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群體理論
失語群體理論是1968年文化人類學家艾德溫·阿丹納和雪莉·阿丹納兩人在劍橋大學提出的。依循艾德溫和雪莉兩人的說法,人類學的專家們是以男性的觀點來說明文化的特性,而語言是由男性規定且為男性服務的。
艾德溫·阿丹納(Edwin Ardener)
編輯艾德溫指出文化的真實語言隱存着由男性出發的偏見觀點,男性在群體中創制語言的意義,使得女性受到壓制,因而「沉默不言」,並成為社會上最大的無言群體。此外,由於女性長期受制於掌握話語權的男性社會體系之下,縱使少數女性取得和男性相同的成就,也是透過接受男權的偏見而達成。
雪莉·阿丹納(Shirley Ardener)
編輯延續艾德溫的思考,雪莉又在「失語群體理論」上作出增添,她認為女性的沉默在公共論述上尤為顯見:在公眾場合中,女性會以男性作為前提,來宣示她們的感受和想法。而當雙方在意義和表達方面發生衝突時,由於男性在社會中居於一種控制地位、每戰必勝,使得本已沉默的女性,這時更不想多開口了。
克拉曼萊(Cheris Kramarae)
編輯為使艾德溫與雪莉的「失語群體理論」更顯完善,傳播理論家克拉曼萊更進一步把此理論以下列三種假定加以歸納: 第一、 女性所認知的世界是不同於男性的,因為深植於勞務分工上的體驗和活動,在男女之間已經出現差別。 第二、 基於在政治上男性壓制女性的事實,男性的認知體系呈現控制之勢,如此一來,女性即便想對現實世界另採變通的適應模式,也難以自由表達。 第三、 為了在社會中有所參與,女性必須就她們所接收到的男性表達體系,進行自發性的轉變。
參考資料
編輯- Littlejohn, S.W. (2002).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Chapter 11)。
- 程之行(1993),《傳播理論》,遠流出版。
- Ardener, E. (1972). Belief and the problem of women. London: Tavistock.
-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第六十五期 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network/paper/paper65/05_01.html[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