬曆四十七年己未九月初八酉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二:世華,懋華」。
五世
編輯登仕長子世華——「字嗣中,號我裘,縣學附生,敕贈承德郎。明萬曆五年丁丑十月初八亥時生,天啟四年甲子三月十六巳時沒,葬二都十區易家沖,戌向,有碑」。
- 「元配羅氏,敕贈安人,明萬曆八年庚辰十二月二十八巳時生,崇禎三年庚午九月十八午時沒,葬二都三區山塘沖蘭花庵後,巽向,有碑。子四:鴻英,泗英,濬英,潭英」。
- 「繼配湯氏,敕贈安人,明萬曆二十年壬辰九月十二辰時生,天啟元年辛酉三月十一未時沒,葬易家沖,亥向,距公墳十餘丈。子一:漣英」。
- 「三配許氏,敕贈安人,生沒闕,葬二都六區燕子沖,丙向。子一:溈英」。
【文寬注】通公有「子二人,孫二人,曾孫二人,玄孫七人」,玄孫中僅世華公有玄孫,其餘六人「生沒葬闕」。廣公有「子一人,孫二人,曾孫一人」,無玄孫。
六世
編輯駿公玄孫
世華三子濬英——「字介州,號海門,拔貢生,明崇禎乙亥舉孝廉,特授直隸宛平縣知縣,敕授承德郎,崇祀鄉賢祠。明萬曆三十六年戊申十二月二十七巳時生,清康熙十六年丁巳十一月二十六午時沒,原葬二都八區水滸嶺鄢家湖宅後,改葬二都八區祖宅上手後天鵝山,巳向」。「崇祀聖廟鄉賢祠。順治乙未年復修縣治,劉肇國撰碑記,內有『紳士楊濬英、楊履吉等克襄厥成』之語,碑嵌縣署儀門壁上」。 「元配周氏,敕封安人,生沒闕,葬二都六區旱沖坪,辛向」。 「繼配歐陽氏,敕封安人,明天啟四年甲子九月初二戌時生,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十月初五寅時沒,葬二都六區桅杆崙壋子牌直上第二峰,子向。子三:以韶,以曦,以暐。女一,適蕭」。 「三配周氏,敕封安人,生沒闕,葬何家沖,向闕。女二:適朱,適喻」。
世華四子潭英——「字九水,縣學附生,貤贈修職郎,明萬曆四十二年甲寅十月二十四酉時生,清康熙十五年丙辰六月初三午時沒,葬二都三區三喜屋後,乾隆五十三年改葬祔母冢左,巽向」。「積學力行,端謹自好,落落不與凡伍」。 「元配陶氏,貤贈孺人,生沒葬闕」。 「繼配彭氏,貤贈孺人,明天啟二年壬戌七月初二巳時生,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二月十四申時沒,葬二都三區箭樓灣屋後,巽向。子二:以智,以成」。 「三配胡氏,貤贈孺人,明崇禎十一年戊寅正月二十八巳時生,清康熙十二年癸丑二月初九寅時沒,葬二都三區鳳形山沖,未向。子三:以純,以旭,以定」。
七世
編輯宣公玄孫
濬英長子以韶——「字虞徽,縣學附生,敕贈宣德郎,明崇禎十四年辛巳三月十六亥時生,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十八未時沒,崇祀鄉賢祠,葬二都八區林家沖獅形山,丙向」。 「配周氏,敕贈安人,明崇禎十四年辛巳四月二十七辰時生,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八月二十二申時沒,葬合夫冢右,同向。子八:遇修,遵修,遴修,遂修,迪修,建修,達修,進修。女三:適袁,適謝,適廖」。
濬英三子以暐——「字季坦,監生,清順治十四年丁酉十二月二十四辰時生,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二月二十三寅時沒,葬二都六區馬鞍山水竹坡,子向,有碑」。 「元配陶氏,清順治十八年辛丑七月十一巳時生,沒闕,葬水竹坡,癸向。子三:翰修,遹修,迨修」。 「繼配王氏,清康熙三年甲辰六月初二寅時生,乾隆元年丙辰正月十八卯時沒,葬合夫冢,同向」。
潭英長子以智——「字元晦,恩貢生,考授教諭,敕授修職郎,贈宣德郎,崇祀鄉賢祠。明崇禎十三年庚辰五月初八未時生,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二月十五亥時沒,葬祔祖母羅安人冢右,巽向」。 「元配周氏,敕封孺人,贈安人,明崇禎十五年壬午九月初三亥時生,清康熙五十年辛卯十月二十五亥時沒,葬六都十二區蘆太塘白石寨廖家灣後山,丙向。子一:肇修。女一,適監生黎耀德」。 「繼配羅氏,敕封孺人,贈安人,清康熙三年甲辰九月初七寅時生,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八月初三巳時沒,原葬二都十區小官坊,改葬五都十七區唐家壩,與媳彭氏合冢,亥向。子二:棟修,全修。女二,長適府學附生周維勛,次適監生張啟宏」。
潭英次子以成——「字允功,號澹庵,由恩貢生任石門縣教諭,敕授修職郎,贈宣德郎,崇祀鄉賢祠,著有詩集,今僅十存其一。明崇禎十五年壬午二月二十二午時生,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五月十三午時沒,原葬二都三區外公沖尾獅頭崙,改葬八都十一區新田沖,乙向,豎碑」。 「元配吳氏,敕封孺人,贈安人,明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初五辰時生,清康熙二十六年戊辰十二月初二卯時沒,原葬二都三區楊家沖,改葬八都十一區新田沖,在公墓人首龍身之左,午向,又改葬龍身右。子一:啟修。女一,適恩貢生潘俊昌」。 「繼配朱氏,敕封孺人,贈安人,生沒闕,葬新田衝出山左手窩內,巳向。墓左沖存莊屋一隻、水塘一口、水田數畝,以供清明祭掃。培藩、培蘅、培茂、培萬四公嗣孫又各捐銀兩,於光緒九年冬另買碓坊里水田十一畝、茅屋一隻,以供祭掃」。
潭英四子以旭——「字日升,清順治十六年己亥十一月十二子時生,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十月二十七亥時無疾而終,原葬二都十區羊須塘,改葬本區黃藤沖煙包山,申向」。「四修譜云:睦族和鄰;康熙四十八年,邑侯陳奉旨丈田,公竭力助理,絕無偏私」。 「配黃氏,清順治十七年庚子二月初九戌時生,乾隆二年丁巳六月初四子時沒,原葬五都十五區成家沖,改葬煙包山,夫婦合冢,同向。子一:鶴修。女四:適邱,適黎,適彭,適李」。
八世
編輯登仕公玄孫
以韶長子遇修——「字陟山,由監生考授州同,敕授宣德郎,清順治十六年己亥八月二十六亥時生,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二月初三酉時沒,葬二都八區獅形山,丙向」。 「配潘氏,敕封安人,清順治十六年己亥十二月十四申時生,康熙五十年辛卯九月十六未時沒,葬五都一區石嶺塘屋後,庚向。子三:培震,培育,培楷。女一,適胡」。
以韶四子遂修——「字靜涵,清康熙八年己酉二月初三卯時生,乾隆九年甲子三月初八未時沒,葬二都八區香山沖團山內,未向」。 「配鍾氏,清康熙七年戊申八月初四午時生,雍正五年丁未四月十四未時沒,葬合夫冢左,同向。子六:培祖,培祚,培祉,培養,培禧,培祺。女三:適姜,適周,適張」。
以韶五子迪修——「字簡廷,清康熙十一年壬子二月初八午時生,乾隆十八年癸酉二月初三巳時沒,葬二都八區獅形山,壬山丙向」。「品行端謹,公正服人,舉為鄉耆,時宣聖諭,里閭遂化」。 「配劉氏,清康熙十一年壬子十月三十酉時生,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二月十一辰時沒,葬二都八區磨子潭老屋後,巽向。子二:培福,培祿。女一,適劉」。
以韶七子達修——「字步南,清康熙十四年乙卯二月初八戌時生,雍正二年甲辰十二月初六戌時沒,原葬水滸嶺,改葬獅形山,丙向」。 「配姜氏,清康熙十五年丙辰六月十七丑時生,乾隆十四年己巳正月初五申時沒,原葬善化青山橋,改葬獅形山,合夫冢,同向。子二:培宗,培霖。女一,適熊」。
以暐次子遹修——「字乃文,監生,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正月二十辰時生,乾隆六年辛酉二月十一午時沒,葬二都六區馬鞍山水竹坡,子向,豎碑」。 「元配謝氏,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六月初九未時生,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十二月二十二巳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子向。子一:培乾。女三:適張,適邱,適曾」。 「繼配朱氏,從九職會吉之姊,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閏五月十五寅時生,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閏五月初二亥時沒,葬馬鞍山烏龜塘莊屋對岸直上坡心,艮向,豎碑。子二:培本,培綱。女二:適賀,適鄧」。
以智長子肇修——「字百紀,監生,考授州同,敕授宣德郎,清康熙六年丁未正月初五卯時生,雍正三年乙巳四月二十七丑時沒,葬祔父冢右,共碑,同向」。 「配賀氏,敕封安人,清康熙六年丁未正月初五未時生,乾隆九年甲子六月二十一巳時沒,葬祔蘭華山祖墓下,巽向,有碑。子五:培齡,培黻,培楨,培根,培道。女二,長適縣學附生王,次適監生周貢瑞」。
以智次子棟修——「字仲亮,號惺庵,國子監學正,敕授修職郎,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正月初六辰時生,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五月十三丑時沒,葬二都十區長塘尾上山,戌向」。「四修譜云:度量寬宏,幾揚君命,極敦族誼,周親友施不望報,美則必成。是其天性使然,真有長者遺範」。 「配彭氏,恩貢生名鐸之女,敕封孺人,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十月十二寅時生,乾隆十八年癸酉五月初五戌時沒,葬五都十七區唐家壩,亥向。子三:培朝,培高,培第。女三,長適監生潘體仁,次適監生彭朝樞,三適監生潘位仁」。
以成之子啟修——「字開敘,監生,考授州同,敕授宣德郎,清康熙六年丁未二月初四卯時生,乾隆十六年辛未正月二十八申時沒,葬祔父冢左,同向」。「一修譜云:性醇厚,睦宗族,和鄉鄰,尤重義輕財,繼志捐金勷置祠宇」。 「配秦氏,敕封安人,賢良淑慎,清康熙七年戊申八月二十八寅時生,雍正三年乙巳十一月十六寅時沒,原葬楊家沖,改葬八都十一區新田沖,祔姑冢,同向。子九:培藩,培榮,培蘅,培茂,培萬,培芋,培藻,培苾,培芝。女二,長適府學附生朱紹德,次適監生黃肇基」。
以旭次子鶴修——「字鳴皋,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月十五未時生,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九月初二亥時沒,原葬二都十區羊須塘,改葬黃藤沖煙包山,祔父冢,同向」。 「配黃氏,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九月二十五午時生,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六月十六辰時沒,葬二都十區鳳形山,辛向。子五:培照,培琮,培琳,培珍,培璜。女二:適廖,適戴」。
[文寬注] 六修譜載通公房修字輩二十八人,全部是登仕公玄孫。其中有忠字輩玄孫者僅九人:遇修(玄孫十人,有後三人),遂修(二十二人,有後一人),迪修(一人,無後),達修(六十八人,有後十八人),遹修(四十人,有後七人),肇修(九十三人,有後十三人),棟修(三人,有後一人),啟修(一百六十四人,有後四十五人),鶴修(三十七人,有後十五人)。忠字輩合計四百三十八人,其中1922年有健在後裔者僅一百零三人。
九世
編輯世華公玄孫
遇修長子培震——「字起元,縣學附生,清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九月初七寅時生,康熙五十年辛卯三月二十六戌時沒,葬二都八區水滸嶺燕窩形,亥向」。 「配蔡氏,清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三月初十戌時生,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九月二十八辰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四:世簪,世第,世籙,世籠。女二:適唐,適廖」。
遇修次子培育——「字淑元,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正月二十子時生,乾隆二十七年壬午正月初五寅時沒,葬五都一區石嶺沖尾後山,酉向」。 「配歐陽氏,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月初二子時生,乾隆十六年辛未十月二十二寅時沒,葬祔姑冢,嘉慶八年姑媳同改葬本區楊家園屋上手,居左,乾向。子三:世符,世答,世筌。女二:適潘,適黃」。
遂修三子培祉——「字介福,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正月二十六戌時生,乾隆三十九年甲午三月初三亥時沒,葬二都八區獅形山,丙向」。 「配鍾氏,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正月十四午時生,乾隆十八年癸酉正月初九亥時沒,葬二都八區獅形山,丙向。子六:世權,世簡,世敬,世珍,世儒,世哲。女一,適鍾」。
達修長子培宗——「字祖扶,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四月二十三未時生,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七月初一巳時沒,葬善化六都瓦字一百二十三區添紫山,未向」。 「配趙氏,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三月初五巳時生,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正月十二辰時沒,葬善化添紫山,丁向,嘉慶九年改葬二都八區獅形山,丙向,有碑。子八:世銑,世銘,世鉉,世錫,世鎮,世鑒,世鏜,世鐸。女二:適李,適彭」。
達修次子培霖——「字宗易,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四月十九辰時生,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十一月二十申時沒,葬二都八區大龜坑虎形山,巳向」。 「配彭氏,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六月十八子時生,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二月十二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五:世成,世國,世雍,世順,世躍。女二:適黃,適劉」。
遹修長子培乾——「字首一,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初四辰時生,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十一月二十八寅時沒,葬與妻合冢,同向」。 「配賀氏,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七月二十八辰時生,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二月二十二申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子向。子五:世駿,世杲,世賢,世能,世盛。賢出撫培原。女一,適胡」。
遹修次子培本——「字先聲,從九職,清雍正元年癸卯十二月二十六未時生,乾隆三十九年甲午正月二十八酉時沒,葬水竹坡,癸向,豎碑」。 「配謝氏,貢生金堂之姑母,清雍正二年甲辰閏四月十四辰時生,嘉慶十五年庚午八月十四戌時沒,葬二都八區山塘口前下手牌頭山,與三男世鰲合冢,丙向,豎碑。子三:世烈,世勛,世鰲。女二:適朱,適王」。
肇修長子培齡——「字長年,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四月二十三戌時生,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初七寅時沒,原葬蘭華山,改葬上蘭華庵屋後山,甲向」。 「配黃氏,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正月十九子時生,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正月二十三酉時沒,葬合夫冢。子三:世棕,世秀,世顯。女二:適胡,適江」。
肇修次子培黻——「字天依,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三月二十三寅時生,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八月二十一寅時沒,葬二都三區石壁老屋上手外大塘灣,丁向」。 「配張氏,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三月初八辰時生,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十二月十九戌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二:世清,世泰。女二,適宋,適黃」。
肇修三子培楨——「字士煌,清康熙四十年辛巳正月初七辰時生,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八月初六戌時沒,葬二都三區油麻嶞虎形山,巳向」。 「元配丁氏,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三月二十一卯時生,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七月十一辰時沒,葬七都五區河壩塘靈官灘三喜屋場後山,乙向。子七:世榮,世周,世光,世朗,世輝,世羲,世名。女一,適張」。 「繼配張氏,生沒闕,葬與世光合冢,同向,豎碑,建墓」。 「三配名氏,生沒闕,葬七都五區河壩塘屋上手乾塘尾窯嶞左側乳頂,甲向,豎碑」。
肇修四子培根——「字子厚,號松亭,縣學附生,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二月十七戌時生,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九月十五申時沒,葬五都十二區石磕子荷葉塘住屋上手,丙向」。 「配周氏,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六午時生,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月十六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四:世焜,世火章,世燿,世燝」。
肇修五子培道——「字立仁,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十月初五辰時生,乾隆十八年癸酉八月十四寅時沒,葬蘭華山,巳向」。 「元配宋氏,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二月初六午時生,乾隆四年沒,葬合夫冢,同向。子四:世湳,世隆,世煥,世章。女二:適謝,適周」。 「繼配袁氏,生闕,清乾隆十八年沒,葬二都三區毛邊灘。子三:世瑞,世玉,世貴」。
棟修次子培高——「字銘曾,號蘭溪,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二十八未時生,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二十八戌時沒,葬二都三區蘭華山,改葬善化六都何字區山內,子向」。 「配汪氏,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八月二十四寅時生,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十一月初四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二:世熙,世煇」。
啟修長子培藩——「字坤阜,府學附生,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四月二十七申時生,乾隆六年辛酉十二月二十八午時沒,葬二都三區箭樓灣老屋後,巽向,建墓,豎碑」。 「配李氏,清康熙二十八己巳七月初二未時生,乾隆十六年辛未正月初五丑時沒,葬合夫冢,巽向。子六:世璨,世瓚,世佩,世任,世希,世海。女一,適彭」。
啟修次子培榮——「字廷翼,監生,考授州同,敕授宣德郎,清康熙三十年辛未五月十二巳時生,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十二月二十一巳時沒,葬七都七區石子沖,子向,豎碑」。 「配張氏,敕封安人,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三月二十八戌時生,乾隆九年甲子四月初八亥時沒,葬八都十一區新田沖祖山右砂,申向,豎碑。子四:世禮,世仁,世誠,世奇。女一,適朱」。
啟修三子培蘅——「字時對,監生,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五月初五午時生,乾隆六年辛酉十月二十二戌時沒,葬二都三區劉家沖觀音崙,與弟培茂合冢,建墓,豎碑,巽向」。 「元配喻氏,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月十二寅時生,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八月二十六申時沒,原葬劉家沖,改葬七都六區青山沖叉子塘圝山,建墓,豎碑,亥向。子一:世景」。 「繼配周氏,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四月二十八申時生,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十一月初六戌時沒,葬二都一區竹田梁家灣屋後,未向,豎碑。子二:世章,世揆。女二,長適張,次適湘鄉張」。
啟修四子培茂——「字魚依,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九月初十寅時生,乾隆四年己未十月十一子時沒,葬合兄培蘅冢,巽向」。 「配黎氏,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正月初十戌時生,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二月二十七未時沒,葬陳家沖靜夫冢左,甲向。子二:世永,世安。女一,適監生黎大梓」。
啟修五子培萬——「字庭燦,清康熙四十年辛巳十一月二十七戌時生,乾隆四年己未六月初七午時沒,葬二都三區劉家沖坳上下手大嶞山,乙向」。 「配鄧氏,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八月二十二寅時生,乾隆八年癸亥五月初七申時沒,葬合夫冢左,乙向。子四:世齋,世璞,世珩,世瑞(世齋殤)。女二:長適監生喻錫元,次適丁」。
啟修八子培苾——「字廷獻,監生,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六月初十未時生,乾隆十九年甲戌二月二十九未時沒,葬八都十一區殷家沖,祔祖父墓左,另冢,同向」。 「元配張氏,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三月初十未時生,雍正七年己酉九月二十一申時沒,葬九都十區黎家沖鳳形山,癸向。女一,適吳」。 「繼配戴氏,縣學附生家拔女,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六寅時生,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二月初三寅時沒,葬九都十區鳳形山,亥向,豎碑。子五:世仕,世梁,世棟,世偉,世位。女一,適張」。
啟修九子培芝——「字廷蘭,監生,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七月十三未時生,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四月十四卯時沒,葬八都六區小伊山,巽向」。「敦孝友,喜積累,尤公排解,絕無私曲,一生見重鄉閭」。 「配陳氏,從九職世煥女,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正月二十八午時生,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六月二十八未時沒,葬合夫冢右,同向。子五:世守,世宦,世憲,世宇,世凝。女三:適陳,適喻,適張」。
鶴修長子培照——「字容光,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月初六寅時生,嘉慶七年壬戌八月初二酉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煙包山崙頂,未向」。 「配邱氏,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正月初十酉時生,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五月初一酉時沒,葬黃藤沖煙包山,祔祖母冢,同向。子四:世法,世源,世浦,世濱。女二:適劉,適邱」。
十世
編輯濬英公玄孫
培震次子世第——「字金門,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初十亥時生,嘉慶六年辛酉十二月十九申時沒,葬十都五區田家沖蛇形山,丙向」。 「配廖氏,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閏七月二十八酉時生,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十月初五酉時沒,葬十都十一區龍家沖大塘沖屋後山,乙向。子五:榮業,盛業,佑業,任業,明業。女三:適喻,適王,適彭」。
培育長子世符——「字揆一,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六月二十九戌時生,嘉慶二年丁巳五月初八未時沒,葬五都一區石嶺塘老屋後,庚向」。 「配歐陽氏,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十一月初二寅時生,乾隆二十四年己卯五月初八寅時沒,原葬石嶺塘屋後,祔姑冢,嘉慶八年姑媳同改葬本區楊家園住宅上手,乾向。子二:瓚業,瓊業。女一,適孟」。
培祉五子世儒——「字仲英,清雍正八年庚戌十月二十八戌時生,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五月十五亥時沒,葬五都五區長塘看牛沖,酉向」。 「配賀氏,清乾隆十一年丙寅九月二十五辰時生,嘉慶二十年乙亥四月十三酉時沒,葬五都一區楊家沖對岸觜上。子四:乾業,巽業,兌業,坤業。女一,適鍾」。
培宗次子世銘——「字新一,清雍正八年庚戌十月初五戌時生,嘉慶二十二年丁丑十月初一戌時沒,葬善化六都劉家田茶子山,道光年改葬二都八區林家沖獅形山,巳向,豎碑」。 「配熊氏,清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初六子時生,嘉慶二年丁巳六月十六未時沒,葬善化六都易家坳木魚山,巳向,豎碑。子四:潭業,浚業,滄業,浩業(浚出撫世銑)」。
培宗三子世鉉——「字大有,清雍正十年壬子七月二十六午時生,嘉慶十年乙丑二月初九戌時沒,葬善化六都麻字區易家坳木魚山,巳向,豎碑」。 「配錢氏,清乾隆三年戊午三月二十丑時生,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九月二十六申時沒,葬善化六都新字百二十四區張家壩老屋下手竹山內,未向。子三,沛業,淑業,洛業。女一,適李」。
培宗六子世鑒——「字金園,清乾隆五年庚申二月初二卯時生,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五月二十一子時沒,葬善化六都卯字區稽笳廟下手老虎山,庚向」。 「配朱氏,清乾隆十六年辛未四月初五未時生,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十二月初八巳時沒,葬與妯蔣氏共匡各冢,坐右,同向。子二:澍業,淐業」。
培宗七子世鏜——「字振楚,清乾隆七年壬戌四月初五亥時生,嘉慶十九年甲戌十二月三十亥時沒,葬與妻合冢,同向」。 「配歐陽氏,清乾隆十四年己巳十二月初七巳時生,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十二月十五未時沒,原葬善化六都青山橋,改葬本都瓦字百二十三區楊柳塘下手牛形觜,居夫左,庚向。子七:澐業,溥業,湛業,湘業,潤業,清業,浮業(潤出撫世鎮,浮出撫黃永順)。女一,適史」。
培宗八子世鐸——「字金睪,清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十八申時生,嘉慶十六年辛未十一月十八戌時沒,原葬青山橋竹山坡,道光二年改葬桂枝塘尾,咸豐六年又改葬寧鄉二都八區獅形山,巽向,豎碑」。 「配曹氏,清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十八未時生,嘉慶四年己未七月初四卯時沒,原葬青山橋老屋後,改葬獅形山,夫婦合冢,同向。子六:渚業,澤業,浤業,潛業,渭業,受業(受出撫世鎮)。女一,適夏」。
培霖五子世躍——「字中立,清乾隆十三年戊申六月二十八子時生,嘉慶六年辛酉二月初五亥時沒,葬大龜坑虎形山,巳向」。 「配彭氏,清乾隆十三年戊辰七月初一亥時生,嘉慶十五年庚午七月十三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五:棟業,梁業,槐業,集業,楨業。女一,適彭」。
培乾長子世駿——「字英才,清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四未時生,嘉慶十九年甲戌八月十三巳時沒,葬祔父母冢左,同向」。 「配黃氏,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十四卯時生,乾隆四十三年戊戌正月初八寅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青侖觜,子向。子六:輔業,利業,贊業,泰業,祥業,吉業(贊出撫世杲)」。
培乾四子世能——「字拔翠,乾隆六年辛酉九月二十九巳時生,嘉慶十四年己巳六月二十九辰時沒,葬二都六區桅竿侖下烏龜塘莊屋上手,癸向」。 「配賀氏,清乾隆七年壬戌十二月十五丑時生,乾隆六十年乙卯十一月二十七戌時沒,葬祔叔姑徐氏冢,同向。子四:康業,崧業,椆業,青業(出撫世賢)。女四:適張,適吳,適鄢,適劉」。
培本長子世烈——「字繩武,候選從九,恩贈修職郎,貤贈昭武都尉,清乾隆十二年丁卯五月初九卯時生,道光六年丙戌正月初九辰時沒,葬與堂兄世駿合冢,居左,子向,豎碑」。 「元配邱氏,敕封孺人,貤封恭人,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七辰時生,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十月十一戌時沒,葬祔祖姑朱冢右,艮向,共碑。子三:肄業,焜業,燿業。女二:長適監生黎大翊,次適袁」。 「繼配胡氏,敕封孺人,貤封恭人,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四月二十七亥時生,道光二十年庚子十二月初十申時沒,葬馬鞍山烏龜塘莊屋上手園內,戌向,豎碑。子一:瑞業」。
培本次子世勛——「字銘鼎,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八月初九亥時生,道光十二年壬辰五月初八酉時沒,葬祖山水竹坡,子向,窖碑誌」。 「配宋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三月二十九辰時生,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十二月二十五辰時沒,葬三都二區宿鳧沖獅形山,子向,刊碑,窖志。子二:夔業,藻業。女三:長適胡,次適縣學附生袁際盛,三殤」。
潭英公玄孫
培齡次子世秀——「字塋石,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六月二十六卯時生,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八月初九丑時沒,葬二都三區阿公嶞,巽向」。 「配張氏,清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一月初九亥時生,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四月初一申時沒,葬阿公嶞,合夫冢,巳向。子六:茂業,盛業,順業,恆業,餘業,興業。女二:適喻,適袁」。
培黻長子世清——「字宏理,號全庵,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二月二十一丑時生,乾隆三十年乙酉十月二十未時沒,葬祔父冢左,丁向」。 「配熊氏,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十二月二十三卯時生,嘉慶元年丙辰三月十四未時沒,葬二都三區楊家沖石壁老屋上手大塘灣,丙向。子一:大業。女二:長適縣學附生陳錦,次適湘鄉張」。
培楨長子世榮——「字光顯,清雍正元年癸卯七月十二卯時生,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二月初十寅時沒,葬與元配曾氏合冢,同向」。 「元配曾氏,清康熙六十年辛丑十二月初五午時生,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二月二十五未時沒,葬二都三區傅家沖龜形山,壬向。子四:肇業,晃業,繼業,星業。女二:適周,適喻」。 「繼配鄧氏,生闕,改醮。子三:起業,持業,曾業」。
培楨次子世周——「字孔文,清雍正五年丁未六月初四辰時生,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六月初九寅時沒,葬二都三區蕭家沖虎形山,乙向,豎碑」。 「配羅氏,清雍正六年戊申六月十三卯時生,嘉慶十五年庚午八月二十九辰時沒,葬二都五區峽山,子向。子一:新業。女二:長適江,次適湘鄉監生李春光」。
培楨六子世羲——「字蒂載,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六月初十辰時生,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四月十九午時沒,葬二都三區三喜屋場下手鋪子塘,乙向」。 「配喻氏,清乾隆元年丙辰三月二十七戌時生,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一月二十六申時沒,葬七都五區河壩塘上手乾塘坡尾,甲向。子一:進業。女二殤」。
培根長子世焜——「字被四,清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二十三子時生,嘉慶十六年辛未七月二十四寅時沒,葬與妻合冢,居右,同向」。 「配黎氏,縣學附生希文之女,清雍正九年辛亥八月二十七巳時生,嘉慶十年乙丑十二月二十二卯時沒,葬五都十二區華表沖外,未向,內丁向。子四:敬業,安業,垂業,程業。女二:適周,適成」。
培根次子世火章——「字石溪,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八月初二巳時生,嘉慶四年己未八月二十六子時沒,葬五都十二區荷葉塘上手歐家坪山內,向闕」。 「配劉氏,清乾隆六年辛酉九月十九辰時生,嘉慶十三年戊辰六月初十卯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二:溱業,立業」。
培根三子世燿——「字貢三,縣學附生,清乾隆三年戊午正月十三辰時生,嘉慶六年辛酉六月十一巳時沒,葬五都九區珠石橋煙竹塘屋後左側,艮向」。 「元配黃氏,清乾隆元年丙辰六月二十午時生,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九月初三丑時沒,葬五都十二區石磕子莊屋上手園內,巽向。女一,適縣學附生王明倫」。 「繼配湯氏,清乾隆十一年丙寅閏三月二十四寅時生,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七月十三未時沒,原葬石磕子,後改葬合夫冢,同向。子二:恢業,巨業。女二:適周,適譚」。 「三配歐陽氏,清乾隆四年己未八月初九未時生,沒葬闕」。
培根四子世燝——「字光宇,清乾隆七年壬戌十一月初四子時生,嘉慶十四年己巳三月二十二巳時沒,葬五都十三區石泥塘住屋後山,乾向」。 「配周氏,清乾隆七年壬戌十一月二十七酉時生,嘉慶十四年己巳三月二十七丑時沒,葬合夫冢右,同向。子三:翔業,承業,森業。女一,適周」。
培道五子世瑞——「字運新,生闕,清乾隆三十年乙未六月十五巳時沒,葬二都三區石壁屋場上手,丁向」。 「配喻氏,生闕,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九月十五辰時沒,葬七都缸屋潭蓮花山,向闕。子二:佚業,倚業。女一,適李」。
培高長子世熙——「字際音,號竹亭,監生,清雍正七年己酉五月十七辰時生,嘉慶元年丙辰二月初六丑時沒,葬七都六區東鶩山,子向,與以成公房世章合冢,居左」。 「配童氏,恩貢生正宗之女,清雍正六年戊申十一月二十二子時生,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七月初九申時沒,葬二都五區黑門樓後張家沖,甲向。子二:虞業,濟業。女五,長適監生歐子復,次適何,三四五殤」。
培藩長子世璨——「字三英,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三月十六辰時生,乾隆元年丙辰十月初五辰時沒,葬二都三區亮蕩灣,辰向」。 「配張氏,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九月十六戌時生,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九月十八戌時沒,葬三都一區茅田沖皂角塘尾山內,巽向,豎碑。子二:元業,秀業。女一,適喻」。
培藩四子世任——「字仁仕,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十二月初五戌時生,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五月初九未時沒,葬湘鄉十四都大湖區象鼻觜南竹山,巳向」。 「元配李氏,清雍正元年癸卯九月初八子時生,乾隆八年癸亥八月初四申時沒,葬二都三區楊家沖亮蕩灣,向闕。女一,適宋」。 「繼配王氏,清雍正四年丙午十月初四酉時生,嘉慶三年戊午十二月二十九卯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三:祚業,廷業,奐業。女一,適黃」。
培藩六子世海——「字文江,清雍正四年丙午九月初七巳時生,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二月初五寅時沒,葬四兄冢左,巳向」。 「配范氏,清雍正七年己酉八月二十七亥時生,嘉慶四年己未十二月初六辰時沒,葬合夫冢,巳向。子二:萬業,次殤。女三:適范,適廖,適張」。
培榮四子世奇——「字品山,清雍正八年庚戌四月初七寅時生,乾隆五十八年癸丑正月初十寅時沒,葬三都四區花橋灣,申向,豎碑」。 「配黃氏,監生里仁之女,清雍正九年辛亥四月初五戌時生,嘉慶二十一年丙子九月二十七亥時沒,葬合夫冢右,申向,共碑。子四:正業,煥業,暉業,達業。女一,適監生黃世亮」。
培蘅長子世景——「字長明,清康熙五十年辛卯十月十三午時生,乾隆十年乙丑八月十三未時沒,原葬二都三區三喜屋場上手茅坪,後改葬七都六區青山沖杈子塘張漢沖圝山內,建墓,豎碑,申向」。 「配李氏,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正月十七子時生,嘉慶二年丁巳四月十三申時沒,葬合夫冢左,申向。子二:定業,志業。女一,適黎」。
培蘅次子世章——「字盛文,清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二月十八未時生,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九月十五丑時沒,葬七都六區東騖山,與智公房際雍公」共匡,居右,子向。 「元配喻氏,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二月十九子時生,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二月十一子時沒,葬竹田梁家灣,祔姑周氏冢,未向。子三:輯業,肇業,拓業。女一,適張」。 「繼配張氏,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五月初三亥時生,嘉慶四年己未正月初二戌時沒,葬二都六區馬鞍山鳳形山,壬向」。
培蘅三子世揆——「字宗一,清雍正九年辛亥九月初九巳時生,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九月十六酉時沒,原葬八都,改葬竹田梁家灣,祔母周氏冢右,未向,豎碑」。 「配童氏,清雍正七年己酉十二月十七午時生,嘉慶十九年甲戌三月三十未時沒,葬八都八區下元塘盧家屋場上手中觜,巽向。子四:浤業,成業,垣業,輔業。女一,適登仕郎何懷禹」。
培茂次子世安——「字靜夫,清雍正十年壬子十二月二十五子時生,乾隆十六年辛未正月二十三亥時沒,葬七都五區陳家沖,祔母冢,居中(母居左,兄松溪居右),同向」。 「配張氏,湘鄉監生匡珍之女,清雍正九年辛亥七月十四辰時生,乾隆六十年乙卯二月初五申時沒,葬二都一區謝田沖,酉向。子一:建業」。
培萬次子世璞——「字輝石,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月初十寅時生,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五月二十一酉時沒,葬與妻合冢,居左,乙向」。 「配李氏,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二十二未時生,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九月初十酉時沒,葬二都三區鄧塘沖,乙向。子三:青業,廣業,受業。女二:適戴,適黎」。
培苾長子世仕——「字品超,清雍正十年壬子七月十二午時生,嘉慶十七年壬申四月初一丑時沒,葬九都十區張家沖屋上手嶞尾,丑向」。 「配戴氏,清雍正十三年乙卯正月初一辰時生,嘉慶十年乙丑十二月初九丑時沒,葬張家沖,合夫冢,同向。子三:亮業,軒業,貢業。女一,適林」。
培苾四子世偉——「字冠英,清乾隆七年壬戌四月十三戌時生,道光九年己丑正月十二戌時沒,葬九都十區黎家沖老屋上手後山,午向」。 「配薛氏,清乾隆九年甲子正月初六子時生,道光十一年辛卯九月初十辰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三:梧業,群業,仲業。女一,適張」。
培芝長子世守——「字遐齡,清雍正十一年癸丑五月二十六未時生,嘉慶二十年乙亥二月十五巳時沒,葬八都六區羅江衝上手園內」。 「元配姜氏,生沒闕,葬九都十區野鴨塘,向闕」。 「繼配彭氏,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二十一辰時生,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六月初三未時沒,葬合夫冢右,丁向。子三:業純,業魁,業勝。女一,適喻」。 「三配何氏,清乾隆十一年丙寅八月初十午時生,嘉慶二十五年庚辰三月二十五戌時沒,葬九都十區銀側沖,申向。子二:業舉,業膏」。
培芝次子世宦——「字民望,清乾隆五年庚申十月十一丑時生,嘉慶三年戊午七月十二未時沒,葬八都六區小伊山,祔父冢左,巽向」。 「配喻氏,清乾隆六年辛酉十一月二十七寅時生,嘉慶十三年戊辰九月十二午時沒,葬九都十區石煙沖住宅上手山燕窩形,艮向。子三:業翠,業鉅,業茂。女一,適胡」。
培芝三子世憲——「字明烈,原字民烈,清乾隆七年壬戌十二月十五丑時生,嘉慶八年癸亥六月初十巳時沒,葬九都十區黃荊塘尾,子向」。「度式金玉,品礪圭璋,課子弟則甚嚴明,謀室家不忘勤儉,至於待人處世,尤極慈善公平」。 「配文氏,清乾隆八年癸亥閏四月二十一辰時生,嘉慶二十四年己卯八月初七戌時沒,葬合夫冢左,同向。子四:業皋,業鴻,業虬,業峻。女一,適劉」。
培芝四子世宇——「字萬再,原字萬載,清乾隆十一年丙寅十月二十九卯時生,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八月十九卯時沒,葬九都十區煙竹塘屋對岸,子向」。 「配賀氏,府學附生燮俟之女,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十月十三申時生,道光五年乙酉七月二十一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一:業繼。女三:適賀,適喻,適賀」。
培芝五子世凝——「字鳳翱,清乾隆十五年庚午七月二十二午時生,乾隆六十年乙卯正月初三巳時沒,葬九都十區種山坡,辛向」。 「配劉氏,清乾隆十五年庚午八月初五戌時生,嘉慶十八年癸酉二月二十二亥時沒,葬九都十區毛坪觜,申向。子二:業統,業序。女三:適喻,適聶,適喻」。
培照長子世法——「字金庭,原字金定,清乾隆七年壬戌正月二十五辰時生,嘉慶二十一年丙子正月初六巳時沒,葬黃藤沖碟子塘煙包山祖墳山內,未向」。 「配張氏,清乾隆十一年丙寅十月二十六辰時生,嘉慶十七年壬申九月二十一子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三:甸業,溈業,怡業。女二:適周,適胡」。
培照次子世源——「字仁武,候選從九,敕授登仕郎,晉贈振威將軍,清乾隆十七年壬申九月十一亥時生,道光十七年丁酉五月初三丑時沒,葬二都十區汪家灘栗山塘老屋上手,乙向」。 「配戴氏,誥贈一品夫人,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十一月二十四日戌時生,道光二十五年乙巳二月初七日丑時沒,葬二都十區企石崗童家老屋上手。子五:槐業,佩業,國業,遙業,望業。女一,適周」。
培照四子世濱——「字宗山,清乾隆三十年乙酉正月二十子時生,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十一月十八子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碟子塘祖墳山側,未向」。「元配陳氏,清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六月三十戌時生,乾隆五十五年庚戌三月十八巳時沒,原葬小塘沖屋下手,改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碟子塘祖墳山內,午向。子一:業虞」。 「繼配葉氏,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月二十七辰時生,咸豐二年壬子五月二十三辰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合夫冢,同向。子五:業漢,業清,業潮,業渚,業建。女一,適胡」。
十一世
編輯濬英公支以韶公玄孫
世第五子明業——「字作哲,清乾隆十四年己巳六月十一戌時生,嘉慶十八年癸酉五月二十三午時沒,葬十都五區田家沖蛇形山祖父墳山內,丙向」。「配唐氏,清乾隆十一年丙寅正月初二辰時生,道光十五年乙未三月十五吉時沒,葬祔夫冢,居右,同向。子三:忠讓,忠誠,忠試(誠出撫任業)」。
世符次子瓊業——「字日新,清乾隆十七年壬申九月二十九辰時生,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七月二十六寅時沒,葬五都一區石嶺塘老屋後,艮向」。 「配王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月初八亥時生,道光二年壬午三月二十八寅時沒,葬五都一區南塘沖油梓塘右側,左母墳弟墳童墳,一匡四冢,癸向。子三:忠詳,忠訓,忠藩。女一,適周」。
世儒三子兌業——「字澤咸,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八月十三寅時生,道光八年戊子十二月二十午時沒,葬湘鄉十三都蛟湖區張關山,同治年改葬二都八區獅形山,碑載叔祖母趙氏墓下,丙向,內窖石志」。 「配李氏,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三月初四戌時生,咸豐九年己未十一月十九申時沒,葬湘鄉張關山,改葬獅形山,夫婦合冢,同向。子一:忠長。女三:適李,適湯,適段」。
世銘三子滄業——「字大海,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閏五月二十五亥時生,道光十四年甲午六月十一亥時沒,原葬善化六都劉家田,道光十五年改葬寧鄉二都八區獅形山,巳向,豎碑」。 「配黃氏,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五月二十九卯時生,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十月二十三巳時沒,葬善化六都南字百二十九區大塘沖,坐右,甲向。子五:忠曜,忠群,忠萼,忠貞,忠宣。女一,適黃」。
世銘四子浩業——「字沛蒼,冊名業章,縣學附生,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八月十七丑時生,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四月二十一巳時沒,葬南沖塘侄屋後,庚向,坐右」。 「配李氏,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九月初三寅時生,道光十九年己亥九月初三子時沒,葬祔夫冢右,同向。子六:忠極,忠特,忠顯,忠順,忠懿,忠作。女一,適李」。
世鉉三子洛業——「字九鼎,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九月初三寅時生,咸豐元年辛亥二月十二寅時沒,葬善化六都桂枝塘鳳形山,巽向」。 「配張氏,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十月二十一午時生,道光八年戊子三月初十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豎碑。子五:忠傳,忠照,忠茂,忠存,忠興。女一,適謝」。
世鑒長子澍業——「字作霖,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八月十四卯時生,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九月初二卯時沒,葬善化六都新字區青山橋鐵爐塘土地後,祔母朱氏墳下」。 「配張氏,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二月初九辰時生,嘉慶十一年丙寅八月二十一辰時沒,原葬祔姑冢左,後改葬善化六都泉字區泉山桂枝塘尾上鳳形山。子三:忠輪,忠俸,忠幹(出撫熊以德)。女一,適劉」。
世鑒次子淐業——「字淑清,例贈修職郎,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二月初七亥時生,咸豐十年庚申十二月十四午時沒,葬祔父金園公墓下,坤向」。 「配黃氏,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九月十八辰時生,道光三十年庚戌三月初四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四:忠棟,忠楷,忠檉,忠材。女一,適唐」。
世鏜四子湘業——「字南洲,貤贈武略騎尉,清乾隆五十年乙巳八月二十九申時生,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三月二十七酉時沒,葬善化六都瓦字百二十三區螺頭山上首茅圍,辛向」。 「配文氏,貤贈安人,清乾隆六十年乙卯十二月初三子時生,道光二十年庚子六月十六亥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四:忠懋,忠棠,忠枟,忠桑。女四:適胡,適馬,適黎,適齊」。
世鐸三子浤業——「字一清,清乾隆四十年乙未正月初三巳時生,道光元年辛巳六月初九巳時沒,原葬鳳形山,咸豐六年改葬二都八區獅子山,豎碑」。 「配彭氏,清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二月二十三辰時生,道光十九年己亥九月初三子時沒,葬青山橋鐵爐塘屋後左園外,丁向,豎碑。子七:忠桂,忠松,忠楀,忠槐,忠棖,忠集,忠樹。女一,適李」。
世鐸四子潛業——「字用乾,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九月初四未時生,道光十一年辛卯五月初五亥時沒,葬安化關王橋栗子沖公山內,壬向,豎碑」。
「元配胡氏,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八月初九未時生,沒闕,葬青山橋鐵爐塘屋後,與渚業之妻張氏共匡各冢,同向」。 「繼配王氏,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閏三月十三巳時生,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正月二十三申時沒,葬善化六都泉字百三十八區泉山毛栗塘尾上生父王行五墓左,丁向。子一:忠朴。女一,適王」。
世躍長子棟業——「字盛材,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七月三十日辰時生,嘉慶十六年辛未九月二十二日酉時沒,葬二都八區大龜坑虎形山,巳向」。 「配李氏,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十二月二十一酉時生,道光十一年辛卯五月初四未時沒,葬二都八區虎形山祖墓下,巳向。子二:忠授,忠思」。
濬英公支以暐公玄孫
世駿長子輔業——「字恆迪,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九月初十辰時生,嘉慶十七年壬申十二月初五卯時沒,葬水竹坡青侖山,癸向」。 「配朱氏,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六月十四未時生,嘉慶六年辛酉正月十八午時沒,葬青侖山,壬向。子三:忠義,忠禮,忠智」。
世能長子康業——「字永安,清乾隆三十年乙酉五月二十辰時生,道光四年甲申閏七月初九亥時沒,葬祔父冢右,癸向」。 「配歐陽氏,清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六月初八辰時生,嘉慶四年己未三月十四戌時沒,葬烏龜塘水竹坡右側窩,癸向。子一:忠國。女一,適益陽陳在位」。
世烈長子肄業——「字廣習,號南書,清乾隆三十年乙酉七月初四巳時生,道光二十一年辛丑閏三月初十酉時沒,葬二都十區茂溪塘尾上山,乙向」。 「配胡氏,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六月二十二亥時生,嘉慶十七年壬申九月十五午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青侖山右,巳向。子三:忠一,忠恕,忠濟。女一,適胡」。
世烈三子燿業——「字錫光,監生,例贈武略騎尉,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八月十七午時生,咸豐四年甲寅十二月初二寅時沒,葬水竹坡,祔叔父銘鼎冢左,癸向,豎碑」。「處世公平,持身磊落,尤疏財仗義,睦族和鄰,凡修葺橋樑道路,無不樂為之」。 「配魏氏,例贈安人,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十月初八巳時生,咸豐十一年辛酉九月初八卯時沒,葬二都六區烏龜塘莊屋上手,乾向,豎碑。子五:忠清,忠江,忠鴻,忠源,忠澤(殤)。女二,俱殤」。
世烈四子瑞業——「字麟書,號濟川,例贈昭武都尉,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五月十二寅時生,道光三十年庚戌三月十三寅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青侖山,子向,豎碑」。 「配吳氏,例贈恭人,清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九月二十八辰時生,道光三十年庚戌十二月十五辰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共碑。子六:忠道,忠達,忠述,忠運,忠遴,忠遂。女一,適謝」。
世勛長子夔業——「字舜臣,號樂亭,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九月十九辰時生,同治元年壬戌七月十八午時沒,葬與妻合冢,居左,同向,志碑」。 「配宋氏,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二月初八子時生,道光十六年丙申五月二十二亥時沒,葬三都二區宿鳧沖獅形山,子向,與夫另志,共碑。子六:忠倬,忠儒,忠依,忠任,忠佐,忠傑(儒、任殤)。女一,適胡」。
世勛次子藻業——「字泮林,號采亭,清乾隆六十年乙卯三月十三亥時生,同治十二年癸酉十一月二十三卯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青侖觜乳頭,子向,豎碑,窖志」。「詩書處世,忠厚傳家,見義勇為,無稍退縮」。 「配朱氏,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十月十一未時生,光緒二年丙子八月十七巳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右側軟坳上,丑向,豎碑。子四:忠相,忠杞,忠柄,忠櫺。女三:長、季殤,次適太學生李培崇」。
潭英公支以智公玄孫
世秀四子恆業——「字明顯,清乾隆十八年癸酉三月初一卯時生,嘉慶十三年戊辰九月十二亥時沒,葬祔父母冢,巳向」。 「配周氏,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四月二十亥時生,嘉慶二十年乙亥十二月十六巳時沒,葬阿公嶞右邊,巳向。子一:忠犖。女二:適喻,適吳」。
世秀六子興業——「字經掄,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四月二十六卯時生,嘉慶二十三年戊寅正月十一亥時沒,葬二都三區楊家沖墓墳嶞進山右,巳向」。 「配李氏,清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十二月二十二辰時生,沒闕,原葬湘鄉十四都板壁區黃泥嶞屋後山,改葬二都三區蘭華沖山內。子一:忠輝。女一,適某」。
世清之子大業——「字富有,例贈武功將軍,清乾隆七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三辰時生,嘉慶二十年乙亥六月十九午時沒,葬與妻合冢,巽向」。 「元配胡氏,例贈夫人,清乾隆七年壬戌十一月二十二辰時生,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七月二十一巳時沒,葬二都三區楊柳塘,乾向。子一:忠廷」。 「繼配唐氏,例贈夫人,清乾隆十七年壬申七月初二辰時生,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五月初二亥時沒,葬七都十區賀家壩叉子塘中觜,與夫舅母李氏合冢,坐右,癸向。子四:忠秀,忠煥,忠臣,忠蕙。女一,適賀」。
世榮三子繼業——「字熙仲,清乾隆十五年庚午九月十四巳時生,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二月二十四亥時沒,葬二都三區福德沖,午向」。 「配張氏,清乾隆十五年庚午五月二十六寅時生,道光十年庚寅八月三十未時沒,葬二都八區湴塘下大嶞山側,坤向,豎碑。子一:忠環」。
世周之子新業——「字盛德,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六月初五未時生,嘉慶十六年辛未八月初七戌時沒,葬二都五區峽山,祔母冢左,癸向,豎碑」。 「元配羅氏,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二月二十三卯時生,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四月三十子時沒,葬二都五區峽山新屋山內,後改與次男渭川合冢,同向,豎碑。子二:忠謹,忠濱。女一,適黃」。 「繼配王氏,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一月初一亥時生,咸豐元年辛亥正月初八酉時沒,葬祔夫冢左,同向。子六:忠翔,忠洛,忠貴,忠辟,忠樺,忠瑜(洛、貴殤)」。
世羲之子進業——「字德彰,號日休,監生,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七月初二戌時生,嘉慶十八年癸酉十一月初四申時沒,葬二都四區白馬灘白泥塘山左,丑向」。 「元配張氏,誥授奉直大夫光鑒之女,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十二月初十酉時生,嘉慶元年丙辰九月二十五午時沒,葬二都四區窯里老株塘下手山,酉向。子四:忠瑞,忠璧,忠琥,忠贊。女三:適黃,適張,適候補直隸分州張文祥」。 「繼配塗氏,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九月初五戌時生,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八月初一丑時沒,葬七都二區造鐵坑上石塘側住屋後,戌向」。
世焜長子敬業——「字合一,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九月二十寅時生,嘉慶二十三年戊寅二月二十六酉時沒,葬與妻合冢,甲向」。 「配汪氏,監生光定之女,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二月三十寅時生,嘉慶十年乙丑十一月十六酉時沒,葬五都四區界皮山,癸向。子一:忠極」。
世焜四子程業——「字鵬萬,監生,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五月初六亥時生,沒闕,葬二都十區茂溪塘,向闕」。 「配成氏,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三月二十未時生,嘉慶十四年己巳十一月十八卯時沒,葬荷葉塘住屋上手。子一:忠全」。
世火章次子立業——「字卓爾,號錫齡,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十一月初六亥時生,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九月初八戌時沒,葬善化河西六都高字區雲蓋葛麻沖,寅向,窖志,豎碑」。 「元配蕭氏,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九月初四巳時生,嘉慶十年乙丑六月十三辰時沒,葬五都十二區歐家坪祖山。子二,俱殤」。 「繼配朱氏,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十二月三十卯時生,咸豐六年丙辰五月二十二戌時沒,葬省垣南門外社壇嶺,亥向。子二:忠亮,忠詔。女一,適蔣」。
世燝三子森業——「字萃林,號竹亭,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正月十九卯時生,道光十六年丙申七月二十七亥時沒,葬五都十二區歐家坪祖山,辰向」。「配袁氏,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四月二十一亥時生,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七月十三辰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一:忠軒」。
世瑞長子佚業——「字錦文,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二月初八酉時生,道光二十一年辛丑三月十八丑時沒,葬二都三區南華山祖山內,巳向」。 「配周氏,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十二月十一卯時生,道光六年丙戌十月二十三巳時沒,葬二都三區石壁屋場下首,祔伯母宋氏冢,坤向。子四:忠福,忠祿,忠壽,忠喜」。
世熙長子虞業——「字歷山,號情田,清乾隆十二年丁卯五月十三亥時生,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九月十五巳時沒,原葬七都灰湯觜,改葬二都二區西塘尾蓮花山,酉向」。 「配宋氏,清乾隆十三年戊辰十月十三未時生,嘉慶二十一年丙子三月二十四巳時沒,葬合夫冢右,同向。子二:忠灒,忠貢。女四:長適邑庠生袁紳,次殤,三適胡,四適張」。
潭英公支以成公玄孫
世璨長子元業——「字仕超,清雍正七年己酉十一月十三亥時生,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十二月二十四巳時沒,葬三都一區茅田沖塘灣住屋上手戴家塘右側,丙向,豎碑」。 「配張氏,清雍正九年辛亥十月初八辰時生,嘉慶十年乙丑十一月二十三亥時沒,葬合夫冢右,丙向,共碑。子三:忠勝,忠舉,忠用。女二:適劉,適喻」。
世任次子廷業——「字次武,清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十月十八酉時生,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七月二十六巳時沒,葬箭樓灣,祔培藩公冢左,巽向」。 「配唐氏,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六月三十辰時生,嘉慶元年丙辰七月二十八酉時沒,葬湘鄉十四都大湖區象鼻觜,巽向,豎碑。子二:忠道,忠晏。女一,適周」。
世任三子奐業——「原名煥,字永新,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四月初二寅時生,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九月二十一亥時沒,葬象鼻觜,巽向」。 「元配王氏,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十二月二十七戌時生,道光四年甲申十月初一寅時沒,葬湘鄉十四都大湖區象鼻觜侖西鋪後,午向」。 「繼配李氏,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四月初一戌時生,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十月十三丑時沒,葬湘鄉十四都象鼻觜,祔父塋右,巽向。子一:忠澤。女三:適張,適羅,適張」。
世海長子萬業——「字青遠,清乾隆十六年辛未閏五月初九寅時生,嘉慶七年壬戌二月二十二卯時沒,葬湘鄉十四都象鼻觜,巽向」 「配李氏,清乾隆十四年己巳十月二十三辰時生,道光十一年辛卯十一月二十四巳時沒,葬湘鄉十四都象鼻觜,向闕。子四:忠福,忠祿,忠壽,忠喜。女一,適劉」。
世奇四子達業——「字明友,號書升,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三月二十四寅時生,道光六年丙戌十一月十二戌時沒,葬三都四區草子坳大乾塘尾右側,癸向,豎碑」。 「配黃氏,清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四月初三申時生,嘉慶四年己未五月初九午時沒,葬三都四區龍溝里進衝上手右邊侖側,卯向,豎碑。子三:忠朝,忠廷,忠嵩」。
世景長子定業——「字東重,清雍正十一年癸丑八月初七巳時生,嘉慶十八年癸酉九月二十三寅時沒,葬祔父冢右,申向」。 「配張氏,清乾隆五年庚申七月十七巳時生,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二月初五子時沒,葬七都六區石腳盆五畝沖老屋上手,建墓,豎碑,辛向。子五:忠遠,忠如,忠加,忠知,忠和」。
世章長子輯業——「字瑞五,清乾隆九年甲子二月二十四辰時生,嘉慶六年辛酉十二月二十八子時沒,原葬二都六區馬鞍山鳳形山,亥向,同治十三年改葬本區清朗沖(窯塘)進沖左側,庚向」。 「配邱氏,清乾隆七年壬戌三月十三辰時生,嘉慶七年壬戌正月十一巳時沒,原葬合夫冢,後與夫同改葬,合冢同向。子五:忠益,忠槐,忠溥,忠朗,忠晉」。
世章三子拓業——「字光榜,清乾隆十五年庚午五月十九未時生,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六月初二酉時沒,葬與妻合冢,居右,申向」。 「配張氏,清乾隆十五年庚午九月初六戌時生,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五月十三寅時沒,葬二都三區大塘灣,申向。子三:忠隆,忠恪,忠直。女一,適張」。
世揆次子成業——「字有能,清乾隆十八年癸酉十二月初十子時生,道光十八年戊戌十二月初二寅時沒,葬二都六區石牛口珠砂塘上手牛眠灣,丙向」。 「元配張氏,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二十六戌時生,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十一月十三午時沒,葬二都六區馬鞍山湴塘側騎侖中觜,亥向,建墓,窖志,豎碑。子三:忠順,忠智,忠名。女三:長適胡象春,次適何竹廷,三適陶南唐」。 「繼配吳氏,清乾隆十五年庚午正月十三丑時生,道光九年己丑六月初一午時沒,葬六都八區楓山沖,與季弟張明川合冢,艮向。子一殤」。
世安之子建業——「字南有,清乾隆十六年辛未正月二十八巳時生,嘉慶六年辛酉二月初一子時沒,葬與妻合冢,居右,同向」。 「配黎氏,清乾隆十六年辛未二月十六辰時生,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正月十九申時沒,葬二都一區謝田沖,向闕。子六:忠銑,忠鉉,忠鏞,忠錦,忠鎮,忠明」。
世璞三子受業——「字虛谷,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六月十二申時生,道光七年丁亥十一月初三辰時沒,葬鄧塘沖輝石公墓左,乙向」。 「元配王氏,清乾隆十年乙丑十一月二十三未時生,乾隆三十五年庚寅閏五月二十六巳時沒,葬二都三區鄧塘沖中觜,向闕。子一:忠輔」。 「繼配朱氏,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八月二十三子時生,道光十九年己亥二月十四巳時沒,葬湘鄉十四都金石區黃金灣住屋上手山,巳向。子二:忠鼎,忠述。女四:長適監生黃果勝,次殤,三適縣學附生吳芳甲,四適周」。
世仕長子亮業——「字明瑞,清乾隆十八年癸酉六月二十六午時生,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三月二十四戌時沒,葬九都十區張家沖屋上手中觜,酉向」。 「配何氏,清乾隆二十年乙亥二月二十三戌時生,道光八年戊子正月初三巳時沒,葬九都十區蔡家沖(白石沖)。子四:忠章,忠范,忠烈,忠勝」。
世偉長子梧業——「字鳳林,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二月二十五亥時生,道光十九年己亥八月十一子時沒,葬八都五區侖頂山楊柳井中觜上排,乙向」。「配薛氏,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八月十二酉時生,道光十六年丙申七月初二亥時沒,葬合夫冢左,卯向。子三:忠弼,忠佳,忠俸。女一,適戴」。
世偉三子仲業——「字星輝,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八寅時生,同治四年乙丑十二月二十九巳時沒,葬祔父墳禁內,坐右,另冢,丁向,豎碑」。 「配文氏,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六月初二丑時生,道光十九年己亥二月初二辰時沒,葬九都十區黎家沖塘尾右側,巽向。子三:忠秀,忠蕙,忠選。女一,適蔡」。
世守長子業純——「字時熙,號亦齋,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九月二十七酉時生,道光二十年庚子十一月二十一亥時沒,葬祔父墳下排,坤向」。 「配王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四月初一亥時生,道光十四年甲午十一月初一戌時沒,葬合夫冢左,未向。子三:忠行,忠普,忠作。女二:適彭,適張」。
世守次子業魁——「字鬥文,號尚珍,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二月十四辰時生,嘉慶二十二年丁丑八月二十四酉時沒,葬九都十區卯家沖屋對岸中觜,戌向」。 「配張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二月初九辰時生,道光十二年壬辰十一月十三卯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二:忠友,忠敏」。
世守三子業勝——「字孔昭,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一月初十辰時生,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四月十一卯時沒,葬合兄業純冢,同向」。 「配陳氏,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二十三酉時生,道光三年癸未十月初八戌時沒,葬九都十區卯家沖屋對岸園內,坐勢左,子向。子四:忠表,忠嶠,忠良,忠奉」。
世宦長子業翠——「字麟書,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八月二十五巳時生,道光四年甲申十月初八寅時沒,葬八都六區小伊山住宅上手坡中,午向」。 「配喻氏,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正月十四亥時生,咸豐二年壬子正月十三亥時沒,葬八都六區小伊山住宅上手石塘衝進沖右虎形山,未向。子三:忠思,忠懋,忠意。女二:適喻,適劉」。
世宦次子業鉅——「字賢書,清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十二月十六寅時生,道光十七年丁酉正月初三亥時沒,葬八都六區小伊山,巳向」。 「配羅氏,清乾隆三十年乙酉二月初十酉時生,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八月初五亥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三:忠惠,忠恩,忠忍。女一,適徐」。
世宦三子業茂——「字經書,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正月初八亥時生,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九月二十七寅時沒,葬祔母冢,居中,同向」。 「配戴氏,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一月初八申時生,咸豐九年己未七月初三申時沒,葬合夫冢右,同向。子一:忠信。女一,適戴」。
世憲長子業皋——「字鶴鳴,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二月初十午時生,嘉慶十三年戊辰八月初十寅時沒,葬九都十區小伊山住宅下手中觜,巽向」。 「配陳氏,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二十六寅時生,道光十三年癸巳二月十六未時沒,葬九都十區小伊山住宅下手中觜,坤向。子一:忠祥。女一,適喻」。
世憲次子業鴻——「字遇文,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九月二十一辰時生,道光十五年乙未四月二十六巳時沒,葬九都十區烈馬山鉗窩,坐左,午向」。 「配喻氏,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六月二十三亥時生,道光四年甲申九月初七卯時沒,葬合夫冢右,同向。子二:忠端,忠瑞。女二:適喻,適黎」。
世憲三子業虬——「字松青,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十一月二十辰時生,道光十一年辛卯八月十七寅時沒,葬九都十區六畝沖屋下手鉗窩,甲向」。「孝友無虧,讀耕啟後,不蘊利,不倦勤,里黨群欽承弗置焉」。 「配文氏,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六月二十二亥時生,道光十二年壬辰三月十一未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五:忠順,忠顯,忠碩,忠灝,忠頎。女一,適劉」。
世憲四子業峻——「字隆音,原字綸,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二月十五午時生,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十一月二十九巳時沒,葬九都十區小伊山住宅上手園內,一匡三棺,居中,乙向」。 「元配劉氏,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五月十七亥時生,嘉慶七年壬戌九月初七辰時沒,葬九都十區正沖屋下手鉗窩,丑向。子一:忠恕。女一,適喻」。 『繼配張氏,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正月初六戌時生,嘉慶十三年戊辰九月初九辰時沒,葬合劉氏冢左,同向。女一,適文」。 「三配文氏,清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正月十二戌時生,咸豐四年甲寅四月初二巳時沒,葬八都六區高葉塘尾,改葬九都十區正沖屋下手鉗窩上排,坐左,丑向。子三:忠創,忠廉,忠勉。女一,適譚」。
世宇之子業繼——「字勝傳,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四月二十二酉時生,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三月初三子時沒,葬八都十一區石塘衝進沖右邊屋後,丑向」。 「元配謝氏,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八月二十一申時生,乾隆六十年乙卯七月初九午時沒,葬煙竹塘屋對岸翁姑墳下排,一匡四棺,居左,癸向。女一,適羅」。 「繼配劉氏,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七辰時生,嘉慶九年甲子五月二十四寅時沒,葬合謝氏冢右,同向。女二:長適太學生喻維賢,次適胡」。 「三配王氏,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三月初三酉時生,嘉慶二十年乙亥十二月十八未時沒,葬合劉氏冢,同向」。 「四配顏氏,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七月十二寅時生,嘉慶二十四年己卯八月初六巳時沒,葬合王氏冢,同向。子一:忠佑。女一,適從九職戴華冕」。 「五配何氏,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正月十一丑時生,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十二月初一亥時沒,葬合夫冢左,同向。子一:忠賜」。
世凝次子業序——「字經元,例贈武翼都尉,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十一月十六戌時生,道光十年庚寅五月十四巳時沒,葬九都十區毛坪觜,與母劉及子忠貴合冢,居中,同向」。 「配喻氏,例贈淑人,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正月初九未時生,咸豐元年辛亥七月初九亥時沒,葬九都十區鄉村邱家灣屋上手楓樹塘大園嶞尾,坐左側,子向。子六:忠耀,忠池,忠富,忠貴,忠勇,忠浩。女三:適戴,適陳,適從九職蔡裕榮」。
潭英公支以旭公玄孫
世法長子甸業——「字公任,號九皋,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五月十八未時生,道光十一年辛卯四月二十六巳時沒,葬與妻合冢,居左,同向」。 「配劉氏,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二十四巳時生,嘉慶五年庚申十二月二十午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碟子塘祖墳山內,未向。子一:忠主。女一,適馮」。
世法次子溈業——「字德新,號萬仙,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正月二十酉時生,咸豐十年庚申四月初七戌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碟子塘煙包山祖墳山內,坤向」。 「配黃氏,清乾隆五十年乙巳四月十二子時生,咸豐七年丁巳六月十五寅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碟子塘煙包山祖墳山內,丙向。子六:忠威,忠守,忠郡,忠相,忠韓,忠晏」。
世源長子槐業——「字渭山,例贈振威將軍,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十月初二午時生,道光元年辛巳六月十九寅時沒,原葬二都十區虎形山,改葬本區黃藤沖碟子塘煙包山祖山內,丙向」。 「配尹氏,例贈一品夫人,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二月初七戌時生,咸豐三年癸丑二月初九辰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碟子塘煙包山,丁向。子四:忠昭,忠輔,忠嵩,忠朝。女二:適劉,適周」。
世源次子佩業——「字任軒,例贈武顯將軍,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十月十三午時生,道光十五年乙未五月初二戌時沒,葬二都十區汪家灘栗山塘住屋上首荒新塘衝進沖右側山內,乙向」。 「配李氏,例贈夫人,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八月初八亥時生,咸豐八年戊午二月初一申時沒,葬二都十區汪家灘栗山塘住屋下手橫屋後山,乙向。子七:忠准,忠霞,忠林,忠隆,忠輝,忠覲,忠芳。女一,適郭」。
世源三子國業——「字青軒,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一月十七亥時生,同治九年庚午十月二十二辰時沒,葬與妻合冢,同向」。 「配陳氏,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九月初二辰時生,咸豐七年丁巳四月初三卯時沒,葬二都十區朱家園桂花塘住屋下首虎形山,甲向。子三:忠傑,忠臨,忠葵。女三:適廖,適劉,適周」。
世源四子遙業——「字東軒,清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十二月二十二戌時生,咸豐十年庚申十月二十四亥時沒,葬與元配合冢,辰向」。 「元配彭氏,清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十一月十七申時生,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四月十三未時沒,葬二都十區汪家灘栗山塘住屋上首荒塘衝進沖右側山內,辰向」。 「繼配陳氏,清嘉慶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五卯時生,同治六年丁卯八月十八戌時沒,葬合夫冢右,同向。子二:忠桂,忠富。女一,適胡」。
世源五子望業——「字星軒,例贈武翼都尉,清嘉慶元年丙辰四月十八辰時生,同治元年壬戌三月十七未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碟子塘煙包山,午向」。 「配李氏,例贈淑人,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十月二十九酉時生,光緒五年己卯四月初八巳時沒,葬二都十區江家沖竹山坡內,丑向。子三:忠楚,忠烈,忠虎。女一殤」。
世濱長子業虞——「字永和,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八月二十二申時生,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十月二十九卯時沒,葬黃藤沖碟子塘祖山內,申向」。 「元配潘氏,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五月初十丑時生,嘉慶十三年戊辰三月二十一巳時沒,原葬小塘沖,祔姑冢,後與姑同改葬黃藤沖碟子塘祖墳山內,仍合冢,同向。子一:忠本。女一,適談」。 「繼配柳氏,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十二月二十辰時生,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十月二十九申時沒,葬合夫冢,同向。子四:忠元,忠軒,忠利,忠常。女一殤」。
世濱六子業建——「原名澍,字甘沛,號玉椿,監生,清嘉慶二十年乙亥六月初五酉時生,光緒五年己卯五月初一辰時沒,葬二都十區碼子衝進沖左側屋後,艮向」。 「配郭氏,清嘉慶二十二年丁丑正月二十二卯時生,光緒十二年丙戌十二月二十亥時沒,葬合夫冢,寅向。子二:忠文,忠武」。
[文寬注] 六修譜載通公房業字輩二百六十九人,其中1922年有健在後裔者僅五十二人,今錄入六十六人。
十二世
編輯(忠字輩以下僅列貢獻突出者,其餘見續輯)
濬英公支遹修公玄孫
燿業長子忠清——「字兆升,號春元,儘先拔補千總,敕贈武德騎尉,清嘉慶十年乙丑八月初六戌時生,同治四年乙丑九月十二亥時沒,葬二都六區水竹坡青侖山觜左側,乾向,豎碑」。 「配何氏,從九職楚英長女,敕贈宜人,清嘉慶十二年丁卯十一月初八子時生,沒闕,葬二都八區芰湖茅塘尾叔公塘,向闕。子一:孝論。女四:長適監生談昌櫺,次適王義林,三適談勝隆,四適蕭玉真」。
潭英公支肇修公玄孫
大業三子忠煥——「字文耀,例贈武功將軍,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正月初六亥時生,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十二月初七戌時沒,葬附母塋,同向」。 「配喻氏,例贈夫人,清嘉慶元年丙辰八月十九辰時生,光緒三年丁丑四月初二戌時沒,葬湘鄉十六都板壁區大落坪梨子灘鄧克輝住屋後,酉向。子四:孝德,孝書,孝義,孝宗。女二:適喻,適劉」。
立業次子忠詔——「字正垣,號金門,冊名柄春,縣學附生,清道光二年壬午正月初三辰時生,同治七年戊辰七月內沒,葬省垣南門外社壇嶺,向闕」。「元配夏氏,清道光三年癸未正月十二巳時生,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三月十八辰時沒,葬善化河西六都高字區雲蓋壩上灣莊屋側月形山,向闕。女一殤」。 「繼配張氏,清道光五年乙酉六月二十一辰時生,同治十三年甲戌四月十六未時沒,葬歐家坪祖山內,向闕。女一殤」。
潭英公支鶴修公玄孫
槐業四子忠朝——「字北海,號光明,例贈振威將軍,清嘉慶十年乙丑十二月二十二辰時生,光緒二年丙子正月二十七午時沒,葬煙包山祖山內,坤向」。 「配王氏,例贈一品夫人,清嘉慶十一年丙寅六月十五子時生,光緒十年甲申二月初二申時沒,葬煙包山祖山內,申向。子四:孝照,孝勝,孝深,孝浩。女三:適洪,適譚,適周」。
佩業五子忠輝——「字光遠,號漢廷,例贈武顯將軍,清嘉慶十六年辛未七月初二卯時生,同治十一年壬申八月二十六亥時沒,葬二都十區汪家灘栗山塘住屋上首山,乙向,豎碑」。 「配王氏,例贈夫人,清嘉慶二十二年丁丑二月初十午時生,同治十三年甲戌九月十六戌時沒,葬黃藤沖碟子塘煙包山祖山,坤向。子八:孝友,孝順,孝成,孝椿,孝擇,孝樹,孝村(第五子出撫堂妹周姓)。女一,適廖」。 (子七人中四人未婚。)
十三世
編輯濬英公支培本公玄孫
忠清之子孝論——「字玉山,號詠樓,冊名占魁,郡庠生,藍翎儘先補用守備,例授武德騎尉,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十二月二十三午時生,光緒二十二年丙申十二月二十四亥時沒,葬二都八區芰湖茅塘尾叔公塘,與母共山,同向」。
- 「配李氏,例封宜人,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正月二十六未時生,咸豐十年庚申十月沒,葬三都二區冷水鋪楊家侖,壬向」。
潭英公支培黻公玄孫
忠煥三子孝義——「字寶卿,號笏齋,冊名環瑾,花翎儘先副將,例授武功將軍,清道光十一年辛卯十二月二十九亥時生,沒於戎,葬闕」。
- 「配汪氏,例封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六月初四子時生。子一:敦慶。女二:適鄧,適賀」。(培黻公玄孫四人中,僅孝義有子敦慶,而敦慶未婚。)
潭英公支培照公玄孫
忠朝次子孝勝——「字友和,記名提督,誥授振威將軍,清道光十四年甲午十二月初二巳時生,光緒十四年戊子六月二十五戌時陣亡,葬四川成都府鵝邊縣沙坪場羊子觜大風鎮山內,主入川省忠義祠」。
- 「配鄧氏,例封夫人,清咸豐二年壬子三月十四子時生,改醮」。(孝勝兄弟四人中三人未婚。)
忠輝次子孝順——「字光孚,號得勝,花翎儘先遇缺簡放總鎮,誥授武顯將軍,清道光十八年戊戌九月二十三巳時生,光緒十年甲申八月二十六巳時沒,葬二都十區黃藤沖煙包山祖山內,坤向」。
- 「配龍氏,誥封夫人,清咸豐二年壬子十二月二十七子時生,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八月初五子時沒,葬二都十區畫子沖劉公祠後山,向闕。子四:敦潤,敦翁,敦全,敦福(翁出撫孝澤)」。
忠輝四子孝椿——「字壽軒,號少卿,六品軍功,清咸豐元年辛亥正月十六辰時生,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十月二十寅時沒,葬黃藤沖煙包山內,向闕」。
- 「配鄧氏,清咸豐元年辛亥正月二十五亥時生,光緒三十三年丁未正月二十五寅時沒,葬黃藤沖煙包山內,向闕。子一:敦壽。女三:適陶,適譚,適湯」。
珮公世系
編輯瑛公世系
編輯祠堂祭祀
編輯墓志銘
編輯人物列傳
編輯楊氏著作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舊譜序跋
編輯修譜人名
編輯寧鄉楊氏七修家譜卷十三 舊譜編修人
雍正五年(丁未)一修譜
- 以成允功(通公房潭英子) 旻治一清(安公支琪英子)
- 聖治衛易(安公支珵英子) 鼐治梅作(安公支聖治弟)
- 家修獻廷(守公支楚英孫) 朝修伯莊(安公支瑱英孫)
- 省修伯敬(定公支煥英孫) 啟修開緒(通公房以成子)
- 廷修帝佐(安公支朝修弟) 棟修仲亮(通公房潭英孫)
- 培仁壽山(安公支廷修子) 培英越萬(瑛公房會英曾孫)
- 培義正萬(安公支培仁弟) 太音(治字輩)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二修譜
- 倡修 聿修念祖(安公支旋英孫) 培盛遇隆(宗公支玠英曾孫)
- 世熙際雍(通公房棟修孫) 世達拔群(守公支聚英玄孫)
- 世錱人傑(安公支廷修孫) 世烈繩武(通公房濬英玄孫)
- 嗣業如祖(定公支世里子)
- 纂修 培純粹夫(安公支鼐治孫)
- 編校 培紱端門(安公支鼐治孫) 培采楚芝(安公支鼐治孫)
- 世耀貢三(通公房培根子) 忠傑振廷(守公支家修玄孫)
- 董理 培晏樹松(宗公支球英曾孫) 培連聖錫(宗公支玠英曾孫)
- 培利九河(守公支聚英曾孫) 世瓚楚白(定公支省修孫)
- 洪業禹疇(安公支朝修曾孫) 基業繼志(定公支嗣業弟)
- 浩業天其(安公支朝修曾孫) 忠暉光吉(守公支家修玄孫)
- 行修 培鰲丹桂 培貴景蘧 培鈴錫和 培輔弼朝 培湖振楚
- 世璜玉珮 青業錫震 澤業宅三 拓業光榜 進業德彰
- 文業首四 蒸業自振 燕業賜予 洸業魁武
道光七年(丁亥)三修譜
- 倡修 世官俊乂(安公支旋英玄孫) 世秀春台(安公支培紱子)
- 世綸經典(旋英玄孫世紳?) 梁業弈山(通公房世躍子?)
- 程業鵬萬(通公房肇修曾孫) 澍業作霖(通公房以韶玄孫)
- 純忠致和(瑛公房培渶曾孫)
- 纂修 濟世漢船(安公支鼐治曾孫)
- 監修 世逵禹平(旋英玄孫世浣禹平?) 肄業南書(通公房世烈子)
- 編校 世貽玉芝 業魁星垣 忠棟峻宇 時孝清庵 業鵬程萬
- 孝齡爾千 孝芬榮庭 孝德冊芳
- 行修 世源仁武 世濟博齋 世任以重 世理赤光 世綱近仁
- 世廷錫光 世進雲五 世矩先明 世琅名貴 世淳金塘
- 世煥柳塘 仲業星輝 宇業建立 浩業天其 浡業爾川
- 業鏡鑑湖 興業振洪 業麓肄院 徽業文質 業述卓材
- 復業小春 宦業鳳高 忠信篤行 忠國章甫 忠洽太和
- 忠楚宇才 忠廣熾昌 忠信必有 忠輔為仁 忠耀朝武
- 忠恕錦道 孝恭初元
同治三年(甲子)四修譜
- 倡修 世驥光里(安公支琮英玄孫) 業元星垣(安公支旋英後裔)
- 敦厚繼知(守公支世照玄孫) 敦讓玉成(守公支世照玄孫)
- 孝松榮光(瑛公房忠江子)
- 董理 業藻泮林(通公房世烈侄) 業莊綠溪(宗公支培連孫)
- 纂修 業鵬芳村(宗公支培鈴孫) 忠詔金門(通公房培根曾孫)
- 編校 業全瑩溪 孝經映春 孝懷榮邦
- 房修 立業正元 忠茂青山 忠廉志立 忠覲茂春 忠顯名聲
- 孝育用賢 孝訓遵典 孝松榮光
- 行修 世性在朝 世度可人 業鵾邦達 業泮樂彩 進業雨亭
- 順業玉田 業典東漢 忠佑申之 忠富榮輝 忠選萬春
- 忠元集成 忠罙東漢 忠授孔傳 忠依立齋 忠柄健堂
- 忠克宜春 忠義彩堂 篤忠芳早 忠岐三泰 忠鯁立溪
- 忠長其祥 忠相甫山 忠轉光國 忠樹道生 忠依據德
- 忠極書五 忠?立成 孝煌柳溪 孝清穎夫 孝張文源
- 孝智雨山 孝慶竹溪 孝學逢旦 孝溥奉鳥伯 孝晉光前
- 孝友榮昌 孝福有敘 孝亮見連 孝桂石佑 孝兌勝財
- 孝則耀先 孝禮甫堂 孝纁春秀 孝縉合友 敦仁德益
- 敦觀紹田 敦泰德先 敦禮已立 景倫秋霖
光緒十六年(庚寅)五修譜
- 倡修 冕倫翰芸(守公支家修八世孫,瑛業玄孫)
- 監修 孝論詠樓(通公房世烈曾孫)
- 董理 孝霖復廷(瑛公房克忠子) 敦鑒松筠(通公房忠茂孫)
- 總輯 業阜勁梧(安公支世驥子) 紀壽峴樵(守公支冕倫子)
- 同輯 孝情紹清(通公房忠長子)
- 編校 忠燮滌凡 孝學逢旦 孝松榮光 敦義碧春 敦甲省吾
- 仔倫谷初
- 協修 業洪組屏 忠達朝俊 孝遵裕光 孝桂石佑 爁倫勛輔
- 紀樹六松
- 房修 業雋柳村 忠枟輔卿 忠柄健堂 忠韓明泰 忠福里中
- 忠榮敷藻 孝傑清和 孝祥正春 孝前揆一 孝麟瑞山
- 孝然京堂 孝虞復元 孝電柳村 孝柏定祥 敦漢果臣
- 敦本瑞吉 敦諴慊生
- 行修 業畦漢堂 建業榮清 忠騰芳谷 訏忠柳橋 忠樹道生
- 忠武德純 忠國立志 忠良子臣 忠仁澤溥 忠價維新
- 恆忠良臣 漢忠芸藻 忠訪應隆 忠希步賢 忠盛桂和
- 忠遇信莊 孝舉之綱 孝菊延壽 孝靄煦春 孝萱柳春
- 孝萼理堂 孝擇紹堂 孝信漢廷 孝通紹知 孝先竟臣
- 孝猷志遠 孝選曙丞 孝鴻金鶴 孝思萬春 孝惟秀堂
- 孝慧百揆 孝義春泉 孝念碩蕃 源孝瑞林 孝智復才
- 敦源雲耀 敦貴名魁 敦海仁德 敦仁立名 敦序友齋
- 敦儒懋齋 敦義懋丞 敦簡文瑞 敦德蘭春 敦澤潤生
- 敦馥柳城 敦作光漢 敦篪韻清 敦菶碧帆 敦清紹銓
- 敦友子昆 敦義壽田 敦煦里才 敦亮萬百 倫鵠翼臣
- 題倫少懷 仁壽 孝祖桂丞 倫明懷奇
民國十一年(壬戌)六修譜
- 主修 敦坤舜琹(安公支廷修七世孫,世鈺玄孫)
- 協修 敦麟楚書(通公房夔業曾孫) 忠訓俊卿(守公支翼業子)
- 孝電柳村(瑛公房克忠子) 敦傑佩珍(通公房忠茂孫)
- 爁倫春浦(守公支家修裔) 貴倫蕢能(安公支朝修裔)
- 敦廉柳元(瑛公房忠淮孫) 敦漢果成(通公房忠濱孫)
- 紀鑅翊虞(守公支瑛業六世孫) 敦盾季生(宗公支世連玄孫)
- 董理 倫欽柳墀(通公房孝禧孫)
- 總纂 紀壽峴樵(守公支瑛業六世孫,冕倫子)
- 協纂 敦楷醒吾(通公房忠頎孫,孝鵬子)
- 倫序嘯泉(安公支朝修八世孫,浩業玄孫)
- 編校 敦佾玉珊(通公房忠勇孫) 敦榮裕生(宗公支璋英後裔)
- 敦恆政安(宗公支業全曾孫) 文藻資乾(守公支瑛業七世孫)
- 文強煦仁(守公支瑛業七世孫)
- 房修 敦錦椿筠 倫瑞壽南 敦芝妙春 敦鉅桂林 敦庸有元
- 倫順紹春 倫渭石盆 敦五渭清 敦坎祿山 敦美杞榮
- 孝句裕雲 文鎮靜山 寅紀柳勛 倫植靜庵 倫艮鑒臣
- 忠亮永照 敦壤桂生 孝政福勝 孝清瑞蓮 孝福有成
- 敦訓煥南 孝門裕勛 孝諴自若 孝後承貴 敦質樸庵
- 孝康彩臨 倫明光耀 敦竟普明 敦典采霖 敦利海成
- 倫祥竹筠
【文寬注】本卷修譜工作人員名字,均錄自六修譜卷首,但括號內註釋系文寬所加。太音、仁壽兩公,六修譜有字無名。四修名單中「行修」二字,原文為「衍修」。個別名字與六修譜世系卷不一致,如開緒、際雍、世耀、培英、九河、世瓚、世璜、榮庭、鑑湖、可人、芳早,世系卷分別寫作開敘、際音、世燿、培渶、九和、世贊、世黃、榮廷、鑒胡、可仁、芳藻。表中「世綸經典」、「世逵禹平」、「業魁星垣」很可能分別是「世紳經典」、「世浣禹平」、「業元星垣」之誤。又,梁業弈山世系不明(通公房達修曾孫梁業字篤材,沒於道光十三年。三房均無字弈山者)。
本作品在其來源國以及其他版權期限是作者逝世後100年或以下的國家與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你必須增加美國公有領域標籤顯示為何這個作品在美國屬於公有領域。 | |
[⧼Wm-license-cc-pd-mark-link⧽ 此作品無已知的著作權限制,亦不受所有相關和鄰接的權利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