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森嶺戰役

埃德森嶺戰役又稱血嶺之戰,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太平洋戰爭期間的1942年9月12日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爆發的一次陸上戰役。一木支隊被擊敗後,川口旅團向發起亨德森機場第二波攻擊。

埃德森嶺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一名海軍陸戰隊員站在「埃德森」山脊
日期1942年9月12日至15日
地點
結果 盟軍勝利
參戰方

 美國
 英國

大日本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美國 范德格里夫特
美國 梅里特·埃德森
大日本帝國 百武晴吉
大日本帝國 川口清健
參戰單位
美國海軍陸戰隊

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陸軍

  • 川口旅團
兵力
12,500[1] 6,217[2]
傷亡與損失
59人陣亡或失蹤
204負傷
700–850人陣亡[3][4]
約500負傷

計劃

編輯

9月5日晚上,日軍川口清健發電給第17軍,要求從9月9日到12日日落期間空襲機場,海軍在12日佯攻倫加角,但不要砲擊機場。[5]

過程

編輯
 
9月12-14日進攻路線圖

在9月12日晚上,川口的第1大隊攻擊倫加河與山脊之間的美國海軍陸戰突擊隊英語Marine Raiders第一營,迫使C連撤回到山脊後,日軍才停止攻擊。第二天晚上,川口旅團3,000名士兵,再加上各種各樣的輕型火砲,面對埃德森的830名突擊隊員。日軍在剛入夜後開始進攻,川口的第1大隊攻擊在山脊以西埃德森的右翼。在突破海軍陸戰隊的防線後,該大隊的進攻最終由守衛山脊北部的海軍陸戰隊所阻止。[6]

 
9月13日進攻路線圖

川口麾下的第2大隊內,有2個中隊負責在山脊南部邊緣的進攻,把埃德森的部隊擊退至山脊中部的123號山嶺。整個晚上,在此陣地的海軍陸戰隊,在火砲的支援下,擊退了日軍一波波的正面攻擊,其中一些導致徒手肉搏戰。日軍一些己越過山脊到達機場邊沿的的部隊也被擊退。在倫加防禦圈其他位置的庫瑪和岡明大隊的進攻也失敗。9月14日,川口旅團的倖存者在川口領導下,於馬坦尼考谷以西經過5天行軍後,與岡明的單位會合。[7]結果,川口的部隊及海軍陸戰隊分別有850及104人陣亡。[8][9]

9月15日,百武在拉包爾得知川口戰敗的消息,轉發到在日本的大本營。在緊急會議上,日本陸軍及海軍指揮人員得出結論,「瓜達爾卡納爾可能發展成為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戰鬥的結果現在開始對日本在太平洋其他領域產生戰略上的影響。百武意識到,為了運送足夠的部隊和物資以擊敗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盟軍,他無法同時支援在新幾內亞科科達小徑的日軍。百武在新幾內亞的部隊離其目標莫爾茲比港只有30英里(48公里),在大本營的同意下,百武命令新幾內亞的部隊後撤,直至「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問題」解決為止。百武準備派遣更多的部隊到瓜達爾卡納爾,試圖重奪亨德森機場。[1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orison(1958年),第15頁,Number reflects total Allied forces on Guadalcanal, not necessarily the number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battle. 11,000 troops were landed initially and three battalions (about 1,500 troops) were moved to Guadalcanal from Tulagi later.
  2. ^ Frank, Guadalcanal, p. 245. Number reflects the total Japanese forces under Kawaguchi's command on Guadalcanal, not necessarily the number actually involved in the battle.
  3. ^ Smith(2012年),第184,194頁
  4. ^ Frank, Guadalcanal, p. 245.
  5. ^ Smith(2012年),第197-198頁
  6. ^ Smith, p. 161–167.最終擊敗黑正的進攻是第11陸戰團及得到第1先鋒營的幫助(Smith, p. 167; and Frank, p. 235)。
  7. ^ Smith, p. 162–193; Frank, p. 237–246; and Griffith, p. 141–147.
  8. ^ Griffith, p. 144
  9. ^ Smith(2012年),第184–194頁
  10. ^ Smith(2012年),第197–198頁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