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手勢
無花果手勢是一個程度較輕的下流手勢,根源可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的意大利和南歐地區,以及一部分地中海地區,亦存在於土耳其文化以及斯拉夫文化中。此手勢的具體做法是將大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間的指縫中,一般用於反擊邪眼、侮辱他人或者拒絕他人的請求。
一種說法是,無花果手勢起源於南歐或者拉丁歐洲,後隨着殖民潮而被帶入了拉丁美洲。在巴西,此手勢被用來抵禦邪視或嫉妒等。人們一般把帶有此手勢的飾品當作護身符戴在身上。
在古羅馬時期,無花果手勢通常都歸家中的一家之長使用,用於抵禦來自亡者靈魂的邪視,屬於古羅馬利莫里亞節中的儀式的一部分[1]。
另一種說法是,無花果手勢起源於古印度文化,用於描繪林伽和約尼[2]。
在早期基督教中,無花果手勢被稱作「manus obscena」,即「下流之手」[2]。
美國手語字母表中的字母t的代表手勢與這個手勢很接近。
在各文化中的含義
編輯- 無花果手勢在意大利被稱為「mano in fico」(無花果手),或者「far le fiche」(屄手勢),原因是此手勢與女性外生殖器的形狀很像。在意大利,此手勢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一直是相當粗魯卻又十分常見的手勢,與豎中指類似,但早已不常被人使用[2]。而在中世紀常見的繪畫題材憂患之子中,此手勢卻很常見。值得注意的是,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中還殘留着一處對使用無花果手勢的記載。
- 在希臘,特別是在伊奧尼亞群島上,無花果手勢是希臘傳統侮辱性手勢「moutza」的替代品,也被人稱為「拳頭陰莖」。同時在做出無花果手勢的同時還可以伸長右手並攥緊左手,將左手夾入腋下,以示蔑視[2]。
- 在日本,無花果手勢被稱作セックス,意即性愛。但從1989年開始,日本就幾乎沒什麼人用它了[3]。
- 在俄羅斯和波蘭,無花果手勢的作用是拒絕別人提出的請求。例如,如果別人要求一個孩子把某物轉交給別人,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做出此手勢,表示自己不會提供幫助。
- 在立陶宛,一個孩子被稱作「spyga」,人們還經常在做出無花果手勢的同時,說出如「spyga taukuota」這樣的話。與俄羅斯和波蘭的情況類似,無花果手勢可以用於拒絕他人請求。
- 在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無花果手勢被用於拒絕他人請求以及發假誓。拒絕他人時,此手勢被稱作「無花果」或「薔薇果」(Шипак)。而在做出無花果手勢的同時說出「給你個薔薇果」這種話則是一種拒絕他人請求的幽默而又稍帶粗魯的方式。發假誓或否認說了真話時也會使用無花果手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會說某人「發誓的時候在自己兜里藏了個無花果手勢」(figa u dzepu)[4]。
- 在土耳其,無花果手勢等同於中指。若要想表示不同意或是想拒絕別人的請求,也可以做出此手勢。在這情況中,做出手勢的同時還應伴以一句粗魯的「nah!」,用來表達否定或是不同意,或者伴以一句命令式的「al!」,意味「接着這個!」有時這兩種回應可以同時使用,即「nah alirsin!」,意為「你什麼也得不着!」。因此,無花果手勢在土耳其也經常被稱作「nah cekmek」,意為「給出一個nah」[5]。
- 在保加利亞,無花果手勢的用途與在土耳其的十分接近。
- 在韓國,無花果手勢的含義與在土耳其類似,也是「給你吧!」的意思。說話的同時一般伴以一個掏兜的動作,好像是在兜里找東西,隨即舉出此手勢。但現在的韓國也沒什麼人用無花果手勢了。
- 在印度尼西亞,無花果手勢表示性交。大拇指代表男性外生殖器,食指和中指則代表女性外生殖器。在當地至今依舊流行無花果手勢,特別是在男性之間。
- 在南非,無花果手勢曾被稱作「the zap sign」,與中指含義相同。如今,特別是在阿非利卡人文化中,無花果手勢被稱作「太妃糖手勢」。
- 在葡萄牙,無花果手勢代表好運,甚至還有祝別人好運的意思。
- 在馬達加斯加,無花果手勢被用於指代他人母親的生殖器,是一種侮辱性手勢。
參考文獻
編輯- ^ Adkins, Lesley (2004). 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 p317.
- ^ 2.0 2.1 2.2 2.3 Hamilton, Terri. Skin Flutes & Velvet Glov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7. pp.279-80.
- ^ Hamiru-aqui. 70 Japanese Gestures. Stone Bridge Press. 2008: 98–99 [June 19, 2013]. ISBN 978-1933330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0).
- ^ "Što znači... Figa u džepu" - in Croatian
- ^ Though lacking a definitive reference, abundant examples of these uses exist and are easily accessible on the Internet. (It appears, for example, in movie scenes by Kemal Sunal, and is used frequently in the comedy shows of Levent Kır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