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瓚(1614年—1648年7月16日),字贊玉,號玄石[1][2]。明末抗清志士,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舉,官拜貴州道監察御史。與兄楊文琦、楊文琮,弟楊文球皆為國盡節,合稱「甬上楊氏四忠」。曾與兄楊文琦一起參與寧波「五君子翻城之役」[3],密謀光復浙東,因叛徒告密而失敗,楊文瓚等皆被捕殉國。犧牲後,魯監國追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乾隆時,清廷追諡烈愍

楊文瓚
大明貴州道監察御史
籍貫浙江寧波府鄞縣
字號字贊玉,號玄石
諡號烈愍(清廷追諡)
出生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
逝世魯監國三年五月二十六日(1648年7月16日)
出身
  • 崇禎十二年己卯科浙江鄉試舉人

生平

編輯

家世背景

編輯

楊文瓚出身浙江鄞縣名門楊氏,是嘉靖年間太僕寺卿楊美益的玄孫[4]。其先世有弘治、正德年間的名臣楊守陳楊守隨楊守阯[5]。楊氏一門數代顯宦輩出,門第貴盛[6][7]

少年從學

編輯

楊文瓚年少時,十分刻苦好學,為人有氣節,喜用智謀,與兄長楊文琦先後補為縣學生員[8]。崇禎初年,名臣李清擔任寧波府推官時,考察本府秀才們的學問,對楊文瓚的文章讚賞不已,兩人成為好友。後來李清升為御史,楊文瓚因為家貧,請求李清赴任途中幫他介紹一份私塾老師的工作。李清說:「你的八股文已經寫得非常好了,但是胸中沒有整段書,怎麼能做別人的老師呢?」楊文瓚於是請教什麼是「整段書」。李清說:「不管是《史記》也好,《漢書》也罷,天天誦讀,朝夕不忘,就是整段書了。」楊文瓚於是說:「我與先生一起出發,從上船那天起,每天當着先生面背誦《漢書》幾十頁,到了揚州就該不負所望了。」後來果然半個月就背完了[9]。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本省鄉試,成為舉人[10]

抗清活動

編輯

甲申之變」後,楊文瓚痛哭不矣,與同鄉好友林時對作詩以悼念崇禎帝[11]。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南下,隨父楊秉鼐從軍[12],保衛浙江的魯王朱以海政權。當時,隆武帝朱聿鍵亦在福建登基,楊文瓚向魯王力言浙江、福建兩地的抗清政權應當聯合,被魯王重臣張煌言等上奏排擠[13],只好與兄楊文琦前往福建[14]。隆武帝召對,授貴州道監察御史[15],又上血書,力言魯監國政權有兵馬卻缺乏軍餉,應當救濟。隆武帝立刻撥銀十萬兩,派他犒勞浙江的抗清武裝[16],楊文瓚想與魯王的軍隊會師,遭到鄭芝龍的阻撓,沒有成功[17]。清軍入閩後,隆武帝被害,楊氏兄弟知事不可為,返回故里[18]

翻城之役

編輯

魯監國二年(1647年),華夏、王家勤楊文琦、楊文瓚、董德欽等反清義士,齊聚於屠獻宸家中,聯絡打算反正的清軍將領陳天寵、仲謨等,商量起義。華夏、屠獻宸等又寫信給抗清義軍領袖王翊,計劃一同起義,楊文瓚也署名參與[19][20]。但華夏做事不密,不幸被居鄉的降臣謝三賓等告發[21],與事者皆被捕遇難,被稱為「五君子翻城之獄」[22]。楊文琦犧牲後,楊文瓚一開始被清廷放回,但謝三賓不依不饒,賄賂當權者,請求殺掉他[23]。魯監國三年五月二十六日(1648年7月16日),楊文瓚亦就義,時年三十五歲,魯王聞之,追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24],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諡烈愍[25]

家庭

編輯

楊文瓚父親楊秉鼐,曾率四個兒子一道從軍抗清。哥哥楊文琦、楊文琮,弟弟楊文球,都為國而死,被合稱為「甬上楊氏四忠」[26],兩幼弟楊文珽、楊文玠遭清廷流放而死[27]。妻張玉如,嫂沈貞蓮(楊文琦妻),聞夫死皆自盡[28][29]。後人贊其滿門忠烈,不墜家風[30]

相關詩詞

編輯

張煌言《挽楊玄石侍御》

編輯

避莽爭夸漢兩龔,逋臣浩氣正如虹。
何期士雅鞭先着,轉覺賓王檄未工。
華表應歸千載鶴,夜台誰騁五花驄。
獨憐江左風流盡,禾黍依然滿故宮。

張煌言《侍御室人從容就義》

編輯

何人重上望夫山,血影模糊不可攀。
漆室有憂曾曳縞,崩城無計竟投繯。
沉來婺彩光猶映,揮到湘筠淚自斑。
多少鬚眉巾幗態,卻留彤管嘆紅顏。

引用

編輯
  1. ^ 《忠義錄》卷5《兩楊傳》:「弟文瓚,號玄石,寧波人。」
  2. ^ 避諱清聖祖玄燁,清朝史書改為圓石
  3. ^ 顧誠《南明史》第十五章第二節:「浙江寧波(鄞縣)發生了所謂『五君子翻城之役』。『五君子』是史籍中一個不十分準確的概念,它實際上指的是華夏、王家勤、屠獻宸、楊文琦、楊文瓚、董德欽、董志寧等人在寧波策劃的反清密謀。」
  4. ^ 《鮚埼亭集外編》卷10《楊氏四忠雙烈合狀》:「文瓚字贊玉,號圓石……太僕卿美益之玄孫,澤州通判承龍之曾孫。」
  5. ^ 《忠義錄》卷5《兩楊傳》:「其先文懿公守陳,與守隨、守阯並進士,歷位尚書,天下稱『浙江三楊』。」
  6. ^ 《西園雜記·卷下》:「昆弟子侄一時之盛,江浙文獻之家鮮能儷焉。」
  7. ^ 《鮚埼亭集外編》卷10《楊氏四忠雙烈合狀》:「五世中有四開府、三翰林、兩台諫、四監司,而守牧以下無論也。」
  8. ^ 《忠義錄》卷5《兩楊傳》:「文琦、文瓚兄弟並好學,有氣,喜智略,先後補學生。」
  9. ^ 《同治鄞縣誌·卷三十九·人物傳十四》:「崇禎初,李清為郡司。李觀風試諸生,得楊文瓚卷,嘆賞不置,遂定交。未幾,清內擢御史,文瓚以家貧偕往,便道為之覓館揚州。清曰:『君制舉文工矣,但胸無整段書,恐不足為人師。』文瓚問:『何為整段書?』清曰:『無論《史》、《漢》,得一冊,首尾誦習,弗少遺忘,此之謂整段書。』文瓚曰:『請自登舟始,日課《前漢書》數十頁,就公背誦,至揚州,當不負所勖。』已果半月卒業。」
  10. ^ 《同治鄞縣誌·卷三十九·人物傳十四》:「崇禎十二年舉人。」
  11. ^ 《同治鄞縣誌·卷三十九·人物傳十四》:「素負氣節,『甲申之變』痛憤填膺,有《和林時對七哭詩》。」
  12. ^ 《南疆繹史摭遺·卷十二·舟山盡節江上殉事諸臣列傳》:「截江之役,太公親帥諸子從軍。」
  13. ^ 《鮚埼亭集外編》卷10《楊氏四忠雙烈合狀》:「初入台,力言浙、閩宜合不宜分……時方爭開讀禮,多不以為然,而同里張公蒼水尤出揭力排之。」
  14. ^ 《同治鄞縣誌·卷三十九·人物傳十四》:「文瓚知言不行,乃走閩。」
  15. ^ 《忠義錄》卷5《兩楊傳》:「至閩,陛見……上擢為貴州道御史。」
  16. ^ 《忠義錄》卷5《兩楊傳》:「又刺血寫書,言『江上有兵無餉,不速濟則必潰,潰則東浙破而閩亦隨之。』上命發十萬金犒師。」
  17. ^ 《南疆繹史摭遺·卷十二·舟山盡節江上殉事諸臣列傳》:「文瓚……以領餉入浙中,圖會師;鄭氏尼之,不果。」
  18. ^ 《忠義錄》卷5《兩楊傳》:「清兵負勝深入,而閩之悍將棄險退走,縱火大掠。文瓚知不可為,遂歸;文琦亦奔歸,兄弟相對哭。」
  19. ^ 《過宜言》卷1《兩番對簿語略》:「訊予,出謝揭二,一則載有屠獻宸、董德欽、董志寧、王家勤、楊文琦、文瓚、文球七人,一則李文纘及予夏及慈水諸馮氏也。復出職方營所獲同盟帛書二通。」
  20. ^ 《明清史料丁編》第1本《浙江巡按秦世禎揭帖》:「又廢紙上寫楊文琦、楊文瓚、楊(文)球家居住址。職即並行海道嚴緝。」
  21. ^ 《南疆繹史摭遺·卷十二·舟山盡節江上殉事諸臣列傳》:「夏疏不甚防,己而果為三賓所告;陳、仲二將猶秣馬待應,而諸道兵已盡為官軍所截。」
  22. ^ 《小腆紀年附考》卷14:「文琦就訊,但言文瓚不與謀,請釋之養父,而自請速死。與夏、家勤、獻宸、德欽同就辟,所謂五君子翻城之獄也。」
  23. ^ 《南疆繹史摭遺·卷十二·舟山盡節江上殉事諸臣列傳》:「文瓚得釋歸。歸未幾,而復為降人謝三賓所仇,賄請當事必殺之,乃復逮辟。」
  24. ^ 《同治鄞縣誌·卷三十九·人物傳十四》:「文瓚罵不絕口,已知張氏性烈,必從死。更笑曰:『吾兄弟妻子俱死得所矣。』延頸受刃,年三十五,時戊子五月二十六日也,魯王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25.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4。
  26. ^ 《小腆紀年附考》卷14:「楊文瓚得釋歸,三賓復構之,乃復逮辟;文琮以通海上趙彪事,死;文球以福寧之不守,與閣部劉中藻偕死;世又謂『甬上楊氏四忠』雲。」
  27. ^ 《繼甬上耆舊詩》卷10:「又其二文珽、文玠皆以四忠故遣戍,斃於道。」
  28. ^ 《忠義錄》卷5《兩楊傳》:「妻張玉如哭拜已……復解帶自經,時年二十七。」
  29. ^ 《小腆紀傳》卷53《甬上四烈婦傳》:「張氏,楊文瓚妻。文瓚與兄文琦,友人華夏、屠獻宸坐戊子翻城之獄論死,張縫夫首棺殮畢,即盛服題絕命詩,吞腦子不死,以佩帶自縊。文琦妻沈氏亦自縊。」
  30. ^ 《鮚埼亭集外編》卷10《楊氏四忠雙烈合狀》:「而四忠雙烈出焉,遂以收三百年世臣之局。跡其一門被殲,不可謂不慘,然而為故國增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