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降一滅
三降一滅是1967年6月康生提出的文革政治術語,指「前十七年」(1949—1966)的「修正主義」外交路線,即投降帝國主義、投降修正主義、投降反動派,撲滅人民革命。
歷史
編輯1963年,毛澤東在談話中提出,時任中聯部部長王稼祥的外事路線是「三和一少」,即對帝國主義要和,對修正主義要和,對印度和各國反動派要和,對支持民族解放運動要少,跟農業政策的「三自一包」相呼應。毛澤東將當時對「大躍進」的否定概括為「三風」(即「黑暗風」「單幹風」和「翻案風」),又多次說,修正主義就是對外搞 「三和一少」,對內搞「三自一包」。王稼祥的政治生命由此終結。[1]
1967年,康生進一步提出「三降一滅」。與三和一少和三降一滅對應的是「三斗一多」,即對帝國主義要斗,對修正主義要斗,對各國反動派要斗,要多援助民族解放運動。在三斗一多的指示下,1967年北京發生「三砸一燒」,即砸印度、緬甸、印尼的駐華使館和火燒英國駐華代辦處。周恩來出面滅火,反對造反派奪外交部的權,之後事態平息。[2]
1969年,這一術語寫入中共九大政治報告。
1979年,中聯部為王稼祥平反。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三年饥荒时期中国援外百亿 赠几万吨粮食-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www.hybsl.cn. [2023-01-03].
- ^ 毛牧青:1967年发生的“三砸一烧”事件_大公资讯_大公网. news.takungpao.com. [2023-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