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坦克坦克分級的一種概稱,該名詞主要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顧名思義,本量級車種是在重型坦克(設計配置以火力、裝甲主導)與輕型坦克(設計思維以機動力、偵查運用為導向)之間的妥協性設計為重點,同時具有大規模量產的潛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成功的坦克也是落於本量級,包括蘇聯的T-34坦克、美國的M4雪曼納粹德國四號坦克;這些坦克的重量介於20至40公噸、主炮口徑以45-85毫米皆具。

四號坦克H型

在主戰坦克名詞於1960年代出現之前,M48巴頓T-54/55系列主戰坦克這類在1950年代誕生,總重量超過50噸級的產物也一度被歸類在中坦克屬性之下;該名詞的運用界定上並未非常謹慎,因此在冷戰初期的坦克會同時歸類在中坦克與主戰坦克的狀況。

不過,當時同樣為坦克研發列強的英國法國就不用噸位為坦克分類,是以坦克用途劃分;類似量級的車種英國同時有巡洋坦克英語Cruiser tank步兵坦克,法國則有騎兵坦克。這些名詞指涉的武器常有性能指標重疊的情況,是因為坦克在草創期難以界定功能取向,各國以自己的軍事思想演繹而出的設計屬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戰爭經驗中,中坦克以決定性的數量、具有升級潛力的設計特性逐漸成為裝甲部隊的主要核心;輕型坦克被技術進化的輪型裝甲車與履帶步兵戰鬥車給取代,而坦克重型化的思辨及成果一直推陳出新,但最終量變產生質變,以中坦克思維設計,走向機動力、火力、防護力平衡化的主戰坦克成為二戰後坦克設計工程師的主流。

二戰時期的知名中坦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