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樓
洋樓是指採用西洋式建築風格於亞洲地區興建的樓房,現代已泛指一般樓房[1],是相對於早期只有一,二樓的合院式平房。理論上任何新型西式樓宇,包括單幢式私人住宅,惟不包括私人屋苑。
在日本方面,神戶市曾將江戶末期至明治時期建造的西式建築稱為「異人館」,將大正時代至戰前昭和時期建造的建築稱為「西式建築」。
樓層
編輯洋樓隨着不同年代,洋樓型式也在變異,樓層是愈建愈高,產權從獨有到分層共有都是歷史的軌跡。 1925年建的金門模範街洋樓則帶有南洋殖民建築風格,騎樓是五腳基規格,寬度只夠兩人併走,樓高就兩層[2]。而香港1930年代後的唐樓高度普遍有3至4層,俗稱「廣州式騎樓」的騎樓則是更寬[3]。
香港
編輯在香港,「洋樓」的稱謂是相對「唐樓」而來,通常是樓層較多的單棟式大廈,因此有升降機;設施較新,也一定有抽水馬桶(一些早期的唐樓沒有抽水馬桶,要依賴「倒夜香」服務),很多時是四面單邊(唐樓大多是一棟緊貼一棟的排屋式)。現今新建的因為通常是屋苑式,即使是單棟式大廈,「洋樓」一詞已變得少用。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洋樓.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8年12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4日).
- ^ 陳黛靈. 老街巡禮 金門縣模範街的美麗與哀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1).
- ^ 建設及建築物-戰前唐樓(一)香港. 香港地方Hong Kong Place. [200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