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研究,也稱文化大革命研究,由於1978年後中國共產黨不承認文革具有「革命」性質,也稱「文革」研究「文化大革命」研究[1][2],是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專門研究,一般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研究範疇,肇始於1970年代末期。[3]

簡介

編輯

1978年後,中國大陸官方對文革的歷史編纂主要見於中國共產黨1981年《歷史決議》以及五卷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等。

除了兩岸三地以外,文革研究在英語世界、日本[4]、德國[5]等都有一系列學術成果。

內容

編輯

文革研究中存在一些基本問題和研究重點。

分期問題

編輯

1981年《歷史決議》認為文革持續十年(1966—1976),以1969年中共九大和1973年中共十大為標準分為前、中、後三期。麥克法夸爾也持這種觀點。[6]但有學者持文革三年論(1966—1969),認為中共九大後政治路線鬥爭僅限高層,隨着大規模上山下鄉,城市的學生和工人群眾運動已經很少見。還有觀點認為文革僅持續兩年,軍隊介入後已經不再是「造反」運動。

動機問題

編輯

1981年《歷史決議》認為文革存在兩種動機,即毛澤東的「思想上的極左錯誤」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政治野心」。但有學者認為毛澤東發動文革的主因是「大權旁落」,而非「防修反修」。另有同情四人幫者認為,江青、王洪文等是毛澤東路線的忠實履行者,不是「野心家」。

人物和事件專題

編輯

文革研究中,林彪事件和周恩來的作用尤其受到學術界關注。[7] 德國學術界對紅衛兵運動特別關注。[5] 劉少奇的個人命運也受到關注。[8]

對象和方法

編輯

傳統上文革研究屬於政治史範疇,但近來也出現文化史、社會史、口述史、知青回憶錄、社會學的視角。[9][10][11][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金大陸. "「文革」 研究的四個層面與兩個向度." 社會學家茶座 3 (2010): 34-40.
  2. ^ 謝世誠. "周恩來與 「文化大革命」 研究述評." 周恩來研究述評 (1996).
  3. ^ 鄭謙. "大陸 「文化大革命」 研究 40 年漫議." 北京黨史 6 (2015).
  4. ^ 關智英. "近年日本的文化大革命研究." Modern China Studies 23, no. 2 (2016).
  5. ^ 5.0 5.1 李長山. "德國的中國文化大革命研究." 當代中國史研究 14, no. 4 (2007): 115-115.
  6. ^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 3.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7. ^ 柳國慶. "近十五年來周恩來與 「文化大革命」 研究述評." 中共黨史研究 10 (2010): 101-110.
  8. ^ Dittmer, Lowell. Liu Shaoqi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Routledge, 2015.
  9. ^ 閻長貴. "讀《 社會史視野下的 「文化大革命」 研究》 一文有感." 中共黨史研究 6 (2013): 118-119.
  10. ^ 王宇英. "口述史方法對 「文革」 史研究的意義." 晉陽學刊 2 (2006): 125-126.
  11. ^ 郜元寶. "關於文革研究的一些話." 當代作家評論 4 (2002): 74-77.
  12. ^ 佟新, and 沈旭. "文革研究對認識中國社會的意義——一種國家與社會的視角." 開放時代 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