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橋上海市地區名,指黃浦區西藏南路延安東路及周邊一帶,因八里橋之戰而得名。

歷史 編輯

得名 編輯

1860年8月,由於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並朝北京進發。清朝政府委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通州南張家灣與英法聯軍議和。不久談判破裂,清政府擄走英國特派談判代表巴夏禮及隨行兵士共39人。英法聯軍於是大舉進攻通州,隨後在北京東郊八里橋與清軍主力僧格林沁部決戰。僧格林沁部最終全軍覆沒。八里橋一役後,咸豐逃往避暑山莊,北京城不久淪陷。清政府最終不得不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由於八里橋之役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最為關鍵一役。上海法租界為了紀念這次戰役取得勝利。於是,便將當時法租界西部一條新闢築的馬路命名為「八里橋街」,即今天的雲南南路。但上海市民卻出於情感原因,而吳語中「里」與「仙」語音相近,所以通常稱之為「八仙橋街」[1](法語:Rue Passiejo)。

築橋 編輯

1900年,上海法租界擴張,原租界西界的周涇(今西藏南路)以西,打鐵浜(今自忠路一帶)以東地區被劃入法租界。為了方便往來新租界,法租界於是在周涇的北部,沿公館馬路(今金陵東路)修建一座跨河木橋,因這座橋靠近八仙橋街,於是被命名為八仙橋。

1905年,法租界在八仙橋南新建一橋,便命名為「南八仙橋」。此後,八仙橋便被稱為「老八仙橋」。之後,法租界又在八仙橋街跨洋涇浜上修築一橋,該橋被稱之為「新八仙橋」[2]。1914年,周涇被填平,闢築敏體尼蔭路,即今西藏南路。洋涇浜填平,修築愛多亞路,即今延安東路。原有橋樑一併拆除,不過八仙橋最終成為地名存留下來。由於這一地區屬於法租界核心區,填浜築路後更是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周邊地區遍佈各種飯店商鋪,1917年,八仙橋地區的東北方,由黃楚九投資的大世界遊樂場開門營業。之後這一地區迅速成為上海的娛樂中心之一。包括恩派亞大戲院、黃金大戲院、南京大戲院等戲劇影院都在這一地區開設[3]。目前,八仙橋這一地區以傳統住宅區和商業街區為主。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薛理勇. 《上海掌故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 4. ISBN 7-5326-0513-2 (中文). 
  2. ^ 上海地名志>>第三篇居民地地名>>第二章地片、区片>>第二节区片.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3. ^ 当代文化研究网>>学人>>包亚明>>八仙桥. [2011-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