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
對共同利益的感覺或行動的統一
團結(英語:Solidarity),是由共同的利益、目標、標準、以及情感發展出團隊或社會階級之凝聚力的一種意識。[1][2],其亦是將不同人群轉化為一個整體的社會紐帶。團結的概念廣泛於社會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乃至以及哲學領域,更是天主教社會思想[3]的一項重要概念,因而也是基督教民主主義政治的一項核心主張。[4]
團結的基礎及產生方式因社會發展狀況而異,在發展中社會中其主要依靠血緣關係和共同利益產生,而更加發達的社會對於增強社會凝聚力、維護團結則有着更多元化的理論支持[1]。團結是歐盟基本權利憲章[5]的六項基本原則之一。聯合國將每年的12月20日定位國際人類團結日,並在世界生物倫理和人權宣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提及團結的概念,[6] 隨着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的深入發展,在醫學領域界定團結的急迫性與日俱增。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Merriam Webster,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solidar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存档副本.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7).
- ^ 神學辭典:417 教會社會思想. www.apostles.tw. [2019-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7).
- ^ S. Adamiak, E. Chojnacka, D. Walczak, Social security in Poland –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economical issues, Copernican Journal of Finance & Accounting, Vol 2, No 2, s. 16..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 ^ 歐盟基本權利憲章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四條
- ^ Prainsack, Barbara; Buyx, Alena. Solidarity in Contemporary Bioethics -- towards a New Approach. Bioethics. 2012, 26 (7): 343–350. PMID 22827315. doi:10.1111/j.1467-8519.2012.01987.x –透過EB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