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白銀協定
《中美白銀協定》(英語:1936 U. S.-Chinese Gold-Silver Agreement[1]),又稱《中美貨幣協定》,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於1936年5月15日以備忘錄和換文形式達成的外交條約,其旨在協調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允許中國政府向美國政府出售白銀以換取外匯,並最終穩定法幣信用。
背景
編輯1934年在美國購銀法案出台後,國際銀價一路飆升,嚴重衝擊了以銀本位為主的中國貨幣體系,中國出現嚴重的貨幣外流和通貨緊縮,國家經濟瀕臨崩潰,史稱「白銀風潮」。為了挽回局面,國民政府開始限制白銀出口,由於缺乏外匯、外資偷運和日本走私等因素,國民政府尚未有能力確保法幣的信用,因此在法幣發行前後和英美等國進行貨幣談判以獲取外匯。
由於中國國內經濟危機形勢緊迫而美國政府態度不明朗,當時的中國財長孔祥熙在10月26日指示駐美大使施肇基以公開市場拋售白銀為要挾推動談判,28日施肇基會見美國財政部長摩根韜,雙方達成初步共識:美國政府將在公開市場購買1億盎司中國白銀,但是組建要求一個由美國人主導的貨幣平準委員會,並且中國發行的準備金應該存在紐約,新貨幣需要與美元掛鈎,和黃金、白銀保持固定匯率。中國政府在獲得美國政府允諾後,隨即在11月2日突然宣佈法幣改革,但法幣改革並未提前告知美國,且內容並沒有按照此前的約定大相逕庭,因此美國政府懷疑中國和英國達成了新的協議,因此美國政府打算打壓公開市場白銀價格以迫使中國政府在貨幣改革上讓步。12月9日,美國突然宣佈停止在倫敦市場購買白銀,由於無人接盤,白銀價格在月內暴跌25%,倫敦市場陷入恐慌,中國通過出售白銀換取外匯的計劃也陷於停滯。[2]
談判
編輯1936年1月21日,孔祥熙再度電告施肇基,要求其說服美國政府支持銀價以援助中國財政,28日更是告訴施肇基「我們極願在白銀問題上與美國政府進行合作」。最初國民政府計劃派遣宋子文或孔祥熙到美國求援,然而由於美國國務院擔心此行為日本、英國所猜忌,因此請求國民政府改派一名財政專家,國民政府於是選定當時的江浙財團領袖、上海銀行創始人陳光甫赴美國談判,陳光甫於3月13日由上海出發,4月7日抵達美國,美國財長摩根韜對外宣稱此次來訪僅僅是為了交換貨幣改革的意見,陳光甫也再三聲稱自己只是討論一般財政問題,但此等欲蓋彌彰之舉讓市場橫生猜測。[2]
由於談判秘密進行,因此條約內容也沒有獲得公佈,並且由於國務院認為此事不在自己外交事權內,因此條約是以備忘錄和換文形式達成。根據中國談判代表郭秉文回國報告透露,談判在一開始並不順利,陳光甫希望先討論白銀出售及銀價問題,然而摩根韜則希望中國能夠先保證法幣不與英鎊掛鈎及擴大中國國內白銀用途,否則視作中國無誠意進行談判,由於雙方相持不下,陳光甫等人只能先拿出誠意作出讓步。中美雙方於5月15日達成協定,中美雙方曾約定協議內容保密,僅有兩國財長發表聲明表示同意。協議公開內容主要分為7點:1. 中國貨幣保持獨立,不與世界任何一種貨幣掛鈎;2. 中國除金匯兌外保留25%的白銀儲備;3. 中國取消國內白銀在藝術、工業用途的限制;4. 中國維持鑄造5角和1元銀幣;5. 美國承諾購買7500萬盎司中國白銀,另5000萬盎司白銀作為2000萬美元貸款擔保;6. 中國將白銀在8個月內分批運抵美國;7. 白銀價格分批定價,如果遇到漲價則向公開市場出售。根據協議,國民政府也調整了自己的法幣政策,原先孔祥熙堅持的白銀國有化政策改為發行72%銀幣,貨幣發行準備金在陳光甫倡議下也改為25%白銀,實際上回到沒有與白銀脫鈎的狀態,但在陳光甫爭取下美國政府增加了原先擬定的白銀購買量。[2][3]
國際反應
編輯英國媒體將這一協定視作法幣脫離英鎊集團,認為1935年法幣改革受到李滋羅斯影響本已將中國拉到英國陣營,但美國人臨門一腳令英國功虧一簣,卻又是無可奈何,在協議宣佈後《泰晤士報》還提出英國、法國、美國三國就中國貨幣問題達成協議,然而並沒有多少響應。[2][4]日本在天羽聲明後將中國視作禁臠,然而中國政府法幣改革求助於英美的行為令其大為光火,由於日本在金融上無力與美國相抗衡,因此轉而堅定了武裝侵略中國的政策。日本在談判期間就派出了財政專員富田洋太郎到華盛頓企圖阻撓,然而在美國支持下陳光甫在華盛頓沒有屈服於富田洋太郎的壓力,反而要求日本政府配合改革,美國財長摩根韜也在與富田洋太郎的會談中支持中國、批評日本。[2][3]
參考資料
編輯- ^ National Affairs: Everyday Life. Time. 1940-03-11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2).
- ^ 2.0 2.1 2.2 2.3 2.4 鄭會欣. “中美白银协定”述评. 民國檔案. 1986, (2): 8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2).
- ^ 3.0 3.1 任東來. 1934—1936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 歷史研究. 2000, (3): 103-115+191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2).
- ^ 从白银危机看1936年中美货币协定签订的得失. 史林. 1998, (1): 6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