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國泰,(?—1782年)鑲白旗滿洲,訥殷富察氏,清朝乾隆年間為官,八旗貴族子弟,官至山東巡撫。祖上為鑲白旗訥殷富察氏孟古愼郭和。

生平

編輯

少年得志

編輯

仕宦之家

編輯

滿洲鑲白旗人。父親文綬,曾任內閣中書陝甘總督四川總督,為朝廷大吏。因此國泰自幼養處尊優,盛氣凌人。不久被朝廷授予刑部主事一職。

平步青雲

編輯

步入官場期間投靠軍機大臣和珅,多贈財富珠寶。隨後在數年之內累累遷升,歷任郎中山東按察使、山東布政使,再至山東巡撫,任期達七年之久。國泰自此權大勢大,越發不可一世,目中無人,獨霸一方,為非作歹。

貪贓惹禍

編輯

結黨營私

編輯

國泰在任職期間,勒索官吏,剝削百姓,每年藉口朝貢,大肆搜刮。官員遷調,必先賄賂國泰。其手下為了升官,四處侵佔庫銀,私吞公款。巧立名目,苛捐雜稅,競相以重金賄賂,導致地方百姓民不聊生。國泰劣跡昭彰,其親信如于易簡(大學士于敏中之弟)、呂爾卓、馮誕、郭德平等人,皆臭名在外。

國泰的長期搜刮導致山東各州縣府庫虧空甚為嚴重,乾隆四十六年,軍機處大臣阿桂密奏乾隆,稱國泰「性情乖張,多有違令。」乾隆乃使山東布政使于易簡進京詢問,結果在于易簡的有意掩護下,國泰僅受到「馭吏屬當寬嚴得中」的指責。

自取滅亡

編輯

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錢灃[1]上書參劾國泰「吏治廢弛,貪婪無厭」「遇有升調,唯視行賄多寡,以致歷城等州縣虧空八、九萬或六、七萬之多」[2]同時也參劾于易簡「亦縱情攫賄」。奏疏中並列出國泰各項不法情事,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重視,乃遣尚書和珅左都御吏劉墉欽差大臣,隨錢灃往山東稽查。

南下時,錢灃等人曾攔截到一國泰家人,身上有國泰予和珅之信,但因信中祕語甚多,即便乾隆要求嚴審該家人,終因查無實據,不了了之。 [3]

和珅、劉墉、錢灃等人一行至山東後,便致歷城查庫,然因縣令郭德平已向地方商人籌借銀兩,強湊差額,故查無缺銀。錢灃又注意到銀兩成色參差不一,乃封閉銀庫,明查暗訪,遂查獲事情真相。

不數日,錢灃使劉墉令人貼出佈告,令各商賈人等,有借與官府銀兩者,盡速取回,遲者即沒收充公。[4]消息一出,商販急速前來,不過片刻,府庫皆空,郭德平自知罪責難逃,招認不諱,連帶供出呂爾卓、馮誕、于易簡等人罪行,後三者隨即一一被捕到案,皆坦認不諱。劉墉又使人查訪各府庫銀,發現落入國泰私囊者,竟達二十萬兩之多。錢灃隨即命人提審國泰,因證據充足,國泰無力反駁。

五月,和珅、劉墉押國泰回京覆命,乾隆下旨將國泰、于易簡擬斬監候,遣明興為新任山東巡撫。

六月,明興回報全省各地庫銀缺額達二百萬兩,乾隆震驚,使人提審國泰,國泰辯解為山東王倫作亂,挪用軍費所致。乾隆大怒,駁斥國泰:「王倫作亂不足一月,豈需如此巨量銀兩以作軍需?」隨即下旨,國泰、于易簡獄中自盡。國泰遂自裁而亡。

家族

編輯
  • 祖:滿啟(見人名權威資料(富察)國泰),《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為滿奇,官員外郎,屬鑲白旗訥殷富察氏孟古愼郭和一支,同族有福敏傅鼐等,為雍正府邸舊人。
  • 父: 四川總督、陝甘總督富察文綬。 四川總督文綬(《內閣小志》:科佔為四川總督文綬弟)
  • 叔:富察廷魁(見人名權威資料(富察)文綬)、堂叔科占,尚書傅鼐之子。
  • 弟:富察國霖 (其女嫁和珅同族鑲黃旗鈕祜祿氏博克順,額亦都後裔)。
  • 族親西安將軍觀成,禮部尚書貴慶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清史稿·卷322》
  2. ^ 清高宗實錄
  3. ^ 紀連海著《歷史上的和珅》
  4. ^ 貪官之禍 ISBN 957992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