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王國 (1025年—1385年)
波蘭第一王國(波蘭語:Królestwo Polskie,國際音標:[kruˈlɛstfɔ ˈpɔlskʲɛ];拉丁語:Regnum Poloniae),是一個始於1025年第一任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加冕,終於1385年立陶宛大公約蓋拉迎娶波蘭女王雅德維加,是波蘭與立陶宛大公國共同被雅蓋洛王朝聯合統治之前這一期間內的波蘭國家。
波蘭王國 | |||||||||
---|---|---|---|---|---|---|---|---|---|
1025年—1385年 | |||||||||
地位 | 與波希米亞公國共主邦聯(1003年–1004年) | ||||||||
首都 | 格涅茲諾、波茲南、普沃茨克、克拉科夫 | ||||||||
常用語言 | 古波蘭語 |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官方)、斯拉夫異教(廣泛) | ||||||||
政府 | 君主制 | ||||||||
君主 | |||||||||
• 1025年 | 波列斯瓦夫一世(首代君主) | ||||||||
• 1384年-1385年 | 雅德維加(末代君主) | ||||||||
歷史 | |||||||||
• 波列斯瓦夫一世加冕 | 1025年 | ||||||||
• 克雷沃聯合 | 1385年 | ||||||||
ISO 3166碼 | PL | ||||||||
|
早期王朝
編輯波蘭王國發展起來的基礎,是由自十世紀以來就十分卓越的皮雅斯特王朝奠定的。梅什科一世對基督教的信仰為波蘭成為基督教國家鋪平了道路。在公元1000年的格涅茲諾大會上,波蘭被認為是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宗的一員。雖然多年來波蘭的人們不是被國王,而是被公爵統治的,但是在1025年,公爵波列斯瓦夫一世被加冕為波蘭國王[1]。這標誌着一個波蘭王國的建立。
建立
編輯1025年,皮雅斯特王朝的勇敢者波列斯瓦夫一世在格涅茲諾大教堂加冕成為波蘭的第一位國王,並在獲得教皇若望十九世的加冕許可後將波蘭的地位從公國提升為王國[2]。波列斯瓦夫去世後,他的兒子梅什科二世蘭伯特繼承了王位,並繼承了父親的大片領土,包括大波蘭(含馬佐夫舍)、小波蘭、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盧薩蒂亞、摩拉維亞、紅魯塞尼亞和上匈牙利。然而,1031年,當一系列農民起義爆發時,他被迫放棄頭銜並逃離波蘭,這就是後來的異教反動[3],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一世從東方入侵波蘭,而此時米什科二世正在盧薩西亞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康拉德二世作戰。雅羅斯拉夫一世擁立他的盟友,米什科二世的同父異母兄弟貝斯普里姆公爵為波蘭統治者。然而由於動亂,波蘭王國遭受了領土損失,實際上淪為了一個公國。
分裂時期
編輯在1102年至1138年期間統治的公爵波列斯瓦夫三世試圖通過把波蘭政府置於一個更加正式的基礎之上的方式來結束各個繼承人之間反覆不斷的糾紛鬥爭。在他的遺囑中,他把他的領土分成了五份,並把它們分封給他的五個兒子。
為了確保統一,他創建了高級原則,規定了王朝最年長的成員應當作為高級公爵,並且他擁有超過其他公爵的權力。高級公爵除了統治他繼承的公國,還統治了一個不可分割的高級領土——一塊以克拉科夫為主城的從波蘭中部南北向延伸的廣闊土地。高級公爵的特權還包括了對於波美拉尼亞,一塊神聖羅馬帝國封地的統治。
儘管高級公爵的頭銜會落在那個最年長的王朝成員身上,其他四個公爵的頭銜還是能在波列斯瓦夫兒子們的後裔中繼承下來。然而不久這個原則就隨着公爵們之間的紛爭被打破了,他們不顧自己實際的資歷年齡而都想為自己爭取到高級公爵的頭銜。這個原本為了使國家更統一而做出的決定卻反而導致了國家的分裂加劇,並且還導致了君權的下降。波蘭亦受到了波希米亞王國的普熱米斯爾王朝國王們的影響,但日後他們的王朝在波蘭站穩腳跟之前就已先消亡了。
1241年蒙古軍隊攻入波蘭,且在萊格尼察擊敗了波蘭及條頓騎士團聯軍(史稱萊格尼察戰役),使波蘭受到沉重的打擊。
1275年瓦迪斯瓦夫一世獲得了高級公爵,此事終結了波蘭貴族中的權力紛爭,之後他統一了波蘭王國中許多的親王國,並在1320年時加冕為王。其子卡齊米日三世大幅度地加強了波蘭王國在國外及國內事務的影響力。
王朝更迭及與立陶宛的聯盟
編輯卡齊米日三世是皮雅斯特王朝最後一位男性成員,且由他的外甥,安茹王朝的洛約什一世所繼承。 在洛約什一世治下,於匈牙利-波蘭共主邦聯時期王國持續增長。
由於洛約什一世並未擁有兒子,他的女兒雅德維加成為了波蘭王國的繼承人。依據克雷沃聯合的規定,她嫁給了立陶宛大公國的雅蓋沃大公,而後者改宗了天主教。此婚姻不但締造了波蘭與立陶宛的聯合王朝,並且在接下來的四個世紀中將這兩個國家的前途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
編輯- ^ Urbańczyk, Przemysław. Bolesław Chrobry – lew ryczący. Toruń: Wydawnictwo Naukowe Uniwersytetu Mikołaja Kopernika. 2017: 308–309. ISBN 978-8-323-13886-0 (波蘭語).
- ^ Urbańczyk, Przemysław. Bolesław Chrobry – lew ryczący. Toruń: Wydawnictwo Naukowe Uniwersytetu Mikołaja Kopernika. 2017: 309–310. ISBN 978-8-323-13886-0 (波蘭語).
- ^ Krajewska, Monika. Integracja i dezintegracja państwa Piastów w kronikach polskich Marcina Kromera oraz Marcina i Joachima Bielskich. Warszawa (Warsaw): W. Neriton. 2010: 82 [2024-04-18]. ISBN 978-83-90985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5) (波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