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計劃
海星計劃(Project Kaisei,kaisei來自日語海星,意思是海洋星球[1])是一項研究和清理太平洋垃圾帶的科學和商業航海計劃,太平洋垃圾帶是北太平洋環流帶來的漂浮廢棄物形成的大片區域[2]。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太平洋垃圾帶漂浮廢棄物的密度比全球平均密度高20倍 [2]。這一項目目的是研究這些漂浮垃圾的範圍和性質,以收集、解毒和回收這些漂浮垃圾。這一項目由海洋航行研究所(Ocean Voyages Institute),這個研究所位於加利福尼亞,是根據501(c)條款成立非盈利性組織,宗旨是海洋保護[3][4][5]。海星計劃運作地址為三藩市和香港。
成立時間 | 2009年3月19日 |
---|---|
類型 | NGO |
聯合發起人 | 道格·伍德林(Doug Woodring) 瑪麗·克羅利(Mary Crowley) 喬治·奧波利安(George Orbelian) |
上級組織 | 海洋航行研究所 |
目標 | 環保 |
網站 | http://www.projectkaisei.org/ |
歷史
編輯海星計劃開始於2008年末,由來自三藩市灣的三個人發起,這三個人都有多年的海洋管理和活動的經驗,瑪麗·克羅利常年做海員, 喬治·奧波利安是衝浪者和衝浪板設計專家,道格·伍德林是戶外游泳和划槳運動員。三人以各自的人脈和特長共同工作。這個三人團體在太平洋兩岸(三藩市和香港)各設置一個工作站,幫助各方討論如何堵截進入太平洋的塑料和海洋廢棄物垃圾流[6]
目標
編輯海星計劃在2009年3月19日啟動,推進北太平洋環流塑料漂浮物初期科學研究及其回收循環技術的可行性研究。海星計劃的目標是實現科學、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全球合作,幫助清除部分垃圾漂浮物。新的漂浮物捕獲方法正在研究中,這些方法需要低能量輸入,對海洋生命低傷害。補救海洋和回收垃圾的技術正在進行評估,有可能使垃圾產生二次產物,這些產物反過來幫助縮小清理工作量[7]。海星計劃已經完成兩次考察,分別在2009年夏和2010年。新數據已經收集完成,還需要更多研究和計劃,以搞清楚大規模清理工作的工作量和成本。進一步的研究計劃正在進行中,測試新的捕獲技術和設備的航行即將進行,同時示範可能會採用的海洋補救和垃圾回收技術。
初航
編輯2009年8月,海星計劃開始進行初期研究和可行性航行,共有2艘船參與,一艘是53米的柴油動力的科考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為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所有,另一艘船為海星計劃的旗艦,46米的高桅帆船海星號[5][8][9] 新視野號以斯克里普斯塑料聚集環境考察航行(Scripps Environmental Accumulation of Plastic Expedition,SEAPLEX)的名義於2009年8月2日自聖迭戈起航,預計8月21日航行結束[4]。兩天後,8月4日,海洋航行研究所擁有的海星號自三藩市起航,開始了預計30天的航行[10]。海星號的工作是調查漂浮垃圾場的大小和垃圾濃度,探索回收方法,而新視野號將與海星號一起工作,研究垃圾場對海洋生物的影響[10][11]。
密集抽樣
編輯8月9日,新視野號達到距離加利福尼亞海岸1000英里外的太平洋垃圾帶,立即開始密集抽樣[12]。船員每幾個小時取次樣,用不同網眼大小的網在不同的深度處採集樣品[13]。2009年8月21日,新視野號返航[12][14]。2009年8月27日,SEAPLEX首次報告他們的發現,宣佈太平洋垃圾帶方圓至少2700公里,沿着垃圾帶1700條追蹤路徑上所取的100個連續的水面樣品無一例外都發現有塑料垃圾[14]。SEAPLEX航行計劃的一位重要的科學家米里亞姆·戈德斯坦稱發現「令人震驚」[15]。戈德斯坦說,太平洋垃圾帶「沒有島嶼,不是第八大洲,看起來不像垃圾場,看起來像漂亮的海洋。但是當你撒網入水,撈起片片碎物。」[13]
返航
編輯8月31日,海星號返回三藩市[16]。海洋航行研究所的創始人和海星計劃共同發起者瑪麗·克羅利稱,污染「不出所料,甚至更糟」[17]。9月1日,科考課題負責人安德烈·尼爾(Andrea Neal)稱「海洋垃圾漂浮物是新的人造瘟疫,情況非常嚴重」[1]。海星號和新視野號航程共有5600餘公里[17]。
這次航行的初步研究發現,太平洋垃圾帶的絕大多數漂浮垃圾都是小東西[13],很小一部分垃圾無處不在,自水面到深海都有分佈[15]。研究還發現,「小的彩色塑料碎片多的難以想像」,越靠近垃圾帶中心,垃圾密度越大[1]。發現表明,與海洋生物大小相仿的的垃圾可能會給清理工作帶來很大困難[14]。
大型的垃圾漂浮物主要是塑料瓶,還包括鞋底、塑料桶、泡沫塑料片、舊玩具、漁船浮標,大量垃圾漂浮物與漁網纏在一起[1][12]。這些有各種海洋生物生活在大型垃圾漂浮物內部和周圍[12]。收集來的部分垃圾在索薩利托市展覽[17]。
目標
編輯首航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目標是沿穿過垃圾帶的兩條路線收集40噸垃圾漂浮物,用的工具是不會將魚網到的特製網[2][7]。海星計劃下一步將測試將回收的垃圾循環利用的方法,如將垃圾再生成新塑料或柴油、衣料等商品[8][10]。如果首航證實垃圾回收和處理技術可行,海星計劃將與其他船隻發展大規模商業清理航行,18個月內就可施行[7]。
募資和讚譽
編輯海洋航行研究所為海星計劃的首航募集了50萬美元[1]。SEAPLEX航行花費了38.7萬美元,其中加州大學船舶基金會資助19萬美元,海星計劃資助14萬美元,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5.7萬美元[15]。海星計劃還與加利福尼亞州有毒物質控制局有合作關係[17]。
海星計劃在2009年被聯合國環境署評為氣候英雄,海星計劃因其航行追蹤播客被Google評為Google Earth 英雄,2010年9月,海星計劃成為克林頓全球倡議的一部分[6]。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Pacific Garbage Patch' expedition finds plastic, plastic everywhere. Silicon Valley Mercury News. 2009-09-01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30).
- ^ 2.0 2.1 2.2 Fletcher, Martin. Pacific Bin. London: The Times. 2009-05-02 [2009-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8).
- ^ PROJECT KAISEI. project website. Project Kaisei. n.d. [2015-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8). 外部連結存在於
|work=
(幫助) - ^ 4.0 4.1 The Mission. project website. Project Kaisei. n.d. [2009-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9). 外部連結存在於
|work=
(幫助) - ^ 5.0 5.1 Burns, Judith. Voyage to study plastic 'island'. BBC News. 2009-08-04 [2009-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 ^ 6.0 6.1 Kaisei History. project website. Project Kaisei. [2011-05-27]. (原始內容 (aspx)存檔於2011-10-08). 外部連結存在於
|work=
(幫助) - ^ 7.0 7.1 7.2 Project Kaisei Launches Mission to the Plastic Vortex (PDF). project website (新聞稿). Project Kaisei. 2009-03-19 [2009-08-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8-16). 外部連結存在於
|work=
(幫助) - ^ 8.0 8.1 Giant Ocean-Trash Vortex Attracts Explorers. National Geographic. 2009-07-31 [2009-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3).
- ^ McFeely, Megan, "Earath's Eighth Continent," common groundJuly/August,2009, pp. 16-17.
- ^ 10.0 10.1 10.2 Tall Ship Sets Sail for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Update1). Bloomberg L.P. 2009-08-04 [2009-08-05].
- ^ Walsh, Bryan. Expedition Sets Sail to the Great Plastic Vortex. Time.com. 2009-08-01 [2009-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 ^ 12.0 12.1 12.2 12.3 Scientists Find "Great Pacific Ocean Garbage Patch". Press Release 09-159 (新聞稿).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09-08-27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30).
- ^ 13.0 13.1 13.2 Sailing on the Plastic Seas. This Week @UCSD Top Sto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09-09-28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30).
- ^ 14.0 14.1 14.2 Plastics patch found across 1,700 miles of Pacific. 路透社. 2009-08-28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30).
- ^ 15.0 15.1 15.2 ‘Shocking’ amount of plastic pollutes oceans. San Diego News Network. 2009-08-27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31).
- ^ Vessel Kaisei Returns From Voyage to Study Plastic Garbage at Sea. Bay City News. 2009-09-01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30).
- ^ 17.0 17.1 17.2 17.3 Sausalito Scientists Display Plastic from Sea Garbage Patch. KCBS (AM). 2009-09-23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