嘜號
沿革
編輯1976年,為規範普洱茶,雲南省茶葉公司召開全省普洱茶生產會議,要求昆明茶廠、勐海茶廠、下關茶廠加大生產普洱熟茶,並決定茶品嘜號,普洱緊壓茶為四位。第1、2位為該茶的配方研發年份;第3位為茶葉的等級(數字越大茶葉登記越低);第4位為茶廠的編號,其中昆明茶廠為1,勐海茶廠為2,下關茶廠為3。此外散茶嘜號為五位,第3、4位為茶的登記[2]。比如7542,其中75代表茶葉配方為1975年研製成功,4標識所用茶青等級為4級,2標識出自勐海茶廠[3]。
1993年,雲南省公司開始自行生產茶品,並以進出口公司名義,內飛、大票仍以7581、7542、8582等作為嘜號,此時嘜號已經不單純代表廠方與年份,更多是約定俗成的茶品編號配方[4]。
2003年開始,勐海茶廠經營管理不善,其嘜號後三碼年份、批次標識出現混亂,直至改制為民營企業。也因為後期嘜號混亂,很多茶商主張其喪失了「配方」的地位與作用[3]。
參考
編輯- ^ 童雲編. 一壶普洱.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1-10: 66. ISBN 978-7-5655-0395-5.
- ^ 《一本書認識普洱茶》編寫組編著. 一本书认识普洱茶.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2-07: 165. ISBN 978-7-5506-1403-1.
- ^ 3.0 3.1 許岸高,許運興著. 涤除玄鉴普洱茶. 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5-06: 59–60. ISBN 978-7-5171-0585-5.
- ^ 石昆牧著. 经典普洱 名词释义.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3-12: 122. ISBN 978-7-5117-17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