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教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

顯教寺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
座標36°35′20.962″N 102°50′14.255″E / 36.58915611°N 102.83729306°E / 36.58915611; 102.83729306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開基札失班丹
開山時間明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顯教寺和雷壇
地址甘肅省永登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六批合併第44項
併入第四批第164項(魯土司衙門舊址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地圖
地圖

歷史

編輯

顯教寺是明朝河西地區藏傳佛教重要寺院。該寺隸屬安多魯土司家族,與魯土司衙門隔街相望。據當地人稱,顯教寺建於明朝永樂九年(1411年)。這源自《魯氏家譜》綸音卷之一中載有「敕顯教寺一道」,其中提到:[1]

皇帝敕諭國師班丹藏卜(dpal ldan gtsang po)等及眾禪師、喇嘛、有道高僧等:

今僧眾中,多有道高德重之人。而聖凡混淆,一時未能周知。今差人齎禮幣前往爾處,有道行高者,朕皆禮請。每人致禮幣一表裏。爾國師、禪師、喇嘛、有道高僧與之同來,宣揚妙法,成無量功德,則爾等功德亦種種無量。爾其體朕至懷。故諭。

永樂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該敕諭一直存於顯教寺。班丹藏卜是青海瞿曇寺僧人,即創建瞿曇寺的三丹羅追之侄。《明實錄》載,永樂八年十月甲午,命其為「淨覺弘濟國師」,並賜誥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敕諭並未提及顯教寺,故將該敕諭作為顯教寺建寺時間的依據不足。[1]

至少在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顯教寺已經建立並獲賜名。《明實錄·憲宗實錄》卷224:「成化十八年二月辛酉,陝西莊浪衛大通寺番僧札失丹班建寺於本寺東南隅……來朝貢,乞賜名。詔賜東南隅寺曰顯教。」札失丹班,或作「札失班丹」,藏文還原為bkra shis dpal ldan。番僧札失丹班所屬的大通寺,即今妙因寺,為魯土司衙門的另一屬寺,位於魯土司衙門內。顯教寺與妙因寺一直保持密切聯繫。[1]

《明實錄·孝宗實錄》中,還記載了該寺番僧遠丹堅剉弘治年間到北京朝貢、請襲國師等活動。《明實錄·孝宗實錄》卷160:「弘治十三年三月丁卯……顯教寺番僧遠丹堅剉等,三竹瞿曇等寺番僧班剌相竹等……各來貢,賜彩段鈔錠等物有差。」「遠丹堅剉」藏文還原為yon an rgyalmtsho。《明實錄·孝宗實錄》卷178:「弘治十四年八月戊辰,陝西顯教寺番僧遠丹堅剉、殊勝寺番僧舍剌先吉各請襲其師國師、禪師之職。從之。」顯教寺僧人位列國師,並在文中置於皇家寺院瞿曇寺之前,可見15至16世紀顯教寺在河湟地區藏傳佛教寺院中地位之顯。[1]

顯教寺屬於魯土司家族,該家族在明朝主要駐守陝西行都司治下的莊浪衛,該地東與韃靼控制區接壤,扼守通往西域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魯家軍」在明朝多次參與明朝朝廷的軍事行動。魯氏家族受到明廷倚重。乾隆《魯氏家譜》卷2之《內傳》載,魯土司家族的祖地位於西大通一帶,明朝洪武十一年,朝廷「令官治弟(第)連城,建樓七楹」,於是修建了氣勢恢宏的魯土司衙門。此後,魯氏家族以大通河畔的連城為統治中心,直至中華民國時期改土歸流為止。明朝時,連城又稱「西大通堡」,元、明之交,為連接中國內地與青藏及西域的要地。[1]

2006年,永登縣明朝的「顯教寺和雷壇」歸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魯土司衙門舊址[2]

建築

編輯

顯教寺原來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有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此外還有東、西廂房十餘間。[3]

顯教寺的原有建築現僅存大雄寶殿一座,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建築面積158平方米,歇山頂,雙昂斗拱。據學者宿白考證,該殿建築特點和建於明朝宣德二年(1429年)的妙因寺萬歲殿類似,均為「鋪作用外插昂、華頭子無雕飾、闌額寬厚、普柏方出頭雕飾海棠曲線、老角梁下垂懸寶瓶以及心間用補問鋪作二朵」,受到當時官式建築影響;另外,該殿三間見方的佛堂、周圍環繞轉經道的佈局,為15世紀之前藏傳佛教佛殿的特徵。永登縣博物館現存99幅明、清唐卡,即從顯教寺大雄寶殿的天頂出土。[1]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