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漂移學說
大陸漂移學說是解釋大陸和海洋的分佈以及大陸之間存在的構造、地質和物理相似性的假說,認為各大陸是由一個巨大的陸塊漂移、分開而形成的[1]。最初由亞伯拉罕·奧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後來德國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韋格納在1912年加以闡述,中文中「大陸漂移說」、「大陸漂移假說」均指同一概念。這個大膽的學說一直被學界忽視,直至1960年代海洋擴張說出現,令大陸飄移說得以發展,後來更闡述為板塊構造理論。大陸漂移的想法已經被板塊構造理論納入,解釋大陸如何移動[2]。而大陸漂移學說也是學術界上少數成功由邊緣科學學說翻身成為主流理論的例子。[3]
主要內容為遠古時代的地球只有一塊「泛古陸」或稱盤古大陸的龐大陸地,被稱為「泛大洋」的水域包圍,大約於2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破裂,到距今約二、三百萬年以前,漂移的大陸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漂移學說與板塊構造學說有些根本的不同,前者假設推動力是潮汐,後者假想推動力是由於地幔出現對流,拖動板塊。但在韋格納1929年第四版的《大陸和海洋的形成》中,他已經接受了地幔對流提供動力的思想。
由來
編輯亞伯拉罕·奧特柳斯在他的地理百科全書中提及美洲是「因地震與潮汐而從歐洲及非洲分裂出去」及「如果有人拿出世界地圖,然後仔細觀測三大洲的海岸線,就會發現(大陸)分裂的痕跡」。
爭論紛紛
編輯來自南非的地質學家亞歷山大·杜托伊特和英國的阿瑟·霍爾姆斯都支持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的假說。到了1950年代,大陸飄移學說仍然得不到普遍接受。當時更受接受的是陸橋學說。
在1960年代前,終於出現轉機。羅伯特·迪茨、布魯斯·希曾和哈利·哈蒙德·赫斯得出一份地質研究報告,這就是海底擴張學說,得出實在的地質證據,解釋了三大洲為何分裂,令大陸漂移學說更具說服力。
理論
編輯首先,假設地球內部是玄武岩質,而地表則是花崗岩質,而大陸就像冰山浮在海面一樣,浮在融熔狀的玄武岩上。大陸因為潮汐的推動而移動分離。
證據
編輯- 地質構造方面的證據:阿帕拉契山脈(和非洲阿特拉斯山脈是同一條)是東北-西南走向,臨至大西洋西岸就中斷,而地質研究證明斯堪的納維亞山脈與蘇格蘭、愛爾蘭的山脈是與阿帕拉契山脈同源。另外,有證據證明南非的開普山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山是同出一徹。可見曾有段時間,美洲、非洲和歐洲是相連。
- 大陸邊緣的吻合:將大西洋兩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拼在一起時,兩岸的大陸邊緣能十分吻合且完美的貼合。且經由兩岸岩層的研究,發現在非洲某處海岸的岩層,恰與拼合後的南美洲海岸的岩層相同,再度印證兩塊大陸曾經是相連的。
- 古生物化石方面的證據:活在約2.9億年前的中龍是一種住在陸內鹹水湖的爬蟲類,無法越過大洋。地質學家在大西洋兩側的南美洲與南非發現了中龍化石,即可證明南美洲與非洲過去是相連的。另外,3至2億年前的舌羊齒植物,因種子很大無法藉風力飄洋過海,但此種化石卻出現在非洲、澳洲、印度、南美洲及南極洲,由此可見,過去這些大陸是彼此連接在一起的。還有活證據——在兩個大陸上發現同樣的動物。 例如,在南美洲和非洲,發現了一些蚯蚓家族(例如Ocnerodrilidae、Acanthodrilidae、Octochaetidae)。
- 氣候的證據:在印度南部有冰川作用的痕跡,而印度南部遠離喜馬拉雅山,北部的冰川不可能在溶化前來到南部,何況印度南部是低緯度地區,年均溫高,不可能出現冰川。證明印度曾經是中高緯度地區。另外,地理學家在南極洲發現豐富的煤礦,煤是由遠古植物遺骸變化而成,若南極洲一直都在南極圈內,嚴寒的天氣根本不容許南極洲有茂密的森林,休說豐富的煤礦。從而反證南極洲曾在低緯度地區。
- 古磁場的證據:把非洲、南美洲、澳洲、印度和南極洲各大陸連接在一起時,各大陸測得的古生代磁極邊緣軌跡大致重合在一起,證明它們在古生代期間確實屬於同一大陸地塊。
- 海底擴張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創立:60年代在洋底發現的條帶狀海底磁異常、轉換斷層及DSDP/ODP的鑽探成果,是海底擴張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礎和主要內容。
發展
編輯此學說在韋格納因北極考察中,遭遇暴風雪而喪生之後就沉寂一時,到了六十年代,海底擴張學說中的地質報告證明了大西洋正在擴張,而三大洲就漸漸分離,令學界重新研究大陸漂移學說,後來更有人提出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亦是現今地質學根基。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术语在线—权威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 www.termonline.cn. [2022-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 ^ Oreskes 2002,第324頁
- ^ Friedlander, Michael W. At the Fringes of Science. 1995. OCLC 42309381.[查證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