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因子Q因子物理工程中的無因次參數,是表示振子阻尼性質的物理量[1],也可表示振子的共振頻率相對於頻寬的大小[2], 高Q因子表示振子能量損失的速率較慢,振動可持續較長的時間,例如一個單擺在空氣中運動,其Q因子較高,而在油中運動的單擺Q因子較低。高Q因子的振子一般其阻尼也較小。

一阻尼諧振子的頻寬, 可以用頻率和能量的圖來表示。阻尼諧振子(或濾波器)的Q因子為。Q因子越大,其波峰高度會越高,而其寬度會越窄

說明

編輯

Q因子較高的振子在共振時,在共振頻率附近的振幅較大,但會產生的共振的頻率範圍比較小,此頻率範圍可以稱為頻寬。例如一台無線電接收器內的調諧電路Q因子較高,要調整接收器對準一特定頻率會比較困難,但其選擇性英語selectivity (electronic)較好,在過濾頻譜上鄰近電台的訊號上也有較佳的效果。Q因子較高的振子會產生共振的頻率範圍較小,也比較穩定。

系統的Q因子可能會隨着應用場合及需求的不同而有大幅的差異。強調阻尼特性的系統(例如防止門突然關閉的阻尼器)其Q因子為12,而時鐘、激光或是其他需要強烈共振或是要求頻率穩定性的系統其Q因子也較高。音叉的Q因子大約為1000,原子鐘、加速器中的超導射頻英語Superconducting Radio Frequency或是光學共振腔的Q因子可以到1011[3]甚至更高[4]

Q因子的概念是來自電子工程中,評量一調諧電路或其他振子的「品質」。

定義

編輯

Q因子可定義為在一系統的共振頻率下,當訊號振幅不隨時間變化時,系統儲存能量和每個週期外界所提供能量的比例(此時系統儲存能量也不隨時間變化):

 

大部份的共振系統都可以用二階的微分方程式表示,Q因子中2π的系數,使Q因子可以表示成只和二階微分方程式系數有關的較簡單型式。在電機系統中,能量會儲存在理想無損失的電感電容中,損失的能量則是每個週期由電阻損失能量的總和。力學系統儲存的能量是該時間動能位能的和,損失的能量則是因為摩擦力或阻力所消耗的能量。

針對高Q因子的系統,也可以用下式計算的Q因子,在數學上也是準確的:

 

其中fr為共振頻率,Δf為頻寬,ωr = 2πfr是以角頻率表示的共振頻率,Δω是以角頻率表示的頻寬

在像電感等儲能元件的規格中,會用到和頻率有關的Q因子,其定義如下[5]

 

其中ω是計算儲存能量和功率損失時的角頻率。若電路中只有一個儲能元件(電感或是電容),也可用上式來定義Q因子,此時Q因子會等於無功功率相對有功功率的比例。

Q因子及阻尼

編輯

Q因子可決定一個簡單阻尼諧振子的量化特性(有關數學的細節及不同系統的行為,請參考諧振子線性時不變系統理論等條目)。

  • 低Q因子的系統(Q < ½)是過阻尼系統。過阻尼系統不會振盪,當偏離穩態輸出平衡點時,會以指數衰減的方式,漸近式的回到穩態輸出。其衝激響應是二個不同速度的指數衰減函數的和。當Q因子減少時,衰減較慢的響應函數其影響會變明顯,因此整個系統會變慢。一個Q因子很低的二階系統其步階響應類似一階系統。
  • 高Q因子的系統(Q > ½)是次阻尼系統。次阻尼系統在特定頻率的輸入下,其輸出會振盪,其振幅也會指數衰減。Q因子略高於½的系統可能會振盪一或二次。若Q因子提高,阻尼的效果也會降低。高品質的鐘在敲擊後可以長時間發出單一音調的聲音,沒有阻尼的諧振系統其Q因子是無限大,類似一個敲擊後可永遠發出聲音的鐘。若二階低通濾波器有很高的Q因子,其步階響應一開始會快速上昇,在平衡點附近震盪,最後才收斂到穩態的值。
  • Q因子為½的系統是臨界阻尼系統。臨界阻尼系統和過阻尼系統一様不會震盪,也不會有過沖的情形。臨界阻尼系統和次阻尼系統一様,會對階躍有快速的響應,臨界阻尼可以使系統在不過沖的條件下有最快的反應,實際的系統若要求更快的反應,一般會允許一定程度的過沖,若系統不允許過沖,可能會使反應時間放慢,以提供一定的安全系數

負回授系統中,閉迴路系統的響應常常用二階系統來表示。設定開迴路系統的相位裕度可以決定閉迴路系統的Q因子,當相位裕度減少時,對應的二階閉迴路系統振盪會變大,也就是Q因子提高。

常見系統的Q因子

編輯

Q因子的物理意涵

編輯

根據物理學,Q因子等於 乘以系統儲存的總能量,除以單一週期損失的能量,也可以表示為系統儲存的總能量和單位弳度損失能量的比值。[7]

Q因子是無因次的參數,是比較系統振幅衰減的時間常數和振盪週期後的結果。當Q因子數值較大時,Q因子可近似為系統從開始振盪起,一直到其能量剩下原來的  (約1/535或0.2%),中間歷經的振盪次數[8]

共振的頻寬可以用下式表示

 ,

其中 共振頻率 頻寬,也就是能量超過峰值能量一半以上的頻率範圍。

Q因子、阻尼比ζ及衰減率α之間有以下的關係[9]

 

因此Q因子可表示為

 

而指數衰減率可表示為

 

二階低通濾波器的響應函數可以用下式來表示[9]

 

若此系統的 (次阻尼系統),系統有二個共軛複數極點,其實部 。衰減參數 表示其衝激響應指數衰減的速率。Q因子大表示其衰減率較慢,因此Q因子很大的系統可以持續振盪較長的時間。例如高Q因子的鐘,用鎚子敲擊後,其輸出近似純音,且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

電子系統

編輯
 
濾波器振幅增益的圖,其中標示頻寬為增益值為-3 dB的寬度,增益約為0.707倍,能量是峰值的一半。圖中的頻率軸可以是線性尺度或是對數尺度。

對電子共振系統而言,Q因子表示電阻的影響,若針對機電共振系統(例如石英晶體諧振器),也包括摩擦力的影響。

RLC電路

編輯

理想串聯RLC電路的Q因子為:[10]

 

其中   分別是電路的電阻電感電容,若電阻值越大,Q因子越小。

並聯RLC電路的Q因子恰為對應串聯電路Q因子的倒數:[11]

 

若將電阻、電感和電容並聯形成一電路,並聯電阻值越小,其阻尼的效果越大,因此Q因子越小。

若是電感和電容並聯的電路,而主要損失是電感內,和電感串聯的電阻R,其Q因子和串聯RLC電路相同,此時降低寄生電阻R可以提昇Q因子,也使頻寬縮小到需要的範圍內。

儲存元件

編輯

個別儲存元件的Q因子和對應訊號頻率有關,一般是電路的共振頻率。電感器的Q因子為[12]

 

其中:

  •  為頻率。
  •  為電感。
  •  為電感器的感抗
  •  為電感內的電阻。


電容器的Q因子為[12]

 

其中:

  •  為頻率。
  •  為電容。
  •  為電容器的容抗
  •  為電容內的電阻。

力學系統

編輯

對於一個有阻尼的質量-彈簧系統,可以用Q因子表示簡化的黏滯阻尼或阻力對系統的影響,其中的阻尼力(或阻力)和速度成正比。此系統的Q因子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M是質量,k是彈簧常數,而D是阻力系數,可用下式來定義:

 

其中 是阻力, 是速度[13]

激光系統

編輯

激光系統中,光學共振腔的Q因子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 為共振頻率, 為共振腔中儲存的能量, 為耗散的能量。光學共振腔的Q因子等於共振頻率和共振腔頻寬的比值。共振光子的平均壽命和Q因子成正比,若激光共振腔中的Q因子突然地調高,共振腔會輸出激光脈衝,其強度遠高於平常共振腔連結輸出的強度,此技術稱為為Q切換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ames H. Harlow. Electric power transformer engineering. CRC Press. 2004: 2–216. ISBN 978-0-8493-1704-0. 
  2. ^ Michael H. Tooley. Electronic circuit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Newnes. 2006: 77–78. ISBN 978-0-7506-6923-8. 
  3. ^ Encyclopedia of Laser Physics and Technology:Q factor. [201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4). 
  4. ^ Time and Frequency from A to Z: Q to Ra. [201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4). 
  5. ^ James W. Nilsson. Electric Circuits. 1989. ISBN 0-201-17288-7. 
  6. ^ 存档副本 (PDF). [2012-03-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7-31). 
  7. ^ Jackson, R. Novel Sensors and Sensing. Bristol: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 2004: 28. ISBN 0-7503-0989-X. 
  8. ^ Benjamin Crowell. Vibrations and Waves. Light and Matter online text series. 2006 [2012-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8). , Ch.2
  9. ^ 9.0 9.1 William McC. Siebert. Circuits, Signals, and Systems. MIT Press. 1985. 
  10. ^ U.A.Bakshi; A.V.Bakshi. Electric Circuits. Technical Publications. 2008: 2–79. ISBN 9788184314526 (英語). [失效連結]
  11. ^ 存档副本. [2012-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0). 
  12. ^ 12.0 12.1 存档副本 (PDF). [2012-04-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5). 
  13. ^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Physics – Lecture 5: Fourier Transform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F). [2012-03-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