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梁龍屬名Australodocus,意為「南方橫樑」,取自拉丁語australis〔南方的〕及希臘語dokos/δοκоς〔橫樑〕)是蜥腳類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大約1.5億年前的晚侏羅世,分佈泛圍相當於現在的坦桑尼亞林迪區。儘管以前曾歸入梁龍科,但近期研究顯示它可能是種巨龍形類

南方梁龍屬
化石時期:晚侏羅世150–145 Ma
頸椎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演化支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演化支 多孔椎龍類 Somphospondyli
屬: 南方梁龍屬 Australodocus
Remes, 2007
模式種
波氏南方梁龍
Australodocus bohetii

Remes, 2007

發現與命名

編輯
 
上恐龍段是發現正模標本的敦達古魯組的一層

南方梁龍遺骸於1909年在坦桑尼亞敦達古魯組英語Tendaguru Formation的上恐龍段(Upper Dinosaur Member)發現,該地層是許多侏羅紀恐龍的沃土,包括幾種大型蜥腳類如長頸巨龍旺韋拉尾龍詹尼斯龍敦達古魯龍拖尼龍。南方梁龍本身是根據兩節頸椎所命名,該頸椎比其它梁龍科更短,在其它解剖特徵上也存在差異。這些椎骨原為沃納·詹尼斯英語Werner Janensch帶領的1909年探險隊收集的四節椎骨的一部分,但正如德國遠征隊在非洲收集的其它化石一樣,其餘骨骼已於二戰期間被毀。2007年對遺存骨骼的描述增加了敦達古魯蜥腳類及梁龍科的已知多樣性。[1]

屬名指南方梁龍最初被視為梁龍的南方(岡瓦納古陸)近親。種名紀念當地船員主管兼首席標本製備者波赫提·賓·阿姆蘭尼(Boheti bin Amrani),對首次挖掘坦桑尼亞遺址的德國探險隊做出了重要貢獻。[1]

分類

編輯

南方梁龍最初被描述為一種梁龍科,因為部分椎骨上具有分叉神經棘,而此特徵通常與梁龍科蜥腳類有關。然而,約翰·惠洛克(John Whitlock)和同事後來的幾項研究發現該屬實際上是蜥腳類演化支巨龍形類的一員,可能與腕龍關係更近。與莫里遜組的眾多梁龍科相比,敦達古魯組環境中存在更多大鼻龍類,可能是由之前已知的環境差異引起:敦達古魯組以針葉林為主導,莫里遜組則以長有低攝食量植物群的開闊平原為主導。[2][3]。喬普等人(2015年)將南方梁龍歸入梁龍科的梁龍亞科,與超龍和迪涅魯龍(可能是前者的異名)關係密切,但也強調在枝序分析中使用的巨龍形類分類單元數量較少,導致該分類無法維持,因為南方梁龍與巨龍形類的多孔椎龍類皆擁有多孔椎骨內部結構。[4]曼尼翁等人(2019年)根據頸椎內部結構的多孔椎骨特徵,發現南方梁龍是種非泰坦巨龍類多孔椎龍類,認為它可能是種盤足龍科[5]

體型

編輯

格雷戈里·保羅英語Gregory S. Paul2010年估計其長約17米(56英尺)、體重僅有4,000公斤(8,800英磅)。[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Remes, Kristian. A second Gondwanan diplodocid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Tendaguru Beds of Tanzania, East Africa. Palaeontology. 2007, 50 (3): 653–667. doi:10.1111/j.1475-4983.2007.00652.x. 
  2. ^ Whitlock, John.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Diplodocoidea (Saurischia: Sauropod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1, 161 (4): 872–915. doi:10.1111/j.1096-3642.2010.00665.x . 
  3. ^ Whitlock, J.A. Re-evaluation of Australodocus bohetii, a putative diplodocoid sauropod from the Tendaguru Formation of Tanzania, with comment on Late Jurassic sauropod faunal diversity and palaeoecology.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1, 309 (3–4): 333–341. Bibcode:2011PPP...309..333W. doi:10.1016/j.palaeo.2011.07.001. 
  4. ^ Tschopp, E.; Mateus, O.; Benson, R.B.J. A specimen-leve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Diplodocidae (Dinosauria, Sauropoda). PeerJ. 2015, 3: e857 [2022-07-08]. doi:10.7717/peerj.8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5. ^ Philip D Mannion, Paul Upchurch, Daniela Schwarz, Oliver Wings, 2019, "Taxonomic affinities of the putative titanosaurs from the Late Jurassic Tendaguru Formation of Tanzania: phylogenetic and 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for eusauropod dinosaur evolution",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zly068, https://doi.org/10.1093/zoolinnean/zly06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Paul, G.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