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武昌魚
歷史
編輯淡水魚類自古是中國南方楚地的普遍食材。其中1700年前的東吳時代就有「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詩句。[1]因武昌魚和鯿魚形近,所以容易混為一談[2]。傳說宋朝王安石一次邀蘇東坡一起吟詩作賦,並托蘇東坡買幾條武昌魚一起帶來佐餐。於是蘇東坡在路過魚攤的時候選了三條比較大的鯿魚。到了王安石家之後,王安石看看這條魚搖頭不語。蘇東坡對此大惑不解。魚蒸好之後,王安石叫下人拿一缽清水,然後摘第一條魚的喉骨骨刺投入水中,只見一個油花浮上來。第二條魚依然如此。到了第三條魚的時候,王安石說,此乃武昌魚;然後才扔骨刺,不多時,三個油花前後浮起。[3]蘇東坡作為美食家專門有鯿魚詩記述,其中「游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即為武昌魚的外觀特色。[4]
特點
編輯武昌魚肉質肥美,油厚,清蒸之後口感爽滑,肉質較為細嫩。
近代
編輯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的毛澤東曾在他的《水調歌頭·游泳》詞中提到「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5][2],令武昌魚廣為當時的中國人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