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馬雅可夫斯基(俄語: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кий[a](ⓘ);烏克蘭語:Володи́мир Воло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ький[b];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蘇聯著名詩人。
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 Владимир Маяковский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巴格達蒂 (今 格魯吉亞) | 1893年7月19日
逝世 | 1930年4月14日 蘇聯莫斯科 | (36歲)
公民權 | 俄羅斯帝國(1893-1922) 蘇聯(1922-1930) |
創作時期 | 1912—1930 |
文學運動 | 未來主義 |
施影響於 | 納辛·辛克美 |
生平
編輯生於格魯吉亞巴格達蒂的一個林務官家庭,父親是來自烏克蘭的哥薩克人而母親則是來自庫班的烏克蘭人。學生時期曾參加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地下活動。早期詩作帶有未來主義色彩。十月革命後的《我們的進行曲》、《革命頌》等詩作歌頌了十月革命,呼籲藝術家同革命結合。1919年後參加《羅斯塔之窗》工作,寫詩作畫同反對派進行鬥爭。1924年列寧逝世後,發表長詩《列寧》,表達對其之深切哀悼。曾出訪過法國、西班牙、墨西哥、美國等國家,寫了《我發現美洲》、《百老匯》等國際題材的詩篇。還寫有《臭蟲》、《澡堂》等諷刺喜劇等作品。
與同時期另一位著名詩人謝爾蓋·葉賽寧不睦。葉賽寧說馬雅可夫斯基是「為了」什麼而寫詩,而自己則是「由於」什麼而寫詩。
1930年4月14日,因愛情失意及受有心人士毀謗等原因而開槍自殺。
死亡
編輯1930年4月12日,馬雅可夫斯基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他參加了人民委員會關於擬議的版權法的討論會。1930年4月14日,他當時的情人,女演員維羅妮卡·波隆斯卡婭在離開公寓時,聽到關着的門後傳來一聲槍響。她沖了進去,發現詩人躺在地板上,已經中彈身亡[1]。手寫的絕筆信上寫着:「給你們大家。我死了,但不要責怪任何人,請不要八卦。死者非常不喜歡那種東西。母親,姐妹,同志們,原諒我——這不是一個好方法(我不推薦給別人),但對我來說沒有別的出路。莉莉——愛我。政府同志,我的家人包括莉莉·布里克,媽媽,我的姐妹,和維羅妮卡·維托洛夫娜·波隆斯卡婭。如果你們能為他們提供體面的生活,謝謝。把那首詩送給布里克斯。他們會整理出來的。」他的絕筆信中還有一部分《未完成的詩》[2]。馬雅可夫斯基的葬禮在1930年4月17日舉行,約有15萬人參加,這是蘇聯歷史上第三大公眾哀悼活動,僅次於哀悼弗拉基米爾·列寧和約瑟夫·斯大林[3]。他安葬在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
馬雅可夫斯基是在與波隆斯卡婭發生爭執後自殺,他與波隆斯卡婭的戀情短暫而不穩定。波隆斯卡婭愛上了這位詩人,但不願離開她的丈夫,她是最後一個看到馬雅可夫斯基活着的人。但是,正如莉莉婭·布里克在她的回憶錄中所說,「自殺的想法就像他內心的慢性疾病, 和任何慢性病一樣,病情惡化了,」據波隆斯卡婭說,馬雅可夫斯基曾在4月13日提到自殺,當時兩人在瓦倫丁·卡塔耶夫那裏,她認為他試圖在感情上敲詐她,但她拒絕相信他會做這樣的事情。
馬雅可夫斯基的死成為一個持久爭議的問題。絕筆信似乎是在他死前兩天寫的。詩人去世後不久,莉莉婭和奧西普·布里克斯被匆忙送往國外。從他身上取出的子彈與他的手槍型號不符,他的鄰居後來報告說,他們聽到了兩聲槍響。十天後,調查這位詩人自殺的警官自己也被殺,引發了對馬雅可夫斯基死亡真相的猜測。這種猜測往往暗指國家部門謀殺的嫌疑,特別是首先是赫魯雪夫的去斯大林化,後來是開放政策和改革重組,蘇聯政治家試圖削弱斯大林的聲譽。據Chantal Sundaram[誰?]說:
關於馬雅可夫斯基遇害的謠言仍然廣泛傳播,這一事實表明,甚至遲至1991年底,還有人催促國家馬雅科夫斯基博物館委託專家,對博物館中保存的死亡物證進行醫學和犯罪學調查:照片、帶有槍傷痕跡的襯衫、倒下的地毯以及絕筆信的真實性。[安德烈]科洛斯科夫提出的偽造的可能性,作為一種具有不同變體的理論一直存在。但詳細的手寫分析的結果發現,絕筆信無疑是馬雅可夫斯基寫的,還得出結論,證明了「令人不安的因素」在下手時刻的影響 ... ,其中最有可能的是與激動相關的心理生理狀態。雖然調查結果並不令人驚訝,但這一事件表明,馬雅可夫斯基與蘇聯當局的矛盾關係一直延續到矛盾時代,儘管他此時因政治順從而遭到攻擊和拒絕。[需要解釋]
斯大林曾對此著名詩人高價評論:「馬雅科夫斯基過去是,而且現在還是我們蘇維埃時代最優秀,最有才華的詩人。」
備注
編輯- ^ 俄語羅馬化:Vladimir Vladimirovich Mayakovskiy ,發音:[məjɪˈkofskʲɪj]
- ^ 烏克蘭語羅馬化:Volodymyr Volodymyrovych Maiakovskyi
參考文獻
編輯- ^ Polonskaya, Veronika. Remembering V. Mayakovsky. Izvestia (1990). 1938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1).
- ^ Belyayeva Dina. B. Маяковский-Любовная лодка разбилась о быт... En [V. Mayakovsky – The Love Boat smashed up on the dreary routine ... En]. poetic translations. Stihi.ru – national server of modern poetry. [201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俄語及英語).
- ^ Kotkin, Stephen. Stalin: Volume I: Paradoxes of Power, 1878–1928. Penguin. 2014-11-06 [2015-05-08]. ISBN 97806981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