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7′41.77″N 121°43′01.45″E / 29.9616028°N 121.7170694°E / 29.9616028; 121.7170694

後海塘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
認定時間1989年12月12日

後海塘中國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一處古海塘遺蹟,位於招寶山街道蛟川街道境內,為與甬江江塘(稱前海塘)相區分而得名[1]。唐乾寧四年(897年)時後海塘已經修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形成現有的夾層石塘的形制。現存的後海塘西起嘉燮亭,東到招寶山西側的巾子山,全長4.8公里,其中自巾子山至西城腳1300米的海塘與鎮海城牆合築,上城下塘。後海塘自建成至1974年一直對鎮北平原承擔防汛功能,後由於塘外興建鎮北塘而失去阻擋潮水的功能[2]。後海塘於1989年12月成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3]

歷史

編輯
 
嘉燮亭內的《續修鎮海後海塘記》碑,1934年刻

後海塘始建時間已無法確定。根據馮幵作《重修鎮海後海塘記》載,唐乾寧四年(897年)定海縣縣城修築時,後海塘已經修建,最初為土塘[4]。根據南宋明州知府林栗《後海塘記》的記載,當時的海塘以木固定,從招寶山修建至今慈谿市境內的伏龍山,東西長數十里。土塘並不堅固,儘管地方官員曾使用石板加固海塘,但土塘仍常被潮水沖潰導致災害[5]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定海縣令唐叔翰與水軍統制王彥舉請示朝廷,效仿錢塘江海塘,修建疊層石塘600丈,嘉定十五年(1222年),縣尹施廷臣增建海塘520丈,又增建土塘360丈。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縣令何肅主持修復遭受潮水侵害年久失修的海塘。八年後,明廷設立定海衛,定海縣城得到擴大,縣城北城牆被直接修築於海塘之上,這是鎮海後海塘城塘合一形制的開始。此後灘涂的沉積使得潮水對海塘的衝擊減小,後海塘至清代初年均未受損[4]

雍正年間,後海塘北的灘涂面積逐漸變小,導致海塘受到潮水的衝擊變大。乾隆十二年(1792年)7月,後海塘及相連的城牆被潮水沖毀。次年,在鎮海縣令王夢弼主持下,在潮水侵襲最烈處採用夾層石塘形制修建海塘五百七十六丈,同時修復了因塘毀倒塌的縣城北城牆,並在城牆上安設警鋪和火炮等防禦設施,工程至乾隆十五年年末竣工[4]。此後塘未曾大修,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受到颱風危害,海塘潰決。因經費困難,至1848年方由官方和地方富紳出資維修,分段修建夾層石塘800丈,改建土塘數百丈。1921年秋大潮,海塘再次毀壞,後使用華洋義賑會餘款重修1020丈石塘,400丈土塘,1923年8月建成。1931年一場颱風後,新建海塘再次發生多處滲漏和坍塌,1934年7月修復[6]。1927年起,後海塘雉堞被拆除,用於其他建築[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後海塘在1949、1956年兩次颱風中僅輕微受損,因而政府只對後海塘進行了部分修補。1969年10月,縣革命委員會組織興建後海塘外從招寶山至嵐山的鎮北塘。1974年,該塘由鎮海港和鎮海石化總廠續修,自此後海塘失去了阻擋潮水的功能[2]。2010年,為迎接上海世博會,鎮海區政府對後海塘進行了維修,增設石凳和花圃,使之成為一處景點[8]

形制

編輯
 
1969年原鎮海縣城及周邊地區衛星地圖,此時的後海塘仍為一線海塘,海塘與城牆的輪廓尚清晰可辨
 
鎮海後海塘地圖

海塘主體

編輯

後海塘現存部分從巾子山至嘉燮亭,長4.8公里。其中,自建城碑亭至嘉燮亭的海塘長3500米,高約6米。這段海塘在重要部分修築為夾層石塘,次要部分為單層石塘[5]。海塘的建築材料從福建運來,石灰從富春江運來,石料從鄞縣、慈谿、定海三縣開採,海塘由寧波和紹興工匠一同修築。海塘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為塘身,下為塘基。塘基使用松木樁修築,之間有塊石鑲嵌,上鋪大石板,其上有泥石夯實。塘體呈45°傾斜,表面上有七條條石斜砌作為龍骨,埋入土中。龍骨兩側有凹槽,其間嵌有六道幔板,形成橫豎相間的形制,相比單層石塘增大了塘體的強度[9]。塘體上部使用小條石依丁順砌築,上有寬3.1至3.3米的塘面[5]

巾子山至建城碑亭的1350米與原鎮海縣城北城牆合為一體,高約16米,塘在下城在上,塘的結構與夾層石塘相同。塘面內側修建護城龍骨,上築城牆。城牆外為條石砌築,內為土牆[9],頂部有雉堞258處,總長約1150米,另有瞭賊嘴1處,望海樓遺址1處,警鋪12所,炮位25處,車馬道遺址3條,石砌階梯2條[5]

附屬建築

編輯

鎮海後海塘上曾有若干附屬建築。巾子山上原有八面樓,為南宋將領張世傑磔降元將領卞彪處,後毀,1987年建單檐四柱攢尖頂涼亭,名為「巾子亭」,並立「宋太傅越國公張世傑紀念碑」一方。2009年改為八柱涼亭,取後海塘滄海桑田之義,命名為「滄桑亭」。城塘合一段塘下有安瀾亭,俗稱「倭撲涼亭」,建於1923年修繕時,為鋼筋水泥結構,得名於浙海關稅務司安德生和寧紹道尹黃瀾生,亦有平息海潮之義。城塘合一段西端有建城碑亭,始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1990年、2013年曾落架重修。亭為條石砌築,單檐歇山頂,高3.85米,內有明兵部尚書張時徹撰《增築定海城碑記》一方。建城碑亭以西有鴻福亭,為1924年建鋼筋混凝土四柱盔頂涼亭,亭得名於1923年修塘時出資最多的盛鴻濤和甘福履,西牆有馮幵撰《重修鎮海後海塘記》碑一方。後海塘最末端有嘉燮亭,為鋼筋混凝土盔頂涼亭,建於1934年。亭得名的原因是募款者俞佐庭兄弟和袁履登受封的祖輩分別為嘉言和燮元。亭正中有《續修鎮海後海塘記》一方[10]

1936年,根據國民政府聘請的德國軍事顧問佛采爾制定的《寧波區海防設備實施計劃》,國民革命軍194師在後海塘建城碑、安瀾亭、巾子山、鴻福亭分別建5座鋼筋混凝土碉堡,至今留存[11]

損毀與保護

編輯

後海塘歷史上曾因潮水侵襲,屢毀屢建。1934年7月維修後,潮水不再對海塘產生重大破壞,而人為破壞成為海塘損毀的主要因素。1927年前後,後海塘部分城磚被拆,用於修建勞改所、電燈局,維修東嶽宮以及漁民建房等用途。抗日戰爭結束後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後海塘城磚被用於建設地方法院、縣大會堂等建築。這些行為導致後海塘上的雉堞和警鋪基本消失[7]。後海塘於1981年成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成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3],後海塘雉堞和城牆也得到了修復[7],但相關破壞行為仍未停止。20世紀70年代以後,為發展經濟,後海塘上先後開挖隧道路、東俞路、林廟路、聰園路缺口,使海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12],其中聰園路缺口開挖未經審批,被浙江省和寧波市文物部門處罰,後該缺口被修復[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胡白水; 孟亞月. 追踪镇海古城墙(下). 寧波晚報. 2016-08-21 [2018-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2). 
  2. ^ 2.0 2.1 陳玉閃 (編). 镇海县水利志. 杭州: 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4: 77–78. ISBN 9-787-81035-713-5. 
  3. ^ 3.0 3.1 镇海后海塘. 鎮海區文保所. 2018-01-08 [2018-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4. ^ 4.0 4.1 4.2 陳君靜; 劉丹. 镇海后海塘的修筑及其影响.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0: 71-74. 
  5. ^ 5.0 5.1 5.2 5.3 虞永傑. 探析镇海后海塘. 寧波水文化網. 2016-10-10 [201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8). 
  6. ^ 第十五编 水利电力. 镇海县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4. ISBN 7-5000-0425-7. 
  7. ^ 7.0 7.1 7.2 洪餘慶. 后海塘雉堞修复始末. 宁波文物古迹保护纪实. 寧波出版社. 2000 [2018-10-07]. ISBN 9-787-80602-41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8. ^ 劉萬偉. 记忆中最美的风景——老镇海人看后海塘. 鎮海新聞網. 2015-05-15 [201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8). 
  9. ^ 9.0 9.1 嚴水孚. 清乾隆十五年重修后海塘工程考证. 浙江水利科技. 2004, (1): 61-62. 
  10. ^ 方名列. 后海塘上五座亭. 寧波晚報. 2014-08-10 [201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8). 
  11. ^ 鎮海文保所. 抗日碉堡群. 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2006-10-08 [2018-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12. ^ 浙江省文物局綜合處. 浙文物发[2008]170号 关于在镇海后海塘聪园路段开口架桥的复函. 浙江省文物局. 2008-07-22 [201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1). 
  13. ^ 浙江省文物局綜合處. 浙文物发〔2012〕374号 关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后海塘(聪园路段)修复工程方案设计的意见. 寧波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2012-10-23 [201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