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

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簡稱紅五軍團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

簡介

編輯

1931年12月,奉命進攻中央蘇區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原馮玉祥西北軍一部)在江西寧都發動暴動,加入紅軍,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軍團總指揮季振同、政治委員蕭勁光、副總指揮董振堂、參謀長趙博生、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全軍團共17000人,屬紅一方面軍編制。下轄

1932年3月12日,根據中革軍委指示,紅三軍團改轄紅三軍和紅十三軍,不久,又將紅三軍劃歸紅一軍團。1933年6月,中央紅軍進行整編,取消軍一級編制,紅五軍團下轄第十三師、第十四師和第三十四師。此時各級主官為:軍團長董振堂、政治委員朱瑞(後李卓然代)、參謀長鄭如岳(後李屏仁代)、政治部主任劉伯堅、供給部長胡南生

  • 十三師師長陳伯鈞、政治委員謝良
  • 十四師師長程子華(後張宗遜代)、政治委員朱良才
  • 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該師是純閩西紅軍,1933年3月由福建軍區第55、56、57師合編為紅12軍34師,首任師長周子昆兼,政治委員譚震林兼,下轄第100團(團長韓偉、政委范世英)、101團(團長陳樹湘、政委楊一實)、102團(團長呂貫英、政委程翠林)。1934年2月編入紅五軍團。1934年4月,師長由101團團長陳樹湘接任,參謀長為王光道,政治部主任為劉英。

1934年10月10日,紅五軍團開始長征,當時的各級主官為:軍團長董振堂、政治委員李卓然、中央代表陳雲、參謀長陳伯鈞、政治部主任曾日三,下轄兩個師:

在長征期間,紅五軍團主要負責殿後任務,是各部隊中損失最重的一支。紅34師為紅五軍團的後衛師。1934年11月16日軍委縱隊離開道縣, 開始向湘江渡口方向行進,34師被要求留在原地"堅決阻止尾追之敵",以掩護行動緩慢並且走了彎路的第八軍團,同時擔任整個中央紅軍的後衛。命令還特別指示34師:"萬一被敵截斷,返回湖南發展游擊戰爭。"34師在文市鎮以東地區,與追擊的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部激戰持續到12月1日。1934年12月1日,根據軍委電示34師完成阻擊戰,向東突圍,在優勢敵軍重重圍困中最終全軍覆沒。

1934年12月26日黎平會議後,紅八軍團撤銷,全體編入紅五軍團。1935年2月9日遵義會議後,紅五軍團撤銷師一級編制,縮編為三個團。

1935年7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五軍團改稱「紅五軍」,軍長董振堂、代理政治委員曾日三、代理參謀長曹里懷。1935年11月紅一、四方面軍分離後,紅五軍隨紅四方面軍行動,與原屬紅四方面軍的紅三十三軍合編為新的紅五軍,屬紅四方面軍編制,後隨紅四方面軍北上。1936年10月22日,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後,紅五軍隨同四方面軍主力西渡黃河,作為西路軍的一部進軍甘肅,在戰鬥中損失殆盡[1],兩任軍長董振堂孫玉清均死於河西。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人民網. 刘少奇年谱1934年 三十六岁. 人民網. [201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