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演播室virtual studio)是以虛擬場景為主體的電視演播室,給影片製作帶來很大的方便。這技術經常被應用於校園電視台中。

簡介

編輯
 
美國演員Iman Crosson示範的虛擬演播室實例
  • 1991年,Bogart提出了圖像辨識法的基本原理和標準演算法以來,各國對虛擬演播室技術進行全面研究和開發。
  • 1994年,虛擬演播室技術在IBC首次展出,虛擬演播室開始在電視台廣泛使用。

1978年,Eugene L.提出了「電子佈景」(Electro Studio Setting)的概念,指出未來的節目製作可以在只有人員和攝像放像機的空演播室內完成,其餘佈景和道具都由電子系統產生。

隨着電腦技術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技術的發展,在 1992年以後虛擬演播室技術真正走向了實用。作為數字演播室發展新技術,虛擬演播室技術已成為了當今數碼電視演播室新技術的熱點。在1994年IBC展覽會上虛擬演播室技術首次亮像,並在各種電視轉播中得以實現。

虛擬演播室系統(The Virtual Studio System,簡稱VSS)是近年來隨着電腦技術飛速發展和色鍵技術不斷改進而出現的一種新的電視節目製作系統。

在虛擬演播室系統中,攝像放像機的工作狀態資訊傳送給圖形工作站,電腦依此得到前景物體與攝像放像機之間的距離和相對位置,從而計算出虛擬場景最適宜的大小、位置,並按要求計算生成虛擬場景的三維模型。現場影片採用色鍵原理,將主持人或演員置身於藍色或綠色背景幕布前表演,然後利用切換台上的色鍵功能將主持人從背景幕布中分離出來,即時地與電腦產生的三維模型完美無缺地整合在一起,構成一個現實中不存在的、但是在電視畫面上卻又起到演播室作用的那種假想的新的環境和氣氛,最終得到把將實拍的人物與虛擬景物無縫地融合起來的畫面。

目前世界上有數十家公司已開發或正在開發這一全新的電視節目製作系統。如美國E&&S公司的Minset、加拿大Discreet(後來被Autodesk收購)、Logic公司的Vapour以及以色列RT-SET公司的Larus虛擬演播室系統等,另外,Accom、BBC、Trinity、ORAD、Radamec等公司也有虛擬演播室系統面世。