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脾湯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屬溫下瀉下劑,有溫補脾陽,攻下冷積之效。

組成 編輯

大黃(15克) 當歸(9克) 乾薑(9克) 附子(6克) 人參(6克) 芒硝(6克) 甘草(6克)

用法 編輯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一日三次。臨熟下大黃(現代用法:大黃後下,水煎服)。

主治 編輯

脾陽不足。冷積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溫,脈沉弦。(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論 編輯

方中附子、乾薑溫陽祛寒,人參、甘草益氣補脾,大黃蕩滌積滯。諸藥相配,使寒邪去,積滯行,脾陽復,則諸證可愈。 

外部連結 編輯

  • 溫脾湯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分類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