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網絡也稱「分散式網絡」(Distributed Networks)。它與中央控制式網絡系統相對應,是一套全新的網絡系統。

結構 編輯

每台電腦都是一個「節點」(node),每個節點都彼此相聯,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狀結構。此種網絡結構中,不存在中央的概念,而且單個節點的重要性大大降低。相對於中央控制式網絡,分散式網絡只重視結果——把訊號送到目的地,而不關心過程——通過何種途徑傳輸。

網絡專家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ute)對封包交換及網絡傳播原理做了如下解釋:

研發歷史 編輯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的L.克萊因羅克(L.Klenrock)博士發表論文《大型通訊網絡的資訊流》,第一次詳細論述了分散式網絡理論。

60年代,美籍波蘭人保羅·巴蘭撰寫多份報告,不僅系統地闡述了分散式網絡理論而且提出後來網絡傳播的核心——「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ing)。

1965年,在蘭德公司的支援下,巴蘭正式向美國空軍提出建立分散式網絡的計劃。由於巴蘭的想法適合軍方的需要,因而受到美國國防部的高度重視。按照分散式網絡的原理,由於單個節點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所以網絡的任何節點遭到破壞,都不至於影響整個網絡,而且節點越多,網絡的安全效能就越高。

與此同時,英國物理學家D.W.戴維斯也提出「分散式網絡」理論,其原理同巴蘭的構想如出一轍,唯一的區別在於命名。巴蘭將拆分的、便於傳送的數據稱為「塊」。而戴維斯經過深思熟慮,並請教語言學家後,選擇了「包」這個術語,從此拆分傳送數據的方式也就被稱為「封包交換」。另外,戴維斯構想封包交換的初衷,也同巴蘭為軍方服務有所不同,他是想建立一個更加有效的網絡系統,從而使更多的人可以利用網絡進行交流。

影響 編輯

「分散式網絡」理論一旦用於美國軍方系統,建立在「分散式網絡」基礎上的互聯網前身——阿帕網也就應運而生了。

今天的互聯網依舊是建立在分散式網絡理論和包切換之上。

參見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 [美] 尼葛洛龐帝:《數碼化生存》,胡泳等譯,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