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脫

與蒙古帝國合作的商人和放債人的稱呼

斡脫[1]:127,是與蒙古帝國合作的商人和放債人的稱呼。

該術語來自突厥語詞ortak,意為「夥伴」[2]。因蒙古人有錢但不善經商,所以選擇與色目人商人合作減輕風險[3],而商人也可集中資源經營降低成本。

成吉思汗讓他的家人和軍事指揮官選擇穆斯林(主要是畏兀兒人或中亞人)為貿易目的交予金銀錠時,斡脫制度就開始了[2]。商人通常會獲得非常高的佣金,只要他們不干涉蒙古人的軍事行動,就可以使用官方驛站[2]。蒙古人也會向商人提供低息貸款[3]。1268年,忽必烈汗建立了監督斡脫的總監,以低利率借錢給他們[4]

斡脫商人因其特殊待遇和高利率貸款而在中國人中享有很差的聲譽,王惲批評了斡脫的特權,特別是攜帶武器的權利[1] :147-148。在明朝,斡脫這個詞不再具有特殊意義,僅僅意味着商人[1]:153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Elizabeth Endicott-West, "Merchant Associations in Yüan China: The Ortoγ," Asia Major 2 (1989).
  2. ^ 2.0 2.1 2.2 Carter Vaughn Findley, The Turks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84.
  3. ^ 3.0 3.1 "The Mongols in World 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sia for Educators. Accessed April 29, 2019.
  4. ^ Denis Twitchett,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6, Alien Regime and Border States, 907-136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