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堡遣返克羅地亞語:Blajburška predaja,斯洛文尼亞語:Pliberški pokol),戰俘在遣返後被虐待至大規模死亡所以又特稱布萊堡屠殺克羅地亞語:Blajburški masakr)或布萊堡悲劇斯洛文尼亞語:Pliberška tragedija),歐洲戰場結束後,克羅地亞獨立國作為當時軸心國的一份子,於1945年5月8日宣佈取消獨立,原領土全部回到南斯拉夫。當時數萬名與軸心國有關聯的烏斯塔沙士兵和平民選擇逃離克羅地亞。 隨着南斯拉夫游擊隊佔領南斯拉夫全境,很多人選擇逃往奧地利。當他們到達盟軍佔領的奧地利時,英軍拒絕接受他們的投降,而是將他們遣返回南斯拉夫。戰俘與南斯拉夫其他游擊隊俘虜的軍隊一起被迫行軍。有超過數萬人被處決,其他人被帶到勞改營,更多人死於惡劣的條件。這起事件以卡林西亞邊境城鎮布萊堡命名,最初的遣返工作就是在這裏進行的。

布萊堡大屠殺
奧地利布萊堡的烏斯塔沙戰俘
時間1945年5月
地點奧地利,布萊堡
類型屠殺、大規模處決
主題針對烏斯塔沙戰俘的大規模處決
參與者南斯拉夫游擊隊
死亡約1.4531萬斯洛文尼亞人與6.5-10萬克羅地亞人被處死
斯洛文尼亞國土保衛軍與德軍撤退至特爾日奇
斯洛文尼亞國土保衛軍與平民在特爾日奇-Ljubelj路口

2008年歐盟理事會極權政權罪行公聽會報告查出1.4531萬斯洛文尼亞人與6.5-10萬克羅地亞人被屠殺,共約8-11萬。[1]被屠的親軸心國或反共的諸多勢力包括:克羅地亞法西斯兼民族主義恐怖組織烏斯塔沙烏斯塔沙民兵團克羅地亞國土保衛軍(納粹傀儡國克羅地亞獨立國的軍隊,1944年與烏斯塔沙民兵團合併成克羅地亞武裝力量)、斯洛文尼亞國土保衛軍黑山國民軍等。

緣起

編輯

南斯拉夫王國保皇派的南斯拉夫祖國軍切特尼克政治運動的軍隊)與共產主義者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是二戰時南斯拉夫抵抗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王國的兩大遊擊勢力,初期互有合作,後期分道揚鑣,祖國軍名義中立實則暗助德義軍隊,令盟軍不再支持祖國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與它互相攻擊。[2][3]

特赦與撤退

編輯
 
避走奧地利的斯洛文尼亞難民

1944年8月30日起,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元帥鐵托頒發特赦令,接納親軸心國的本國勢力歸降,直至9月15日為止。[4]1944年10月納粹德軍開始撤出巴爾幹半島,1945年4月德軍在斯雷姆戰線東方戰線斯雷姆的部份)潰敗後德軍全速撤出。[5]克羅地亞國土保衛軍不欲降於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蘇聯紅軍,遂走道斯洛文尼亞撤往剛從納粹德國解放的奧地利,欲向剛從意大利出來的英軍投降。[6]

德國傀儡國克羅地亞獨立國一向反共,有軍政高層期求盟軍在二戰後容許他們從奧地利安全回國,為盟軍剿滅南斯拉夫共產黨。至於民間,斯洛文尼亞天主教主教Gregorij Rožman遊說盟軍佔領斯洛文尼亞。[6]為此克羅地亞獨立國廢除獨尊克羅地亞人的民族歧視法律,向英美價值觀靠攏並示好,1945年5月6日向盟軍尋求合作[7],但種種合作努力告失敗。[6]克羅地亞獨立國帶同恐懼共產主義的平民撤退,[8]希望製造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攻擊平民的意外,但平民人數太多,反而拖慢軍隊徹退,令平民淪為烏斯塔沙的人盾。[9]另一方面,克羅地亞國土保衛軍烏斯塔沙民兵團在1944年合併成克羅地亞武裝力量

在1945年5月5日在意大利邊境成功歸降英軍的部隊有:保皇派的南斯拉夫祖國軍殘部、塞爾納亞義勇軍兩個與小量切特尼克成員,他們沒遭遣返。[10]

布雷堡投降

編輯

1945年5月9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元帥鐵托貝爾格萊德電台呼籲本國親軸心國從速投降,否則遭「無情對待」。[11]5月15日,克羅地亞武裝力量撤軍大隊的先頭部隊約2.5-3萬人抵達奧地利邊境小鎮布萊堡[12][13]先頭部隊大體在鐵路路堤附近紥營,黑山國民軍在路堤以東佈防。[14]撤軍大隊延綿45-65公里,[13]仍有17.5萬人尚在南斯拉夫內未過境。[12]當天在布雷堡城堡相議投降事宜。英軍代表是英國陸軍愛爾蘭第38步兵旅(38th (Irish) Brigad)旅長托馬斯·斯科特[15]克羅地亞武裝力量代表是指揮官、前烏斯塔沙民兵團將軍Ivo Herenčić,通譯官是烏斯塔沙民兵團上校Danijel Crljen[16][17]

卡林西亞地區的其他遣返事件

編輯

行軍返回

編輯

範圍與後果

編輯

萬人坑調查

編輯

受害者人數

編輯

當今的共識是強行軍以及滅絕營造成包括平民在內的死亡人數數以萬計。布萊堡遣返及後續事件造成的傷亡在5萬至20-25萬這一區間。基於統計計算,至少有7-8萬人被殺害。然而,在戰後死亡人數的精確數字現已無法準確查明。

腳註

編輯
  1. ^ Starič 2008,第36頁.
  2. ^ Tomasevich 1975,第226頁.
  3. ^ Rulitz 2015,第17頁.
  4. ^ Dizdar 2005,第121頁.
  5. ^ Tomasevich 2001,第752頁.
  6. ^ 6.0 6.1 6.2 Rulitz 2015,第21頁.
  7. ^ Radelić 2016,第9-10頁.
  8. ^ Rulitz 2015,第22頁.
  9. ^ Vuletić 2007,第140頁.
  10. ^ Pavlowitch 2008,第265頁.
  11. ^ Dizdar 2005,第134-35頁.
  12. ^ 12.0 12.1 Lowe 2012,第253頁.
  13. ^ 13.0 13.1 Portmann 2004,第68頁.
  14. ^ Rulitz 2015,第37頁.
  15. ^ Grahek Ravančić (2008), p. 535
  16. ^ Tomasevich 2001,第758頁.
  17. ^ Grahek Ravančić (2008), p. 544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