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
大禹陵,是夏朝開國國君大禹的紀念陵墓,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南8公里禹陵鄉禹陵村,大禹墓在會稽山下,坐東朝西[1][2][3]。
大禹陵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浙江省紹興市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4-77 |
認定時間 | 1996年 |
歷史
編輯禹祠是各地大禹後裔追認、祭拜先祖的場所,其始建時間可追溯至夏朝[1]。大禹葬於會稽山後,其子啟(夏朝第二任君主)在此立禹祠,並於每年春秋兩季派人前來祭禹[1]。
禹廟在禹陵的東北面,坐北朝南,為宮殿式建築群,始建於南朝梁初年[1][2]。享殿是禹陵的主體建築之一,為後人供奉大禹神位、祭祀獻饗之處,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到清朝末年已完全損毀,現存建築於2007年11月開工重建,至2008年完工[1]。
大禹陵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嚴重破壞,大禹的塑像、大禹廟被拆毀砸爛,大禹塑像頭顱齊頸部截斷,被放在平板車上遊街示眾[3][4][5][6][7][8]。禹廟在時任浙江省革委會副主任、魯迅胞弟周建人的干預下免於毀滅,1976年起開始重修[3][5]。1976年至1981年,地方政府對大禹陵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三次大修,因大部分專案集中在1979年,故稱「1979年第三次大修」[3]。
改革開放後,1981年4月13日,大禹陵被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佈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4月大禹陵文物保護所正式成立[3]。
結構
編輯前為禹池,面對亭山。墓建有碑亭,內立「大禹陵」三字石碑。附近有禹廟,分午門、祭廳、正殿三進。內立岣嶁碑,碑文77字,但由於碑上的字體奇特形如蝌蚪,完全有別於禹時代黃河文明所普遍採用的甲骨文或鐘鼎文,故而也有一些學者對此一結論提出質疑,認為此碑並非禹王之碑,真正的禹陵也應當地處於長江甚至淮河之北的黃河流域尤其是黃河中下遊河段的某一處經常性泛濫的水域,而非遠在長江文明地帶的今浙江紹興市內。禹廟東有窆石亭,內立圓錐狀窆石一塊,高2米,上有圓孔。[1][2]
圖集
編輯-
咸若古亭
-
禹廟
-
禹廟大禹像
-
大禹陵岣嶁碑
-
大禹陵乾隆御碑
-
窆石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大禹陵景区. 紹興文理學院. 2021-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0) (中文).
- ^ 2.0 2.1 2.2 Yu Mausoleum. 中國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7) (英語).
- ^ 3.0 3.1 3.2 3.3 3.4 馮建榮. 大禹的丰碑. 浙江大禹文化發展基金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0) (中文).
- ^ 朱向農; 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浙江文史大典. 中華書局. 2004年: 第783頁 [2024-05-20]. ISBN 978-7-101-0444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0) (中文).
- ^ 5.0 5.1 周建人与文化教育事业. 中國民主促進會. 《民進會史資料選輯第五輯》. 2018-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0) (中文).
- ^ 何立波. 周恩来与新中国文物保护:制止大规模发掘帝王陵【4】. 人民網. 《黨史博覽》.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5) (中文).
- ^ 過客. “文革”中被破坏的珍贵文物清单. 《中外文摘》 (北京: 中國期刊協會). 2008年, (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透過鳳凰網.
- ^ 史海钩沉:文革中被破坏珍贵文物不完全清单. 中華網. 2005-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