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不要仓促编辑
此辅助说明页不属于维基百科的方针或指引,只是用于补充说明或厘清Wikipedia:中立的观点、Wikipedia:关注度和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的内容。 此页只是论述,内容代表编者意见,仅供参考。 必要时请更新此页内容或于讨论页发起讨论。 |
本页简而言之:维基百科鼓励注意平衡和长远观点处理新闻动态。对于进行中或未正式登场的事物,请等待至有足够可靠来源才进行编辑——不要急着把道听途说、网络上的各种臆测或任何非官方消息写进条目中。 |
本页面针对有故事性的作品,及未来预定、或进行中的事物。为了摒除对时事动态、连续刊物或影视作品,随着新消息出现后立即逐一补充的行为所设立。 若有可靠来源满足可供查证则不在此限。用户若遭遇其他维基人依据本页面以仓促编辑为由反对追述内容,请熟阅本指引,确认编辑内容是否可能有不备之处。 |
维基百科指引 |
---|
内容 |
编辑 |
关注度 |
格式 |
态度 |
删除 |
用户 |
另见:方针 |
不要仓促编辑,也称短视(recentism),指未以长远、宏观的角度编写,因为近期的公众关注而膨胀主题的重要性,并可能导致:
- 条目过度承担事件争议记录的包袱。
- 创建价值薄弱、短暂的条目。
- 在共识认清之前,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实混在一起或造成讹传。
短视同时容易造成仓促编辑,疏于检视消息来源、推敲描述方式、或发生编辑战。
如何应对
编辑为短视辩护应该促使编者考虑适当的比例、权衡轻重。材料可能需要被移动、删除或添加。某些条目可能会被提交至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相反地,新条目可能为了平衡而创建。有时当前事件的深入消息更适合加入到维基新闻,可以从这里访问。
过度使用最新材料本身并不意味着内容应该被删除,但众多事件快速且同时推移实际上可能使任何主题难以判断有足够关注度成为永久的百科全书项目。正确的观点有时需要等待事情成熟、裁定、与时间经过。
仓促编辑
编辑对进行中或未正式登场事物的条目进行非常密集且内容零碎的编辑。我们称之为“急躁的编辑”。下述对于仓促编辑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吁请编者自律、对应方式及理由。
维基百科为了创造百科全书,在“可供查证”、“中立的观点”和“不要原创研究”方针之外,设立“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举例不符合百科全书定义的内容。急躁的编辑有可能违反上述原则,此等建立条目的一般性原则,可能会有见解上的差异。
例如在动画、漫画相关条目,将某角色的台词可能出自何种背景,从官方的世界观设定与过去发表的角色设定情报来综合判断以编辑的情况不在少数。此外亦有不仅限于官方资料,甚至将个人网站、同人志等当作情报来源以编辑。
将这类编辑视为对已发表材料的总结并提出立场,或尚未确定事项,而欲删除的编者,和认为“在现时间点为可查证事项而非原创研究”的编者之间,可能因此发生编辑战,结果造成条目受到保护。
在维基百科的系统上及版权的要求下,除了特定修订版本删除的例外之外,修订历史将全部留存。因此随着重复零碎项目的追加、修改、整理,修订历史数量将暴增,不止增加服务器的负担,也对编者造成追溯的困难。
再者,逐次追加内容的行为,经常导致整篇条目成为冗长文章。因而需要考虑在综览整篇条目下编辑出适当的分散资料量。此时为了整理而删除内容的编者,和希望恢复被删除内容的编者,预期将会发生编辑战。
此外在艺人等名人记事条目,电视、广播节目上的言行可能逐一被以人物介绍记载至条目中,这种作法亦经常被争论原创研究与否而导致编辑战。
除了上述事项之外,为了争先编辑而造成疏于推敲文章内容、使用应避免的措辞、不适当的标记语法、过于狭隘的描述、琐碎记述列表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为了避免以上风险,吁请编者对该等列举事项加以自律。
速报内容要有来源
编辑由于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我们亦欢迎您编辑进行中事物的条目。惟请留意这些条目内容很容易因为社会的“定论”尚未形成而陷入原创研究的泥沼。此外,也常有编者只以其直观进行编辑而导致条目内容偏颇,欠缺中立观点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维基百科规定条目内容必须可供查证,且条目内容所参照的资料必须是可靠来源。
因此,当您编辑进行中事物的条目时,请务必注明您所参考的所有来源的出处。若有可靠来源支持,您的编辑并不会被视为仓促编辑,且是维基百科欢迎的贡献。反之,如没有来源支持,纵使内容是事实,您的编辑仍可能被当成仓促编辑而被回退。
如发现进行中事物条目中您不肯定的内容缺乏来源,请将该段内容标上{{subst:fact/auto}}以要求其他编者注明来源以支持该段内容。如其后该段被加上可靠来源,该段内容将会被保留。反之,在一定时间后,该段无参考来源支持的内容将会按可供查证方针的规定被移除。
范围及对象
编辑- 包括未播放、未发售、未上映的节目、书籍、电影;或每周、每个月定期播放、发行的动画、戏剧、书籍、广播节目、电视节目、连载漫画、连载小说等所有媒体在内,未完结的作品。
- 包括未正式公布、未正式投入营运的铁路路线、车站、列车及车辆,并包括前述事物的修建、改建、改装计划。
对象行为
编辑各项的理由参见理由一节。
- (事例a)对未播放/未发售的作品与产品,在发表制作阶段或发售前建立、编辑条目。
- (事例b)将作品角色的资料依照当前发表的小情报进行持续更新的行为。
- (事例c)将官方消息每次正式发表或新事证出现时立即反映的行为。
- (事例c-1)持续地只对每次播放、连载内容补充介绍的行为。
- (事例c-2)泄漏透过提早于正式发售日所购买杂志、书籍中的情报,或从试映会得到的消息。
- (事例c-3)对艺人等曝光率高的在世人物之言行逐一记载。
- (事例d)对后续播放、设定解说后会明朗化的事项,以及正式发表前的情报等未确定内容,加以臆测、推定而阐述。
理由
编辑亦参见例外情形。
- 事例a、事例c-2、事例c-3、事例d容易成为宣传而符合Wikipedia:快速删除的标准。即使并非宣传也很可能不满足可供查证,成为原创研究。但满足可供查证、并非属于宣传的情况则不在此例。
- 事例d的编辑不被维基百科认可(参见Wikipedia:列明来源、Wikipedia:可供查证、Wikipedia:非原创研究等)。
- 事例a、事例b、事例c、事例d经常引发作品、角色名称在未明朗阶段,传递错误信息(违反可供查证、原创研究)。尤其是对外国事物的中文翻译。
- 事例b、事例c为冗长文章的要因。而一定程度汇整后发表会更有效率、方便追溯历史。
- 事例b、事例c-1时而将成为不遵守中立观点的修订。
- 事例c-1、事例c-2,性急的编辑容易引发多余的剧情透露内容及琐碎项目,此外也很难说是根据可靠来源的修订。
- 事例c-3尤其是在综艺节目等,难以判断艺人的言行是否配合节目效果番组(说笑或正经),通常难以满足可供查证原则。
实例
编辑- Angel Beats! - 事例b、事例c-1、事例d。1日内24次修订、10位编者。零碎、臆测、错误信息。
- 天元突破红莲螺岩 - 事例b、事例c-1。1日内23次修订、4位编者。零碎。
- 機動戰士GUNDAM 00 - 1日内46次修订、2位编者。零碎、琐碎。
- 樱花大战系列角色列表 - 1日内22次修订、1位编者。零碎、琐碎。
新闻动态例子:
- 复兴航空235号班机空难 - 3日内500多次修订,超过100位编者。零碎、琐碎、臆测、事件外的旁枝末节、编辑战。
- 2015年高雄监狱挟持事件 - 1日内200多次修订、29位编者。零碎、臆测、错误信息。
适用期间
编辑适用期间和编辑建议如下(要检讨)。
- 自预定将会制作、连载、播放时起,至完成为止。
- 对于长期连载、播放的作品,间隔1~3个月或以上,在故事情节相对明朗之后汇整。
- 公布将作品分成不同篇章、或复数媒体形式发表者,依其时节进行编辑。
对象行为的对应方式
编辑遇到对象行为时可以用下列方法对应(要检讨)。
- 基本
- 关于未发表作品
- 令内容不致沦为宣传,编辑成符合百科全书的条目。倘若修改后成为小小作品、或只剩下宣传叙述,也有可能被快速删除。
- 参考Wikipedia:争论的解决,试着和该编者沟通。
- 留意避免造成编辑战,不要没有依据地删除内容。对于在世人物的“负面批评或隐私资料”,若没有来源或只是“在电视上看到”、“从广播听来的”等的孱弱出处,则不在此限(回退无来源的负面记载不受3RR限制)。
- 新建条目、或将重定向改写的新条目,出现规范对象之行为
- 检讨是否重定向至合适的条目(作品条目等)。
- 其他,各事例的对应方式
提示范文及模板
编辑在用户对话页通知的范文。
可以使用WP:Twinkle工具方便标记模板。
模板标记 | 显示结果(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 ||
---|---|---|---|
{{未完结}} |
| ||
{{In-progress TV show}} |
| ||
{{Current}} |
|||
{{Future}} |
| ||
{{气象事件}} |
|
更多参见Category:新闻动态模板
例外情形
编辑- 非定期或半年以上长期间隔的作品。需要时请在讨论页商讨。
- 各条目讨论页、或各维基专题,若有对新闻情报得出共识,视为例外情形。一般而言建议编者自律(自律而非直接禁止)。
参见
编辑- Wikipedia:列明来源
- Wikipedia:剧透内容
- Wikipedia:勇于更新页面
- Wikipedia:减少对同一条目连续多次提交编辑
- Wikipedia:格式手册/不要模棱两可、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
- Portal:新闻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