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陽會館

平陽會館(訛稱「陽平會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小江胡同36號,是清朝山西省平陽府設在北京的會館。該會館的戲樓1984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2]。2009年起,成為劉老根大舞台北京劇場的所在地。

陽平會館戲樓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3-58
認定時間1984年5月24日

歷史

編輯

由於缺乏資料,平陽會館的歷史不清。會館內的戲樓懸掛「醒世鐸」匾,由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鐸題寫,據此該會館至少建於明末清初。從該會館的建築格局看,明顯有明清時期山西民居風格。該會館的名字一直有爭議,清朝前期還叫「平陽會館」(平陽府山西省的地名),後來有的就叫成「陽平會館」,原因不明。[3]

平陽會館旁邊還有一座晉翼會館,建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晉翼」的「翼」指翼城縣,當時歸平陽府管轄。[4]

史料記載,平陽會館的戲樓為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山西省平陽府及周邊20餘縣的商人聯合興建。[1]戲樓內的彩畫是清朝最高形式的彩畫和璽彩畫。因為前門地區曾經多有晉商活動,所以人們推斷該戲樓當年可能經常上演山西梆子[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會館包括戲樓一直是同仁堂藥店的庫房。為保護文化遺產,崇文區人民政府與同仁堂進行了產權置換,2000年將該會館劃歸崇文區文化文物局管理。2002年5月,崇文區開始搬遷居住在會館內的居民,2002年9月啟動修復工程。[5][3]2003年,該會館一期搶救工程開始,共投資150餘萬元人民幣,不僅騰退了周邊居民,還解除了戲樓建築的險情。2006年4月起,二期修繕工程開始,共投資近500萬元人民幣,修復內部彩畫等等,直到2008年6月該會館及戲樓初步具備使用功能。修復後的戲樓有300個座位。[3]

2009年4月26日,崇文區人民政府同趙本山的本山傳媒公司正式簽訂協議,崇文區人民政府將戲樓的經營權轉讓給本山傳媒公司。同年5月2日,劉老根大舞台北京劇場在該戲樓開幕演出。劉老根大舞台佔據了平陽會館。旁邊的晉翼會館則被劉老根會館佔據。[3][4]

2013年5月14日,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主辦、湖南廣播電視台金鷹紀實頻道承辦的第七屆「紀錄·中國」評選頒獎活動在湖南省鳳凰縣舉行,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攝製的《典藏北京·平陽會館戲樓》獲文獻類三等獎。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攝製的八集文獻紀錄片《典藏北京》包括《平陽會館戲樓》、《正乙祠戲樓》、《大柵欄戲院》、《湖廣會館戲樓》、《恭王府戲樓》、《安徽會館戲樓》、《頤和園戲樓》、《天橋雜耍場館》。[6]

建築

編輯

平陽會館坐東朝西,由戲樓及三路四合院構成。中路院有倒座房、南北廂房、扮戲房和戲樓,扮戲房和戲樓相連通。南路、北路院為陽平會館用房,都保持着原來的建築風格。各院之間有門道相連通。產權置換僅涉及南路院和戲樓;中路院、北路院成為民居;各院之間的門道都已經被封閉,僅有小江胡同36號院和戲樓相連通。[1]

戲樓佔地面積將近1000平方米,配有佔地面積200平方米的扮戲房。戲樓為十二檁卷棚前後雙步廊懸山頂建築。戲樓內部雕樑畫棟。看台分為兩層,二層正對戲台,為卷棚頂前軒式的官廂,兩側也是看台,可以放置桌凳。看台的護欄帶有雕花欄板和望柱,四角設有樓梯,供人上下樓。樓下場地為方池,放有方桌、長凳,為一般看客的坐席。[5]

戲樓內的戲台平面近似方形,突出於場地內,為前軒式,前有台柱一對,上方有廊廡。戲台分成上下三層,下方有坑道,上方有通口,可用來設置機關佈景,便於演神仙戲時演員可「上天入地」。戲樓兩側的牆上繪有壁畫,並設有神龕,供祭祀神祖。面朝戲台的後牆上鑲嵌着四塊石刻,記載會館的建置沿革及重修情況,但因風化和破壞而字跡模糊。[5]

戲樓內原來懸掛着多塊巨匾,如今僅存墨地金字木匾兩方,其中一方是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鐸題寫的「醒世鐸」匾額,懸掛在戲台一層上方的廊廡。[5]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