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之孝(1639年—1696年),漢軍鑲藍旗人[參1],平南王尚可喜次子,初為平南藩下都統三藩之亂爆發後,率部與廣東叛軍作戰。因尚可喜厭惡長子尚之信所作所為,尚之孝獲襲平南王爵,但之孝害怕之信不滿,旋即辭去爵位。康熙帝以尚之孝為平南大將軍統兵平叛。此後,尚之信反清,尚之孝的兵權被剝奪,閒居廣州。尚之信歸順清廷後,尚之孝被召還京師,授內大臣,後再授宣義將軍,南下江西平叛,多有斬獲。江西平定後,尚之孝上書朝廷請求歸葬其父於海城並為之守墓,不久,因事革職。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尚之孝病死於海城。

尚之孝
內大臣、宣義將軍
前任:尚可喜
繼任:尚之信
姓名尚之孝
封爵平南王世子 → 平南親王 → 辭爵
封地廣東
旗籍鑲藍旗
出生1639年
逝世1696年
海城
親屬
父親尚可喜
兄弟尚之信額駙尚之隆等二十九人
姊妹三十二人
尚崇坦

生平

編輯

尚之孝為平南王尚可喜次子,幼年追隨其父於鎮所[參1]。1674年,尚之孝被任命為平南藩下都統,當時恰逢三藩之亂爆發,潮州總兵劉進忠響應靖南王耿精忠據城反叛,尚之孝率部與之作戰[參1]。之前,尚可喜以長子尚之信為平南王繼承人,後因尚之信嗜酒濫殺,而尚之孝嚴於律己、寬待部署,便有意改以之孝襲爵,自己為太上王,康熙帝遂命尚之孝襲平南王爵[參2]。然而,尚之孝畏懼尚之信,示意巡撫劉秉衡為其請辭,朝廷遂仍以尚可喜管理藩內事務,待叛亂平定後再令之孝襲爵[參2]。當時,普寧被劉進忠部下劉斌佔據,但知縣段藻暗中與尚之孝約為內應。尚之孝將劉斌誘出城外作戰,段藻趁機關閉城門,劉斌大敗而走,清軍收復普寧,進擊潮州[參2]。劉進忠率眾抵禦,尚之孝三戰三捷,陣斬副將陳璉等兵將一千餘人,此後又連克東津、筆架山、洗馬橋等處敵營[參2]。1675年,康熙帝封尚之孝為平南大將軍[參2]。尚之孝圍攻潮州一年有餘,劉進忠向鄭經求援,鄭經派遣劉國軒領兵一萬餘人助戰,尚之孝不敵、退駐惠州[參2]

1676年,尚可喜病情加重,康熙帝命尚之孝回廣州探視並執掌藩務。然而,尚之孝還沒接到命令,尚之信已起兵反清,並脅迫之孝放棄惠州。尚之孝沒有抵抗,遂放棄兵權,回廣州服侍其父[參2]。不久,尚可喜病死,尚之孝閒居廣州。1677年,尚之信歸順清廷,襲平南王爵,尚之孝被之信排擠,朝廷將其召回京師,授內大臣[參3]。尚之孝上疏募兵請戰,朝廷同意其請求,令其前往簡親王喇布軍前效力,授予其宣義將軍[參2]。1678年,尚之孝率領所部至江西,與總兵許盛進剿吉安、贛州吳軍,多有斬獲[參2]。1679年,尚之孝招降吳軍總兵林興隆、參將王國贊等戰將二十餘員、士兵六千餘人[參2]。吳將楊一豹、江機進犯福建,尚之孝領兵赴閩,至汀州,楊一豹等人已向康親王傑書投降,尚之孝返回江西[參2]。1680年,江西平定,尚之孝被召回京師,所部編為綠旗營留鎮江西[參2]

同年九月,尚之信獲罪被賜死於廣州,部議尚之孝應該連坐,被康熙帝赦免,入朝仍隨內大臣之列[參2]。1681年五月,尚之孝奏請朝廷以迎其父靈柩於廣州,歸葬海城。獲朝廷允許後,尚之孝亦久留海城,並奏請守陵[參4]。1683年,議政大臣等追論尚之孝先前不能禦敵、滯留海城、計圖安逸等罪,提議將尚之孝革職、子弟歸入內務府,康熙帝將其從寬發落,僅削其職[參4]。1696年,尚之孝病死,時年五十七歲[參4]

家庭

編輯

註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前任:
尚可喜
平南親王
1676年
繼任:
尚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