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樹,十萬火急

1974年罗马尼亚电影

橡樹,十萬火急》是一部1974年的羅馬尼亞電影,由迪努·科恰執導,霍里亞·洛文內斯庫和米哈伊·奧普里什編劇。主要角色由康斯坦丁·迪普蘭伊琳娜·佩特雷斯庫伊恩·卡拉米特魯、阿姆扎·佩利亞、瓦西萊·科斯瑪、傑奧·巴爾頓和米哈伊·珀勒德斯庫飾演。

Stejar – extremă urgență
基本資料
導演迪努·科恰
監製蓋奧爾蓋·珀勒烏 (電影導演)
科爾內爾·克里斯蒂安 (委託監製)
編劇霍里亞·洛維內斯庫[*]
劇本霍里亞·洛文內斯庫
米哈伊·奧普里什
主演康斯坦丁·第普蘭
伊琳娜·佩特雷斯庫
揚·卡拉米特魯
阿姆扎·佩列亞
配樂科爾內里亞·特烏圖
攝影揚·馬里內斯庫
剪接Adina Georgescu-Obrocea
製片商電影五廠
片長89分鐘
產地羅馬尼亞
語言羅馬尼亞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1974年8月19日
發行商羅馬尼亞電影公司

影片講述了1944年8月23日,羅馬尼亞軍隊起義,和共產黨一起密謀推翻安東內斯庫政權的故事。這部電影於1974年8月上映,也就是歷史事件發生30周年的時候。[1]

情節

編輯

1944年6月,當德國國防軍節節敗退,幾名羅馬尼亞軍官與共產黨領導人會面,密謀推翻安東內斯庫政權。這位共產黨領導人告知,國防軍最高司令部密令一旦戰敗,德國軍隊將對羅馬尼亞進行全面軍事佔領。這項計劃文件名為「瑪格麗特二世」,藏在德國大使巴倫·馮·凱爾在布加勒斯特的住所。德軍總參謀部將軍的兒子維爾納·馮·里希特少校看管着計劃文件。他從法蘭克福坦克學校畢業後,被派往非洲,1943年初在那裏受了重傷。康復後轉入德國陸軍情報局,之後成為馮·凱爾男爵的顧問來到布加勒斯特。密謀的羅馬尼亞軍官派第2坦克團上尉烏德里亞盜取文件,他是維爾納過去的同學和好友。烏德里亞的戰友、共產黨人托馬是他妹妹科妮莉亞的情人,烏德里亞並不贊成他們結合。與此同時,維爾納一再警告馮·凱爾留心敵人,但男爵毫不在意。男爵被愛樂樂團的小提琴家柯里娜迷住了,每周都要看她的音樂會。馮·凱爾搬到了斯納戈夫,烏德里亞從共產黨人那裏獲得他在斯納戈夫別墅的地址。他起草了一份報告,指責德國人生產坦克的工廠供應劣質鋼材質量很差。這樣,他與老友維爾納重逢了。男爵將柯里娜約至別墅中,烏德里亞搶先到達,並偷偷製作了維爾納保險箱鑰匙的模具。

維爾納懷疑並質問了柯里娜。烏德里亞打開保險箱但找不到文件。當晚,烏克蘭南部集團軍指揮官要求馮·凱爾將文件緊急寄給他。然而,烏德里亞和托馬半道上製造了聯絡官的車禍,終於拍攝到了計劃副本。維爾納的父親因密謀反對希特拉而被捕。維爾納從蓋世太保那裏得知柯里娜的父母是被關進集中營的帝國敵人,便下令拷打她。在此期間,安東內斯庫倒台。羅馬尼亞高級軍官接到了「橡樹——十萬火急」行動密令,調轉槍口對準德國人。男爵得知大勢已去,畏罪自殺。維爾納放柯里娜逃走,但她仍被衛兵射殺。德軍轟炸了布加勒斯特,與羅馬尼亞方面激戰。維爾納親自擔任坦克兵作戰,最後他的坦克被烏德里亞單槍匹馬用手榴彈炸毀。布加勒斯特終獲解放。

製作

編輯

諾塔拉劇院導演霍里亞·洛文內斯庫寫了一部關於1944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反德起義的劇本。 1973年,羅馬尼亞電影五廠獲得了稿件,由霍里亞·洛文內斯庫和米哈伊·奧普里什改進了原稿,形成了電影劇本。[1][2]

影片於1973年10月8日開始準備。1974年3月1日於布加勒斯特電影製作中心的片場正式開拍,1974年6 月17日完成。影片得到了​​國防部的贊助。

這部電影的音樂是在電影五廠導演杜米特魯·費爾諾阿加的建議下,由剛出道的科爾內里亞·特烏圖創作的。導演迪努只給了她一周的時間來創作配樂。結果作曲家每天早上4點鐘起床開始創作,只根據劇本,沒有看到電影中的任何片段。最終樂譜按時交稿。[3]

該片於1974年7月17日至31日為社會主義文化和教育委員會(CCES主席為杜米特魯·波佩斯庫)領導放映,1974年7月1日獲得標準拷貝批准。標準版於1974年8月16日完成。製作成本共計4075000列伊。[2]

反響

編輯

這部電影於1974年8月19日在布加勒斯特和其他幾個城市上映。從首映到2007年12月31日,羅馬尼亞電影院有3612114名觀眾觀看了該片。[4]影評人圖多爾·卡蘭菲爾給該片打了兩顆星(滿分五星),並說:「這是羅馬尼亞人再現1944年8月23日事件的努力,具有良好的導演手段。」[5]記者克里斯蒂安·圖多爾·波佩斯庫認為本片是共產時代的政治和宣傳電影,卻能在不提及蘇聯的情況下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羅馬尼亞。[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Călin Căliman - „Istoria filmului românesc (1897-2000)」 (Ed. Fundației Culturale Române, București, 2000), p. 244.
  2. ^ 2.0 2.1 Stejar – extremă urgenț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e secvente.ro, accesat la 18 octombrie 2012.
  3. ^ Ion Bogdan Ștefănescu - „Muzica, dragostea mea! Cornelia Tăutu în dialog cu Ion Bogdan Ștefănescu (2)」, în revista "Cultura", nr. 10, 2012.
  4. ^ Situația numărului de spectatori înregistrat de filmele românești de la data premierei până la data de 31.12.2006 și 2007 (PDF). Centrul Național al Cinematografiei. 2007-12-31 [2011-09-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7-30). 
  5. ^ Tudor Caranfil - „Dicționar de filme românești」 (Ed. Litera Internațional, București-Chișinău, ed. a II-a, 2003)
  6. ^ Cristian Tudor Popescu - „Filmul surd în România mută」 (Ed. Polirom, Iași, 2011), p. 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