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英語:SKH Bishop Mok Sau Tseng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新界大埔區內的一所基督教英文中學。1975年創校,為區內名校。學校面積約6,000平方米。校舍位處港鐵東鐵線大埔墟站及大埔墟之間的圓崗山之上。現任校監為王紫薇女士。現任校長為王莉莉女士。[1]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SKH Bishop Mok Sau Tseng Secondary School | |
---|---|
校舍南面 | |
地址 | 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運頭角里26號 |
類型 | 津貼中學 |
宗教背景 | 基督教 |
隸屬 | 聖公宗(香港)中學委員會有限公司 |
創辦日期 | 1975年 |
學區 | 大埔 |
校長 | 王莉莉 |
副校長 | 彭應揚、曹德輝 |
校訓 | 德、智、體、群、美、靈 |
社 | 信、望、愛、智 |
教學語言 | 英語(EMI學校) |
電話號碼 | +852 2656 7804 |
傳真號碼 | +852 2650 7265 | email = info@mst.edu.hk |
學校網址 | http://www.mst.edu.hk/ |
辦學宗旨
編輯建立基督教及人性價值,培養正面人生態度及發展多元技能,以使學生發揮潛能、貢獻社會,成為盡責的良好公民。努力營造關愛的校園環境,讓彼此信任、尊重、愛護,使學校生活成為最美好的學習經驗。
歷任校長
編輯- 創校校長為潘鎮球先生(1975—1993),由學校開辦起擔任校長一職共計18年。
- Anissa Chan|陳黃麗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博士(1993—2004年)
- 甘知芬先生(2005 - 2010)(甘校長為原副校長升任)
- 秀瓊女士 (Ms Deborah Meech)(2010 - 2022)
- 王莉莉女士(2022 - 現任)
班級結構及四社
編輯由2016/2017學年起,中一至中六每級各設4班(A、B、C、D班)。
每位學生入學時均獲編入四社之一,四社包括:
- 信社(Faith House)
- 望社(Hope House)
- 愛社(Love House)
- 智社(Wisdom House)。
開設科目
編輯-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授課: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生活與社會、宗教、體育、視覺藝術、圖書館課(中一)
- 以英文授課:英國語文、數學、歷史、地理、普通電腦、音樂、家政、科學(中一及中二)、科學(生物)(中三)、科學(化學)(中三)、科學(物理)(中三)、基本商業(中三)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授課: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公民與社會發展、宗教、體育、中國文學、視覺藝術
- 以英文授課:英國語文、數學、生物、化學、物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音樂
教學政策
編輯該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除正規課程外,亦會透過各類閱讀和寫作計劃、辯論、戲劇、廣播等不同活動形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加強中、英、普通話讀、寫、聽、說四方面的訓練。
該校注重學生學習成效,在不同學科中有系統地推行高層次思考訓練,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及自學能力。
在學業評估方面,各級上下學期各有一次考試,各科另設有適量小測;在促進學習的評估方面,該校重視持續性評估,部份科目與教育局校本評核政策作出配合。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編輯校規與校風
編輯該校對學生的品行、操守以至儀容亦有一定指引。校方亦設有訓導組,輔導操行有問題的學生,以及定期突擊檢查學生的校服。學校校規雖較於區內其他中學寬鬆,但整體校風亦未曾有變差的情況出現。而該校寬鬆的校規也得到大埔區家長和學生的歡迎,令該校多年來的中一生也是第一組別。
校舍及設施
編輯該校校舍為1976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獎得獎作品。[4]
校舍於1975年落成,位處大埔運頭角里盡頭,依山而建。鋼筋混凝土結構,現代粗獷主義風格,高低兩座,直角排列。高座主樓東西朝向,地上七層地下一層;低座副樓南北朝向,地上兩層地下兩層。早年校舍外牆為清水混凝土,不髹漆油,呈現混凝土自然灰;後來由於清水保養昂貴,還是髹上了灰白漆,而成今天的外貌。每層課室單面排列,走廊懸臂支撐,暗橘紅磚牆點綴。這些走廊比一般校舍寬闊,形成的光影比對讓校舍立面視覺工整而層層相疊;寬闊的走廊也是課間同學交談之地。地下操場東南角近小食部,有一室外梯,直達一樓而跳過地面層,於是室外梯與地面教員室之間,觸手可及而不能越,師生因而常在此開玩笑和收派作業。
校舍入口有一趟階梯,階梯前方是個長方形水池。在新翼未建成前,師生每天進校時,必先沿着汀步踏石跨過水池。這排踏石容易讓人聯想起意大利建築師卡羅·斯卡帕晚年的布理翁園地入口設計;至於校舍的建築師是否認識斯卡帕的作品,則尚待考証。無論如何,水池是學校標記之一。校歌「荷香不息,松翠常新」一句,「荷香」是指這水池,儘管池內種植的是睡蓮而不是荷花。「松翠」指的是池旁早年一棵南洋杉,曾屹立陡窄泥坡三十多年不倒。池內養的是錦鯉。操場盡頭處,有一有機農圃。其後方靠近大埔墟站的山坡之間,偶有松鼠路過。
90年代末,隨着班別增多而課室短缺,部份中六及中七班別曾以實驗室或小型特別室作為本班課室。為此校方遂向政府申請撥款,並向公眾及師生募款,以籌建校舍新翼、改裝課室、為禮堂及全部課室加設冷氣以及於舊翼加建升降機,以改善學習環境。該校目前設有多媒體教學中心、學生活動中心、科技研習中心、多用途中心、圖書館、電腦室、學生會室、訓導室、輔導室、學生長室、牧靈室、校史展覽室及英語角。所有課室均設有電腦、多媒體投影機、音響系統及揚聲設備。
著名/傑出校友
編輯- 政治、公共事業界
- 學術及教育界
- 陳永生:美國艾文理大學人類基因遺傳系副教授、研究出1999年世界首隻複製獼猴(名「Tetra」) 和2001年基因改造獼猴(名「ANDi」)的學者
- 王永雄: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副主任
- 李克賢: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
- 吳少祺:前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校長
- 李盤勝:前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校長
- 陳俊平:粉嶺禮賢會中學校長
- 演藝、傳媒、及文化界
- 艾妮:香港女歌手
- 李凱翹:香港女歌手、香港女子組合Beanies成員
- 李綺雯:前亞洲電視、前無綫電視藝員
- 吳海昕:香港女演員
- 司馬燕:已故前無綫電視藝員、電影演員
- 歐陽業俊:資深音樂創作人
- 黃愛恩:香港鋼琴家、民族音樂學者、2010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 查海倫:香港鋼琴家[5]
- 孔祺:香港童星、無綫電視節目主持
- 王樹熹:香港童星、無綫電視藝員
- 梁仲基(筆名「草日」):香港專欄漫畫家
- 卓文慧:資深傳媒人,前香港電台及香港數碼廣播 DJ、D100 網台「旅遊玩家」節目主持兼《頭條日報》「卓閱旅途」專欄作家
- 潘海彤:前Now寬頻電視新聞記者
- 林芷雅:前無綫電視新聞記者
- 體育界
事件
編輯教員室茶水間起火
編輯2016年6月13日早上,有教職員在教員室內的茶水間使用濾水機,其間電線短路並引發火警,火勢更一發不可收拾,事件中沒有任何人受傷。由於發生火警時間尚早,事發時未有學生回校上課。其後學校啟動危機處理小組應變,宣佈當天停課並將當天考試延期。
參考
編輯- ^ Appointment of Principal.pdf. Google Docs. [2022-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30).
- ^ 香港聖公會-華南教區百年史略(成立時代-何明華主教一九三二年)[永久失效連結]
- ^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 歷屆獲獎學生. 青苗基金. 2022-06-01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7).
- ^ 歷屆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一覽表 (PDF). [2015-05-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8-10).
- ^ 查海倫–香港小交響樂團. [2018-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 ^ 2006-2007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大埔及北區學界羽毛球比賽,2006年/2007年. [2018-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