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正克
樂正克(?—?),在《孟子》書中稱為樂正子,又名為樂正剋、樂正尅,戰國時人,孟子弟子,曾在魯國為官。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樂正克被詔封為利國侯,是唯一配享孟廟正殿的孟子弟子[1][2]。
樂正子 | |
---|---|
本名 | 氏:樂正 名:克,一說剋,另說尅 |
國籍 | 魯 |
活躍時期 | 戰國時期 |
知名於 | 魯國官員、孟子弟子 |
《韓非子》書中曾提及儒家在孔子逝後可分為八個派別,其中一系即為「樂正氏之儒」,可能就是指樂正克與其門生[3],屬於傳《春秋》之儒[4]。郭沫若考證認為,《禮記》中的〈大學〉篇以及〈學記〉篇可能都是樂正克所著成[5]。
生平
編輯樂正克想要舉薦孟子給魯平公,被其寵臣臧倉勸阻,説孟子母親喪禮的儀制超過父親的喪禮,是違反禮義的。樂正克對魯平公解釋這並非超逾,而是前後貧富不同。之後,樂正克告訴孟子這件事,孟子認為見不見得到魯平公豈是臧倉可以阻撓得了的,一切都只是天意[6]。
樂正克曾隨子敖到齊國,遲了兩天才去拜見孟子,被孟子指責。此外,孟子還告誡樂正子,學古聖賢之道不只是為了討口飯吃而已[7]。
魯國想請樂正克為官,孟子知道後高興得不能入睡。公孫丑詢問原因。孟子表示,這不是因為樂正克是一個能力強、有智謀、或見多識廣的人而已,而是因為樂正克是一個好善之人,因此全天下的善人都會慕名而來,國家就可以治理得好[8]。
浩生不害問孟子,樂正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孟子說,他是善良的人、誠信的人。浩生不害追問,何謂善良?何謂誠信?孟子回答,人人皆覺得其人可愛則為善,而確實善則為信[9]。
《孟子外書》記載,樂正克是曾子弟子樂正子春之孫,在樂正子春九十歲時拜入孟子門下[10]。孟子母喪時,樂正克為其辦理禮儀之事[11]。
稱號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劉培桂. 孟子弟子新考. 孟子與孟子故里.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1.
- ^ 《孟子弟子考補正》:注引劉熙曰:樂正,姓也;子,通稱也,名剋。案,《集韻》克與剋通,《正字通》剋同尅,古字皆通。
- ^ 馬宗霍、馬巨. 經學通論.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 ^ 陶潛《陶淵明集·卷十》:樂正氏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
- ^ 郭沫若. 儒家八派的批判. 十批判書. 東方出版社. 1996.
- ^ 《孟子·梁惠王下》: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公曰:「將見孟子。」曰:「何哉?君所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踰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為不見孟軻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喪踰前喪。』是以不往見也。」曰:「何哉?君所謂踰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曰:「否,謂棺槨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謂踰也;貧富不同也。」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 ^ 《孟子·離婁上》:樂正子從於子敖之齊。樂正子見孟子,孟子曰:「子亦來見我乎?」曰:「先生何為出此言也?」曰:「子來幾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則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館未定。」曰:「子聞之也,舍館定,然後求見長者乎?」曰:「克有罪。」孟子謂樂正子曰:「子之從於子敖來,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學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 ^ 《孟子·告子下》:魯欲使樂正子為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公孫丑曰:「樂正子強乎?」曰:「否。」「有知慮乎?」曰:「否。」「多聞識乎?」曰:「否。」「然則奚為喜而不寐?」曰:「其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優於天下,而況魯國乎!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皆將輕千里而來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則人將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里之外。士止於千里之外,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與讒諂面諛之人居,國欲治,可得乎?」
- ^ 《孟子·盡心下》: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 ^ 《孟子外書·孝經第三》:孟子曰:「樂正子春,生孝也;茅,死孝也。」樂正子春年九十矣,使其孫克學於孟子,告之曰:「昔者聖人之門,顏子以仁,曾子以孝,季路以勇,伯贛以智,各以所得聞於天下,傳於後世。汝往矣,庶幾其有一得乎!」
- ^ 《孟子外書·孝經第三》:孟母之喪,門弟子各治其事,陳臻治貨,季孫郊治車,咸丘蒙治器,萬章治縗,充虞治櫬,公都彧治饌,陳代治牲,樂正克治儀,公孫丑治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