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s George?是一個追蹤美國紙幣在地理上流動方向的網站。其受歡迎程度使眾多其他貨幣跟蹤網站紛紛建立(Where's George?仍然是迄今為止最流行的)。同時這個網站還為建立對其它物品——比如書籍——的跟蹤網站提供了靈感。Where's George?已經被至少一份研究報告提及,它為研究美國國內人類遷移提供了一種統計模式。[1]

Where's George?
網站類型
貨幣流通跟蹤
語言英語
持有者Where's George?有限責任公司
創始人Hank Eskin
網址www.wheresgeorge.com
註冊可選
推出時間1998年12月,​25年前​(1998-12
現狀正在運行

截止2012年4月18日,Where's George?共追蹤了206,243,476張紙幣,總計1,111,134,339美元。[2]這些數字都在不斷變化,因為用戶仍在不斷提交新的記錄。

概覽 編輯

網站在1998年12月由漢克·埃斯金建立,他是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萊恩的一個數據庫顧問。[3][4] Where's George?中的「George」指的是喬治·華盛頓,他的頭像出現在1美元紙幣上。除了1美元的鈔票,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的面值也可以被追蹤,但1美元是迄今為止最流行的面額,其次是20美元紙幣[5]

要追蹤一張紙幣,用戶輸入當地的郵政編碼、紙幣序列號,以及任何被追蹤美元面值的年份。美國以外的用戶也可以通過使用唯一的地區編碼加入進來,這些編碼分配給美國加拿大以外的地區。一旦紙幣被註冊,網站會記錄該紙幣相鄰兩次被發現的時間、移動的距離,以及從發現者的一些記錄(稱為「用戶註釋」)。

該網站不跟蹤1963年以前的舊版紙幣。

Where's George?網站的維護費用由廣告、銷售紀念品、用戶支付的附加功能費來提供。[3] 每月支付7美元的用戶可以參加"Where's George?之友"項目, 這些用戶可以訪問不含有廣告的網頁,可以使用普通用戶無法使用的功能, 以及刷新用戶註冊紙幣的相關記錄。[6]埃斯金指出,"Where's George?之友"將是永遠非必須的,並且為網站支付費用也永遠只會是個人的選擇。[6]

編輯

擊指的是一個曾被註冊的鈔票重新錄入網站數據庫。儘管Where's George?並沒有除了記錄紙幣動向以外的目的,但是許多用戶喜歡收集一系列有趣的擊成就,並把它們稱作bingos。[7] 一種普遍受到追捧的bingos系列包括獲得來自全美50州的擊(叫做"50 State Bingo")。另外一種bingo,叫做FRB Bingo,也即用戶得到來自全部12家聯邦儲備銀行的擊.[8]

大多數鈔票沒有收到任何答覆,或者「擊」,但是也有許多鈔票得到了兩次或者更多的擊。擊的命中率大約是11.4%。雙擊和三擊也是常見的,並且四擊和五擊也並非聞所未聞。基本上每天都會有一張鈔票獲得六擊。網站的紀錄由一張被記錄15次的1美元紙幣保持.[9]

為了提升鈔票被記錄的幾率,用戶(叫做"Georgers")有時會在鈔票上寫字或加蓋戳記,以鼓勵鈔票的發現者登陸www.wheresgeorge.com 網站並記錄鈔票的旅行。[3] 進入數據庫,但沒有被標註的紙幣,被稱作為「潛行」(stealths)。

爭議 編輯

該網站不鼓勵美元塗改。[10] 1999年10月,埃斯金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他談到了特勤局沒有以塗改美國鈔票為由調查網絡管理員的原因。他說,「他們有更好的事情要做。他們想抓住偽造數十億美元假幣的造假者。("They've got better things to do. They want to catch counterfeiters counterfeiting billions of dollars.")」[4]

在2000年4月,該網站被美國特勤局調查。這件事告訴埃斯金,在"Where's George?"網站上銷售橡皮圖章會被認為是在美元鈔票上做廣告,而這依照美國法典第18卷 第475章的條款是非法的。[11] 網站的管理員立即停止銷售橡皮圖章,所以網站沒有被取締。[3] 至少一位特勤局發言人指出,儘管不無損鈔票,在在美元紙幣上做標記出於美國法典第18編英語Title 18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 § 第475節上的其它緣由[12]仍是非法的;然而,一名西雅圖的特勤局發言人在2004年接受《西雅圖時報》 採訪時稱:"坦率地說,我們並不想在這種事上花太多功夫。("Quite frankly, we wouldn't spend too much looking into this.")"[3]

Where's George?與Geocaching 編輯

 
被標記的鈔票。

Geocaching是一個使用GPS系統的戶外尋寶遊戲,這個遊戲的流行引發了一些問題。有些藏寶者將Where's George?上註冊過的鈔票作為了寶物,這會人為地抬高那張鈔票擊的次數,同時打亂了網站本來的意圖——追蹤鈔票的自然運動。 Where's George?網站「禁止與朋友、家人或者鈔票經銷商交易或交換鈔票。」[13][14]這條規則建立的目的是鼓勵貨幣的自然流通,並防止眾多違規擊的出現。因此,任何包含"geocache"或者"cache"字樣的鈔票均會被標記為地迷藏寶鈔票(geocache bill)。網站同時還發佈了「十大地迷藏寶鈔票」名單,並且警告如果被geocache網站過多使用,「所有地迷藏寶鈔票均會從網站上移除」。[15]

喬治分 編輯

喬治分是用來排名用戶錄入鈔票數目與擊數的計分方式[3]。公式如下:

 

這個對數公式的意思是,用戶的輸入鈔票數和擊數越多,當有新鈔票輸入和新的擊時,得分越少。這樣,如果用戶已經輸入了許多鈔票,那麼他的分數一次就不會增長太多。喬治分第一的用戶是瓦特斯伯格·加里,他的非官方喬治分為1,671.44分(as of 2011年10月16日的數據),他也是第一個喬治分突破1500大關以及輸入鈔票數量突破100萬大關的人。加里輸入了超過1,922,000張鈔票。[16]

儘管有這樣一個計分系統,但是網站明確表示這並非用於比賽。網站同時還禁止標記鈔票和將它們存入金融機構。[13][17]

社區 編輯

Where's George?通過論壇包含了一個用戶社區。論壇分為許多類,從分區板塊到新手教程。網站的成員同時也會參加美國各地舉辦的聚會。不少這樣的聚會已經成為了每年必辦的活動,同時擁有很大的範圍與規模。[18]

2006年公映的布萊恩·加爾布雷斯拍攝的紀錄片"WheresGeorge.com"提供了一種視角,深入這個還好,這些愛好者,以及他們被稱為聚會("gatherings")的聯歡。時長為27分鐘的彩色DVD記錄了"Georgers"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和漢克·埃斯金(wheresgeorge.com創辦者)的聚會時的多組採訪;同時還講述了網站的信息與統計數據和網站文化。影片由PBS的分支機構WTTW和WSIU播出。[19]

研究中的使用 編輯

雖然Where's George?並未正式承認旅行得最快和最遠的鈔票,但是一些人仍然把它作為接近跟蹤美國貨幣流動的半正式的模式。

通過Where's George顯示的鈔票流動現象被理論物理學家德克·布羅克曼參考使用。他和他的同事在2006年的研究報告中提及了這一現象。報告描述了美國人類遷移的固定法則, 並從這種遷移中總結出一種數學模型,用於研究傳染病的傳播。這篇文章被發表於2006年1月26日出版的《自然》上。[20] 研究人員發現,近五十萬美元的鈔票中有57%在大約9個月的時間裏在美國遷移了30英里到500英里。[21] YouTube的「點子狂歡」主題上有一段布羅克曼的演示短片。[22]最近,"Where's George?"的數據還被用於嘗試預測2009年禽流感的傳播速度與模式。[23]

相關條目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BJS. Web game provides breakthrough in predicting spread of epidemics. Science Blog. 2006-01-25 [200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2. ^ Where's George Website. [201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5). 
  3. ^ 3.0 3.1 3.2 3.3 3.4 3.5 Lacitis, Erik. Where's George? Tracking the travels of paper currency. Local News (The Seattle Times Company). 2004-10-04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7). 
  4. ^ 4.0 4.1 Flaherty, Julie. Making It Easy to Find Where the Money Goes. The New York Times. 1999-10-28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5. ^ Eskin, Hank. Bill Statistics by Denomination. George's Top 10. Where's George? LLC. 2008 [2008-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6. ^ 6.0 6.1 Eskin, Hank. The 'Friends of Where's George?' Program. Tools/Fun. Where's George LLC. 2008 [2008-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7. ^ Main Page - Where's George? Wiki.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8. ^ Encyclop?dia Georgetannica. Slowpoke. 2007 [2007-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9. ^ Eskin, Hank. Top 10 Bills Report - All Denominations. George's Top 10. Where's George? LLC. 2007 [2008-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10. ^ Where's George? ? 2.4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Wheresgeorge.com. [2011-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9). 
  11. ^ § 475. Imitating obligations or securities; advertisements. Cornell Law School. 2006 [2006-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3). 
  12. ^ Moyer, Laura. Following the money. News. The Free Lance-Star Publishing Company. 2004-09-29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13. ^ 13.0 13.1 User Guidelines/Terms of Service/Ru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 4
  14. ^ User Guidelines/Terms of Service/Ru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 1
  15. ^ Eskin, Hank. Rules for using Where's George? with Geocaching. Where's George? 2.2. Where's George? LLC. 2008 [200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5). 
  16. ^ Eskin, Hank. Top Users Report.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9). 1. Wattsburg Gary 1,671.44 1,922,071 339,075 404,596 17.64% 
  17. ^ User Guidelines/Terms of Service/Ru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 7
  18. ^ Eskin, Hank. Unofficial Where's George?/Where's Willy? Gatherings. Where's George?/Where's Willy? Discussion. Wheres George? LLC. 2008 [200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19. ^ Template:Cite DVD
  20. ^ Brockmann, D; L. Hufnagel and T. Geisel. The scaling laws of human travel (PDF). Nature. 2006-01-26, 439 (7075): 462–465 [2006-04-28]. PMID 16437114. doi:10.1038/nature0429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2-02). 
  21. ^ Associated Press. Researchers' plan to track disease: follow 'Where's George' cash trail. Health and medicine (St. Petersburg Times). 2006-01-26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22. ^ Brockmann, Dirk. Money Circulation Science. IdeaFestival 2007. YouTube.com. [2007-10-17]. (原始內容 (Flash)存檔於2019-11-09). 
  23. ^ McNeil, Donald G. Predicting Flu With the Aid of (George) Washington. The New York Times. May 3, 2009 [200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