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國電視台

电视台

民主德國電視台(德語:Fernsehen der DDR,縮寫:DDR-FS,1952年-1972及1990年時名為德國電視台,德語:Deutscher Fernsehfunk,縮寫:DFF),在兩德統一前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國家電視台,成立於1952年12月21日,1991年12月31日停播。

德國電視台
(1952-1972年;1990年-1991年)
民主德國電視台
(1972-1990年)
類型無線電視
品牌DFF、DDR-FS
國家/地區 東德 德國
啟播
1956年1月3日
可收視地區 東德
 西德
 捷克斯洛伐克
 波蘭
試播
1952年12月21日
停播日期1991年12月31日
民主德國電視台第一套節目/DFF1(DDR-F1)
民主德國電視台第二套節目/DFF2(DDR-F2)

歷史

編輯

1950-1956年:成立及試播

編輯
 
德國電視台成立初期台標

在1950年代的東歐廣播仍是主要的大眾媒介,電視業的發展未受到重視,東方集團各國的五年計劃中亦沒有對其優先發展。但在德國情況有所不同,西德在發展電視業時,率先搶佔了若干能夠覆蓋鐵幕附近居民的發射頻率。西德的西北德國廣播英語Nordwestdeutscher Rundfunk在1950年7月開始試播電視訊號,其訊號覆蓋了西柏林區域。西北德國廣播隨後宣佈將在1952年聖誕節前後開始從漢堡正式開始電視廣播。

在此形勢下,東德當局決定開展電視台的建設工作。東德國內的漢斯·馬勒德語Hans Mahle是東德電視的先驅,他主持的無線電綜合管理局在1950年6月11日在柏林阿德列爾肖夫德語Berlin-Adlershof為柏林中央電視台(德語:Fernsehzentrum Berlin,FZ)發射了技術測試信號,第一次公開信號發射在則是在1952年7月29日。1952年2月在老城區的一座房子中安裝了800瓦的小型圖像發射機,並於6月3日連接到阿德列爾肖夫的發射端。

1952年12月21日史太林生日當天,首次公開發射了電視訊號,每天播送兩小時節目。開播設在當天晚八點,勃蘭登堡門台標出現後,馬格吉特·紹馬克德語Margit Schaumäker致歡迎詞,隨後是高級官員的講話,接下來播出了東德國家新聞節目《時事聚焦》的第一期。

由於早期電視覆蓋面有限,統一社會黨並未對電視節目嚴格控制,故早期的時事聚焦並未被審查,甚至會對時局進行批評。該節目準確地報道了1953年6月17日的東德六一七事件。事件平息後,節目主編被撤職,時事聚焦自此被嚴格審查,新聞來源均取自官方渠道。

1956-1972年:德國電視台時期(DFF)

編輯
 
1968年的德國電視台
 
西德德國電視一台ARD)在東德的覆蓋範圍,黑色地區被東德人稱為「無知之谷」,紅點為西德發射站。東德居民亦稱ARD的縮寫是「除了呂根島德累斯頓」(Ausgenommen Rügen und Dresden)

開播

編輯

1956年1月2日試播結束,1月3日國家性質的「德國電視台」正式開始播出,該名稱並未強調民主德國背景,意在對西德在內的全德國進行廣播。事實上,東德的地理位置並不能讓該台的信號覆蓋整個西德,但與之相反的是西德的電視節目可以覆蓋東德境內的大部分地域,僅東南部的德累斯頓山谷地區和東北除外,該地區也被東德人稱為「無知之谷」。1958年末,東德境內共有30萬台電視機。

在節目編排上,德國電視台避免與西德的節目發生時間衝突,以免觀眾轉而觀看西方節目。例如就新聞節目而言,《時事聚焦》在19:30開播,而西德ZDF的《今日》在19:00開播,ARDTagesschau 則是在20:00。但娛樂節目採用了另一個策略,它們被安排在西德電視台播放新聞和事件評論節目的時間,以打亂觀眾的收視計劃。對於《黑頻道》這樣的東德政治宣傳節目,經常被安排在收視率較高的電影前播出,以增加收視率。1958年10月7日後,德國電視台開始播送晨間節目,內容是前一天晚上的重播,針對的是夜班工作的工人,這種形式被稱作「我們為夜晚的工人重播」。

柏林圍牆建立後

編輯

1961年柏林圍牆修建後,東德政府希望禁止國民繼續收看西德電視節目,但干擾西德信號的手段是不現實的,因為這同時會影響西德國民的收視而造成外交壓力。東德政府發動了自由德國青年團成員開展了名為「針對北約發射台的鬥爭」(Blitz contra Natosender),移除了居民樓上面向西方的天線,但收效並不明顯。[1]

DFF2頻道與彩色節目

編輯

1969年10月3日德國電視台首次在新的DFF2頻道上播送彩色節目,意在慶祝10月7日東德成立20周年。德國電視台的彩色節目播放制式是SECAM制式,西德的頻道則是PAL制式[2]制式不同的電視機只能收看黑白節目,許多居民選擇購買雙制式的電視機以收看西德頻道,隨後東德電視製造廠也開始生產雙制式電視機。

1972-1989年:民主德國電視台時期(DDR-Fernsehen)

編輯
 
1958-1988年間民主德國電視台節目小時數的增加
 
1980年的民主德國電視1台檢驗圖

1972年2月11日,「德國電視台」更名為「民主德國電視台」(Fernsehen der DDR,縮寫DDR-FS)。

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由於西方國家抵制本屆奧運會,民主德國電視台希望西德觀眾也能夠觀看該台的彩色節目。出於西德觀眾基本上沒有雙制式電視機,因此民主德國電視台嘗試了以PAL制式播送彩色節目。

1988年蘇聯發射地平線英語Gorizont衛星後,民主德國電視一台(DDR-F1)開始上星播出,信號能夠覆蓋歐洲北非美洲東部。

1989年東德政府希望能夠在文化上吸引年輕一代,避免其受西方媒體的影響,民主德國電視台於是開播了青年節目「Elf 99」。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88 1989
年播送小時數 786 3007 3774 6028 6851 7704 8265 9194 8900
周播送小時數 15 58 73 116 132 148 159 177 171

1989-1990年:東德巨變中的民主德國電視台

編輯

1989年,在經濟和政治的雙重壓力下,統一社會黨的東德政府行將解體。最初民主德國電視台緊跟官方立場,很少報道大規模的抗議活動。1989年10月18日昂立克下台後,民主德國電視台對節目進行了改革,開始自由播報新聞,並停播了政治宣傳節目。其中有名的《黑頻道》即在1989年10月30日停播。

1989年11月9日東德邊境開放後,民主德國電視2台的節目取消了所有審查,並對東德巨變中的事件進行了全面的報道,西德的3sat頻道甚至重播民主德國電視2台的節目。民主德國電視台開始引入諸如包含聽眾熱線的公開辯論節目。最初由於史塔西仍在電視台設有辦公室,這些舉措均十分謹慎。

1990年2月,人民議會通過決議,將民主德國電視台定為政治獨立的公眾廣播組織,並由1990年通過一項法律確認。1990年3月4日,「民主德國電視台」重新更名為「德國電視台」,以反映德國統一的歷史背景和電視台自身的改變。

1990-1991年:兩德統一後

編輯

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德國電視台之前國家電視台的地位亦不復存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規定廣播電視機構歸聯邦州各州管理,不允許聯邦政府運營廣電機構。而根據兩德在1990年8月所簽訂的《統一協定德語Einigungsvertrag》(Einigungsvertrag)第36條的規定,德國電視台須在1991年12月31日解體,並由前西德廣播電視系統接管。

1990年12月15日,德國電視台1台於當日晚上20:00播畢全日節目,ARD德國電視一台隨即接管了該台的頻率。但由於德國電視一台在傍晚部分時間播出所在州的當地節目,而當時尚未提供原東德地區的節目。因此直到1991年12月31日德國電視台仍在這一段時間播出以下地方節目:

後續繼承者

編輯

解散德國電視台並以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取代的整個過程仍存有爭議。原德國電視台員工擔心他們在新電視台的工作前景,仍忠於德國電視台。而對觀眾而言,他們擔心自己喜歡的節目將不復存在,亦沒有之前那種在東德西德頻道間選擇的自由了。新聯邦州曾考慮以某種形式保留德國電視台,作為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成員之外的「第三套方案」。但統一後反對中央集權及促進權力下放的政治氣候致使這種設想無果而終。

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爾特圖林根決定由位於萊比錫、於1991年新成立的ARD成員——中德廣播公司集中對以上地區進行電視廣播。

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勃蘭登堡柏林則計劃由「東北德廣播公司」(NORA)負責電視廣播,或是勃蘭登堡和柏林共同建立廣播公司,而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另行組建自己的廣播公司。但這三個州最終並未達成一致。梅克倫堡後來加入了現有的北德廣播公司,柏林由原西柏林的自由柏林廣播公司英語Sender Freies Berlin負責全市廣播,而勃蘭登堡則成立了東德國-勃蘭登堡廣播公司德語Ostdeutscher Rundfunk Brandenburg(ORB)。

僅存的德國電視台2台在1991年12月31日停播,並在停播前夕直播電視台惜別典禮。至當天晚上11時59分30秒,節目進入倒數環節,由演員排成的時鐘逐漸撥向凌晨0時。踏入1992年1月1日凌晨,惜別節目結束,畫面定格在時鐘指向0時正,並在持續近半分鐘後,原德國電視台才中斷其訊號,所有電視均轉為黑屏。數秒後,以上公司接管了相關頻道,並依收視地區而定,自動轉至不同廣播公司的訊源。

2003年5月1日,自由柏林廣播(SFB)和東德國-勃蘭登堡廣播(ORB)合併成為了柏林-勃蘭登堡廣播(RBB)。

節目

編輯
 
1984年的《我們的小沙人

政治節目

編輯
  • 時事聚焦》(Aktuelle Kamera):官方的正式新聞節目。
  • 黑頻道》(Der schwarze Kanal):政治宣傳節目,該節目摘取西德新聞報道,並加以東德官方的評論。
  • 《鏡頭》(Objektiv):外交政策節目。
  • 《稜鏡》(Prisma):國內政治節目。
  • 《雷達》(Radar):軍事政治節目。
  • 《與時間賽跑》(Wettlauf mit der Zeit) :介紹不同行業的技術變革。

專題節目

編輯
  • 《交通專題》(Das Verkehrsmagazin)
  • 《電視烹飪推薦》(Der Fernsehkoch empfiehlt)
  • 《魚類烹飪技巧》(Tip des Fischkochs)
  • 《你和你的花園》(Du und Dein Garten)
  • 《你和你的寵物》(Du und Dein Haustier)
  • 《家庭專業技巧綜匯》(Haushalts Allerlei Praktisch Serviert,HAPS)
  • 《家長諮詢》(Elternsprechstunde)
  • 《她和他的1000個問題》(Sie und Er und 1000 Fragen)
  • 《從頭到腳》(Vom Scheitel bis zur Sohle):編織縫紉專題節目。
  • 《時尚盒》(Modekiste)
  • 《愛好、技巧如何成功》(Hobbys, Tips, so wird's gemacht)
  • 《來自教育-為了教育》(Von Pädagogen – für Pädagogen)
  • 《行業影像》(Berufe im Bild):展示各行各業的畫面。[3]
  • 《回顧》(Umschau):新聞科技節目,目前仍在中德廣播公司(MDR)播出,自1961年5月18日開播以來是德國電視上最老的專題節目。
  • 《啊哈》(Aha):科學專題節目。
  • 《聚焦動物園》(Tierparkteletreff)
  • 《焦點劇場》(Treffpunkt Kino):電影預告片節目。
  • 《交通指南針》(Verkehrskompass):交通安全教育節目。
  • 《探訪》(Visite)
  • 《請教一切》(Alles was Recht ist)
  • 《與大學教授會面》(Das Professorenkollegium tagt)

兒童節目

編輯
  • 《我們的小沙人》(Unser Sandmännchen):晚7點播放的寢前兒童節目,東西德均有製作這一節目。
  • 玩偶屋英語Das Spielhaus》(Das Spielhaus):兒童木偶劇節目。

腳註

編輯
  1. ^ DA 2/2012 – Kuschel: "Keine NATO-Sender mehr dulden". [2014-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9). 
  2. ^ Das DDR Fernsehen und seine Geschichte DDR Fernsehgeräte DDR TVs. [2014-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 
  3. ^ Ratgeber & Magazine. [201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參考文獻

編輯
  • Thomas Beutelschmidt: "Alles zum Wohle des Volkes?!?" Die DDR als Bildschirm-Wirklichkeit vor und nach 1989, 1999 (PDF f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ars Brücher: Das Westfernsehen und der revolutionäre Umbruch in der DDR im Herbst 1989, Magisterarbeit, 2000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eter Hoff: Kalter Krieg auf deutschen Bildschirmen - Der Ätherkrieg und die Pläne zum Aufbau eines zweiten Fernsehprogramms der DDR, In: Kulturation, Ausgabe 2, 2003. ISSN 1610-8329 ([2])
  • Hans Müncheberg: Ein Bayer bläst die Lichtlein aus – Ost-Fernsehen im Wendefieber und Einheitssog, In: Freitag 46/2004, Berlin, 2004 ISSN 0945-2095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ans Müncheberg: Blaues Wunder aus Adlershof. Der Deutsche Fernsehfunk – Erlebtes und Gesammeltes. Berlin: Das Neue Berli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2000. ISBN 3-360-00924-X
  • Christina Oberst-Hundt: Vom Aufbruch zur Abwicklung - Der 3. Oktober 1990 war für den Rundfunk der DDR die Beendigung eines Anfang, In: M - Menschen Machen Medien, 2000 ISSN 0946-1132 ([4])
  • Markus Rotenburg: Was blieb vom Deutschen Fernsehfunk? Fernsehen und Hörfunk der DDR 15 Jahre nach dem Mauerfall. Brilon, Sauerland Welle, gesendet am 9. und 16. November 2004. [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abine Salhoff (Bearb.): Das Schriftgut des DDR-Fernsehens. Eine Bestandsübersicht. Potsdam-Babelsberg: DRA, 2001. ISBN 3-926072-98-9
  • Erich Selbmann: DFF Adlershof. Wege übers Fernsehland. Berlin: Edition Ost, 1998. ISBN 3-932180-52-6 (Selbmann was from 1966 to 1978 the producer of Aktuelle Kamera.) – [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Eine Darstellung der Entwicklung des Fernsehens aus dem "anderen" Deutschland - der DDR [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ancock, Dafydd Fade to blac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tertel from Transdiffusion, 2001; accessed 19 February 2006. (英文)
  • Tust, Dirk Germany (1980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tertel from Transdiffusion, 2003; accessed 19 February 2006. (英文)
  • Paulu, Burton Broadcasting on the European Continen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67 (英文)

外部連結

編輯

52°25′55″N 13°32′24″E / 52.432°N 13.540°E / 52.432; 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