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攀蜥(學名:Diploderma luei,又名呂氏龍蜥,為台灣特有種動物,農委會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行政院農委會於2008年7月2日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呂氏攀蜥便是新增名單之一,為台灣最晚發現的攀木蜥蜴物種。[1][2]

呂氏攀蜥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鬣蜥亞目 Iguania
科: 舊大陸鬣蜥科 Agamidae
屬: 龍蜥屬 Diploderma
種:
呂氏攀蜥 D. luei
二名法
Diploderma luei
(Ota, Chen, and Shang, 1998)

本物種學名的種小名是為了紀念呂光洋博士對台灣生物研究的貢獻,尤其在兩生爬行動物上的着墨。成為台灣研究人員的姓氏,首度出現在兩棲爬蟲動物學名上的例子。[3]

描述

編輯

體長可達10公分,全長最大約27公分。體色以綠色為主,口腔外緣呈微黃色,尾巴中後段呈紅褐色。成蜥頭部兩側有一由吻端開始,橫過眼睛之黑帶。

雌雄二性差異明顯。雄蜥具明顯之鬣鱗及喉垂,唇部周圍及頰部常帶有淺藍色,背部有大面積的黑色或暗褐色區塊,體側黃綠色縱帶較雌體明顯;雌體則為較均一之綠色,但少數雌性個體體背有暗褐色寬縱帶。[4]

習性

編輯

樹棲日行性,主食為昆蟲或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出沒於樹林邊緣,可以上午觀察到在森林邊緣空曠處活動。卵生,每次可產卵4至6枚。尾部不會自割。

有明顯領域性,當外物接近時,雄性個體有喉部擴張,做出持續掌上壓的嚇阻行為。[4][5]

棲地

編輯

呂氏攀蜥為1998年定名的臺灣特有種蜥蜴,生活於臺灣本島東部1100至1800公尺的中海拔山區,目前只有宜蘭有發現紀錄。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台灣生命大百科.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2. ^ 環境資訊中心.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3). 
  3. ^ 科技大觀園.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4. ^ 4.0 4.1 呂氏攀蜥 Japalura luei (Ota, Chen, and Shang, 1998).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BIF) (中文(臺灣)). 
  5. ^ 呂氏攀蜥 Japalura luei (Ota, Chen, and Shang, 1998).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