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u5中國樂器。《詩經·周頌·有瞽》:「鞉磬祝圉」,「圉」通「敔」。[1]

(臺南孔子廟文物收藏樂器)
《三禮圖》中的敔

敔的形狀像伏,木製塗漆,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即木片)。演奏時,奏者要站在敔旁,把敔放在木架上,以zhēn刮動發聲,表示音樂的停止。敔僅用於古代宮庭雅樂祭祀音樂的結束時演奏。《尚書·益稷》提及「合止柷敔」,示意音樂的開始,敔則示意停止。

籈的形制以及演奏敔的方法,歷代各有變化。東漢鄭玄註《尚書》:「敔,狀如伏虎,背有刻,以物櫟之,所以止樂。」西晉郭璞註《爾雅》:「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唐朝奏敔:「碎竹以擊其首而逆刮之,以止樂也。」宋代聶崇義《三禮圖》在敔下說明「今唐禮,用竹長二尺四寸,破爲十莖,於敔背橫櫟之。」從這些註解不難察覺,籈的材質和設計隨時間經過而有變化,早期甚至沒有專門的形制,後來以木長尺,唐朝改用末端分散的竹片,宋代則規定末端縱切為十段。察今日所見形制,則有三種分別:

  1. 台南孔子廟所用籈,將竹筒的末端破成竹篾。
  2. 故宮所藏中和韶樂敔則是將竹筒末端剖半、剩下的一半破為竹篾。
  3. 如嘉義祭孔所用,為數條竹篾綁成一束。

此三種形制各地不一,竹篾數目有時也不守十條之數,如北京故宮所藏金漆彩畫敔,即將半截竹筒析為24條細竹篾[2]。至於演奏,早期只刮動背上的鉏鋙,唐以後開始有擊打虎首的作法,今日所見,則多半在敔頭上敲三次後,再在敔背上的鉏橫掃三次。

敔自身形制變化不大,大致上都在鉏鋙排列上。常見的有兩種:

  1. 鉏鋙分列型:如台南孔子廟所藏,二十七齒分為三列。傳世文物中,又有三列各九齒以及三列齒數不一致而共二十七齒的分別。
  2. 鉏鋙同列型:如《皇朝禮器圖式》以及今日所見中和韶樂敔,二十七片緊密排成一列。又有敔背上有方槽,插入木片為略可活動之鉏鋙;以及鉏鋙完全固定不動兩種。

其中,依據鉏鋙的形狀,又分兩種。

  1. 木片狀。
  2. 楔子或三角狀。

宋代聶崇義《三禮圖》所載圖形,即為楔子狀同列鉏鋙。韓國李氏朝鮮正祖李祘下令編纂的《春官通考》[3],以及今日國立古宮博物館所藏白虎敔也是此形制。

相關條目

編輯

參閱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何九盈、王寧、董琨. 辭源(第三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5: 790. ISBN 9787100114240 (中文). 
  2. ^ 清代萬壽盛典展-金漆彩畫敔. [2017-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1月26日) (中文). 籈截竹筒而成,從中劈開並削去一半,剩下的一半析為 24 根細竹條。演奏時,以籈逆刮齟齬而發音。 
  3. ^ 전통공예_ 상세-어. [2017-02-23]. 所引文獻為漢語文言文.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3) (韓語).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柷敔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